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遐想满天飞(上)(四更)

就算是真得有什么所谓的铁证,他这个皇帝也是持着怀疑的态度,到时候,你丘兆麟可以进京,当着朕的面,与那些弹劾之人抗辩与反驳。

总之就是一句话,谁也别想轻易拿下你这个河南巡抚!

这是怎样的殊荣?这是什么何种的信任?这又如何的不让人心生羡慕之意?

有了皇上的这个允诺,在这个风诡云谲的官场之上,就等同于多了一条命,一个护身符,古往今来,历朝历代,有多少人能够拥有这样的机会,可以自辩清白,当着皇帝的面,陈述事情的前因后果?

这样的允诺就是一个护身符,亦有极大的威慑性,毕竟,再这样消息闭塞的时代,有许多的指控都是无中生有,经不起反驳和仔细推敲。

“谢主隆恩!”

丘兆麟喊出这一句话之时,满脸的诚恳之色,长施一礼,深施一躬,进而有一些动情地继续说道:“皇上,只要微臣在任一天,对皇上,对朝廷,臣定当鞠躬尽瘁,以效犬马之劳。”

虽是轻飘飘的几句话,却是丘兆麟心中的诚挚之言,是他对崇祯的一种宣誓,一种表忠心。

轻轻点头,崇祯没有过多的矫情话语,转而将目光放到一侧的李若珪身上,朗声说道:“李若珪,你安排一下,通知锦衣卫在河南的分支点,密切留意一些人的动向,如果有人意欲对丘兆麟不利,立即将其抓起来,并揪出幕后的主谋,朕倒要看看,是谁那么大的单子,居然敢动我大明的官员?”

意欲两个字,而不是证据确凿的情况下,仅此一点,足可见崇祯对丘兆麟的重视,让他人再次羡慕不已。

“是,皇上,末将领旨!”

“还有,李若珪,从锦衣卫里面挑选几名好手,贴身跟随丘兆麟,保护他的安全。如果丘兆麟有一个闪失,或者遭遇什么不测,我就让你以命抵命。”

“是,皇上,末将遵命。”

回答之时,李若珪这次的心情格外沉重,有着难言的苦涩。

崇祯并未理会,也不在乎李若珪的心情如何,而是再次说道:“对了,两天之后,分别将福王朱常洵与世子朱由崧送往凤阳皇室监狱和京师的福王府邸。”

很显然,不仅仅是李若珪,就连大殿的其他几人,都是微微一愣,没有想到,这还不到一天的时间,皇上就有了处理福王世子的结果,事情显得有一些过于急切和仓促了,差不多就是迫不及待,如此一来,不得不引起一些人的遐想。

李若珪转瞬就反应了过来,连忙答道:“是,皇上。”

这个时候,崇祯早就换了另一副神采,看向丘兆麟,笑着说道:“实施保甲,整顿军备,丘兆麟,想必这些需要一笔不菲的花销吧?”

“嗯,是的,皇上。”

丘兆麟脱口而出,条件反射一般的回了一句,紧接着,进而又说道:“皇上明察,要想实施保甲,整顿军务,是一项很大的财政支出,以河南目前的财政而言,难以为继,还望皇上能够从国库划拨一笔银子。”

“这可不行,如果只是指望着朝廷划拨银子,可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崇祯毫不犹豫地予以拒绝了,丘兆麟刚一流露出难掩的失望之色,就要说什么,崇祯淡淡一笑,随之抛出了一个新的解决之策,使得丘兆麟眼前一亮,再次燃起了希望。

“呵呵...不要气馁嘛,朕虽然不会从国库中划拨一部分银子给你,却可以从查抄福王府的财物之中,拿出两百万两白银,作为你那些政策的启动资金。”

紧接着,崇祯又丢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而且,凡是福王在河南的封地,都交给你处理,可以折扣为现银,作为军饷,亦或是一些劳力报酬。”

刹那间,大殿里的众人震撼非常,心中翻起了惊天骇浪,遐想满天飞,有了某种猜测,难道...难道,皇上削去藩王这个称号,将那些土地退还于民?

看到众人的表情,似乎是猜到了他们的心中所想,不等有人询问,崇祯却像是自语般的喃喃道:“你们想的没错,朕准备削去福王这个藩号,自然而然地,那两万顷良田就成为了无主之物,收归于朝廷。”

这次轮到崇祯意外了,对于削藩之事,杨启聪和李若珪这些人反应平淡,他还能理解,但像毛九华和丘兆麟这样的科班出身,一代大儒,对于伦常纲理、祖训极为敏感之人,近乎于迂腐和顽固不化的程度,现在却没有出言反对,完全出乎崇祯的意料。

一开始的时候,准备公开削藩的态度之时,首先拿福王开刀,崇祯有过最坏的打算,将会引起激烈反对的声音,因此,特意准备了许多言词。

然而,这些言词却没有了用武之地,至少是现在,还没有人反对。

在短暂的沉寂过程中,“崇祯”的心里不禁暗想,在明末时期,诸王的恶劣行径,朝廷的一个沉重负担,不仅百姓对他们没有好感,恐怕明朝的官员早就非常憎恶了。

当然,还有一点不可忽视,福王朱常洵分封之时,就充满了争议,惹怒了许多人。

尤其是国本之争,围绕着这个问题,大臣们与皇帝争斗了长达十五年之久,期间发生了许多事情,仰仗着皇帝的宠爱和偏袒,朱常洵更是肆无忌惮,可谓横行霸道,无人敢惹。

因为他,想要将其立为太子,万历皇帝前后共逼退四位首辅,内阁官员十余人,涉及到的朝中与地方官员更是多达三百余位,其中的一百多人,或是被罢官,或是被解职,亦或是被发配,更有甚者,遭到廷杖,扒掉裤子,当众打屁股,可谓是极尽羞辱!

当然,从这些事情不难看出,当年的国本之争有多么的激烈。

心中闪过这些想法之时,“崇祯”轻轻点头,不禁有了新的猜想,削去福王,无人反对,或许是人神共愤的结果,朱常洵引起了众怒。

一念及此,“崇祯”愈发觉得有理,愈发有这种可能,要是这样的话,就再好不过了,正合他意。

想到这些,崇祯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些许笑意,在如此寂静的氛围之中,显得有一些诡异,看在别人眼里,却是又不一样的想法。

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气魄第五百一十章 失态的毕自严第三百五十三章 收复辽东失地(三十七)第二百八十章 邮票的概念第五百二十九章 供不应求第一百九十一章 组建新水师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优势第五百八十章 也有一个条件第五百四十五章 吏治改革试点第四百六十七章 洋人统治的短板第九十五章 暗中谋划第一百二十六章 辣椒第四百四十八章 摘出去第二百九十一章 董事会(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收复辽东失地(六十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复辽东失地(十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收复辽东失地(二十三)第二百二十一章 首位商部尚书第一百九十七章 早有图谋第九十二章 宋献策的谋士气度第一百一十三章 培养计划第三百九十一章 收复辽东失地(七十五)第五百二十章 第一次第四百六十四章 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第二百零七章 争执第五百六十七章 军事部署第三十三章 赤裸裸地绑票打劫第二百五十七章 “活体”试验第三百四十章 收复辽东失地(二十四)第五百零二章 寻找多尔衮的踪迹第一百零零章 潜在的共识第二百三十九章 货币战争(四)第四百五十三章 人无信不立第一百九十四章 兵出塞外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复辽东失地(五十三)第二百八十二章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第五百九十二章 两码事儿第一百九十七章 早有图谋第八十八章 无奈之举?第四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求收藏求推荐)第四百八十八章 盛气凌人第五十七章 孙承宗的大局观第五百八十三章 侵略者与被侵略的最大区别第二百一十三章 我也太傻了第二百零四章 迂回劝说第三百零章 另一层打算第三百零七章 豪气冲天第三百四十五章 收复辽东失地(二十九)第九十八章 刹那的共识第三百八十七章 收复辽东失地(七十一)第七十一章 燧发枪和望远镜第五百三十三章 军队操练第三百九十九章 效仿辽东第六百零一章 灾难财第二百五十二章 东南形势第二百七十章 学员的优势第四百五十八章 上帝视角第五百二十一章 郁闷的汉斯·普特曼斯第四百七十六章 后果太严重了第四百七十章 岛上局势第七十四章 “合适”的内阁首辅第六百一十八章 考成法第五百四十六章 重组内阁第五百零五章 人为刀俎第一百七十五章 监军的弊处第二百一十六章 猛火油柜第四百二十三章 便宜行事之权第三百零七章 豪气冲天第六百五十三章 放弃待遇第四百二十九章 欣欣向荣第二百四十章 货币战争(五)第五百零四章 新的正使第五百九十二章 两码事儿第五百七十四章 理论付诸于实际第六十三章 苍白的安抚第六百一十二章 吃力不讨好第七十二章 西南风起第二百四十九章 自信满满的洪先春第二百四十一章 货币战争(六)第五百一十二章 巨大的贸易顺差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优势第四百八十二章 制造无人区第二百七十六章 敏锐的洞察力第一百七十六章 生化武器第一百三十五章 为夺回外事权做准备第五百六十五章 两相对比第五百零三章 尴尬局面第一百一十八章 疑惑不解的张书堂第五百三十四章 效果出奇的好第一百四十六章 灭天雷第三百六十六章 收复辽东失地(五十)第三百九十二章 收复辽东失地(七十六)第二百二十三章 麻辣火锅第七十四章 “合适”的内阁首辅第二百六十三章 扭亏为盈第一百零五章 十五年的囚徒生活锻造第四百三十三章 来了第六百五十一章 不想做得太绝第二百五十八章 没有一点负罪感第六百零六章 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