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槌定音

“红旗军”在火枪手、炮手守卫下,在海上源源不断提供支援的情况下。

以建奴的攻坚能力,突破宁远东五十里依托被祖家军弃守的塔山南堡修建的那些纵横交错的壕堑阵地,就不知道要折损多少人马。

建奴突破壕堑网还会遭受“红旗军”骑兵突击,又会损失大量由于下马步战导致战斗力下降的八旗军。

因此黄汉发出豪言,哪怕后金军倾巢出动也无法攻破宁远这个已经围不死的活地。

崇祯三年,郑国昌参加孙承宗在滦州城南召开的前线会议时亲眼见到祖家军是多么跋扈,看见祖大乐居然准备突袭有自己这个当时乃是从二品文官大员在内的几百人马。

还好黄汉勇猛,“红旗军”能战,不仅仅没有让祖家军得逞,还阵斩关宁军副将祖大乐。

见曾经逃跑的祖大寿,曾经出卖大将何可纲献大凌河城投降建奴,把近万关宁军丢给建奴自己莫名其妙回到锦州的祖大寿又危言耸听威逼朝廷,郑国昌简直是怒不可遏。

他立刻出班谏言道:“祖少傅认为粮饷短缺可以理解,陛下可召见他来京师觐见,届时内阁和兵部、户部会跟他好好商谈,一定会有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

郑国昌此言一出,群臣都暗叫高明,祖大寿不是要钱粮吗?可以给啊!亲自来京师谈谈吧!

问题是祖大寿敢来吗?既然不愿意来谈,那么说明祖家军还没到饿肚子哗变的程度,接下来辽饷还得减。

由于祖大寿不奉诏进京其心可诛,原本得了祖家不少好处的官员此时也不敢吭声。

徐光启真的憎恶那个曾经抛弃皇帝,扔下需要军队保卫的京师逃走的祖大寿,他也得到黄汉承诺,知道宁远防线固若金汤。

他出班义正言辞道:“祖少傅乃是大明总兵官,无论何事都不能够成为他拒绝太子召见的理由。

陛下可再次下旨召其即刻赴京议饷,如果他胆敢再次抗旨,事不过三,臣请陛下当断则断,停了这支不听调遣人马的供给。”

老谋深算的温体仁觉得不妥,出班道:“徐阁老虽然言之有理,但是不能操之过急,逼迫太甚恐怕祖少傅真有可能带着人马献锦州投降东奴。”

有了女婿的强军,郑国昌底气十足,他根本不介意祖家军反水,他认为与其朝廷花百万两银子养祖家军,还不如干脆让他反了,使得朝廷衮衮诸公再也不会心存侥幸。

多出一二百万辽饷分润给“红旗军”和其他边镇,大明多出几万服从调遣的边军何乐不为?

他道:“首辅大人莫要投鼠忌器,该来的总会来,祖大寿果真是忠臣良将,他就不会背叛朝廷,如果他拥兵自重连天子召见都置之不理,这样的将领早晚还是个祸害,长痛不如短痛。”

徐光启附和道:“然也,陛下无需多虑,下旨召祖少傅进京,万万不可因为担心他造反就坏了朝廷纲纪,我大明宁折不弯,敌人兵临城下都不畏惧,难道还要曲意逢迎区区一个总兵官?”

年近五十的黄道周得益于太医院医疗水平提高不少,没有请病假回乡,依旧是詹事府少詹事,此人是个对事不对人的铁骨铮臣,也是群臣不喜、天子不待见的孤臣。

他曾经评论“袁崇焕以七阅月之精神,仅杀一毛文龙,而欲以五年不动之期,坐收全胜,身卒磔死,为天下笑。”

又曾经为跟袁崇焕沆瀣一气的次辅钱龙锡鸣不平,堂而皇之指责崇祯在袁崇焕使用问题上存在重大过失,不应该全部推诿给辅臣。

由此可见这个高风亮节之人是多么可爱、多么天真!也足以说明他胸中自由净土,对事不对人。

他出班道:“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陛下欲整顿纪纲,斥攘外患当令行禁止,祖大寿无非是依仗强兵数万要挟天子而已,我大明天子岂能忌惮如此鼠辈。”

崇祯被几个大臣的答对激起了年轻人的性子,一槌定音道:“诸位爱卿言之有理,我大明宁折不弯,永远不受任何人要挟,是脓包脓包早晚要挤破,长痛不如短痛,内阁拟旨即刻传祖少傅进京议饷。”

兵部尚书熊明遇奏道:“陛下,臣以为此时也应该下旨给辽东经略高大人、山永巡抚杨大人,提醒他们加强山海关、宁远一线的防务。”

崇祯道:“朕准了!立刻下旨。”

有了黄汉抓住祖大寿做下的龌龊事刻意到处泼脏水,在官场、民间广泛宣传。

如今的祖大寿在朝堂上臭不可闻,离过街老鼠已经不远了,这一次是崇祯第三次下旨召见,他再不来以后的日子会更加难过。

“红旗军”讲信用,承诺运输只赚取该得的运费,从来没有在运输过程中截留属于祖大寿的粮饷,每一次都是辽东巡抚、监军太监带着文官、吏员验收后签回执。

今年春天高起潜被方正化提名得到了皇帝提拔,成为了锦州监军大太监。

高起潜以前接受了不少辽镇的贿赂,跟祖家军诸将关系不错,还是吴三桂的干爹,来到锦州自然不遗余力替辽镇要好处。

可是如今的辽镇名声被黄汉搞得顶风臭三里,高起潜如此为祖家军卖力注定不会有好下场,以后祖家军是否还能够如愿拿到粮饷就得看黄汉的心情如何了。

这几个月皇帝搞了一系列的人事变动,朝廷换阁臣、换巡抚、知府,跟“红旗军”没有直接关系,黄汉管不着也管不了。

跟黄汉有关的是兵备道郑孝文被提拔一级委派到洛阳当上了正四品知府,有可能是皇帝考虑到郑孝文在军中历练多年,前往流民四起的河南应该能够发挥出知兵的特长。

高有谋也高升了,他被委任为登州知府,也是正四品文官,皇帝的用意自然是希望他能够在登莱发挥出长处,把被叛军打烂的地方尽快恢复。

去河南内地当地方官的郑孝文一脸苦逼,还好有两个已经在“红旗军”中历练出经验的郑学武和郑学伟带上了足一百猛人作为铁甲家丁陪同赴任。

第五百五十五章:崇祯七年第八百一十九章:报仇雪恨第一百二十六章:不再沉默第五百零九章:饿殍枕藉第四百六十八章:皇帝的脸面第四百六十八章:皇帝的脸面第六百七十二章:步炮攻坚第十二章:不再孤独第七百零一章:天翻地覆第四章:想打劫建奴第五百五十七章:石柱第三百二十九章:震慑第八十六章:帅第六百一十一章:崇祯痛哭第八百零五章:功亏一篑第四百八十一章:皇帝惦记着第八百七十九章:兵败如山倒第四百二十四章:夺岛之战第六百四十二章:一攻一守相得益彰第六百六十四章:大行天下第九百二十六章:卖直取名第六百一十一章:崇祯痛哭第一百零九章:人体盾牌第五百九十三章:同室操戈第四百二十章:点儿背第五百一十一章:插翅虎第九百五十三章:围住高迎祥第二百三十六章:巍然不动第六百八十九章:飞行军第四百八十九章: 去河南剿寇第四百五十一章: 所向披靡第五百八十四章:败北第八百七十九章:兵败如山倒第一百一十二章:榜样第七百九十九章:穷凶极恶第四百四十章:秋季攻势第二十一章:回家第二十八章:袭击第三百六十三章:空余恨第八百六十九章:战意盎然第一百四十八章:打祖可法第三百四十一章:一片狼藉第九百一十五章:整装待发第二百三十四章:牛刀小试第三百六十二章:全军覆没第二百八十五章:弗朗机教官第六百五十五章:金银铜币第十二章:不再孤独第九十九章:补战损第九百零六章:炙手可热第二百五十二章:死心塌地第五十八章:皇帝长了面子第二百二十章:踏平青城第十章:遭遇战第八百九十七章:立锥之地第一百二十四章:查杀奸细第九十八章:救命粮第三百五十章:金州营地第九百二十五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第三百六十章:脉门第七十章: 再选家丁第一百零一章:归来第三十九章:决绝第八百一十一章:资本的力量第八十七章:守备营第一百九十五章:四方快运第四百三十九章:皇帝入股第四百四十三章:战死沙场第八百一十章:竞争机制第六百零一章:转行第九百三十五章:事在人为第六百二十五章:不敢懈怠第八百一十四章:万劫不复第六百七十六章:胆寒第五百九十五章:归来第六十七章:二货阿敏第九百零六章:炙手可热第二百三十五章:鞑子应战第一百六十三章: 守株待兔第四百四十九章:烟尘第五百二十九章:不破不立第八百四十五章:松锦大战第八百零七章:剮了多铎第八百零七章:剮了多铎第十四章:缴获第七十章: 再选家丁第三百零五章:复州攻防战第三百七十一章:巷战在持续第四百八十五章:又是流爵第八百六十五章:海西四部第五百五十六章:夔州城第二百二十一章:草原广阔第七百一十六章:阳谋第六百一十三章:一哄而散第七百八十六章:憋闷第二百八十三章: 拥有氺营第一百二十章:虚晃一枪第一百七十八章:拷饷第八百八十六章:兵败身亡第三十章: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