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剑指何处

大家都是以一级战斗准备进行布置,四千人的精神面貌都没有问题。

可是意外发生了,四千多骑直冲三屯营城方向,一路上杀气腾腾颇为壮观,惊得建奴哨马到处乱窜,几个躲闪不及的建奴被红色骑兵群淹没。

大军居然接近到三屯营城二十里才由七百多“红旗军”断后进行折返跑,在下午之时大军回到了遵化城,带回来七级真奴斩获。

马世龙、吴自勉和八营将领也不知道今天还是黄汉安排的演习,以为是真的带上大家去干仗,谁知溜达了一百二十余里后又回来了。

这个黄大人不厚道啊!这不是逗大家耍子么!就在大家准备骂娘之时刘之纶再次擂鼓聚将。

原来黄汉已经把自己的意图在刘之纶面前和盘托出,他阐述了明军为什么经常遭遇失败的缘由。其中有很大原因就是还没有出击,战术意图就尽人皆知,最后明军变成了自投罗网。

而黄汉指挥的出击行动不到跟敌人面对面干上了,基本上没有人知道他下一步剑指何处。

见到了怒气冲冲的几大十将佐,刘之纶很严肃的告诉大家道:

“诸位将军,骑兵集中行动是既定战术,要不折不扣执行战术构想必须做到令行禁止,主将也必须掌握刚刚组建的四千骑兵的机动力和战斗力。今天的行动可圈可点,几乎没有人掉队,诸将辛苦了。”

马世龙倒是理解,认为必要的演练能够加强突袭的成功率,他带头抱拳施礼道:“刘大人如此安排本官理解,本官也会告诫麾下,莫要把演习当做演戏,一定要认真对待。”

刘之纶又道:“诸位大人不知道出击目标在何处是不是有些焦躁?你们难道没觉得那是黄将军有意为之,目的就是加强奔袭行动的保密性。

如果搞得满城风雨,万一被建奴、鞑子做了防范张网以待,咱们的四千人马岂不是要步平辽将军赵都督的后尘?”

崇祯年为何各路总兵在面对建奴之时畏敌如虎,有极大的因素是因为敢主动迎战的名将赵率教和满贵等等都折戟沉沙。

如果不是黄汉异军突起,敢战的刘之纶也会死在正月里。

区区几个月的时间,建奴在关内横行无忌,貌似只剩下了黄汉敢战而且能够在取胜后夺了许多好处全身而退。

人的名树的影,黄汉有全胜的奇袭记录,有圣天子给予打马长安街的恩宠,诸将心里的顾虑本来就不是太多,现在听了刘之纶的解释,大家也就没了怨气。

吴自勉抱拳道:“黄大人用心良苦,本官自然理解,刘大人放心,本官一定会把其中道理跟麾下儿郎讲明白了,谁敢说怪话,本官军棍伺候。”

因为诸营主将都是奇袭战的参与者,行动总指挥黄汉如此小心对待乃是为了所有袍泽的安危,当然也提高了各营主将的安全系数。

八营将佐也平息了怒气开始反思,意识到了协同和保密确实很重要,他们也纷纷表示会跟麾下交流,大家要齐心协力共同建大功。

晚上,五百余各营出人组建的执法队亮相了,他们早就被黄汉集中起来训过了话,都知道演习和保密是为了对每一位袍泽负责任,是为了减少我军伤亡更加有效的打击敌军。

执法队也是宣传队,他们把黄汉的训话照搬给所有的骑兵,而且明确提出演习之时表现不好、说怪话和消极的兵丁都会被剔除出突袭队伍,让他们得不到一天就能够挣回二十两银子的大好机会。

执法队前面说了许多话大部分兵油子没往心里去,最后得知不好好以临战的态度进行演习会失去参加突袭的机会,这才引起了大家的重视。

执法队还明确执法内容,四千将士都知道此次出击人人都不可以擅自夺取缴获,收集缴获必须在执法队监督之下,或者就是执法队的工作之一。

执法队发现哪一个骑兵胆敢下马拿金银格杀勿论。不教而诛不可取,执法队每时每刻都在宣布这一次的出击纪律,必须让每一个骑兵战士心知肚明。

由于执法人员里有身边的袍泽,骑兵们少了抵触情绪多了认可,不患寡而患不均,知道“红旗军”主将黄汉如此安排是为了彰显公平原则,绝大多数骑兵都不敢公然违纪。

第二天演习继续,果然没有人敢说怪话,不是他们觉悟高了,而是怕被开除,四千人马绕着遵化外围四十里转了大半圈才回来,运动里程达到一百八十。

这一次建奴哨马警惕性高了,听见轰隆隆的马蹄声就早早的逃窜,因此四千余人马转了一天两手空空。

明军搞如此大的动静,把驻守三屯营城的瓦克达紧张坏了,明军一往东进发,他就亲自带领一个甲喇人马整装待发,瓦克达准备在明军接近城池之时来一次骑兵对决。

很明显,瓦克达的骑兵没有兵力优势,他不敢把人马带去已经被明军实际控制的地区迎战。

因为那里已经充满未知,瓦克达参加了去年十一月四日的围歼战,他害怕万一明军如同主子算计明国大将赵率教那般来对付自己就完蛋了。

他只想在三屯营城二十里之内摆开战场,利用女真弓马的强大野战能力争取来一个以少胜多。

黄汉自认为哪怕手里指挥着四千余骑兵也不足以跟建奴一个甲喇一千五百人马硬撼,因为这毕竟是一群乌合之众,打顺风仗还勉强凑合。

遭遇恶战之时分崩离析会在旦夕之间,连“红旗军”都不能保证人人甘心效死,明军骑兵万一被建奴打掉了三板斧的进攻气势,兵败如山倒马上就会形成。

这不是耸人听闻,明军的总人数恐怕是后金军的几十倍都不止,而战斗力却差强人意,太多次被处于兵力劣势的建奴吊打,最后人人谈奴色变。

第二百零二章:君前奏对第八百四十三章:闭关锁国第一百二十九章:中计第九十八章:救命粮第四百五十一章: 所向披靡第一百七十八章:拷饷第五十八章:皇帝长了面子第二百三十六章:巍然不动第二百二十六章:生死攸关第七百九十四章:分歧第九百二十八章:司马昭之心第四百八十八章: 迎合圣意第六百一十三章:一哄而散第一百五十章: 闹大闹僵第五百七十三章:疾驰入援第四百三十四章:挂炉烤鸭第五百三十六章:狗第六百五十四章:食言而肥第三百五十五章:突入防线第五十六章:满载而归第一百七十五章:四城光复第一百一十八章:横冲直撞第四百六十章:越打越弱第七百八十八章:层层扒皮第五百四十五章:南下第四百九十七章:云山雾罩第三百四十九章: 中计第三百三十九章:炮击金州第八百七十章:伤筋动骨第五百六十章:量力而行第五百八十八章:活捉武纳格第四百六十四章:一箭双雕第二百四十五章:兵不血刃第八百八十七章:忘乎所以第二百三十五章:鞑子应战第五百一十八章:营啸第六百九十四章:不要命第八百八十一章:缴械不杀第四百五十九章:釜底抽薪第九百四十一章:扶摇直上九万里第一百八十七章:基础建设第二百六十四章:阴霾散去第八百一十三章:守稳蜀北第二百七十七章:扩军第五百四十六章:洛阳第六百零四章:呼鹰嗾犬第六百七十五章:欲盖弥彰第二百九十六章:赏罚分明第九百二十六章:卖直取名第四章:想打劫建奴第八百六十四章:赶尽杀绝第三百六十九章:打穿金州第八十三章:代入感第一百六十八章: 左冲右突第三百五十二章: 时机第三百四十一章:一片狼藉第十六章:暗箭难防第七百八十四章:摊上坏事第六百五十章:清兵入寇第九百二十九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八百四十五章:松锦大战第三百九十八章:出海赚钱第九百零八章:不辱使命第九百五十二章:强攻汉中城第二百三十二章:冷热兵器混搭第一百五十章: 闹大闹僵第五十二章:夺城第五百九十五章:归来第九百零二章:警觉第四百一十九章:过洋牵星术第六百七十一章:无视第八百二十二章:土崩瓦解第二百六十三章:神佛庇佑第七百二十七章:平辽第一战第六百零六章:分兵定所向第三百七十章:全完了第一百一十八章:横冲直撞第二百零一章: 渗透第九十五章:突袭第六百二十二章:发财第七百三十八章:爽翻了第八百二十八章:翻脸第四百三十一章:忠诚度第七百八十九章:天罗地网第六百六十九章:宁武关第六百一十八章: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第三十四章:一段佳话第五百零四章: 瞬间崩溃第九十三章:降低危险性第三百一十九章:北上第七百五十七章:平贼将军第三百一十六章:掘壕围金州第一百二十七章:感恩戴德第四百七十六章:脓水和尸液第一百三十九章:巧取榛子镇第一百四十八章:打祖可法第九百五十二章:强攻汉中城第一百九十章:全钢胸甲第四百五十四章:震慑第二百一十八章:扔进昭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