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民事审判

郑家虽然投清,可大清并没有马上就攻大明,它要等到郑家的兵力驻扎朝鲜,稳固后方之后,它才会动手。而郑家先要恢复海军,然后再慢慢调拨军队,这个过程,至少需要一年时间。

在张涛婚事之后,唐峰开始巡视三大新城的建设。陈圆圆怀了孩子,跟在唐峰身边当秘书的是孙敏。

唐峰巡视的第一站是海口城。

海口城原来就是海南的大城,人口在两万左右。这两年唐峰从西北往海南移民接近五万,再加上从下边乡村转到城里的人,新海口城的人口接近十万。

唐峰保留了海口的老城区,在老城区的东面另建立新城。

老城区也有一些改动,新城与老城之间,有一条很宽大的水泥路相连,平日里,这条路上车水马龙,热闹得很。这条路上走的大多还是马车,但已经有从三亚运过来的四轮汽车。

海口市长唐彬平日办公,坐的就是他自己的专用四轮汽车,还配有一个司机兼保镖。

很多从三亚过来开拓海口市场的商人,大多为了表示身份,也都有一辆四轮汽车。在海南,现在四轮汽车成了身份的象征。

老城区只有一条水泥路,可新城却有两纵两横四条水泥大道。

海口城的市政厅建在新城区,但有两个与民众密切相关的部门并没设在市政厅内,而是独立建了办公场所,这两处就是商务局、民事局。

商务局负责的就是给商家发放营业执照并负责收缴商税,它是后世工商与税务的综合体。

民事局负责的是刑事、民事案件的调查与审判,它是后世公安与法院的结合体。

海口城的人发现,商务局和民事局都是趟开大门随便进的,完全不是原来大明那种衙门难进的状况,而且这两处的办事人员都是笑脸相迎,服务态度那是没得说。

海口城的商业随着人口的增多以及基础建设的增加而越来越好,商务局每天都是车水马龙。而民事局就是门可罗雀了。

唐家在民法上,依然肯定宗族的权力,一般的小问题,仍可由宗族的族老自行解决,如果有对宗族处理不服的,可以投诉到民事局。

告状要有状纸,这个时代会写字的人不多,民事局还专门在门口设了一个摊,免费帮人写状纸,服务很周到。

щшш ▲TTKдN ▲C〇

民事局的审判大厅是对外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旁听案件的审判。今天,审判大厅正好开审一桩民事案子,旁听的人不少,而唐峰和孙敏就混在旁听席之中。

今天这件案子是一对母女告夫家不公平对待的案件。女子叫王氏,她丈夫刚死,只留下四岁的小女儿。丈夫死后,族里将家里的十几亩地全部收了回去,没有给任何的补偿,只是说允许王氏带着女儿改嫁。

王氏不服,找族老力争,可族老们坚持原来的处理意见。于是,王氏就将族老们告了。

族老们没有出面,只委派了一名读过书的年轻学子出来与王氏打官司。

审判官是一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他的身边坐着五位年长的陪审员。

宣布开审之后,审判官就问被告一方:“被告,是否承认王氏之女是你们族人?”

“承认。”被告点头说道。

“既然是族人,那么在她未成年之前,是否应该由宗族抚养?”审判官又问。

被告方却辩解道:“女孩是应该由我们族人抚养,但她母亲带她改嫁,自然由其继父一方负责。”

“现在王氏改嫁没有?”审判官问。

“没有,但王氏自己说过,她是准备带女儿改嫁的。”被告答道。

“说过并不等于已经改嫁。在王氏没改嫁之前,你们是否要负责王氏之女的抚养。”

“是。我们可以负责王氏之女的抚养,但王氏却不在我们负责之列。”

“被告,王氏是否与她女儿宣布断绝母女关系?”

“没有。”

“王氏之女虽未成年,但她有抚养自己父母的义务。她现在没有能力做到这一点,你们宗族当然要帮她做到,否则就是要陷她于不孝的罪名。这一点,被告是否赞同?”

“同意。”被告无法反对,因为不孝之罪太大,这不单是王氏之女一人之罪,一个宗族如果出现一个不孝之人,那整个宗族的脸面都丢光了。

“好,既然被告已同意,本局判决如下:判由宗族负责抚养王氏母女,直到王氏改嫁。被告是否有异议,是否需要上诉?”

“无异议,不上诉。”

“陪审员是否有异议?”

“无异议。”

“如此,退庭。”

唐峰和孙敏随着旁听人员一起退出审判大厅,孙敏是第一次听民事局的审判,觉得很新鲜,她兴奋地说道:“老爷,没想到审案子这么简单,没有打板子,也没有衙差喊‘威武’,而且我看大家都心服口服。”

唐峰笑着说道:“民事审判在于理,而不在于衙差的‘威武’,有理自然能让人心服口服。”

从民事局出来,唐峰和孙敏又去了商务局,商务局的大厅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唐峰拦下一位刚办完事的大爷问道:“大叔,你这是办啥事啊。”

老大爷看了看唐峰和他身边的孙敏,觉得这两位不是什么坏人,于是笑着说道:“刚办了一个执照,要在新城这边摆一个果摊。”

“大叔,家里田地不够,还是人口太多?”唐峰接着问道。

“唉,不是田不够,也不是人口太多。王爷是好人,免了咱们的田租,不但够吃,卖了粮还可以扯点布做衣服,过节的时候也能买上两斤肥肉。可我家大郎看到老李家的老大买了一辆四轮汽车,眼红了,非要也买一辆。你说,这东西是我们乡下人玩的不,可我怎么说他也不听,快魔征了。老大他打听过了,说是在新城摆一个果摊,每个月至少也能挣二十两银子左右,一年有两百两,五年就可以买一辆四轮汽车了。老大到乡下收果子去了,让我来办执照,平日我来守摊,他收了果子就拉到摊子。”老大爷唠叨一大堆,可双眼却显出骄傲的神色,奋斗五年能买上一辆四轮汽车,他在家乡也能仰头走路了。

“大叔,你儿子很有经济头脑啊,厉害。”唐峰赞叹道。

“唉,现在的年轻人不安份了,我按不住,只能随他。”老大爷装作一副的无奈。

“大叔,那个老李家的老大是干什么的,怎么这么快就买了四轮汽车。”唐峰又问。

“这老李家的老大是个人精,一年多前看到这里建新城,他找了一帮人淘沙子,光是卖沙子,听说他就赚了差不多一万两银子,人人都说他是从沙子里淘到了金子。后来,卖沙子的人多了,不赚钱,他又卖砖头了,因为在新城建房子的人多了,他卖砖又赚了一大笔。”

原来,这李家老大是一个沙老板啊。

“大叔,你家老大也不错啊。果摊卖得好,第二年就多开一个,不用五年,也许三年就可以开上四轮汽车了。”

“那就借你吉言了。小哥,你是卖啥的?”

“呃,我卖,卖石头。”

“呀,现在石头可不好卖了,到处都卖水泥了。”

“是啊,我也想弄点水泥来卖啊。”

“水泥可是咱王爷**,你要是敢卖,我第一个举报你。”老大爷瞪大了双眼。

“别,大叔,我是开玩笑的。我想卖也弄不到啊。”

双方拱了拱手,老大爷走出了商务局,孙敏偷偷笑道:“老爷,你卖水泥小心被举报啊。没想到老爷你在民间现在的威望很高啊。”

“我们华夏的人民都是最善良的人民,你只要让他们丰衣足食,他们就会拥护你,爱戴你。”

“丰衣足食看似简单,做起来却难,老爷你却做到了。”

“我只是刚开始,路还远着呢。”

第二十五章 九千岁的末日第四十六章 张壮归来第一百零五章 士子集团的胜利第八十五章 近战利器亮相第八十四章 兵围兖州第一百一十四章 南明灭亡第四十二章 与秦家结亲第八十五章 近战利器亮相第五十九章 劫走孙承宗第一百零八章 剩下最后一门火炮第二十五章 九千岁的末日第八十五章 近战利器亮相第六十五章 这是我的城第一百一十一章 明君与饭桌第二十一章 唐郑两家结亲第八十章 身价百倍第八十二章 海南大建设第四十五章 陕甘初战第一百一十一章 明君与饭桌第二十八章 喜得贵子第五十六章 西北战况第八十三章 为何是福临第八十一章 拐带皇子和公主第三十九章 西班牙方阵第九十二章 崇祯十七年第九十五章 大华钱庄第二十二章 榆林港的崛起第一百零五章 士子集团的胜利第九十八章 民事审判第五十章 卢象升与车厢峡第三十六章 乱世出英豪第二十五章 九千岁的末日第六十六章 纳第二房小妾第十五章 唐家大郎大婚第一百一十四章 南明灭亡第七十五章 大顺覆没第三十二章 袁崇焕下狱第九十二章 崇祯十七年第四章 九十两银子第二十六章 引进流民第九十章 最原始的航母第三十章 表弟的西洋女友第一百一十六章 七艳齐聚第四章 九十两银子第九十四章 京营挑兵第十一章 超级猛人,郑一官第一百零五章 士子集团的胜利第七十四章 唐家军出击第六十五章 这是我的城第五十章 卢象升与车厢峡第三十二章 袁崇焕下狱第六十一章 孙承宗在榆林第六十五章 这是我的城第六十七章 张献忠的末路第四十九章 料罗湾海战第三十四章 美女救英雄第七章 空手套白狼第十九章 各方抢开发台湾第十七章 残酷的接船战第一百一十六章 七艳齐聚第七十章 李自成的选择第二十三章 清理海盗第十四章 哥的魅力无限第三章 制纸秘法第八十八章 成都突围第六十八章 征南伯第六十九章 固伦永安长公主第二十六章 引进流民第八十一章 拐带皇子和公主第九十一章 吴三桂降清第九十一章 吴三桂降清第二十三章 清理海盗第一百一十四章 南明灭亡第六十一章 孙承宗在榆林第八十三章 为何是福临第一百一十七章 重夺海上霸权第十八章 首登马尼拉第四十三章 登莱兵变第四章 九十两银子第七章 空手套白狼第二十四章 天启七年第二章 卖地送女第二十九章 毛文龙被斩第七十三章 连失三城第九十一章 吴三桂降清第三十八章 龙场决战第一百零八章 剩下最后一门火炮第五章 蝴蝶翅膀第七十八章 郑家父子第十五章 唐家大郎大婚第二十一章 唐郑两家结亲第八十二章 海南大建设第十二章 第一房小妾,冯云第三十二章 袁崇焕下狱第五十八章 救下卢象升第五十三章 第一道罪己诏第三十八章 龙场决战第一百零七章 大清与唐家的炮战第九十四章 京营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