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驻军库页岛的意义

这个时候,听到冷晓磊的这一番言语,崇祯看他的目光已经发生了变化,不是那种好气又好笑的表情,而是满满的无奈,一副恨铁不成钢而又我被你打败的样子,刚想开口说些什么,却被另一个声音给打断了。

“冷将军,《坤舆万国图》上面,虽然没有标记库页岛的确切位置,但倭国和奴儿干城的大概位置,还是标的清清楚楚,而奴儿干城,就是奴儿干都司的名字的由来。”

在这番洋洋洒洒的话语回荡在偏殿的过程中,兵部尚书霍维华迈步走了进来,话语刚落,已经停了下来,紧接着就向崇祯深施了一礼,看到对方示意自己继续说下去,也就没有再推迟什么,更没有再进行那种寒暄。

“而库页岛,就在奴儿干城的东面,两者之间的海域,就是鞑靼海峡,最窄的海面,也不过几十里。”

听到霍维华前后的这一番话,尤其是最后一句,犹如遭到了迎面棒喝,冷晓磊顿时就全都明白了,向其抱以感激的微笑之时,紧接着回应道:“谢霍大人的指点!”

就在这时,霍维华刚想礼貌性地回应一句,却被崇祯给打断了,隐隐有着催促之意,使得霍维华不敢有任何的耽搁。

“霍尚书,喏~你也看看,这份奏折,乃是孙元化让人远赴千里之遥,送来的。”

“是,皇上!”

回应之时,霍维华已经收回了目光,转而看向崇祯,并接过那份奏折,快速浏览了起来,随着浏览的深入,看到的内容越来越多,心中的一个疑问也是随之迎刃而解,冷晓磊为何会有刚才的那一番询问?

显然,身为兵部尚书,在朝为官数十年,相比于冷晓磊,乃至于朝中的绝大多数官员,霍维华都更加地知道这份奏折的分量,如果皇上采纳了孙元化的建议,在库页岛上面驻军,又将会意味着什么?

很快,霍维华就看完了其中的全部内容,在合上奏折的那一刻,崇祯的询问也随之而来。

“霍爱卿,对于孙元化的提议,你有什么看法?你觉得怎么样,是否具有可行性?”

“启禀皇上,仅就我个人而言,老臣非常赞同孙大人的这个提议,朝廷有必要在库页岛上驻军!”

霍维华先是予以了肯定的回答,并将手里的奏折再次放回了书案之上,不等崇祯再次询问原因,他已经主动地解释了起来,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皇上,正如孙大人折子中所言,库页岛乃是北方的第一大岛,周边海域常年不结冰,最为适合作为水师的营地,平常训练的地方。”

“尤其是岛上物产丰富,淡水资源充足,完全具备驻军的条件,只要朝廷再往岛上迁移一些百姓,定居下来,驻军就可以衣食无忧,完全可以自给自足,而朝廷也不必投入太大的物力、人力和财力。”

“最为关键的是,如果在库页岛上驻军的话,可谓是一举两得,一来,形成一种威慑,可以极大地牵制住皇太极,使其无法动弹,不能出兵扩充地盘,只能窝在建州,苟延残喘。”

“二来嘛,就是防患于未然,虽然丰臣秀吉早就死去,其家族也遭到了灭顶之灾,子孙被屠戮一尽,只剩下一个孙女在当尼姑,倭国的幕府主事人也为德川家族所取代。”

“然而,即便倭国那里发生了这一系列的变故,但谁也无法保证,德川家族会不会出现丰臣秀吉般的人物,再次进犯朝鲜,而在库页岛驻军,就是最好的防范之策,一旦倭国军队进犯,驻军就能发挥难以想象的重要作用。”

......

此刻,相比于霍维华的观念,更加的注重防守,乃是从防患于未然的层面上考量,而崇祯思考的角度,就要更加的主动,更像是一种未雨绸缪,更加地倾向于主动出击,到日本本土作战。

确切来讲,是想将日本纳入大明的版图之中,一劳永逸,永远地解决问题,而非是一味地被动防守。

至于霍维华所讲的对建奴的牵制,崇祯根本就是不屑一顾,并没有放在心上。

如今的建奴,也就是更名之后的满清,已经不复以往,早就孱弱不堪了,国力日衰,不过是一个偏安一隅的末流小国,根本就不能对大明造不成丝毫的威胁,要想将其兼并了,以大明今时今日的军力和国力,根本就是不费吹灰之力。

尤其是天花爆发之后,随着女真人的人口锐减,建奴将会更加的孱弱,更加地不堪一击。

因此,看到孙元化的奏折那一刻,听着霍维华的这一番言语之时,崇祯一心想的都是,什么时候大兵压境于日本本土,也来一个什么东京之类的大tú shā!

毕竟,后世的“崇祯”,也就是穿越前的那个自己,也是一个愤青,也有着家国情怀,为那些死难者报仇。

当然,现在这个时候的东京还不叫东京,而是江户。

日本,江户。

德川幕府,客厅之中,如今德川家族的家主德川家光,跪坐在那里,对面盘坐着的正是朱舜水,乃是大明使团的正使,旁边蹲着的就是郑彩,也就是郑芝龙的养子,负责翻译事宜。

经过一番的寒暄过后,感觉气氛还算融洽,朱舜水这才直奔主题,说出这次的来意,由郑彩来翻译,毕竟,跟着郑芝龙多年,主要负责经商方面,郑彩当然会日语。

“大将军,此次出使贵国,就是了为了我大明将领郑芝龙的妻儿,将其接回国,只要将军答应,行使方便之门,你我两国的勘合贸易,可以予以一定的放宽xiàn zhì,由原来的十年一次,变为一年一次,而商队也不会再有规模和人数的xiàn zhì......”

在大厅之中,不仅仅只有两人,还有作为作陪的诸多日本藩主,来自于日本各地,全都是要到江户cān bài将军,也就是德川家光,按照惯例,要在江户居住一年,然后才能回到藩内,也就是封地,一年之后,还要回到江户cān bài,如此循环往复下去。

而且,即便是回到藩内,也要将亲属留在江户,作为人质。

第四百四十九章 两大粮仓第六十章 喜讯第四百一十九章 不差钱第六百四十三章 “妥协”第二百二十六章 另一项重任第一百二十八章 储藏之处第二百五十一章 好言相劝第七十五章 武科开试第五百八十五章 决心第五百九十二章 两码事儿第三百七十五章 收复辽东失地(五十九)第三百零七章 豪气冲天第一百六十九章 楔一颗钉子第一百七十二章 立威第六百一十七章 一个开场白第三百一十四章 舆论的可怕之处第四百零一章 最危险之人第五百五十二章 争执第六百五十九章 新的规则(大结局)第二百七十四章 改革驿站第四百九十三章 皇权与教权的冲突第三百六十三章 收复辽东失地(四十七)第五百二十二章 最合适的人选第七十一章 燧发枪和望远镜第八十八章 无奈之举?第九十四章 张扬而强势的郑芝龙第三百七十三章 收复辽东失地(五十七)第四百八十四章 一场豪赌第四百八十二章 制造无人区第二百零七章 争执第四百四十一章 更深层次用意第三百四十八章 收复辽东失地(三十二)第五百四十七章 物极必反第五百零五章 人为刀俎第一百九十一章 组建新水师第二百七十九章 那么一个管道第五百七十五章 惶恐不安的张彝宪第四百三十九章 赐姓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前透露第五百零九章 培养翻译人才第三百零四章 暗流涌动第二百六十四章 凡事以稳为先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一样的反应第五百九十一章 最糟糕的情况第一百九十一章 组建新水师第二百六十七章 孙祖寿第六百四十九章 童试第三百一十六章 大明钱庄第二百一十七章 三个精明的商人第四十三章 立军威第一百六十八章 林丹汗这条鲶鱼第二百九十二章 最为粗糙的飞行器第二百一十章 众人皆疑惑第四百六十三章 皇明祖训没有那么大的约束力第三百七十二章 收复辽东失地(五十六)第五百八十一章 马六甲海峡第一百四十三章 改变历史的手段之一第三百零九章 大明疆域,寸土不让!第六百五十五章 更遑论潞王府?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范围宝钞试点第一百九十三章 跛脚鸭第一百八十四章 打压第二百二十七章 诱人的条件第一百七十二章 立威第七十九章 荒芜的良田第三百零四章 暗流涌动第九十八章 刹那的共识第五百二十一章 郁闷的汉斯·普特曼斯第三十八章 最为迫切的问题第五百九十三章 双喜第四百零二章 触目惊心第一百五十九章 西南的威胁第五百五十九章 得罪人的差事第一百四十七章 重启灭天雷计划第五百九十六章 “大铁疙瘩”第二百九十五章 阳谋第六百五十六章 试运营第一百四十章 格外的平静第二百五十章近乎于无礼的强势第九章 山西八大奸商(求收藏求推荐)第三百一十一章 没有绝对的信任第二百一十二章 决绝的否定第四百八十五章 令人震撼的名单第二百八十章 邮票的概念第一百六十九章 楔一颗钉子第二百八十五章 难言之隐第二百七十八章 化腐朽为神奇第二百九十五章 阳谋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个名额第四百二十七章 两百万两第六百五十章 沸沸扬扬第六十章 喜讯第四百一十三章 真实意图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复辽东失地(六十七)第四百四十四章 和谈的相对重要性第六百五十五章 更遑论潞王府?第四百一十二章 取消风闻奏报第六百一十四章 一种手段第一百八十七章 弃翰林院,转投皇家军事学院第六百三十三章 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