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叛乱

投降的沈船长没有耍花样,他如实回答黄勇的任何问题,并且强调请求通知莱州沈家,届时沈家一定会拿出银子赎回被扣的船和货物。

跟建奴有勾结的耿仲裕究竟是谁黄勇不太清楚,是否通知沈家来赎人黄勇也不敢擅专。

他派遣排水量三百吨的那艘老闸船满帆回航争取尽快把俘虏交给兄长定夺,自己带着两艘老闸船拖着负伤的三号福船回港。

两艘船型古怪的大船拖着一艘被打断主副桅的草撇船在船舶来往不绝的辽海航行太容易被人注意,消息没多久就通过商船水手传到了辽东,皮岛也得知了消息。

闻报俘获了建奴细作,黄汉立刻亲自审问俘虏,汉奸总共有十三人,被炮火伤亡了六七个而已,活捉了一半。

黄汉不耐烦跟汉奸俘虏磨牙,审讯时杀人立威,留下的两个活口魂都吓飞了,交代罪行之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只不过审讯了两个时辰左右,黄汉就获得了耿仲裕准备反叛大明投降建奴的情报并且记录了口供。

他火速命令高有谋连夜带着高家的八个家丁秘密押解两个留着金钱鼠尾的俘虏带着口供和三级真奴首级、十一级汉奸脑袋送往兵部,并且写了文书为黄勇请功。

现任兵部尚书熊明遇跟黄汉没有交情,因此黄汉送到兵部报备提拔黄勇为正四品抚宁卫签事实授水营千总的公文至今没有得到批复并且用印下达。

高有谋领到了去京师的任务大喜,他知道这是黄汉有意提携自己。

他带着家丁一路换马疾驰,来到京城当天就找了在兵部任职的几个郎中、员外郎和主事。

有熟人好办事,当天兵部尚书就接见了高有谋,看到了黄汉的公文并且亲自审问俘虏。

东江镇有人谋反当然是大事,熊明遇核实了情况后一刻也不敢耽误,随即求见天子报告了这个紧急情况。

第二天一大早京城就有六百里加急发出,内容是命令孙元化派兵联络东江镇总兵官黄龙火速缉拿叛将耿仲裕、李梅、王应元等等叛徒。

东江镇人心不稳已经是朝廷共识,皇帝想到了愿意军前效力的士大夫金声,立刻提拔一级以翰林院正六品侍读的加衔以御史的身份去皮岛监军。

监军东江镇的差事旁人唯恐避之不及,金声接到圣旨二话不说就带着四个家丁一路疾驰往登莱赶,他知道耿仲裕准备叛明投降建奴,想着能够及时赶到争取跟登莱平叛人马一同前往皮岛上任。

来京师活动的高有谋果然得了好处,他被提拔为拥有正七品监察御史衘的永平援兵营赞画将军,依旧不离开“红旗军”。

这是老高第的谋划,他认为大明兵荒马乱的日子会持续,雄兵在手的将领会前途无量,儿子跟着黄汉更加容易得到被提拔的机会。

以高家的人脉,高有谋混到了正七品,完全能够活动到一个中县县太爷的实缺,当上父母官,刮地皮、得贿赂尽在不言中。

高第毕竟是离休高官,眼光长远,根本不在意儿子是否捞到财路,而是在意儿子的出路。

朝廷用不着给实授只给虚衘当然乐见其成,没几天就有内阁票拟的圣旨下达,给高有谋加官进级尽在不言中。

黄勇由于缉捕奸细有功,他的任命也终于和高有谋的封赏一同下达,黄勇实授水营千总没变,虚衘升一级成为从三品抚宁卫指挥同知,也终于成为了将军。

黄汉不放心朝廷的办事效率,把高有谋打发进京后,总觉得心里不踏实,最后决定亲自组建船队出发跑一趟皮岛。

黄勇由于要拖着失去动力的草撇船回航因此比先行一步排水量三百吨的老闸船整整晚了两天才回到母港。

第三天,做足准备的黄汉选拔了步兵出海,他带上了刚刚下水的两艘老闸船和已经完成试航的三艘,把水营排水量超过一百吨的船舶都带上了。

冷兵器步兵出动了刀盾手、长枪手、步弓手各两个百总,热兵器步兵出动了一个把总鸟铳手和两个把总少年学兵,人数连试百户以上级军官不算上水手、炮手达到一千七百余。

黄汉要急着赶去皮岛协助黄龙缉捕耿仲裕,可是着急也没有用,这个时代航海的不确定性太多,船队刚刚接近辽海海峡海上起风了。

服役超过十年的明军老水手俞全佑由于经验丰富识字被黄汉提拔为一艘三百吨级老闸船的船长,已经三十几岁终于得到了出头的机会他当然珍惜。

辽海是俞全佑混迹了十几年的地方,对水文、气象的了解如数家珍,见起风了他立刻打出旗语求见主将,没多久黄汉就见到了乘坐小艇来到临时旗舰的老船长。

俞全佑认为风力会逐渐加大,明天或者后天会达到飓风级别,因此强烈要求船队即刻进蝎子岛的海湾避风。

农历六七八九这几个月是台风多发的节气,黄汉作为现代人当然知道利害,立刻同意进海湾,而且亲自布置防风。

都是木质海船,也没什么太多好办法,落帆放倒所有的桅杆,所有的锚都抛下,再用缆绳紧紧地把船舶固定。

每一艘船舶都悬挂了用来缓冲的防撞物,这些东西不值钱,是用麻绳蒲草编成的一尺五寸直径、三步长度的棍状物体。

船舶和船舶之间有了这东西更加容易紧固,现在几十艘船都牢牢地拼接为一体共同抗击即将到来的风浪。

一个时辰过后船队就做好了准备,海面上的风果然越刮越大。

二十一艘船上的水手、炮手加上黄汉带来的步兵已经超过两千人,这一次的惊涛骇浪再次检验了选拔的步兵是否适应航海,有两成人比较难受吐得脸色惨白。

在黄汉进入海湾避风的第二天,登莱巡抚孙元化接到了朝廷缉捕叛将的密令,他立刻派遣张焘带着人马乘坐登莱水师的战船赶往东江镇所在地皮岛。

然而飓风过境登莱水师同样无法出海,他们只能做足准备工作等待风小了才能够航行。

第八百六十章:有口皆碑第五百零九章:饿殍枕藉第九百五十五章:洪承畴来投第六百六十七章 :改变历史第八百六十四章:赶尽杀绝第一百零三章:罗家寨第四百八十二章:权衡、制衡第八百三十四章:威望扫地第四百零三章:吴三桂第一百九十三章:丰收在望第七百六十九章:围猎葛布什贤超哈第七百七十章:别来无恙第四百九十七章:云山雾罩第三百零八章:缴获丰厚第七十章: 再选家丁第四百五十九章:釜底抽薪第二百四十六章:无比幸运第六百一十六章:检第七百二十章:算计郑芝龙第四百五十四章:震慑第四百九十二章:坤兴公主第六百四十二章:一攻一守相得益彰第三百零一章:结硬寨打呆仗第三百四十章:挨天谴第三百五十一章:炫耀第四十三章:以战养战第七百零四章:里应外合第六百六十二章:雁门关第二百七十五章:巡按御史第七百五十二章:捕鲸船第三百零一章:结硬寨打呆仗第八百零六章:战火蔓延第一百七十三章:英雄凯旋第五百五十四章:家族蒙羞第四百五十六章:成功第一百三十二章:顺天巡抚第十五章:战马第二百四十六章:无比幸运第八百二十四章:天亡我也第五百五十七章:石柱第二百七十章:饱以老拳第三百三十九章:炮击金州第七百四十章:无间道第五百四十章:一针见血第四百零八章:海上猎场第六百九十二章:整兵再战第七百二十三章:排兵布阵第二百八十三章: 拥有氺营第二百零四章:天子口谕第五百七十二章:羞辱大明第八百九十五章:按图索骥第七百八十三章:香港岛第三百六十八章:并肩作战第二百二十五章:跑错地方了第八百一十六章: 截断归路第四百四十五章:五抢行动第四百二十三章:旅顺号第四百八十五章:又是流爵第八十章:龌蹉第五百六十一章:以战养战第八百二十三章:逐鹿中原第一百一十二章:榜样第三百零四章:围攻复州城第一百七十五章:四城光复第五章:一个倒霉鬼第五百八十三章:腐朽得发臭第二十三章:拉起队伍第三百零三章:攻心战第二百三十四章:牛刀小试第一百六十五章: 痛打落水狗第六百七十六章:胆寒第三百一十章:步炮协同第五百一十七章:玉碎第九百零二章:警觉第五百一十六章:崭露头角第四百八十五章:又是流爵第六百二十九章:五年平辽第三百二十六章:继续北上第四百一十一章:气馁了第十五章:战马第五百四十七章:福王第九百零九章:殖民和开拓第七百章:束手就擒第五百七十二章:羞辱大明第六十一章:直达天听第一百二十二章:假戏真做第九百四十六章:人尽其才第四百二十一章:猛士第六百五十六章:侯恂下狱第二百五十二章:死心塌地第三百一十五章:狼窝堡第二百零八章:贵人来第三百零九章:宣传很重要第八百七十三章:挟天子而令诸侯第五百四十七章:福王第三百四十七章: 加速逼近第九百五十五章:洪承畴来投第六百一十二章:兵丁闹饷第二章:来到大明第七十八章:扯张虎皮做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