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两百万两

对于崇祯如此缜密的安排,不仅是王家彦和巩永固,连包厢里的其他人,也被这番的细心所折服,那是由衷的佩服,深深佩服皇对将士家人的重视程度。

这个时候,似乎想到了什么,崇祯的眼前一亮,眸光闪闪,忽然问道:“对了,妹夫,皇家拍卖行、皇家珠宝首饰行以及皇家赌楼的生意怎么样?”

然而,面对这个问题,巩永固却是一阵错愕,愣愣地看着崇祯,一副“皇不都看到了吗”的样子,这还用问吗?当然是生意火爆,可谓是日进斗金。

很显然,从巩永固的这番神情之,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所想,略微吞咽了一下口水,整理了一下思绪,进而补充道:“呃~朕的意思是,目前为止,刨去各种开销,三家皇家店铺的盈利有多少?除去一些周转资金,在不影响店面正常营业的情况下,朕最多可以调拨出多少银子?”

巩永固已经恢复了正常,清醒了过来,面对崇祯的再次追问,并未立即回答,而是思索了起来,沉吟了片刻,这才郑重地回道:“嗯~如果皇您要调取大笔银子的话,还是在不影响店面的正常运营,最多可以抽调两三百万银子吧~”

“我勒个擦~!这么多?几乎是朝廷过去一年的财政收入!”

刹那间,听到这个数字,崇祯人忍不住地爆了一句粗口,连连赞叹的同时,进而反问道:“不过是三个店面,虽然大了一些,地点好了一些,这才大半年,可以调动这么资金,有这么挣钱?”

你以为呢?

撇开皇家珠宝行,这个还算规矩的店铺,皇家赌楼绝对是销金窟的存在,再加里面的装饰高端大气档次,很是豪华,根本是京城权贵竞相追捧的对象,更是外地豪商巨贾到了京城之后,一掷千金、摆阔的地方。

自然然而的,皇家赌楼是一个聚宝盆,会下金蛋的鸡!

至于皇家拍卖行,那更不得了,随着东南开放部分海禁,随之涌入了大量的珍惜古怪之物,名贵之品,再加那些开放的码头由朝廷控制,皇家拍卖行当然可以拿到第一批货,自然又是狠赚了一笔!

“呵呵...”

巩永固的脑海里闪过这些念头之后,有一些灿灿然的笑了笑,一副“皇,你才知道啊?”的样子,但还是连忙回道:“嗯,是的,皇,三家店铺很赚钱。”

“除了皇家珠宝行,生意还算规矩,与往年的获利相差不大。不过,随着东南开放海禁,拍卖行弄到了不少的好东西,从洋人手里低价买入,在拍卖行拍卖而出,可是狠狠赚了一笔。”

“至于皇家赌楼,皇,你也知道,这本身是一个极为赚钱的生意,基本不需要多少投入,随着朝廷成立商部,提高商人的地位,有钱人暴增了不少,进入京城的财富持续增加,自然而然地,皇家赌楼的生意也在持续涨。”

崇祯听得频频点头,一副深以为然的样子,整个人已经恢复了正常,同时也随之想起,随着开放东南沿海的海禁,涌入了不少的西洋小玩意儿,极为受到国人的追捧,物以稀为贵的情况下,再加猎的心理,皇家店铺趁机赚了不少银子。

当然,那些浙商、潮商也赚了不少。

思绪涌动之间,来不及多想,被一个谨慎小心的声音所打断。

“皇,你要从三家店铺抽调大笔的银子吗?”

崇祯转瞬清醒了过来,听着巩永固充满试探性的话语,还有那疑惑的神情,几乎是条件反射一般,轻轻一点头,轻“嗯”了一声,进而补充道:“你先准备个两百万两,朕随时都有可能拿来用。”

“是,皇。”

这个时候,随着巩永固恭恭敬敬地回答,包厢里再次平静的同时,更是响起了丝丝若有若无的倒吸冷气的声音,不管是他巩永固,还是周围的那些人,都被这笔巨款震撼到了。

两百万两啊~

几乎是朝廷以前一年的朝政收入,也足以在组建一个新的辽东水师,还是装备最为强悍的那种,皇这是想干什么?

个人出资两百万,不难想象,皇又要将有惊人的大手笔,将会作出超乎想象的大动作,却绝不是成立新的军队,也不是用于开更多的店铺。

原因很简单,要是组建新军,皇个人出资两百万,朝廷再拨一些,这要筹建什么样的军队,需要这么多的银子?

何况,朝廷的军队够多了,已经有了“天雄军”和“秦军”这两支新军,其他的军队又处于整顿与改革的状态,再新建如此规模的新军,谁又去种田?

可以说,军队过多,将会动摇朝廷的国本,将会动摇天下的民生根基。

至于开店铺,那更不可能了,先不说两百万可以开很多铺子,这需要征召许多的掌柜和伙计,这样的事情,也不应该由皇去亲自督促啊~

在诸多疑惑之,心的好越来越强烈,然而,崇祯却是神秘一笑,并未解释什么,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你们等着瞧。

“各位老爷,请看,这是从南洋运来的红珊瑚,高约一丈两尺,乃是南洋人从深海挖掘而出,极其珍稀......”

随着吴邦宰的声音传进包厢里面,打破了此时的寂静,崇祯不禁微微扭头,更是侧耳凝神倾听了起来。

渐渐地,崇祯的嘴角微微翘起,勾勒出一抹会心的笑意,脸已经流露出赞赏之色,心里却是在暗想,明清三大商帮,还是徽商更好一些,更值得朝廷扶持和栽培。

有着“徽骆驼”美称的徽商,相于其他几大商帮,不仅以儒家为修身之典,更是兼具爱国精神,大明每次缺钱之时,属徽商捐输最多,与朝廷紧密相连。

从早期的不辞辛苦,运粮输边,到之后的积极参与抗倭的活动之,有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等等,这一切的一切,随着回想起这些信息,崇祯愈发坚定了倚重徽商的心思。

毕竟,单靠武功,对外宣战,只能开疆扩土,保国家稳定,而商业的发达,商人的出现,才是国家兴旺的根本,乃是各行各业的润滑剂,不可或缺的存在。

第四百零八章 诸多因由第五百四十章 生物武器第二百五十三章 鼎力支持第二百三十一章 泼脏水第四百七十章 岛上局势第一百零八章 遐想满天飞(下)(五更)第三百三十七章 收复辽东失地(二十一)第五百三十八章 潜移默化第三百四十五章 收复辽东失地(二十九)第一百五十一章 疑惑第二百八十四章 人选第五百三十八章 潜移默化第一百九十四章 兵出塞外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恨第三百二十三章 收复辽东失地(七)第六百二十章 国情不同第三百零九章 大明疆域,寸土不让!第一百六十二章 互市第六百一十章 少得可怜的税银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优势第五百七十四章 理论付诸于实际第四百三十六章 黄粱一梦第二百五十一章 好言相劝第四百四十八章 摘出去第七十三章 无人敢惹的福王府第六百五十九章 新的规则(大结局)第五百八十章 也有一个条件第七十三章 无人敢惹的福王府第四百一十三章 真实意图第四百一十三章 真实意图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字之差第五百二十九章 供不应求第四百六十章 朱舜水第一百一十一章 宋献策的折服第二十九章 国之大不幸第四百五十章 碾压第五百四十二章 皇太极的不安第四百八十八章 盛气凌人第五百五十三章 紫衣事件第三百五十五章 收复辽东失地(三十九)第三百三十六章 收复辽东失地(二十)第四百二十五章 争吵第四百一十六章 筹谋第五十三章 意义非凡第一百零八章 遐想满天飞(下)(五更)第五百八十一章 马六甲海峡第六百二十九章 掺沙子第六百一十八章 考成法第三百八十一章 收复辽东失地(六十五)第一百九十七章 早有图谋第三百四十四章 收复辽东失地(二十八)第一百六十八章 林丹汗这条鲶鱼第四百七十五章 兔死狐悲第二百七十六章 敏锐的洞察力第五百一十一章 “亿”和“兆”第二百八十二章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第六十二章 被消磨的文官骨气第五十七章 孙承宗的大局观第六百二十五章 新难题第二百零七章 争执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篇稿子第一百四十六章 灭天雷第三百二十三章 收复辽东失地(七)第一百一十五章 成熟与稳重第三百四十九章 收复辽东失地(三十三)第四百四十九章 两大粮仓第五百四十三章 提升第四百零二章 触目惊心第六百二十二章 延迟第五百七十六章 一个机会第一百四十二章 委以重任第五百二十章 第一次第一百四十三章 改变历史的手段之一第一百零六章 丘兆麟的重要性(三更)第四百九十三章 皇权与教权的冲突第八章 圣意难测(求收藏求推荐)第十章 改革二十四衙门(上)第四百三十二章 禁忌第五百四十七章 物极必反第四百七十七章 杀鸡儆猴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复辽东失地(五十三)第八十五章 反应不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京城的那位第六百三十三章 契机第四百九十四章 帅才?枭雄?第三百五十六章 收复辽东失地(四十)第三百二十章 收复辽东失地(四)第二百三十七章 货币战争(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收复辽东失地(十六)第八十四章 怂恿第五百九十七章 巨大的商机第六十八章 秦良玉的深意第五百四十四章 治愈天花的药方第二百零五章 分析第三百八十四章 收复辽东失地(六十八)第五百五十七章 矿监税使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复辽东失地(十)第二百五十六章 天上一句,土地上一句第六十一章 敞开心扉第四百六十章 朱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