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靖海

介于最早跟着黄汉起家的兄弟们都已经得到了官位得到了不菲的收入,许多人在虎穴城大兴土木修建豪宅也得到了黄汉的支持。

黄汉不歧视做正经生意的商人,还给予保护,还颁布法度明确商税的缴纳办法和处罚条例,虎穴城真的只要缴纳三十取一的商税再无其他苛捐杂税。

如此潜力巨大治安良好的风水宝地,当然引得各路商贾纷至沓来,这又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

很多商贾看到了坚固的虎穴城,看到抚宁卫跟虎穴城接壤的十几里地盘一片繁荣趋向于城市化,他们也在买地皮建华堂,建商铺。

建房子最需要劳动力和原材料,黄氏出品的砖瓦、水泥、钢材有了销路才会获得利润才能够蓬勃发展。

在内部消化产能仍然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大力外销,还不能如愿之时就会发动政府投入的大工程,修建大马路、水库、桥梁、仓库,改造码头、港口,哪一件事做起来都保证能够让现在的产能供不应求。

等到开春之时,新来抚宁卫的汉民中愿意做农事的会获得田亩租种,愿意留下成为工厂劳动力的会根据冬天里的表现重新安排适合他们的工作。

京畿之地前年损失一百余万人口,抚宁曾经被建奴包围攻打也是兵灾的重灾区之一。

整个永平府一直到山海关迎恩门下本来是人口相对稠密的富庶地区,在这一次兵灾中损失惨重,没有及时躲进抚宁县城的大地主十之八九家破人亡。

华北平原北端这片辽阔区域的无主之地太多,觊觎此地的文官武将也不少。

黄汉有需要田亩屯垦豢养朝廷抚宁卫五千六百军户的大义,有北直隶承宣布政使司拥有正二品兵部尚书虚衔的左布政使郑国昌明目张胆地给予关照。

还有阁老徐光启奏报朝廷黄汉需要大量田亩种植高产农作物,更有顺天巡抚刘之纶旗帜鲜明支持“红旗军”发展,多次上书朝廷要求赐予黄汉以下将佐们养廉田。

那些还只不过是外部助力,关键是黄汉不好惹!

黄汉何许人也?郑国昌、秦良玉两位声名赫赫大员的乘龙快婿,有成千上万斩获的一员猛将。

是敢在朝堂上威胁文官士大夫,准备饱以老拳的愣头青,是导致天花在永平府绝迹的始作俑者,是活民十数万的大恩主。

这样的人谁敢来捋虎须?

明末的京畿之地屡次被建奴入寇满目疮痍,一方面是成百上千万老百姓嗷嗷待哺,一方面是成几十上百里的良田荒芜。

现在苗头刚起,以后会愈演愈烈,最后让大多数大明北方老百姓都活不下去了,这种情况乃是流寇和建奴互动的结果,也是大明朝廷麻木不仁所导致。

黄汉不能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必须经营好根据地,加大水利投入,播种高产农作物,要使得“红旗军”体系的粮食能够在自保无虞的情况下结余成几十上百万石。

在饿殍满道之时,有了粮食才能够做想做到的一切,没有食物一切都是空谈。

黄汉不仅仅在永平府抢地盘,在海上也在扩大影响力。

“红旗军”氺营在黄勇的带领下在八月底开始了为期半年的靖海行动。

黄汉深知海贸的利润,也知道海船的价值,自己建造哪有抢劫来得快?

此时“红旗军”出兵辽南乃是天赐良机,正好借着跟建奴鏖战防备汉奸通报军情、走私粮食武器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控制辽海。

做法很简单,诱惑所有的私人商船接受检查,然后采取忽然翻脸的手段扣留据为己有。

估摸着等居住在登莱的船主们发现了这个情况之时,说不定历史上的吴桥兵变会爆发,登莱的达官贵人自保都困难,哪有精力出海去找自己丢了的商船?

黄汉搞黑吃黑的手段高明,因为李九成、孔有德等等贼骨头一旦造反会洗劫诸多城池,太多地主老财被洗劫一空家破人亡,有海船的财主也不会少。

因此这一次出手注定能够搞上百艘海船到手,还有一个巨大好处,所有的屎盆子都可以扣在李九成和孔有德等等反骨仔头上。

“红旗军”氺营的战船快,炮火猛,在海上逼停私人商船基本上不费吹灰之力,少有负隅顽抗者,因此水师陆战队得到了跳帮登船的战斗经验却伤亡很小。

以曾同享、安小乐为首的这五百陆战队员每天都有学习文化的任务,如今大部分人都能够默写超过三百个汉字。

他们缴获商船后会区分水手,把老实本分不是主家心腹的重新雇用,并且打散他们分配到多艘商船工作,给予的报酬不低于以前。

黄勇阴差阳错在几个月前抓了莱州沈家的走私船,发现了耿仲裕准备投降建奴,现在沈家已经被朝廷治罪,男丁大部分被判杀头、流放。

俘获的船长叫做沈宪宜三十出头身体强壮,当他意外地见到了妻儿老母之时哭得如同一个孩子。

黄勇请高有谋弄出一个沈家下人的家眷小事一桩,沈家的家主和直系男丁才会被斩首,其余男丁基本上都是流放,女眷应该是送教坊司或者发卖。

沈宪宜见到了妻子,从她口中得知沈家毁了,家主无一例外被朝廷砍了脑袋,他的妻儿母亲糊里糊涂被人保了出来,妻子现在才知道是夫君请人营救的结果。

他自己身陷囹圄哪有能力管一大家子的死活,听妻子如此说顿时觉得羞愧难当,他有了觉悟,认为应该走正道为自己谋个出身,为家庭谋求幸福。

沈船长立刻带着一家子九口人求见黄勇,当场发誓效忠“红旗军”,请黄勇把他的妻儿老母送去虎穴城安置,他带着已经十五岁的长子沈友略立志从军报国。

沈宪宜乃是过了童生试没有过院试的读书人,他的儿子也是童生,现在父子都投笔从戎搏前程,沈宪宜吃海上饭十几年经验丰富跑过日本航线多次。

第七百九十三章:解围第一百二十九章:中计第一百二十七章:感恩戴德第七百六十二章:心急如焚第七百五十一章:各显神通第三百七十一章:巷战在持续第八百五十八章:化被动为主动第一百一十章:一网打尽第五百一十三章:替天行道第二百二十三章:圣天子笑得开心第一百六十一章:战斗到生命最后一息第二百六十七章:征服与掠夺第三百一十三章:会攻金州第一百五十四章:天外有天第二百六十七章:征服与掠夺第七十六章:出手了第三百二十七章: 凤凰堡第一百一十六章:剑指何处第七百四十章:无间道第七十五章:死生同第二百五十四章:舍命不舍财第二百一十章: 纳妾第八百七十九章:兵败如山倒第七百三十三章:无赖精神第一百九十二章:执着第四百三十五章:拉出去见见血第八百七十二章:压寨相公第六百二十九章:五年平辽第六百三十二章:奴酋称帝第八百五十七章:一举拿下沈阳第三十六章:人马第五十八章:皇帝长了面子第七百四十六章: 阎应元第四百章:暗战第五百一十章:打入流寇核心层第九百五十六章:尔等皆亡国之臣第二百九十五章:互相支持第七十三章: 分麾下炙第八百一十三章:守稳蜀北第六百五十五章:金银铜币第九百章:三叩九拜第七百零八章:怕啥来啥第二百二十三章:圣天子笑得开心第一百五十八章:四面楚歌第二百九十三章:轮船第三百一十章:步炮协同第二百九十六章:赏罚分明第五百八十三章:腐朽得发臭第九百零四章:蠢如猪第八百二十九章: 尴尬第六百二十章:横刀自尽第五百六十七章:辽西暗战第九百四十四章: 无坚不摧第六百七十四章:赶尽杀绝第四百二十三章:旅顺号第七百六十章:打出一番天地第七百一十四章:好狗第四百四十七章:天知道第三百六十四章:劝降第六百八十章:半渡而击第九百二十七章:重见天日第六十八章: 报答第四百五十九章:釜底抽薪第六百零二章:崇祯大字典第九百二十三章:光明前途第八百一十二章:真理永恒第四百六十九章:断子绝孙第四百四十七章:天知道第七百九十八章:设伏第八十五章:朝天阙第四百六十六章:夜夺登州城第一百一十一章:瞎掰第八百三十六章:硬碰硬第四十五章:忠义千秋第七百零四章:里应外合第一百五十九章: 永平攻防战第三百四十四章:爆破第二百七十一章:顺水推舟第八百五十八章:化被动为主动第三百六十章:脉门第五百五十三章:江心洲第三百五十九章:发展壮大第二百五十九章:值得第八百八十八章:崭露头角第八百九十一章:暗藏杀机第二百四十章:追杀卓尔毕第五百二十二章:知恩图报第二百七十四章:绝户计第八百三十五章:选择第九百零三章:站队很重要第三百一十九章:北上第四百三十六章:教唆第一百零一章:归来第二百二十三章:圣天子笑得开心第二百三十四章:牛刀小试第八百一十五章:以正视听第三百八十三章:布局第八百二十四章:天亡我也第九百一十五章:整装待发第六百九十三章: 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