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拉出去见见血

每天卖肥料得到的都是纯利润,因为倒马桶妇女的月钱在每家每户上缴的卫生费里扣除了。

单卖粪的银子李若琏每年就能够进账七八万两白银,加上卫生费的结余又是七八万两。

一般情况下,肯以死报国的烈士都不是见钱眼开之人,也不会是大贪官,王承恩、李若琏、方正化都是这样的人。

李若琏有了这些意外的银子,不可能中饱私囊,养三五千能战的锦衣卫已经不在话下。

况且锦衣卫其他还有许多来钱的门道,比如烟花柳巷酒楼茶肆暗门子,哪一家不得给常利?

原来如此管理城市能够名利双收,锦衣卫都服气了,眼看着京城一天天变得干净起来,人人都有荣誉感,连皇帝都有耳闻,口头表彰李若琏多次。

李若琏日子过得滋润完全是黄汉出的点子好使,他带着几十个心腹来喝酒,也是让这些锦衣卫官佐中没有曾经跟随黄汉作战的兄弟们能够跟平辽将军见上一面,先混个脸熟。

方正化的京营本来就有军饷,只不过吃空饷的太多,京营被掏空只剩下了花架子。

他没有扭转乾坤的权力,也没有这个能力,他只能采取集中有限的粮饷着重训练六千人马,盔甲、武器和伙食先保证这六千人。

其他京营将佐如果有异议,方正化也不在乎,他以天子家奴自居,根本不在乎他人的看法,只对皇帝一人负责。

方正化早就放出狠话,这六千人是准备开赴辽东战场打建奴的。

他们拿足饷、穿新衣吃饱饭就要往死里训练,谁在训练时混日子,保证打得他把吃下去的都吐出来。

黄汉大宴宾客,到场的大多数是锦衣卫和京营将佐,席间很爽快地告诉大家,黄家在外城崇文门外大街投资了一个不夜城项目。

赶不上中秋节开业了,最迟今年十月底就能够开张营业,希望诸位弟兄帮着盯着点,哪个不开眼的胆敢去不夜城找麻烦,只管打得他半身不遂。

锦衣卫、京营从来都是欺负别人的存在,听见平辽将军开口拜托,一个个借着酒劲拍胸脯,不夜城他们一定会盯紧了,不可能有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朋友欢聚一堂纵酒高歌免不了,张超等等一帮锦衣卫让千里雪、小桃红几个姐妹弹奏,纷纷扯开嗓子吼“沧海笑,涛涛两岸潮……”

然后有指名道姓让海棠来一曲,“爱只有一个字,我只说一次……”那海棠是李若琏的老相好了,只不过俩人没有海誓山盟,都是相逢开口笑,事后不思量。

怡春院牡丹阁歌声悦耳,琴声悠扬,还不时传出大老爷们粗犷的歌声好不热闹,引得其他客人纷纷探头探脑,但是见到了飞鱼服,立刻缩了回去。

天子亲军谁敢惹?况且在场的都是百户官以上级头目,王公贵族见到这些人都会敬而远之。

酒过三巡,方正化和李若琏都想知道何时能够把他们训练的人马拉出去见见血。

他们已经无条件信任黄汉,不仅仅是因为经常打胜仗,最重要的原因是每一次跟着黄汉打仗的将士们都能够得到不少缴获。

有钱才好办事,光打胜仗缴获不到金银财宝可不行,到时候连阵亡将士们的抚恤金都出不起会严重影响士气,下一次再出征,逃兵和消极怠战的兵丁就会层出不穷。

黄汉这边的八仙桌围坐了李若琏、方正化、娄允、张超、艾国栋和京营参将陈皋、林大业。他们训练人马有了大半年,这些人根本不是放下锄头的农民。

而是从数万京营人马、锦衣卫帮闲中精挑细选,他们本来就有一些战斗力,再强行训练一年半载,纪律性得到了加强,貌似已经不亚于边军。

方正化和李若琏等等尤其关心下一步,自认为兵马已经小有所成,迫不及待要立功让提携他们的皇帝陛下看看练兵成效。

方正化胸有大志,属于身残志坚的楷模,这半年和京营将士们一起摸爬滚打活得充实精神头十足,今天跟好友欢聚一堂基本上是酒倒杯干,此时面孔煞白,脸上汗水淋漓。

李若琏跟方正化截然相反,他已经喝得满面红光,仿佛喷出的酒气都能够点得着。

见几位大人有事商谈,海棠笑着敬了一杯,给在座的满上酒,留下几瓶开好的烈酒,带着姐妹们退下了。

现在黄氏酒业的烈酒推出了高、中、低档三大系列,高档白酒名曰“阳春白酒”寓意棉柔得如阳春白雪般高雅,饮前香气幽雅怡人,入口绵柔顺喉,饮中畅快淋漓,饮后轻松舒适。

用雕花木盒加描山绘水的玻璃瓶包装,精美得如同艺术品,一瓶酒的价钱普通老百姓半年的生活费。

这种白酒的广告语很坦白“送礼就送阳春白酒”,现在真的被许多人追捧了,礼尚往来不拎两瓶阳春白酒太没面子。

抵挡白酒名字通俗易懂叫做“醉不死”,寓意这酒虽然劲儿大但是比较安全喝醉了屡见不鲜,喝死了基本上不可能。

“醉不死”度数高价格便宜,是升斗小民的最爱,比一斤精米贵一点点,当下精米价格虚高,一瓶“醉不死”十五文还要比精米一斤便宜三文钱。

中档白酒名曰“将军凯旋”寓意适合在庆功宴上使用,每瓶一明市斤相当于近六百毫升,六个品种三个酒精度价格在二钱到五钱银子一瓶。

这种白酒在楼堂馆所最是畅销,黄汉和一众锦衣卫和京营官佐已经干掉了高度酒一百瓶。

方正化见身边没有了闲杂人等问道:“平辽将军,黄老弟!咱家真的是虚心求教,以咱们过命的交情还请指点一二。

老弟你也经常说训练场上只能练兵,要让兵丁成为战士一定要上战场杀人,咱家知道这六千京营人马不足以拉去辽东挑衅建奴,实在想不出带着他们去哪里见血才好。”

此时的大明到处用兵,真的主动请缨还会没地儿可取?黄汉没有出声依旧等下文。

第二百八十五章:弗朗机教官第四百八十三章:锄奸去恶第十三章:杀敌第三百零六章:杀入第一百四十九章:骂祖大寿第九百四十九章:潼关攻防战第四章:想打劫建奴第六百四十一章:点兵排将第七百七十一章:直冲平壤城第五百零一章:出工不出力第五百五十四章:家族蒙羞第一百六十三章: 守株待兔第三百七十四章:杀人比赛第三百七十五章:青泥洼第一百九十五章:四方快运第六百二十八章:轩然大波第二百七十六章:永平参将第五百六十五章:车厢峡第七百九十九章:穷凶极恶第八百九十七章:立锥之地第七百九十七章:妙计第六百九十五章:不归路第七百零八章:怕啥来啥第三百一十一章:忧思郁难排第二百二十六章:生死攸关第一百四十七章:杀良冒功第五百四十八章:单打独斗第五百七十章:劝降第一百五十五章:竖子敢尔第二百五十六章:没有援军第四百三十四章:挂炉烤鸭第一百六十章: 夺门而入第四百七十二章:冲滩登陆第五百九十二章:守望相助第二百七十一章:顺水推舟第四百六十三章:转向登莱第九百零九章:殖民和开拓第三百五十八章:叛乱第六百一十章:瓮中捉鳖第九百四十六章:人尽其才第四百九十三章:幻想第三百零七章:明军杀来了第三百六十二章:全军覆没第一百九十六章:莫以恶小而为之第三百三十九章:炮击金州第七百一十七章:煽动性第八百九十一章:暗藏杀机第一百三十三章:点将第三百八十八章:点将平叛第七百三十五章:赌一把第七百九十五章:为何而战第六百零六章:分兵定所向第七百四十六章: 汉江省第四百九十一章:周遇吉第三百八十九章:沸沸扬扬第五百七十六章:感动崇祯第三十五章:人脉第一百七十一章:颜如玉第三百六十章:脉门第七百四十六章: 阎应元第一百一十七章:破城第四百五十三章:阵斩色楞第四十六章: 追逐战第三百六十三章:空余恨第四百五十二章: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第一百五十七章:奔袭永平第四百六十一章:屡剿不绝第六十五章: 打哭了第九百二十八章:司马昭之心第十九章:杀建奴第三十四章:一段佳话第五百九十三章:同室操戈第九十九章:补战损第七百七十章:别来无恙第二百六十九章:朕貌似管不着第一百四十四章:秦良玉第五百三十六章:狗第三十三章:鸟铳第六百六十章:杀来了第六百零七章:兔子不吃窝边草第一百四十五章:拼爹第四百七十三章:咬牙切齿第七百三十三章:无赖精神第七百八十一章:体面的投降第二百七十三章:天子召唤第二章:来到大明第五百八十三章:腐朽得发臭第五十九章:投桃报李第三百九十章:控制宁远第三百四十一章:一片狼藉第二百八十一章:米尼枪第二百五十章:不离不弃第三十一章:投军第八百三十九章:琉球王国第七十六章:出手了第三百四十八章:不等不靠第五百九十章:惨不忍睹第三百零七章:明军杀来了第六百三十五章:要挟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