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疾驰

要跑一趟京城?这倒是没什么了不起,后金军其实一直都没有能力切断京城和地方上的联系。

京师不断向外发出六百里加急,虽然也有点儿背的信使被拦截,但是基本上还是能够保持联络通畅。

信使既然能够出入京师,黄汉拥有几十号人马,只要小心戒备,送郑国昌赶去京城也不应该太难。

永平府距离京师四五百里,官道由于经常修缮在大明属于比较好的路况,在有马换乘的情况下一天疾驰二百余里应该不在话下。

黄汉答应道:“送大人回京没问题,只不过大人如果乘马车就会比较危险,速度也无法保证,要是大人也能够策马疾行,卑职保证两天内赶到京师。”

郑国昌表态道:“年轻人莫要小看老夫,骑两天马老夫自信还受得了。”

这就完全没问题了,黄汉有五十几人,路上遇到的后金军只要不是百人队以上都可以跟他们拼一拼,遇到鞑子百人队根本不怕,因为鞑子的装备差强人意,比打建奴容易许多。

后金军在京师城下意图讹诈大明朝廷,谁知倔强的大明不跟任何敌人城下之盟,摆出一副有本事你就来攻城,咱们在城下拼个你死我活的架势。

后金军远道而来,根本没有攻城器械,要攻击有军民近百万,这个时代的世界第一大城、雄城,那是痴人说梦。

红歹是没辙,京城他不敢攻打也自认为打不下来,好处又讹诈不到,怎么办?

好吧,大明皇帝不肯给辛苦费,咱们大金军自己去取。

于是乎,强盗们离开京城抢劫周边州府县城,现在主力刚刚拿下永平府城才过了一天。

建奴、鞑子都很忙,夺下如此大城,收获何其多也,府城里官宦就有好几十家,富贾豪商不下于百家,殷实人家也不少,强盗们估计需要最少三天时间进行洗劫。

永平府城里的文武没有不战而降,知府张凤奇、推官卢成功、中书舍人廖汝钦、退休副将焦延庆、守备赵国忠等等文官武将都竭力抗敌最后力战而死。城中还有诸多士子率领家丁殊死抵抗,最后慷慨殉国。

黄汉答应了郑国昌的要求一刻也不耽误,即刻开始动员,让家丁们检查装备、夜里给战马加料喂饱它们,做好出发准备。

当天晚上从永平府城方向逃来了两骑,马上骑士都伤得不轻,郑国昌的家丁认识这俩人,一人是推官卢成功的家丁名叫卢凯军,另外一人是守备赵国忠的亲兵赵十三。

郑国昌在九里台村过年的事情永平府城里知道的人很多,有些被打散的明军往九里台村方向逃窜,卢凯军和赵十三骑术不错摆脱了后金军追杀成功到达。

见到了从永平府城冲出来的骑兵,郑国昌当然要细问情况。

他听完了这俩人回禀,确认府城丢了,城里的军民死伤无数,知府、推官和守备都已经战死,禁不住泪流满面。

郑国昌在永平府为官几年,熟悉那里的一草一木,跟同僚和街坊邻居也算相处和睦,可是眨眼间那里就变成了人间地狱,当然免不了兔死狐悲。

夜里还陆陆续续有十几位明军摸到了九里台,他们人人带伤,一个个惊魂未定,从这些人嘴里郑国昌又确认了许多文官武将殉国的消息。

郑国昌更加心急如焚,第二天凌晨就催着黄汉上路。

临行前,黄汉叮嘱黄沂州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可以下山,自己回来时会派人跟山上联络,发现有被打散的明军来投,只要是不能确认身份的先解除武装看管起来再慢慢甄别。

郑国昌离开后,山上更加没有任何攻击价值,建奴应该没有神经错乱,愿意消耗成百上千的人马去打一个不知所谓的小山头,因此黄沂州和乡亲们应该安全无虞。

九里台村已经很不安全,黄沂州把逃来的明军也全部带回避难所养伤,这些人大多数是外伤,经过酒精消毒后缝合,活命的概率很大。

黄汉带领六十余骑双乘,一天时间疾行二百余里,冲过后金军的占领区才在一片树林里露宿。

路上发现了几支明军和小股后金军都没有跟他们纠缠,当然那些小部队也没敢有动黄汉一行的心思。

黄汉把人马分成三个梯队,宋鹏飞和杨大年带领十几个战士打前站,黄汉亲自陪着郑国昌和他的四个家丁在中间的队伍,一共有三十六人七十二匹马,憨子、杨国威带着十几个战士是第三梯队,负责断后。

人马再次扎营一晚,正月初七下午,一行人赶到京师广渠门外,黄汉此时不愿意去京师,因为他害怕被派到哪一位将领麾下当差。

他现在的官职太小,即便能够得到提升也不会是一路主将,连混到守备将军都不太可能,无论是被提拔为百总或是千总实授总要有个营伍。

万一哪个游击将军或者参将开口要人,朝廷保不准顺水推舟给安排了,要是被辽镇要去说不定以后就是守大凌河的一员,要是被延绥镇要去,那么就有可能跟陕西暴民打不知多少年。

在自己无法决定命运的情况下,千万不能入京师这个大坑,否则有可能会被坑死。

黄汉把郑国昌送到了京师城下就告辞回永平府,理由很充足,家人的安危放心不下。

郑国昌也有儿女和老妻在山上藏着呢,他当然也很牵挂,黄汉不肯进京师选择立刻回去,他没有挽留。

临别之时,郑国昌让黄汉尽管放心,有他在朝中的人脉在,朝廷该给黄家父子的封赏不会拖太久。

时机成熟之时,他有可能请命带领朝廷大军收复永平府。

黄汉根本不担心升官的问题,后金军破关而入,明军守备以上级将领战死近百人,由于偎战或者干脆逃跑的将领恐怕更多,武官的职务现在应该到处都是实缺。

历史上的明军在反攻被后金留作飞地的四座城池遵化、迁安、永平、滦州之前根本没有得到拿得出手的斩获,因为每次接战都是明军大败亏输。

后金军即便攻取某城不下灰溜溜退兵,守城的明军也搞不到建奴首级。

郑国昌带去四十几级斩获应该属于稀缺品,黄汉和父亲得以加官进爵应该是板上钉钉。

————

感谢豆笔金魂书友的支持和打赏,谢谢!更加谢谢你的许多建议!

感谢阿布大人的使徙、戰榊卫、文明奇迹小齐、带雨梨花1957、hhlnrdh、黄十六郎、命有心生、书友170114102840611、峰高云舒、蜜蜂墙边等等书友的打赏支持,再次感谢!

第二百五十四章:舍命不舍财第二百五十四章:舍命不舍财第四百八十八章: 迎合圣意第三百一十五章:狼窝堡第一百七十七章:徐光启第八百九十八章:算无遗策第八百六十四章:赶尽杀绝第一百五十三章:太野蛮了第八百二十三章:逐鹿中原第八百八十章:战而胜之第九百二十章:红日升起第一百四十六章:出风头第八百六十六章:异域扬威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汉帝国第二百零九章: 乐不思蜀第九百一十六章:架空第六百一十二章:兵丁闹饷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汉帝国第三百一十四章:清洗第五十五章:收罗人才第七百三十章:活捉张存仁第三百八十四章:有枪就是草头王第三百二十三章:打黑枪第六百五十三章:披坚执锐第七百一十三章:春季攻势第四百九十三章:幻想第九十四章:双鱼村第六十章:出色又出众第三百六十六章:短兵相接第八百七十九章:兵败如山倒第五百四十六章:洛阳第一百一十四章:孰不可忍第五百四十章:一针见血第八百四十八章:杀良冒功第六百九十五章:不归路第二百四十四章:屈人之兵第七百五十章:自立为王第一百零七章:各怀鬼胎第三百三十八章: 狙击第二百七十七章:扩军第四百六十四章:算计孔有德第四百四十九章:烟尘第七百零四章:里应外合第三百五十六章:战败第二百二十一章:草原广阔第五百九十九章:高起潜投降第二百二十章:踏平青城第七百六十一章:裂土封王第二百九十三章:轮船第九百四十七章:图穷匕见第五百九十三章:同室操戈第二百零一章: 渗透第三百七十八章:金州大捷第七百一十一章:扫荡河套第五百三十三章:曲意逢迎第七百六十一章:裂土封王第四百三十五章:拉出去见见血第七百九十章:宣泄第五百六十七章:辽西暗战第四百零六章:毛承禄第二百三十三章:准备野战第五百零九章:饿殍枕藉第二百七十一章:顺水推舟第四百五十三章:阵斩色楞第八百一十五章:以正视听第七百六十八章:铁了心第五百九十八章:明争暗斗第三百四十四章:爆破第五百二十五章:窝囊废第八百九十二章:暹逻湾第八百八十六章:兵败身亡第八百二十四章:天亡我也第三百七十六章:弗朗机炮第四百九十四章:匪过如梳第五百四十二章:挥汗如雨第五百七十五章:保安州第六百九十五章:不归路第九百五十三章:围住高迎祥第三百七十三章:杀一儆百第七十五章:死生同第六百五十一章:可乘之机第八十章:龌蹉第三百七十一章:巷战在持续第六百零二章:崇祯大字典第八百零六章:战火蔓延第七百三十章:活捉张存仁第七百三十六章:伏尸百万第四百七十四章:细菌战开始第一百六十八章: 左冲右突第三十三章:鸟铳第六百六十二章:雁门关第五百六十四章:利益再分配第二百一十八章:扔进昭狱第一百七十九章: 种田第七百五十九章:郑芝虎第八百九十章:一身是胆第八百零三章:顺我者昌第八百零七章:剮了多铎第三百四十二章:炮弹肆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