第279章 五国合约

在大明一担生丝百斤,值银百两。而在日本,一担丝现在可以卖到五百五十两白银。其贩丝之利,为大明商船到日本贸易中最有利的交易。而把生丝贩往吕宋马尼拉、巴达维亚等南洋诸岛,一担丝的价钱不超过三百两。

这巨大的利益,甚至使得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英国人纷纷从中国商人手中收购生丝,然后转运到日本出售,赚取区间贸易差价,大得其利,甚至为了垄断这种暴利,几国还曾大打出手。

此时美洲银矿产量减少,日本的白银产出成为世界之最,对于有大量白银进口需求的明朝来说,运生丝往日本,再运白银回或者黄金和铜回大明,这是数倍收益的暴利。

仅澳门的葡萄牙人在日本锁国之前的崇祯十一年,就往日本贩运了五千多担生丝,得银超过三百多万两,赚了两百万不止。

吕宋马尼拉的西班牙人甚至把在南洋马尼拉收购到的中国生丝,转而又千里迢迢的北上运往日本销售。

当初荷兰人与郑芝龙达成协议,荷兰人每年向郑芝龙订购14万斤生丝,50万斤砂糖,10万斤糖浆,50万斤绢绫,而用30万斤胡椒和部份现银支付,这些收购来的生丝等货物,同样是转手卖往日本。

而同期,大明海商也依然会有将近百条大商船往日本贩售生丝。日本对中国的生丝的需求,数量惊人。

而现在,日本闭关锁国,大多数国家都无法与他们通商,货物供给减少,需求只会更高。贸易的利润也会更高。

大明的水师舰队收复台湾与壕镜,如今对日贸易的市场上出现了大片的空白,大明东印度公司的成立,迅速的弥补了这块空缺。并且进一步的展现出了更加的强势,把对日贸易当作了自己的禁脔,霸道的不许别人染指。

一面是日本开始闭关锁国。一面又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被赶出这块市场,紧接着强大的大明东印度公司出现了。许多人就算不甘心,都没有办法。

日本本来就与中国是敌对关系,以往没闭关还能偷偷贩运,现在日本闭关,除了如郑芝龙这样在日本有关系的中国商人,其它人根本进不去。而以往还有葡萄牙荷兰等国竞争,大力向中国商人收购生丝,现在这些人被赶走了。只剩下了这家新开的东印度公司。

尤其这家公司里面还有好些个股东,本身就是大明最大的生丝产商,大明有名的湖丝很大份额都被这些股东占头。现在东印度公司直接从那些大丝商手里订购生丝,再转运往日本,其它人想贩丝,渠道和量都少了。

他们就算有丝,也只能卖到沿海各港大明东印度公司的手里,或者运去台湾。能多卖点价。至于走私到日本,日本的缉私兵倒不怕。可却绕不过海上的大明水师啊,谁不知道东印度公司的两个大股东正是水师的顶头上司。

许多海商只得断了往日本贩私的念头,转而往南洋贩运丝绸、茶叶、瓷器、砂糖等物,只是航程更远了一些,利润反而下降了。但荷兰、葡萄牙等退出台湾壕镜后,这些西夷损失了中国货物的主要来源。便只能依靠大明海商运货过去,一时间货物价格倒是上升不少,算是小小弥补了一下中国海商们的心情。

这个时候,四海银行开始向那些海商们提供大笔贷款,让他们可以增加海船。提升货物运量,多赚些利润。这些商业借款虽然利息不低,可相对来说,海贸也正是高利润行业,只要有资金,回本就不是问题。

何况自大明的水师舰队横空出世,接连打败了几个西夷舰队后,如今往南洋的海上要安全的多,只要挂着大明水师发的旗帜,根本没有海盗敢动。在靠近中国的海上,有大明水师护航,而在靠近南洋诸岛的海上,又有急需中国商品的西夷诸国的舰队护航。

福建广东和浙江几地同时有数家大造船厂开工,他们推出的新船全是欧式的大帆船,比中国传统商船更大,改硬帆为软帆,速度也更快,装货更多,甚至还能配备不弱的火力,拥有自卫能力。

这几家造船厂的新船型一推出,立即就吸引了许多得到贷款的海商们的注意力。不少商人开始预付定金,开始订购这种新型的海船。

而与此同时,台湾也在大量的招募移民,既有台湾官府前来大陆招募移民前往屯田。也有台湾开发公司前来大肆招募工人矿工。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之后,沿海诸省终于掀起了一股移民台湾热。无数贫民终于相信台湾是个未经开发的宝岛,那里到处都是肥沃的土地,棒打狍子瓢舀鱼。去了就能得到一块肥沃的土地,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而且那里气候适宜,就跟福建一样,既不寒冷也不荒僻,甚至也没有什么吓人的凶悍建虏鞑子蛮子生蕃。

而且去了还能免税赋三年,甚至只要报名过去,连船费都不用出。

当一些已经先期过去了的,然后很快又回来,要把全家迁移过去的情况不断发生后,最后甚至有了许多新的传闻,台湾被人称为是黄金岛,说那里遍地是金,大家都去那里淘金去。

每天沿海都有无数的船只出海,既有台湾官府组织的,也有沿海各省官府组织的,还有许多是东印度台湾开发公司组织的。

到了后来,除了那些官方的大船,更多的船出现了,甚至许许多多的渔民不打鱼,改行专门运移民去台湾,每天海上都有成百上千的船只往返海峡。

过年之前,大陆移民到宝岛去的只有千多人,而年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却已经有超过十万个移民到了岛上。其中大部份是受开发公司雇佣,拿薪水的公司员工,开垦土地或者挖矿。

还有许多则是全家移民前来屯田垦荒。冲着官府会分一大块地给他们,开垦了就是自己的,三年免税赋这样的好条件。

另有少部份则是听信了黄金岛的传言,前来冒险淘金。而这些抱着发财梦来淘金的最早那批人中,还真有几个人运气很好的在岛上找到了金矿或者金砂江,引得更多人前来。

台湾海峡热门无比。澎湖这个中转站更是迅速成了一个极繁华的中转港,新建了无数的商铺仓库,各种各样的商货不断的从大陆运来。就连赤嵌那块地方,就因他在陆上,有更大的扩展空间,而迅速的超过了大员岛上的台湾城和大员镇。每天都有人到来,每天都有人发现金矿的消息传出,每天也有那些拖家带口前来,只为了能从官府手里分到一块属于自己地的老实百姓。

台湾的这番变化。刘钧全都瞧在眼里,这就是资本的力量。若不是对日贸易的转口需求,只怕台湾根本还不会有人理会,依然是个荒岛。

可现在,这里是繁华的转口港,而且有刘钧的干预,使得大笔资本投入开发,引来了这无数的移民百姓。

时间转眼到了三月。大明东印度公司对日本贸易生意做的如火如荼,从大明运往台湾的商品以生丝为主。此外还有茶叶、瓷器、麻布、砂糖、鹿皮等中国商品,另外还有从南洋购入的胡椒、香料等,这一船船的货物运入日本平户等港后,交易的白银部份再兑换成黄金、黄铜、硫磺、漆器等运回中国。

其中白银直接转存入四海银行,银行再直接给公司开出各地通兑的银票,公司再用这些银票交给各地的分部商站采购各种大明产货物。以及收购从南洋贩入的胡椒、香料等货物。

刘钧则让银行把收到的白银融化再加铜铸造成银元,用于银票以及银元券的兑换。这段时间里,刘钧也让四海银元放贷出去大批借款,这些借款都是用银行在各地利用利息吸引储户存储的存款部份。

刘钧给四海银行制定了一个存贷比率,借款总额不超过存款的四成。而且银行的借款基本上是商业贷款,给的是那些实力比较厚的商行和商人,利息也较高,回报率丰厚。

而同时,刘钧却又还让银行印刷银元券,虽然刘钧让银行对外号称是每元银元券,随时可以在银行兑换一元银元,但实际上,刘钧是在超发银元券,每一元银元储备,刘钧就印刷两元银元券。

通过这种方式,刘钧正在迅速的吞钱。刘钧知道,只要银元券能够随时兑换,那么百姓久而久之,就会习惯使用银元券,而不会经常去兑换成份量更重,携带不方便的银元。就和有更大面额的银票一样,银票本来是相当于一张银行存款单,随时兑换出存款,可多数时候,因为四海银行的信用以及方便,大家更习惯于直接把银票当成货币来支付和携带储存。

正因为在这种情况,储户越多,存款越多,那么刘钧可心拿来放贷的钱越多。同样道理,刘钧的资本越多,他的准备金越足,那么他能超发的银元券越多,百姓不可能同时都来取款,也不可能同时都要求兑换手上的银元券。

只要规模越大,那么发生挤兑的风险就越小。

用别人的钱来赚钱,用一块钱变成两块钱甚至更多钱,这才是真正的点石成金之术。不过要想玩这种手段,除了得有足够的金融头脑外,还得有足够的实力,经济方面的,也有地位方面的,要不然,这样的一头奶牛,谁都想要抢夺的。

刘钧认为自己虽然比较急进了一些,但考虑到如今的时代,正是大明的末代,他又有了皇帝非同一般的信任,以及地位,急进一些冒险一些也是可以的。

三月的时候,大明东印度公司、四海银行、江南钱庄、台湾开发公司等各方面都发展良好。而北洋水师,炮兵旅等也越发的提升进步了。

就在皇帝已经开始催促他准备出征的时候,南洋那边终于有了反应了。

就如刘钧预料过的那样,不管西班牙也好、荷兰也罢、英国、葡萄牙也好,当他们在中国吃了一个大亏后,他们并没有急匆匆的要挥师北上报仇。

正如这些时日刘钧从他手下的那些欧洲雇佣兵和顾问们那里了解到的一样,其实眼下的欧洲早乱成了一团。眼下正是欧洲的大混战时期,由德意志的内战,已经渐演变成欧洲的宗教大战,以神圣罗马皇帝和天主教诸侯为首的一边,联合西班牙,有教皇和波兰的支持。跟以德意志新教诸侯一边开打,他们联合丹麦、瑞典、法国,得到英国、荷兰、俄国支持,组成新教联盟,双方打的是不可开交。

打了二十年之后,这场大战已经进入了全欧洲的混战时期,真正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虽然这场大战打到现在,神圣罗马皇帝和西班牙一方连续几个阶段大战都最后取得胜利,但他们却已经是消耗了太多实力在这场烂仗里了。老牌的神圣罗马和西班牙注定会支撑不住,而法国、荷兰、瑞典这几个国家,正在这场大混战中逐渐崭露霸主的威势。

刘钧的好多佣兵如尼古拉斯等都是德国人,内战把他们的家园打没了,这些人最终远离家乡,到了东方来冒险。

正是因为这场大乱战,荷兰人才得以从西班牙中独立出来,而后来他们又签定十二年停占协议。要求互相停战并不得攻击各自的海外殖民地。

对于明国的突然发威,英荷葡萄牙西班牙等国沉默了数月后。终于做出了回复。

他们都派了使者前来壕镜,与刘钧会面谈判。

欧洲已经打成了一团糨糊,而且还得继续打下去,直到终究有一方崩溃,新霸主取代旧霸主为止。在欧洲打出结果来之前,在那结果还不知道要打多少年之前。不管是荷兰也好、英国也罢,还是西班牙或者葡萄牙,他们都不想在东印度再来一场大战。

欧洲的大战让军费开支巨大,各国都得依靠海外贸易的收益来持续战争。

明帝国不是南洋的那些阿拉伯苏丹国,特别是这次明帝国的进攻。凌厉而凶猛,打的他们实力大损。别说现在欧洲大战,就是欧洲没有大战,他们在损失那么多战舰后,都一时无法在东印度集结一支能够与明军决战的舰队。

更何况,他们在东印度是为了求财的,又不是为了征服世界。

因此,当刘钧击败了他们的舰队,而又派人告诉他们愿意与各国通商时,他们犹豫许久,最终还是都愿意重回到谈判桌前。

经过长达一个月的谈判后,各方最终达成一致。

最终拟定庚辰和平条约。条约中约定,一,各国对大明赔款银元一千万两,各国以被大明俘虏的战舰商船以及货物抵偿,双方抵消。

第二,葡萄牙将马六甲海峡北岸之淡巴锡割让给大明为贸易港,大明可以在淡巴锡驻军。第三,各国被俘虏人员立即释放,但对于自愿留下在大明生活,或者在大明接受雇佣者许其自由选择。

第四,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四国,对于曾经劫掠大明领土,杀害大明领土以及海外子民的行为道歉谢罪,在南洋马尼拉、巴达维亚、马六甲等各地建立纪念碑石。

第五,通商互市。五国通商互市,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四国的商船可以前往大明任何港口进行互市交易,大明的商船也可以到达四国所属的港口进行交易互市。五国制订相同的关税,不得任意提加关税。

第六,各国商船到大明通商,必须遵守大明之法律,各国不得在大明之境内建造堡垒、房屋,架炮驻军。

第七,日本、朝鲜为大明东印度公司专属贸易易,各国商船不得前往日本和朝鲜贸易,只能在大明境内贸易通商。

第八,五国都不得在海上劫掠其它四国之商船,并攻击其它四国之领地,有违者其它四国共讨之。

第九,五国都可在其它四国之领地上开设商馆,但不得自建房屋城堡,也不行驻兵架炮持有武器,只得做商业之用。但商馆所在国,有责任保护好它国商馆职员。

整个协议的主要内容就是这九条,具体的协议有五国文字共同书写。虽然其中的很多条款四国都不太愿意,尤其是对于刘钧要求从葡萄牙占据的马六甲中割让淡巴锡那个岛。不但葡萄牙不满,其它几国也都不满。

葡萄牙人早衰弱,对于他占据的马六甲这块宝地,各国早都垂涎许久了,尤其是如今实力越来越强的荷兰,一直想夺取马六甲。可现在大明却插一脚。虽然只要去了马六甲海峡北岸的一个角,但也让人不爽。

淡巴锡就是后世的新加坡,地方不大,也就是此时大明包括壕镜在内的香山县那么大。可位置独特,守着马六甲海峡,刘钧非要提这个要求,主要还是要把大明东印度公司插到南洋去,那么大点地方,隔着数万里海域。大明的那些君臣是不会看的上眼的。可如果用做贸易港口,却是很有价值的,甚至对于掣肘荷兰西班牙等国,也很有帮助。

各国不满归不满,可眼下大明才是战胜国,本着合作互赢的态度,最终还是勉强达成了一致。葡萄牙不想一致,可惜四比一。他不同意也得同意。

其它几条中,最有争议的还是大明要独占日本和朝鲜的贸易权。这条比让大明跑到南洋占了马六甲一个角还让他们不满。但这点上刘钧态度越发强硬,几次直接要结束谈判,最后迫使和他们还是答应了。失去了日本和朝鲜,却还是得到了中国这个更广阔的市场。

至于其它的什么道歉,小事一桩。把他们被夺取的商船战舰货物等充做赔款抵押,他们也认了。毕竟都被明军夺走的东西,也不奢望还能让明军再吐回来。至于本来是他们的雇员士兵,跑到明国当雇佣兵去了,那也无所谓的事情。

前后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最终还是达成了一致。以后五国一起和平相处,通商互市,合作互赢。

五国文字写成的协议上都署上了五国代表的名字后,大家一起握手,各自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刘钧也笑了,有了这份协议,以后几国表面上不用打的你死我活,有序竞争,总是好事。大明的海商能走出去,走的更远,而各国的商人也能走进来,商人们赚钱,朝廷也一样设关收税得利,商业的繁荣,也必然会让许多百姓得利。

签完协议的当天,刘钧就让傅山传令九头鸟各部,准备全军返回荆襄。

对于刘钧来说,该布置的都已经布置了,接下来沿海的这些就让它慢慢发展好了。

现在已经是四月,北方的冰也要解冻了,皇帝也催的不耐烦了。

此时返回湖北,做最后一次整顿,然后就将要正式出兵辽东了。

在挟大破流贼之威时,刘钧向崇祯夸下了海口,要率兵浮海东渡,开辟第二战场,跟清军打破袭战。这段时间,他在南方搅风搅雨,九头鸟的实力也是大大提升,还拥有了一支新建北洋水师和炮兵旅,有了这两支部队,刘钧觉得自己下次再出海赴辽,就将更有希望。

算算时间,他的孩子也快要出世了,而他这个当爹的却还一直在外,连年都没有在家过。想想几万士兵自秋季出兵以来,就还没回过家,他也觉得有些愧疚,可当兵的确实是如此。他们在南方的这个冬天和春天,过的还算是不错的。

刘钧突然要离开,张国维、郑芝龙、熊文灿、李树初、何腾蛟等一众南方官员,还都有些舍不得,不习惯了。大家甚至都已经习惯了有镇南侯这么一尊大神,带着几万兵马在南方。习惯了九头旗帜飘扬,习惯了这些楚军在南方四处剿匪,习惯了他们的舰队挨个港口的到访,也习惯了这位侯爷给南方带来的巨大改变。

突然之间,镇南侯要走了,要带走他的九头鸟旗,带着他的舰队,带着他的兵马,带着他的大炮离开,大家觉得空落落的,似乎反了个主心骨似的。

“多派几艘战舰守好了狮城,多修点炮台,别给丢了,那是好不容易才讹来的。”刘钧走的时候,对着郑芝龙交待道。

“请侯爷放心,我让芝豹就盯在那边了,绝不会丢。”

“那就好。”

PS:??感谢范宣子的月票,谢谢!

第119章 炸了第408章 后手第752章 刚需第765章 自 由第54章 白花花的赏银第300章 有人要虎口夺食第18章 反了天了第83章 流民群集第274章 妄自称王第225章 东征第164章 螳螂捕蝉第32章 绵甲、鸟铳第315章 加冕第62章 纠缠不休的大小姐第779章 大宛、碎叶第62章 纠缠不休的大小姐第347章 督师关外各镇、总督天下援辽兵马第519章 富甲天下第641章 媚中日奸第669章 大军过境第73章 署虎头关巡检第281章 复辽第555章 西门大官人第641章 媚中日奸第415章 八大总督第656章 舌头上的战舰第540章 私奔第568章 瓜分第150章 独眼第48章 酒囊饭袋第707章 报复第759章 土改第535章 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第346章 心腹第651章 火中取栗第98章 大买卖第209章 盯上军屯第646章 登陆第348章 天下大乱第471章 投献第563章 不务正业第360章 朕的义子朱慈烨在哪里?第228章 参谋赞画第384章 就是这么自信第522章 西征第675章 挖墙脚第611章 昆仑第598章 向皇帝索贿第187章 请降第762章 二等公民第304章 忠孝无双吴三桂第620章 第七军团第64章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第717章 皇嫂第614章 平倭大将军第672章 临江第2章 武生第157章 成婚第671章 屁股大好生养第51章 打起来了第483章 降伏十万、拓疆千里第578章 三宣六慰第754章 下海潮第99章 相助第567章 减丁五十万第640章 镇俄碑第772章 宫变第674章 猛龙过江第713章 老兵永远不死第273章 永镇东南第759章 土改第275章 人傻钱多第526章 窜天猴第745章 唯恐天下不乱第245章 史上第五大艳后第685章 横征暴敛第385章 篡位第559章 封建诸侯第525章 闻风而逃第685章 横征暴敛第512章 迁都第4章 一头猪引发的血案第256章 剑指东海第615章 三面作战第457章 司马昭之心第333章 偷师第345章 笑的不能太早第383章 天理昭昭,报应不爽第753章第121章 拦路虎第248章 善者不来第444章 冷枪第755章 水至清则无鱼第36章 不一样的乡团第100章 流火第694章 大汉富豪榜第20章 水涨船高第635章 退社第577章 红利第622章 崇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