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暗流

洪承畴的预料没有错,南阳府城被流寇攻陷的消息,被皇上压下来了,这个时候正是剿灭流寇的关键时刻,不能够乱了自身的阵脚,可是曹文诏及其麾下三千关宁铁骑陨落、流寇进入湖广的奏折送到朝廷之后,震怒之下的皇上都忍不住了。

皇上想到的很多,当初都察院御史张溥和张采提出让洪承畴统领剿灭流寇事宜,内阁首辅温体仁也表示了支持,为了朝廷的平衡,皇上默许了这个决定,将郑勋睿调任陕西巡抚,可几个月时间过去,等来的就是这个结局,这是皇上难以接受的。

曹文诏的骁勇,皇上是清楚的,就算是面对后金鞑子,也是毫无畏惧的,其陨落的消息,对皇上的打击是很大的。

早朝的时候,奏折被公开了,一时间众多的文武大臣都很是沉默,没有谁说话,这样的情形让皇上感觉到奇怪,他的怒气没有地方发泄,只能够是质询兵部和都察院,兵部尚书张凤翼异常惶恐,却无可辩驳。

都察院,实际主持都察院事宜的左佥都御史马士英很是郁闷。

都察院的地位崇高,左右都御史是正二品的品阶,左右副都御使是正三品的品阶,都是朝廷的高官了,不过这些职务,基本都是兼职,不具体负责都察院的事宜,譬如说左副都御史郑勋睿,出任陕西巡抚,右副都御使唐世济,出任湖广巡抚等等,真正负责都察院日常事情的,一般都是左佥都御史。

都察院的事情也很是特殊,专事弹劾和监督官吏,这就让上下级之间,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不是那么明确,譬如说都察院最为强悍的力量,就是监察御史了,足足一百来人,这些监察御史虽然只是正七品的品阶,却因为职责特殊,受到了满朝文武的敬重。

换句话说,马士英的话语,那些倔强的监察御史,不一定听从。

崇祯五年的时候,马士英就在都察院任职了,期间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他都是清楚的,就说这次剿灭流寇的事宜,人家郑勋睿做的好好的,张溥和张采两个监察御史,偏偏要弹劾,举荐洪承畴完成最后的攻击,结果半年时间过去,大明最为骁勇的总兵曹文诏殒命,麾下三千关宁铁骑陨落,南阳府城被攻陷,流寇进入湖广。

当然这不能够说是张溥和张采两人的责任,毕竟决定这么大的事情,远非两个监察御史所能够决定下来的,内阁肯定是赞同的,可不管怎么说,都是张溥和张采两人的提议。

这里面的缘由,马士英当然知道,张溥和张采等人,与郑勋睿是格格不入的,完全对立的,当初眼看着流寇就要被剿灭了,这么大的功劳,不能够让郑勋睿获取,所以举荐洪承畴负责,偏偏内阁也有这样的看法,所以郑勋睿出任了陕西巡抚。

马士英为人很是谨慎,尽管说在早朝的时候,遭遇了皇上的训斥,他也不会轻易的责备张溥和张采两人,要知道这两人的背后,可是有着不容小觑的力量,东林党、复社和应社,不知道笼络了多少的读书人,如此庞大的力量,马士英可不想招惹。

思来想去,马士英只能够装聋作哑,反正兵部顶在前面,再说弹劾是都察院的权力,不管对错如何,最终的决策不是都察院。

公房之内,张溥和张采两人的神情不是很好,大部分同僚看向他们的神色,都不是很自然,其中原因,两人心知肚明,要不是两人顶着监察御史的官职,只怕早就遭遇到责罚,不过两人无所谓,他们只是提议者,背后有人暗中运作,而且此次曹文诏殒命、南阳府城被流寇攻陷,背后也有人暗地里告诫了他们,不要惊慌,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张溥和张采还是有些担心的,他们当初提出来的弹劾奏折,经过了深思熟虑,可立足点是流寇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很快就会被剿灭,谁知道他们的立足点根本不对,流寇远没有到崩溃的边缘,半年时间过去,反而度过了难关,朝着湖广方向发展了。

出头鸟可不是那么好做的,流寇逃离生天,最为强悍的曹文诏总兵陨落,很多人会将责任怪到他们两人的身上。

休沐的时间到了,张溥和张采两人并肩离开都察院,没有顾及到背后的议论和目光。

吏部主事吴伟业早就备好了酒菜,等候众人的到来。

张溥、张采、杨彝、龚鼎孳、吴昌时等人先后到来。

就过三巡之后,张溥首先开口了。

“唉,真的是没有想到啊,曹总兵陨落了,洪大人没有能够彻底剿灭流寇,反而让流寇进入了湖广,就连皇上都震怒了。”

张溥说完之后,杨彝不屑一顾的开口了。

“天如,没有必要唉声叹气,这战场上的事情,没有谁能够保证,胜败乃兵家常事,我注意过了,洪大人在山西的时候,斩杀了好几万的流寇,这不能够说不是功劳吧,曹总兵尽管陨落,可也斩杀了好几万的流寇,进入到湖广的流寇,人数不过几万人而已,想必洪大人会率领大军,在湖广境内彻底剿灭流寇的。”

杨彝的语气,让吴伟业有些忍不住了,严格说来,身为复社成员的吴伟业,这些时间进行了反思,他感觉到张溥、杨彝、张采等人的做法,完全不是从朝廷的角度出发,更不是从公正的角度出发,而是想方设法的对付郑勋睿,可是从建功立业方面来说,这些人是远远比不上郑勋睿的,这就好比是站着的人看着弯腰做事情的人,还要从中找出漏洞,趁机打翻别人,这样的情形是很可怕的,若是所有人都这样做,那朝廷还有什么希望,大明还有什么出路,最终不是大家都跟着完蛋吗。

吴伟业已经感觉到,张溥、杨彝、张采、龚鼎孳等人,已经将个人恩怨摆在最前面,为了实现个人的目的,不惜损害朝廷的利益,他们的目的就是要打倒郑勋睿。

“子常兄的话语,我不能够接受,曹总兵乃是我朝最为强悍的将军之一,可以与后金鞑子面对面厮杀,其勇猛得到了皇上的认可,其麾下的三千关宁铁骑,更是我朝最为骁勇的军队,面对后金鞑子毫无畏惧,就是这最为骁勇的将军和军士,全军覆灭了,我看过奏折,流寇有十余万人,为什么独独安排三千将士前去阻击,洪大人麾下的七万大军,哪怕分出一万将士前去阻击,都不会造成如今之局面。”

吴伟业说出来这样的话语,谁都没有开口,杨彝的脸微微红了。

“再说南阳府城被攻陷,流寇逃窜的方向,洪承畴大人与河南巡抚王铎大人,都是知晓的,我本不懂军事,可也知道在流寇可能经过的地方,布下重兵的,至少需要护卫城池,让流寇得不到任何的补给,可情况恰恰相反,河南卫所军队的军士,悉数都集中在开封、郑州与荥阳一带,导致南阳府城的守卫空虚,被流寇抓住了机会。。。”

吴伟业说完之后,杨彝再次开口了。

“竣公,无需这么激动,洪大人和王大人如何思索的,不是我们能够妄断的事情,至于说排兵布阵方面的安排,更非我等能够揣测的。”

吴伟业看了一眼杨彝,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也没有开口回答,这前后的比较能够说明一切的问题,当初郑勋睿做的很不错了,众人偏偏要鸡蛋里面挑骨头,如今洪承畴和王铎明显做错了,却还要掩饰,这种双重的标准,如何能够服人。

身为吴伟业的启蒙恩师,张溥当然知道吴伟业的想法,也知道杨彝的解释异常牵强,无法让人心服,一直以来,他都注意吴伟业的表现,发现吴伟业的确有一些变化,似乎是在慢慢淡出这个圈子,这样的事情是不能够出现的。

“竣公,你说的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也如此的思索过,不过子常兄说的也是有道理的,胜败乃兵家常事,何况洪大人已经组织大军进入湖广,尾随追击流寇了,我相信凭着洪大人的睿智,是一定能够彻底剿灭流寇的。”

一直都有些冲动的龚鼎孳,这个时候也开口了。

“哼,当初郑勋睿就不该让流寇进入到山西去。。。”

“寿开,你这说的是什么话,如此的场合,不要乱说。”

张溥忍不住训斥龚鼎孳了,一面扭头看着吴伟业的表情。

吴伟业的表情,让他的心开始下沉,关键是其眼神,变得越来越淡漠,看向众人似乎有了陌生的感觉。

龚鼎孳不服气,但看着众人的眼神,也不好开口说话了,他胸中憋着的一股气没有地方出,只好一口气喝下杯子里的酒,站起身来说身体不适,提前告辞了。

性格一向暴躁的张采,居然没有开口说话,而是低头沉思,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接下来的气氛,就变得冷淡了,大家几乎没有了什么话语,默默喝酒,这场酒宴,很快就散去了,不足半个时辰。

第413章 两难第20章 心思第263章 廷杖第819章 降到冰点的失败(2)第740章 段宗奎的作用(1)第293章 军情紧急第993章 豪格的末路第985章 还是关门打狗第767章 家和万事兴的道理第539章 狂妄的代价(3)第347章 用兵当用强(1)第204章 计划不如变化第619章 襄阳失陷(2)第663章 余音绕梁第717章 朱仙镇之战(7)第890章 大清国的对策第105章 恩荣宴第151章 巡抚大人来了第451章 突然而来的变故第782章 闪电战(12)第97章 吉榜第693章 笃定第494章 摘牌第606章 不给面子第154章 重要任务第7章 生意经第901章 对外贸易司第400章 抽丝剥茧第937章 范文程的颓废第264章 不高兴第674章 矛盾重重(1)第838章 潼关之战(4)第727章 天妒英才(3)第66章 发榜第401章 自不量力第699章 如愿以偿第683章 陈新甲的心思第263章 廷杖第88章 当头一棒第986章 多尔衮的顿悟与无奈第412章 异样的苗头第870章 终于明白了第755章 敲牛皮糖的战斗(1)第622章 襄阳失陷(5)第320章 阿炳爷第977章 多尔衮的胜出第474章 巡按御史第990章 奇袭安乐州(1)第160章 家中来人第498章 多尔衮的意第410章 毛瑟枪第611章 以退为进第419章 后悔无门第277章 秦良玉第872章 归宿(2)第243章 暗流第297章 决定第239章 震怒与轻视第187章 预料之中第922章 故伎重演第495章 劝解家人第309章 寒心第377章 汤若望和薄玉第319章 文坤其人第16章 疯狂的甘薯第70章 护院第786章 单项选择第46章 有容乃大第884章 命该如此第301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2)第698章 收复襄阳府城(2)第860章 趋利避害的嘴脸第150章 突如其来第27章 亦师亦友第139章 大胜第611章 以退为进第491章 醉翁之意第839章 潼关之战(5)第76章 割袍断义第314章 搭建班子第487章 轩然大波第29章 银子的作用第704章 大战的前夕第517章 边缘第312章 漕运总督第184章 文震孟的来信第396章 大胆的决定(1)第418章 淮安商会第598章 绝密情报第387章 毕懋康的认识第118章 下定决心第791章 该快则要快第421章 稳定的根源第61章 道不同(1)第472章 凝聚力第214章 困兽犹斗第924章 一切为了大清国第455章 洛阳码头第719章 作战思想的变化第841章 渐入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