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 趁虚而入的机会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似乎想到了什么,郑芝虎的话语一顿,面有迟疑之色,有一些吞吞吐吐地转而说道:“不过,皇上,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即便朝廷派出的人,多是有道高僧与名家大儒,进入日本之后,恐怕也会遭到监视,被xiàn zhì人身zì yóu。短期之内,恐怕难有成果。”

闻听此言,原本神情有一些雀跃的崇祯,顿时为之一滞,流露出疑惑之色,但并未多问什么,而是极有耐心地保持着沉默,就那么地看着郑芝虎,等待着对方的解释。

崇祯还是有几分自信,在自己面前,郑芝虎还不敢话说一半留一半,最多也就是稍稍卖一下关子,彰显一下自己的才能。

显然,郑芝虎也是明白这一点,看到崇祯流露出询问之色,点头示意自己,也就没敢再迟疑,当即就予以了解释说明。

“启禀皇上,事情是这样的,不管是曾经的丰臣秀吉,还是如今的德川家族所控制的江户幕府,在他们把持日本的朝政之前,在崛起的过程中,打压与征讨其他姓氏家族之时,背后都有着宗教的影子。”

“尤其是丰臣秀吉统一日本,结束日本的战国时期,还有德川家族取代丰臣家族的过程中,都有着jī dū jiào与天主教的支持,在背后提供钱粮与武器支持,才会使得他们的行动如此顺利。”

“也正是如此,不管是丰臣家族,还是德川家族,都是更加地深有体会,更加地明白那些宗教的巨大能量,在一定的时期,几乎可以左右日本的朝局走向。”

不得不说,归顺大明两年多,又在京师为将那么长时间,更是跟在孙元化和袁可立的身边那么久,郑芝虎变得圆滑了许多,更加明白了“察言观色”这四个字。

整个过程中,郑芝虎都在留意着崇祯的神情变化,以便及时地调整自己的说辞,从而避免惹得崇祯不悦,龙颜大怒。

因此,看到崇祯的神情那么的自然,流露出的赞许之意,郑芝虎心里微微一松的同时,也不敢太过得意,表现地也更加卖力起来。

“也正是因为如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讲,不管是丰臣秀吉的一统日本,结束战国时代,还是德川家族取代丰臣家族,洋人传教士都有着莫大的功劳,从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俗话说,天下没有白掉的馅饼,同样的道理,洋人传教士也没有那么的好心,并不是那么的单纯,也有着他们的目的,也想让天主教或者jī dū jiào,成为日本的主流宗教信仰,取代日本本土的佛教与道教。”

“然而,与佛教、道教不同的是,不管是jī dū jiào,还是天主教,都有着非常严重的排他性,更是有着霸道的一面,几乎是威胁到了朝廷的统治地位。”

“因此,在丰臣秀吉统治期间,亦或是在江户幕府时代,对于天主教或者jī dū jiào,都有着不同程度的遏制,甚至于是变相的打压。”

“喔~原来如此,朕明白了~”

崇祯忽然插了一句话,轻轻点头的同时,更是露出恍然之色,进而补充道:“就像咱们汉人的一句话,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深受外来宗教威胁的日本当权者,对所有的外来宗教,也就产生了猜忌与怀疑之心。”

“因此,在民间,即便老百姓对于中原文化和佛教,有着近乎于盲目的推崇,有着疯狂的追捧,但作为日本的实际掌控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对于任何外来的宗教,都会采取难以想象的监视。”

虽是在回应郑芝虎之言,但更像崇祯在自言自语,若有所悟一般。

在这个时候,在崇祯平静的外表之下,心里也有着极大的感慨,不管是在任何一个国家,或者是在任何一个地方,作为外来者的宗教,天主教或者jī dū jiào,都将会遭到当地zhèng quán的打压和排斥。

原因再简单不过了,不管是天主教,还是jī dū jiào,谋求的不单单是发展教徒,传播教义,更是想拥有着无上的权力,想要和当地的当权者并驾齐驱。

因此,这也注定了,两教的发展不顺利,最终的悲剧结局!

一时间,崇祯的思绪翻飞了起来,在那么一段时间,他更像是一个历史学家,对于历史事件颇有考究,有着更加深刻的深思,发人深省。

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亦或是在亚洲的其他国家,jī dū jiào与天主教的快速发展阶段,都必然发生在战乱的年代,国家处于动荡的状态。

一旦国家稳定下来,处于一统的状态,也就意味着,天主教或者jī dū jiào灭顶之灾的到来,将会遭到巨大的打压,不断地倒退,最终回到了原点。

心里这样想着之时,对于那些洋人传教士,崇祯愈发的忌惮不已,实在是,他们将“见缝插针”与“收买人心”八个字,运用地太娴熟了,几乎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明朝末期,小冰河时期的顶峰之时,关内之地,到处都是兵荒马乱,无数的难民流离失所,这也造就了天主教,使其信徒一下子激增了将近百万。

施以小恩小惠,再加上朝廷赈灾的缺失,甚至是加赋加税,进一步地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两相对比之下,更加衬托了洋人传教士的高明之处,虽然洋人的小恩小惠不能解决灾民与难民的处境,却可以为他们带来心灵慰藉,以及精神的寄托。

简而言之,就是一句话,一系列的变化,给洋人传教士带来了趁虚而入的机会。

然而,随着dá zǐ的入主中原,一系列的惨绝人寰、毫无人性的大tú shā,不仅使得汉人的数量锐减,更是使得洋人传教士的所有努力,付诸流水,毁于一旦。

尤其是后来的闭关锁国之策,更是杜绝了洋人宗教信仰输入的可能。

这一刻,崇祯的神色有些难看,心里憋闷的慌,都快喘不过气来,dá zǐ的大tú shā,虽然阻止了天主教在中国的落地生根,却也使得汉人的人口锐减了数百万,甚至于上千万,四川几乎是被屠戮殆尽。

因此,在后来的历史上,有那么一个说法,清朝以后的四川人,多是来自于两广之地,迁移的百姓。

第五百零三章 尴尬局面第一百八十五章 热门人选第二百六十二章 终于来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二百九十三章 驰道第五百零七章 林丹汗的变化第五百四十五章 吏治改革试点第五百五十八章 破坏了大明的根基第三百八十六章 收复辽东失地(七十)第四百七十三章 新的条件第四百六十九章 烫手山芋第四百七十二章 太疯狂了第九十八章 刹那的共识第三百五十三章 收复辽东失地(三十七)第三百七十六章 收复辽东失地(六十)第三百五十七章 收复辽东失地(四十一)第五百八十六章 试验区第一百九十八章 从中渔利第五百一十七章 升的太快第一百四十一章 尖锐第一百三十章 大搞建设第三百七十三章 收复辽东失地(五十七)第四十七章 徐光启献策第二百三十章 另一个巨大意图第三百二十章 收复辽东失地(四)第二百零七章 争执第六百四十五章 厚重的信任感第八十六章 赴约第一百五十一章 疑惑第三百九十九章 效仿辽东第五百九十一章 最糟糕的情况第三十四章 懿安皇后第三百零七章 豪气冲天第二百三十四章 十天的任务第二百二十三章 麻辣火锅第五百八十章 也有一个条件第一百九十四章 兵出塞外第五百二十三章 多手准备第二百零六章 大肆建立军事基地第四百七十四章 危如累卵第五百三十二章 取消两京制第一百八十六章 收拢人心第五百八十三章 侵略者与被侵略的最大区别第一百六十三章 务实的帝王第二十九章 国之大不幸第六百二十七章 罂粟第五百四十五章 吏治改革试点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气魄第五百零五章 人为刀俎第六百三十七章 得道高僧代表团第五百七十一章 蒸汽机第四百六十一章 面子工程第四百四十一章 更深层次用意第二百三十三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四百一十二章 取消风闻奏报第四百五十五章 占尽优势第一百五十三章 宴请第六百零二章 启动后手第二百三十五章 调查幕后黑手第三百一十六章 大明钱庄第一百九十二章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第二百三十三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四百二十五章 争吵第五百七十三章 拉人头第六百五十章 沸沸扬扬第四百三十三章 来了第五百九十四章 捉摸不透第三百五十三章 收复辽东失地(三十七)第一百二十九章 莫大的恩赐第二百三十五章 调查幕后黑手第四百九十二章 大搞军事演练第一百九十四章 兵出塞外第三百一十一章 没有绝对的信任第二十三章 敲打(上)第六百一十一章 正主来了第四十九章 “将军的摇篮”第六百三十六章 心结第三百九十一章 收复辽东失地(七十五)第二十三章 敲打(上)第五百九十二章 两码事儿第一百三十章 大搞建设第六百一十八章 考成法第一百五十章 壮观的早朝第五百一十四章 库尔缠的猜测第三百二十二章 收复辽东失地(六)第二百四十章 货币战争(五)第一百八十六章 收拢人心第四百零一章 最危险之人第四百六十四章 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第二百一十七章 三个精明的商人第六百三十章 无形的气机第二百三十八章 货币战争(三)第六百零九章 今时不同于往日第四百三十五章 最佳时机第一章 寒冷的夜第四百零一章 最危险之人第十八章 针锋相对第二百二十六章 另一项重任第三百三十六章 收复辽东失地(二十)第二百五十一章 好言相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