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死不瞑目

天雄军覆灭、五省总督卢象升战死,如此事情在朝廷之中造成的影响,比之当年曹文诏阵亡要大很多倍的,要知道卢象升是朝廷的三品文官,流寇造反这么多年以来,这是朝廷大军损失的品阶最高的文官,何况还是统领剿灭流寇事宜的文官。》,

八千八百军士,最终撤离的不足五百人,其余人全部阵亡,消息传到沁源县城,驻守沁阳县城的一千军士,迅速撤离,就连卢象升大帅都阵亡了,他们继续固守沁阳县城,无疑是找死,其实这一千军士大可不必撤离,可惜他们的内心已经被恐惧所占据,根本就不会继续坚守沁阳县城了。

这一战流寇的损失也是惨重的,特别是前军的损失,更是巨大,担任引诱的任务,加之对于战斗的安排和部署不是特别的熟悉,前军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伏击战的残酷厮杀,流寇的损失同样很大,整个算下来,损失的兵力接近两万人了,如此的情况之下,流寇根本就没有心思去进攻沁阳县城了。

卢象升率领的大军几乎全军覆没的时候,高起潜率领的中军,距离沁阳县城还有一天多的路程,可见其行军速度是极慢的。

Wωω¤ тTkan¤ c○

得知前方战斗的消息,高起潜率领大军迅速撤退,回到了碗山,在碗山停留一天时间之后,又赶赴汝宁府城,避免和流寇遭遇。

大军驻扎在汝宁府城之外,高起潜首先给山西、湖广和四川巡抚下达命令,要求参与剿灭流寇的卫所军队,迅速赶赴汝宁府城集结,等待命令。

如何给朝廷写奏折,是高起潜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

高起潜是监军。主帅阵亡,作为监军,一般情况之下,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的,不出意外肯定是遭受朝廷的责罚,不过高起潜可不是任人摆布的。很短的时间之内,他就想到了应对的办法,保证自身不会出现任何的问题。

一份份的奏折从汝宁府城送往京城,随着奏折送出去,高起潜慢慢变得平静和自信了。

卢象升阵亡、天雄军覆灭的消息,在最短的时间之内,传遍了大明各地,俗话说得好,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这样的消息是无法隐瞒的。

李岩等人抓住了这个机会,最大限度的宣扬闯王李自成,同时夸大了战斗厮杀的残酷,让河南诸多的官军产生恐惧的心理,趁此机会,义军顺利占据了汝州,开始朝着汝宁府渗透,争取进一步扩大根据地。短短十多天的时间,义军占据了汝宁府所属的信阳州和碗山等大部分的地域。驻守在汝宁府的高起潜居然不敢应战。

闯塌天刘国能、争世王蔺养成、蝎子块拓养坤、扫地王张一川等等,悉数都来投靠李自成,这让义军的迅速壮大,军士的人数很快超过十万人。

活动在山西和河南交界地方的张献忠,也不甘示弱,公开打出了义军的旗号。扩大自身的规模,投奔的人居然也不少。

一时间,河南各地风声鹤唳,开封府城、洛阳府城等地都开始高度紧张起来,就连山西、湖广和四川等地。也感觉到了紧张。

北方五省唯一平稳的就是陕西了,因为这里有郑家军驻守,也因为巡抚文震亨不惧怕流寇,不过形势对陕西还是不利,毕竟紧邻的河南、山西以及湖广和四川等地,流寇的名声大震,一些遭遇到盘剥的百姓要么主动去投靠流寇,要么推崇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

没有谁想到,不久之前还是龟缩在大山之中的流寇,这么快的时间就崛起了,其影响已经超过当年的荥阳大会时候的规模,而且流寇得到了诸多老百姓的支持,甚至有一部分的士绅富户,也对流寇表现出来不同的态度。

个中的原因,其实不难分析,可惜没有谁会追根索源。

京城,紫禁城。

卢象升阵亡,朝廷总是需要有说法的,而且流寇的力量壮大起来,朝廷也需要花费气力剿灭流寇,不能够任由流寇嚣张。

早朝开始的时候,皇上的神色很不好,日子本来过的挺舒心的,想不到突然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要是河南等地被流寇占据,那就直接威胁到北直隶了。

按照惯例,五省总督卢象升阵亡,朝廷是要予以抚慰的,至少要表示悼念,同时给与一定的名号,这是对死者的尊重,也是肯定卢象升在剿灭流寇战斗之中所做的贡献。

可是朝会的讨论,几乎朝着一边倒的方式展开。

都察院的弹劾奏折如雨片一样,都是弹劾卢象升的,这都是因为前方传来的战报,这些战报有监军高起潜写来的,也有部分的军官写来的,奏折的大致意思,都是控诉卢象升独断专行,不听从监军高起潜的建议,一意孤行,率领天雄军及其他部分的将士,孤军深入,导致了如此重大的惨败,奏折写的很是详细,言之凿凿。

如此情况之下,卢象升的形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仅自身的阵亡是活该,还连累了近一万的军士。

钱士升和侯恂等人,是支持都察院弹劾奏折的。

内阁首辅温体仁没有过多的表态,但在早朝上很不自在,毕竟卢象升是他全力推荐和保举之人,遭受如此重大的失败,他这个内阁首辅也不好说话了。

内阁次辅张凤翼的态度很是模糊,对于都察院的弹劾,不支持也不反对。

因为都察院的弹劾,更应为钱士升等人的态度,盛怒之下的皇上,没有想到其他的,甚至没有想到派人到河南去调查,随即做出了决定,斥责阵亡的五省总督卢象升,没有给与任何的册封。

如此情况之下,所有的责任都是卢象升一人承担了,为什么流寇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崛起,为什么身为监军的高起潜没有及时的增援,这一切的事情都不用追究了,死人不能够辩驳,无法为自身说话,活着的人安安稳稳,毫发无损。

因为清高孤傲的性格,卢象升在朝中几乎没有什么朋友,没有什么支持者,遇到此等的形势,很多人能够分析出其中的道理,自然没有人为卢象升说话的。

这里面唯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太子少保、户部尚书、右都御史、漕运总督郑勋睿为卢象升说话,郑勋睿的奏折由内阁大臣杨一鹏宣读,郑勋睿认为卢象升担任五省总督以来,兢兢业业,一心想着剿灭流寇,此次步行阵亡,乃是朝廷的重大损失,其身先士卒、奋勇杀敌的行为,应该得到朝廷的褒奖。

可惜的是,郑勋睿的奏折不可能得到朝廷的重视,包括皇上对郑勋睿的看法都是有些微妙的,更何况郑勋睿身在淮安,无法参与早朝,不能够亲口为卢象升辩解。

调子很快定下来,卢象升没有得到任何的褒奖,几乎被朝廷遗忘了。

接下来确定的是五省总督的继任人选。

提出的建议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的意见建议蓟辽总督洪承畴兼任五省总督,负责剿灭流寇的事宜,山海关以及辽东等地,基本平稳下来,后金已经表示臣服,洪承畴完全可以抽身负责剿灭流寇的事宜,另外一方面的意见,是漕运总督郑勋睿负责剿灭流寇的事宜。

这两个意见,都是内阁直接提出来的。

皇上没有采纳内阁的提议,而是要求兵部尚书杨嗣昌提出人选。

杨嗣昌直接推荐了兵部左侍郎熊文灿。

皇上支持了杨嗣昌的建议。

圣旨很快下达,熊文灿以兵部左侍郎的身份,出任右副都御使、五省总督。

另外一个有意思的圣旨也在这个时候下达,那就是河南暂停征收历年拖欠的农业赋税。

皇上否定了内阁的提议,居然让兵部尚书杨嗣昌提出建议人选,而且在杨嗣昌提出了人选之后,马上就表态同意了,这让很多人对杨嗣昌侧目,这表示皇上已经非常信任杨嗣昌了,而且大家几乎可以肯定,在确定五省总督人选方面,皇上早就和杨嗣昌有过商议,这样的商议是直接绕开内阁的,这意味着什么。

卢象升遭受的境遇,是很多人都想不到的,其实很多人都明白,卢象升是有着不俗的本领的,文武双全,而且在剿灭流寇的战斗之中,立下了很多的功劳,可惜因为朝廷之中的原因,阵亡之后都得不到朝廷的封赐。

消息传开之后,私下里的议论很快出现,绝大部分都是为卢象升鸣不平的,可没有谁敢站出来说话,毕竟朝廷之中的东林党人以及宦官,都是要极力打压卢象升的,如此情况之下,谁敢为卢象升说话,就等于是得罪了东林党人以及宦官,那就无法在朝廷之中立足了。

河南流寇的壮大,同样引发了不少的议论,也有人认为流寇再一次的壮大,与朝廷征收历年拖欠的农业赋税是有着很大关系的,何况皇上已经下旨,暂时停止征收河南一地历年拖欠的农业赋税。

卢象升的阵亡,表面上看在朝廷之中没有引发什么风波,可实际上的影响已经形成,这种影响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暂时被压制了,但很快就会显露出来了。

第426章 重大谋划第149章 一颗心暂时放下第504章 重大决定第311章 争论和辩驳第21章 从容淡定第9章 教谕先生第381章 以不变应万变第941章 海外奠基之战(3)第556章 改变部署第471章 第一个建议第444章 不计成本第221章 平衡第807章 第二次的挣扎第196章 功亏一篑第610章 必须调整第975章 绝非袖手旁观第772章 闪电战(2)第967章 郑芝龙的“私心”第724章 得陇望蜀第772章 闪电战(2)第413章 两难第4章 退婚第388章 江湖传说第625章 襄阳失陷(8)第388章 江湖传说第544章 狂妄的代价(8)第291章 胜利在望第438章 静观其变第372章 开始筹备第270章 绞杀第26章 淡定第559章 青县第514章 惨败(3)第816章 自负的代价(2)第460章 战术思想第464章 进退维谷第554章 交换的决定第88章 当头一棒第800章 醉翁之意第442章 如何应对第552章 危险的建议第373章 范文程的耻辱第291章 胜利在望第404章 欠债还钱第730章 遭遇排挤第438章 静观其变第849章 兑现承诺第444章 不计成本第711章 朱仙镇之战(1)第833章 颇感意外第994章 丰镇之战的翻版第741章 段宗奎的作用(2)第762章 无奈的挣扎第707章 被迫做出的调整第76章 割袍断义第647章 好大的气势第788章 不着急第946章 万国来朝(4)第135章 家底第679章 自找无趣第546章 再次的告诫第674章 矛盾重重(1)第600章 洪门钱庄第364章 必须稳定第309章 寒心第334章 框架形成第266章 需要小心第906章 进退两难第42章 天堂苏杭第785章 闪电战(15)第646章 微服第520章 精心的部署第24章 盛泽归家院第410章 毛瑟枪第974章 所谓足够的尊重第273章 明智第315章 抵达淮安第418章 淮安商会第361章 竹篮打水第445章 炮兵营和神机营第588章 痛心(1)第234章 诱惑第896章 俸禄之争第320章 阿炳爷第300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1)第904章 关宁锦防线第554章 交换的决定第660章 态度要明确第979章 战辽河(1)第238章 真正的联合第865章 通州之战第429章 真正的变化第926章 权斗第268章 攻其不备第494章 摘牌第173章 情报网络第757章 敲牛皮糖的战斗(3)第66章 发榜第363章 两极分化第658章 找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