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看到崇祯终于有一丝动容,流出一丝淡淡的赞同之意,茅元仪的心里顿时就是长松一口气,紧绷的神经略微缓和了一些,没有那么紧张,话语也显得更加自信,从容不迫起来。

“而且,皇上,如果微臣所料没错的话,既然是在辽东半岛组建新的水师,您之所以这样做,组建这么一支水师,应该就是针对建奴而为的吧,从而扭转朝廷在辽东的颓势?”

“不错,朕就是这个意思。”

崇祯没有丝毫的犹疑,径直予以了肯定的回答,说出了自己心里的真实打算,更是进而继续说道:“不管是驰援辽东,还是向辽东运送补给,通过水师,经渤海和黄海,都要便捷快速的多,也更加的安全,不用担心建奴的偷袭。”

这个时候,似乎想到了什么,好像心有顾忌一股,茅元仪的神情变得有一些怪异起来,一副吞吞吐吐的样子,似有难言之隐,不该怎么说出口。

“茅爱卿,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难以启齿的事情?”

崇祯极为敏锐的扑捉到茅元仪的神情变化,那一丝异样之处,连连问完之后,进而补充道:“茅爱卿,你应该知道,朕是一个极为爽快之人,最为受不了别人的磨磨唧唧,有什么话尽管直言,即便是说错了,也没有关系。”

“皇上,是这样的....”

呼...

茅元仪礼貌性的回应了一句,话语略微一顿,暗暗长吐一口浊气,以此缓解心里的紧张,转而继续说道:“皇上,水师的统帅虽然是至关重要,但一些将领的选拔和任命,也决定着水师的组建速度,士兵的训练进展,能不能尽快适应海战。”

崇祯的眉头微蹙,对于茅元仪有一些模棱两可的话语,有一些不满,但还是忍了下来,紧接着问道:“嗯,不错,这又怎么了?”

“启禀皇上,臣素有耳闻,朝廷招抚不久的海防游击郑芝龙,尤善海战,所以,微臣以为,朝廷可以召郑芝龙进京,作为孙元化的副将,协助组建水师,训练水兵,如此一来,定能对水师的组建大有裨益,加快进程。”

“不错,如果有一个极为熟悉海战之人从旁协助,可以极大地加快辽东半岛水师的组建,也能更有章程的训练水兵,尽快形成战斗力。”

回话之时,崇祯轻轻点头,整个人陷入沉思之中,对于召郑芝龙入京,却是不置可否的态度,没有给予一个明确的答复。

这个时候,看到崇祯有一些犹疑的样子,茅元仪却是非常不解了,不管怎么说,征调郑芝龙入京,都是一举两得事情,心中疑惑归疑惑,但茅元仪并没有催促,也没有继续追问。

“茅爱卿,你有没有想过,现在这个时候,刚刚招抚郑芝龙不过两三月,就将其召来,其中会不会有什么不妥之处,因此而带的影响?毕竟,郑芝龙可不是一般的将领,说召进京就召进京。”

问出这句话之时,崇祯抬起头,直直地看着茅元仪,满脸的意味深长之色,静静地等待他的回应。

“皇上,将郑芝龙召进京,难道有什么不妥之处吗?”茅元仪还没有反应了过来,疑惑的反问了一句,迎向崇祯那幽幽的目光,宛若条件反射一般。

“茅爱卿,你可要知道,郑芝龙可不是寻常的武将,在东南有着极为深厚的根基,可谓是根深蒂固,有着极大的势力和威望,刚刚招抚没多久,就将其召进京,难保他不会起疑。”

闻听此言,茅元仪的心里就是一惊,咯噔一下,听出了崇祯的弦外之音,若是操之过急,硬要郑芝龙入京,很有可能使得后者降而复叛,再次成为东南的一大祸患,要是事情真得那样发展,可就真得得不偿失了。

从这一点不难发现,皇上不仅极为重视东南的情形,更是对郑芝龙忌惮不已,并未因为他的归附而又丝毫松懈,一直都在防备着他。

然而,容不得茅元仪深想,崇祯的声音再次响起,话语里的内容再次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而且,茅爱卿,切莫忘了一点,东南的形势并不比东北的好多少,恰恰相反,反而更加的严峻,更需要郑芝龙坐镇于福建,从而震慑那些西洋人和海盗等居心叵测之辈。”

“如果贸然地将郑芝龙调到京城,协助孙元化,负责组建和训练新的水师,东南就缺了那么具有足够分量的将领,可以震慑得住那些宵小之辈,保卫朝廷的东南海疆。”

“也是,皇上果然思虑周全,想得更加深远,微臣远远不及。”

茅元仪附和了一句,满脸赞同之色的同时,又是那么的郑重无比,进而沉声说道:“对于东南的那些猖狂海盗和居心不良的西洋人,福建与广东更加需要一个懂得海战之人,唯有如此,方能与那些宵小之辈周旋,保卫沿海百姓的安全,保证东南的相对稳定,不出现太大的乱子。”

嘴上虽然这样说,崇祯心中何尝不想按照茅元仪的提议那样做,以训练新水师之名,将郑芝龙调出东南,弄到这他人生地不熟的北方,从而削弱郑家的势力,巩固朝廷在东南的统治。

然而,事实就是如此,如今的东南,福建、广东等地,还离不开郑芝龙。

否则,没有郑芝龙的郑家海军,战斗力将会大幅度下降,再也无法与那些海盗以及西洋舰队匹敌。

毕竟,不管是在海军的指挥上,还是对海盗和西洋人的作战方式上,亦或是个人的威望,没有人比郑芝龙更更合适,能够指挥的动郑家水师,也没有人比他加的熟悉和了解那些洋人和海盗的海战风格。

可是,崇祯又心有不甘,不愿意放弃这个大好时机,适当地削弱郑家在东南沿海的势力,总想做些什么。

“皇上,难道就这样算了吗?”

茅元仪忍不住地再次问了一句,满脸的忧心忡忡之色,不等崇祯回答,进而继续说道:“组建水师,如果将所有的事情都交给孙元化,其中的担子重,暂且不说,没有一个熟悉水师的将领从旁协助,进度进展地将会非常缓慢。”

“就算不能征调郑芝龙,哪怕是他身旁的偏将,从中借调几个,也不错啊,也能减轻孙元化的担子,加快进度啊。”

第五十一章 “爷”文化第二十一章 孙传庭第四百三十章 舆论压力第六百一十三章 有苦说不出第二十一章 孙传庭第二百一十二章 决绝的否定第四百四十章 馊主意第八十八章 无奈之举?第四百四十九章 两大粮仓第一百四十九章 英国公第六百五十六章 试运营第一百零九章 事无绝对第二百零一章 援军到来第五十二章 不甘与庆幸交织在一起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可以第五百三十二章 取消两京制第四十二章 推迟第二百一十二章 决绝的否定第二百零二章 骤然紧张了起来第一百三十三章 胆识过人第六百零章 疫情第五百二十一章 郁闷的汉斯·普特曼斯第二百二十五章 近乎于下马威的开场白第六十六章 扣下白杆子兵第二百八十三章 挑衅皇权第一百三十章 大搞建设第四百六十六章 郭怀一第五百三十四章 效果出奇的好第三百二十二章 收复辽东失地(六)第六百二十九章 掺沙子第二百六十七章 孙祖寿第一百六十二章 互市第六百五十五章 更遑论潞王府?第八十九章 很严重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范围宝钞试点第六百三十八章 无限渲染第六百三十八章 无限渲染第二百五十八章 没有一点负罪感第二百九十七章 “两柄利剑”第四百四十八章 摘出去第二百三十八章 货币战争(三)第一百四十六章 灭天雷第一百八十五章 热门人选第六百四十九章 童试第二百九十三章 驰道第三百九十一章 收复辽东失地(七十五)第二百零一章 援军到来第六十五章 绝声卫第六十二章 被消磨的文官骨气第二百一十九章 万事开头难第五百八十一章 马六甲海峡第六百二十二章 延迟第三百零九章 大明疆域,寸土不让!第六百二十三章 接地气第一百三十八章 据理反驳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场豪赌第五百四十五章 吏治改革试点第四百九十五章 九州探题第二十二章 另一个重要任务第二百九十三章 驰道第八十二章 遥遥跟随第四百零零章冲突第三百零二章 要求很简单第三百七十章 收复辽东失地(五十四)第一百零六章 丘兆麟的重要性(三更)第四百零八章 诸多因由第二百一十二章 决绝的否定第五百五十五章 趁虚而入的机会第九十八章 刹那的共识第二百八十八章 用钱堆起来的战斗力第四百三十四章 无形的阉割第二百三十章 另一个巨大意图第五百五十八章 破坏了大明的根基第五十八章 不该啊第四百八十八章 盛气凌人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该改变吗?第四百九十四章 帅才?枭雄?第六百一十六章 天人交战第六十三章 苍白的安抚第六百二十六章 渐变的过程第六百五十一章 不想做得太绝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恨第六百五十章 沸沸扬扬第二百四十七章 落幕第二百零八章 制造混乱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可以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恨第三百七十一章 收复辽东失地(五十五)第七十章 茅元仪的意图第五百七十四章 理论付诸于实际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字之差第一百零五章 十五年的囚徒生活锻造第三章 免除三饷(求收藏求推荐)第三百一十六章 大明钱庄第五百六十二章 圣谕第五百九十四章 捉摸不透第四百六十五章 筹码第三百八十七章 收复辽东失地(七十一)第六百五十二章 理所当然第二百二十二章 摒弃“重农抑商”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