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崇祯十七年

崇祯得知多尔衮在山海关外停了下来,虽然有些奇怪,心里却松了一口气。

崇祯摸不清多尔衮在想什么,内阁各位大臣意见也不一,崇祯最后只好再次从牢里将孙传庭放出来,直接召到宫里询问。

“孙卿,多尔衮为何不入关?”崇祯问道。

孙传庭想了一下说道:“圣上,臣曾听说,南海王当年与皇太极曾有约定,没有唐家许可,大清不可进关。”

“啊。多尔衮不进关,只是因唐峰当年的一句话?”崇祯不敢相信。

“除此之外,臣也找不到多尔衮不入关的理由。”孙传庭说道。

崇祯沉思一下,又问道:“多尔衮停在关外他想干什么?”

“他在等和谈。”

“等和谈?那朕是不是要派人跟他谈,问一下他想要什么。”

“圣上,多尔衮等的不是你,他想等南海王跟他谈。”

“什么?多尔衮怎么能跟唐峰谈呢,要谈也是跟朕谈和。”崇祯有些不平地说道。

“圣上,和谈是要有实力的,手中要么有兵,要么有钱。圣上你既无兵也无钱,手里只有一片土地,而这些土地就在那里,别人随时都可以自取。所以,圣上你已无资格与大清谈判了,大清眼里,这片天下,能与大清和谈的只有南海王。”孙传庭坦诚说道。

孙传庭的话如同打崇祯的脸,可崇祯却没有发怒,只有再次沉默。

“看来我只能传旨让唐峰进京,他会来吗?”崇祯问道。

“以我对南海王的了解,他一定会来的。”孙传庭肯定地答道。

崇祯做了两手准备,一边派出人去与多尔衮和谈,另一边派人去海南传旨,让唐峰火速进京。

崇祯派去的人根本没见到多尔衮,只带回多尔衮一封亲笔信,上边写的是:让南海王亲自来面谈,其他人没有资格。

看罢书信,崇祯气愤地将信甩到地上,他堂堂大明天子,竟然不如一个自己封的南海王。

唐峰接到崇祯传旨之后,只带着两百近卫,坐上快船,以最快的速度赶往京城。

十二月中,唐峰抵达京城,入宫晋见。

崇祯仍是在书房里接见唐峰,不过这一次书房里还有一人,那就是太子朱慈烺。

“臣唐峰见过圣上。”

“起来吧,自家人不必多礼。”

等唐峰坐好喝了一口茶之后,崇祯和气地问道:“长平和昭仁都好吧,昭仁还小,劳你这个姐夫多照顾了。”

“应该的。”唐峰应道。

说了几句家常,崇祯没说多尔衮的事,也没提前几个月自己设计对付唐家的事,而是叹道:“朕即位十七年,国事艰难。这十七年来,我费尽了心血,身体不行了。我想将皇位让给太子,唐峰你觉得如何?”

唐峰还没有回答,边上的太子朱慈烺却扑通一下跪了并说道:“父皇不可,我还小,望父皇多劳累几年。”

崇祯轻轻一笑说道:“你个不孝子,你是想累死你父亲么?你不见父亲才三十四岁就白了头,而你姐夫都四十多了,一根白头发也没有。这个担子迟早是你的,趁我没死,还可以在边上帮你看上两年。”

朱慈烺仍是求道:“父皇,孩儿什么也不懂啊。”

“朕当年即位时,也是十五六岁,也是什么也不懂。不懂就学,不懂就问,谁是天生就懂的呢。除了你这个姐夫。”崇祯最后还是加了那么一句,虽然有些捧唐峰,可说的也是事实。

崇祯父子在一让一推,唐峰却没有说话,这是朱家的家事,他只是一个女婿,一个臣民,算是一个外人,不好发表意见。

唐峰知道崇祯当着自己的面要禅位给太子,这是给唐峰一个交待。几个月前唐家受到的打击,不可能当没有发生过。如今,大明需要唐峰,崇祯不得不给唐峰一个交待。

看到朱慈烺仍不肯接帝位,崇祯笑着对唐峰说:“南海王,你帮我劝一下你这个大弟。”

唐峰这才开口道:“大弟,大清顺治帝今年也才七岁,他都敢上位,你有什么可怕的。”

朱慈烺这时却趁机要求道:“姐夫,只要你答应以后帮我,我就答应父皇。”

唐峰已经看出,这是崇祯父子给自己下套,可这个套,自己不得不接,于是苦笑着说道:“大弟,我是你姐夫,能不帮吗。如果敢不帮,长平一哭,我就惨了。”

崇祯和朱慈烺得到唐峰的肯定答复,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朱慈烺于是说道:“父皇,有了姐夫的帮忙,孩儿才敢一试。”

崇祯装着生气的样子训道:“你这个不争气的,别让你姐夫小看了你。”

大明帝位的更替,就在这个小书房里,由三个人决定了。其实,崇祯禅位这一招,还是内阁给崇祯想的招,崇祯虽然不舍,却不得不采用。

崇祯十七年十二月十八日,大明天子崇祯帝诏告天下,正式禅位于太子朱慈烺。

朱慈烺登基之后,改年号为宏兴,人称宏兴帝。

崇祯这个年号,还是只用了十七年,没有再传下去。只是,历史已经不是原来的历史,大明也没有传到南明,大顺没有入主京城,大清也没有入京城,崇祯帝没有上吊,长平公主也没有断臂,昭仁也没被自己父亲杀死。

所有这些改变,都是因为大明多了一个唐峰,唐峰对这些改变感到很满意。

宏兴帝封父亲为太上皇,封自己两个弟弟为亲王,加封长平为大长公主,封妹妹昭仁为长公主。

唐峰已是异姓王,无法再加封了,所以,宏兴帝大封唐家其他人,连唐峰的小儿子都成了伯爷。

封赏之后,宏兴帝任命唐峰为大都督,统大明全国所有兵马。其实,宏兴帝这一手,主要是想将唐家的私兵转为大明的官兵。

唐峰接下大都督的帅印,反正唐家军都是听他的,宏兴帝也抢不了。有了大都督的帅印,唐家军在大明,那就更加横行无阻了。

大清的顺治帝给宏兴帝送来贺信与贺礼,同时也给在京城的姐夫唐峰给来贺礼,祝贺他任大明的大都督。

大清和大明很多人都知道,唐峰是大清和大清两个大国皇帝的姐夫,身份真是牛得不行。

留在关外的多尔衮也给唐峰送了贺礼,祝贺他任大明的大都督。

唐峰给多尔衮送了回礼,并在十二月二十五日抵达山海关,当天出关,入多尔衮的王帐,与多尔衮相见。

王帐里,除多尔衮外,还有一个熟人,大清的平西王吴三桂。

“见过叔父。”唐峰与多尔衮以家礼相见,永安公主可是多尔衮的亲侄女。

“呵呵,自家人,不必客气,永安可好。”多尔衮笑着虚扶了一下。

“很好,就是有些想家。”

等唐峰与多尔衮见礼完毕,吴三桂上前见礼道:“吴三桂见过大都督。”

“平西王多礼了。”

双方坐下后,多尔衮是第一次与唐峰这个侄女婿相见,他仔细打量着唐峰,然后笑着说道:“嗯,身体不错,还能亲自上阵杀敌么?”

“叔父,前几个月,我在海上还跟东海王干了一架。”唐峰笑着答道。

“切,海上打架,都是炮来炮往,很没意思。我最喜欢的就骑马挥刀杀人,最爽。”多尔衮豪气地说道。

“叔父,我的刀马功夫不行,不过等一会可以陪叔父练一下。”唐峰也不怯阵。

“好,我好好指点指点你,别丢我们满族女婿的脸。”多尔衮大笑道。

第一次见面,唐峰和多尔衮都没有谈国事,只谈家事,谈风月。多尔衮算是房中高手,还教了唐峰几招,并神秘地说自己有一套必生儿子的秘方。唐峰听得一愣一愣的,还以为这个大胡子的多尔衮被后世人穿了。

多尔衮留唐峰吃饭,饭前,果然带唐峰到演武场打了一场。

虽然多尔衮是长辈,可年龄却比唐峰小七八岁,正是当打之年。在多尔衮的长刀之下,唐峰只接了两招,第三招刀就脱手了。

吴三桂也有些手痒,跟唐峰打了一场,唐峰只接了吴三桂四招,第五回合,刀也脱手。可见多尔衮、吴三桂都是猛人。

第七十章 李自成的选择第二章 卖地送女第六十五章 这是我的城第六十六章 纳第二房小妾第八十三章 为何是福临第四章 九十两银子第九十八章 民事审判第八十一章 拐带皇子和公主第二十五章 九千岁的末日第十三章 欧洲美女,茱莉第三十七章 出兵贵州第四十二章 与秦家结亲第三十三章 再临马尼拉第四十五章 陕甘初战第二十八章 喜得贵子第九十四章 京营挑兵第九十三章 教新帝赚钱第一百一十七章 重夺海上霸权第十八章 首登马尼拉第七十四章 唐家军出击第四十六章 张壮归来第四十八章 炮营与海军第八十三章 为何是福临第一百一十三章 全面收缩第十九章 各方抢开发台湾第二十二章 榆林港的崛起第一百零七章 大清与唐家的炮战第四十四章 孙默回归第二十七章 黎族人来袭第二十一章 唐郑两家结亲第十九章 各方抢开发台湾第三十四章 美女救英雄第八十九章 岷江口炮战第四十八章 炮营与海军第四十一章 完败刘香第八章 三年目标第八十四章 兵围兖州第十七章 残酷的接船战第十章 巨舰战船第二十二章 榆林港的崛起第九十四章 京营挑兵第八十二章 海南大建设第六十六章 纳第二房小妾第八十四章 兵围兖州第二十九章 毛文龙被斩第七十七章 三王并封第一百零二章 《南巡语录》第七十五章 大顺覆没第四十九章 料罗湾海战第九十九章 公务员考试第二十三章 清理海盗第八十五章 近战利器亮相第四章 九十两银子第四十九章 料罗湾海战第一百零九章 城外之战第二十六章 引进流民第一百一十章 宏兴帝禅位第三十六章 乱世出英豪第八十九章 岷江口炮战第三十四章 美女救英雄第八十三章 为何是福临第一百零七章 大清与唐家的炮战第三十二章 袁崇焕下狱第四十九章 料罗湾海战第八十八章 成都突围第一百零七章 大清与唐家的炮战第七十八章 郑家父子第六十七章 张献忠的末路第七十四章 唐家军出击第四十章 刘香偷袭第二十章 水泥与爵位第十八章 首登马尼拉第四十九章 料罗湾海战第七十九章 皇家家宴第四十二章 与秦家结亲第六十四章 陈圆圆第二章 卖地送女第八十章 身价百倍第三十三章 再临马尼拉第十章 巨舰战船第七十六章 都来摘桃子第六十三章 秦淮八艳第一百零三章 移民海南第七十章 李自成的选择第六十九章 固伦永安长公主第九十七章 唐家二代第九十八章 民事审判第七十一章 兄弟团聚第八十三章 为何是福临第五十章 卢象升与车厢峡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北分治第四十七章 转战山西第六十四章 陈圆圆第二十三章 清理海盗第七十四章 唐家军出击第八十六章 海龙王之战第一百零九章 城外之战第六十五章 这是我的城第五十一章 对上李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