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与秦家结亲

战役结束,唐峰并没有马上离开贵州回榆林港,因为战报送到京城,还要等兵部批下来之后,对各部进行嘉奖。

以唐峰的战绩,可以连升三级,跳过守备、都司,直接升到游击。可朱燮元觉得年轻人升得太快并不是好事,所以,给唐峰压了一级,只报了一个都司。

请功的报告递上去之后,朱燮元还特意请唐峰过来谈话。

“唐峰见过督师。”

“唐峰来了,快坐。”

这次战役完成得很顺利,朱燮元此时的心情很好,他面带笑容对唐峰说道:“唐峰,此次战役,你部虽然只有五百人,可战果却不小,在各部之中能排到前四,把秦将军的‘白杆兵’都比了下去,真是后生可畏啊。”

“督师过奖了,此战中,我可是跟秦将军学到不少的东西。”唐峰谦虚地说道。

“以你的战功,是可以升到游击。可是我觉得以你的年纪,升到游击可以会引起他人议论,所以,我给你压了一级,只报了一个都司,我希望你不会怨我。”朱燮元接着说道。

“督师,唐峰明白督师这么做是为了保护我,在此,唐峰对督师表示感谢。”

说完,唐峰站起认真地行礼致谢。

朱燮元微微一笑,摆摆手说道:“好了,你能明白我的用心,我就放心了。我还有一件事要跟你商量一下。你也知道,如今国事艰难,辽东女真势大,而西北民变也越演越烈,正是我们武人建功立业之机。我老了,这是你们年轻人的机会。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曾多次发公文给我,希望我能借调一部兵力前去清剿民变。由于叛军主力一直没有被歼,我一直都没有给洪总督回文,而且,我手下年轻有为的将领,还真的没有。我跟秦将军多次讨论过人选的问题,觉得你是最合适的,不知是你否愿意?”

秦良玉的确多次跟朱燮元提过,唐峰很有潜力,是大明未来的将星,希望朱燮元对唐峰多加照顾。

清剿民变比镇压叛乱或是对阵后金都要轻松,也容易出成绩,算得上是件好差事。可如今大明财政紧张,大多情况是让人干活,却无钱粮可发。所以,这样的好差事,也没有人主动要求带兵前往。

没等唐峰表态,朱燮元继续说道:“你先别急于决定,我还要把这件事跟你说清楚,我只能给你领兵公文,带多少人你自己决定,但是,我没兵给你,也没粮给你。”

唐峰正需要让自己扩大的护卫队进行实战锻炼,所以,他毫不犹豫地说:“督师,这件差事,我接了。”

朱燮元欣慰地点了点头说道:“唐峰,我和秦将军没有看错你。”

从朱燮元的帅帐回来,唐峰没想到秦良玉紧接着来访。

坐下之后,秦良玉先是问了唐峰是否接了去西北清剿民变的差事。唐峰没有隐瞒,点头表示自己刚接下。

可秦良玉的话题却一转,问起唐峰家里的情况,比如唐峰是否结婚,家里兄弟姐妹情况。

当秦良玉得知唐峰已经结婚,而且连妾室都有一人,二弟已经结婚,三弟已经订婚,她心里有些失望。但当她看到唐峰身边的唐义,她的眼又亮了起来,她知道唐义是唐峰的堂弟,两人关系很密切。

秦良玉得知唐义没有订亲,她于是对唐峰说道:“唐峰,我们秦家想跟你们唐家结亲,我三弟秦民屏有一个十七岁的小女儿秦月,我想将她许给唐义,你看如何?”

唐峰身后的唐义听罢,猛然抬头,可他却没有说话,因为两家联姻,能说话的只有唐峰。

唐峰没有犹豫,马上答道:“秦将军看得起我唐家,唐家当然愿意。”

看到唐峰应下,秦良玉这才松了一口气,她高兴地说道:“好,那我们两家以后就是亲家。你明年就要前往西北,我马上让人将秦月送来,你们这次回去就直接将秦月带走。”

“这个,是否有些委屈秦月姑娘了。”唐峰说道。

秦良玉一摆手道:“我秦家的女儿,没那么多讲究。”

秦家与唐家联姻,两家都没有对外宣传。秦家只是悄悄地将秦月送到驻地附近,唐峰和唐义一起,在秦良玉的带领下,见到秦月姑娘。

秦月虽然没有绝世容貌,可也不差,唐义看了之后很满意。

两家写了婚书,秦月和唐义一起跪在秦良玉面前行了礼,以后秦月就是唐家的人了。

秦家连秦月的嫁妆也一起送来了,唐峰给秦家的回礼是一百支长枪与一百支短铳,还有三大箱**。唐峰还给秦家派出五名老兵,帮他们训练出合格的火枪手,并承诺以后每年都以成本价给秦家****及**。

秦良玉对唐家的回礼很满意,她也希望自己能建起一支火枪队,然后结合自己的‘白杆兵’,她想试一下能否组建起有效对抗骑兵的西班牙方阵。

九月底,兵部的嘉奖公文到了,唐峰晋升为正四品都司,不过他这个都司是挂在朱燮元的名下,他那水师千总的职位仍留着。

唐义也捞到一个守备的正五品官职,他穿着崭新的官服,笑咧了嘴,这回他可以在秦月面前抖起来了。

唐峰只是一个区区正四品都司,他的名字连兵部的大佬们都没记住,更没有传到崇祯帝的耳朵里。崇祯帝现在最操心的是辽东,他杀了袁崇焕,辽东总兵暂时由黄龙接任。

在杀了袁崇焕之后,崇祯帝的眼光投向另一个冉冉升起的新星,就是崇祯三年升任登、莱二州巡抚的孙元化。

孙元化因恩师徐光启接触到西洋教士和西学,他对西方的火器很推崇,特别关注火炮,他认为火炮是战争神器。

在任登、莱二州巡抚之后,孙元化在登州花重金网罗西学英才,大胆募用西洋雇佣兵,由一支有27名欧洲人的外籍军团建火炮营。

袁崇焕杀毛文龙之后,孙元化由于采用“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策略,毛文龙的部下多属辽人,所以,纷纷投靠孙元化。

孙元化有崇祯帝的支持,他一下就收了近两万辽人,成为大明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

孙元化按恩师徐光启的指导,想将这批辽东的士兵转变现代军队,在军队中火器的比重占到七成,而且每营都配备火炮。

登莱军的人强马壮,火器精良,成了崇祯帝恢复辽土的希望。可是,他的希望很快就要破灭了。

孙元化想将一支旧军队改造为现代军队,他仅仅只是换了装备。他根本不知道,一支现代军队重要的并不是装备,而是纪律与思想。

登莱军的中层军官是以原东江一批旧将构成的,他们对朝廷一直存在不信任感。而且这些军官之间,也存在着各种派系的斗争。所以,登莱军表面上是一支两万人马的强军,可实际上却是一盘散沙,还是一个随时都可能爆炸的**桶。

崇祯四年八月,皇太极兵围大凌河城,孙元化派孔有德率三千人渡海援救,不料,半路遭遇海上风暴,没能抵达目的地,后改走陆路。由于重武器都得靠人畜运送,行军十分缓慢,直到十一月才走到吴桥(今河北吴桥县东),“屋漏偏逢连夜雨”,又遇上雨雪天气,明军吃饭都成了问题,孔有德心生怨恨。他多次向孙元化要粮,可孙元化每次对他说自筹粮草。

孔有德军队只好自筹粮草,怎么个筹法呢?他们只能像土匪一般闯入普通百姓家,抢夺食物,他们于是从官军变成了匪兵,最后干脆就反了。

十二月,孔有德率军连破临邑、商河、新城诸城。

登莱军这个**桶终于爆炸。

第八十六章 海龙王之战第七十九章 皇家家宴第八十二章 海南大建设第一百一十七章 重夺海上霸权第七十九章 皇家家宴第四十六章 张壮归来第十九章 各方抢开发台湾第十二章 第一房小妾,冯云第五十二章 受伤回归第五十五章 欧洲战场第七十一章 兄弟团聚第五十三章 第一道罪己诏第六十二章 文武学院第六十三章 秦淮八艳第九十四章 京营挑兵第十一章 超级猛人,郑一官第七十五章 大顺覆没第三十四章 美女救英雄第三十章 表弟的西洋女友第七十五章 大顺覆没第九十六章 郑家投清第九十六章 郑家投清第二十六章 引进流民第三十一章 己巳之变第二十三章 清理海盗第十九章 各方抢开发台湾第五十章 卢象升与车厢峡第六十二章 文武学院第一百零一章 期待坦克问世第五十章 卢象升与车厢峡第七十三章 连失三城第二十一章 唐郑两家结亲第七十四章 唐家军出击第一百零九章 城外之战第一百零六章 唐家的反转第八十章 身价百倍第七十八章 郑家父子第十五章 唐家大郎大婚第七十五章 大顺覆没第八十二章 海南大建设第九十八章 民事审判第七十八章 郑家父子第四十四章 孙默回归第一百一十六章 七艳齐聚第十九章 各方抢开发台湾第十八章 首登马尼拉第十章 巨舰战船第五十章 卢象升与车厢峡第三十六章 乱世出英豪第一百零八章 剩下最后一门火炮第四十三章 登莱兵变第六十七章 张献忠的末路第八十章 身价百倍第五十六章 西北战况第八十一章 拐带皇子和公主第六十三章 秦淮八艳第二十七章 黎族人来袭第一百一十四章 南明灭亡第五十九章 劫走孙承宗第五章 蝴蝶翅膀第七十四章 唐家军出击第八十五章 近战利器亮相第八十七章 离开宁远第七十八章 郑家父子第一百章 清官与好官第四十五章 陕甘初战第五十二章 受伤回归第二十五章 九千岁的末日第八十四章 兵围兖州第六章 安全火柴第一百零九章 城外之战第四十二章 与秦家结亲第三十五章 锦衣卫并不可怕第七章 空手套白狼第八十二章 海南大建设第二十七章 黎族人来袭第七十一章 兄弟团聚第八十八章 成都突围第五十一章 对上李自成第九十七章 唐家二代第六十二章 文武学院第二十七章 黎族人来袭第四十二章 与秦家结亲第四十八章 炮营与海军第六十四章 陈圆圆第六章 安全火柴第七章 空手套白狼第一百零七章 大清与唐家的炮战第九十八章 民事审判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明与大清结盟第十章 巨舰战船第七十八章 郑家父子第八十五章 近战利器亮相第八十三章 为何是福临第七十九章 皇家家宴第三十章 表弟的西洋女友第九章 黑夜杀机第一百零二章 《南巡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