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量力而行

张凤仪肯定道:“母亲,儿媳认为东平侯爱民那是情真意切绝不是作伪,他用不着装样子给谁看。他量力而行才能够走得长远。

他这也是为追随的几十上百万人负责,大明有此俊杰应该是福星高照。”

秦良玉看着儿子和儿媳严肃道:“‘红旗军’发展得太吓人,没多久朝廷就会无法容忍,万一哪一日黄汉跟朝廷反目,秦家、马家如何应对?”

马祥麟愕然道:“母亲,这应该不至于吧!黄汉从来没有做过坏事,他带领‘红旗军’做的一桩桩一件件都是万家生佛的好事啊!朝廷岂可不分好坏?”

秦良玉叹息道:“唉!怀壁之罪可诛九族啊!朝廷猜忌哪管好坏?名声越好越是要命!”

马祥麟道:“这、这,真的面临这种情况,娘,您准备大义灭亲吗?”

秦良玉坚定道:“不会,只要黄汉没有起兵造反,娘会竭尽所能保住黄家老小的性命,纵然秦家、马家被连累也无怨无悔。”

马祥麟道:“这我就放心了,黄汉做事滴水不漏,怎么可能反叛朝廷,多半是朝廷对他不起。”

秦良玉道:“你们平时也得劝他注意些,莫要让朝廷生出对付他的心思。”

……

母子和儿媳三人一番长谈后貌似有了心结,再看到那些龙精虎猛的“红旗军”之时,更加觉得这彪出类拔萃的人马对于黄汉来说是祸不是福。

夔州府直领奉节、巫山、大昌、大宁、万县、云阳等等十座县城外加一个领东乡、太平二县的达州,地界群山莽莽历来盗寇横行。

由于“红旗军”、白杆兵联手以石柱为中心清缴盗匪、山贼、流寇,致使太多贼子往东逃入夔州府地盘。

本来就被张献忠、老回回等等大贼头攻破府城和几座县城的夔州府的秩序如今更加混乱。

谨慎的顾准量力而行,这段时间拿出钱粮发动一万壮劳力做杂役,每天有五千人加固城池、五千人训练突刺,每三天轮换一次。

他也没有消极,经常带领四五百人搜索附近三十里的区域,采取的战术是稳扎稳打,坚决不追击流寇深入到莽莽群山之中,两个多月斩获已经超过一千。

周仕登和通判王上仪、推官刘应侯、知县谭楚良等等的奏疏送达朝廷之时众说纷纭,毕竟没有不透风的墙,已经有御史、给事中弹劾他们弃城而逃。

但是他们手里有实打实的斩首数,而且依旧在夔州城组织民壮修缮被流寇破坏的城池,真相究竟是什么变成了悬案,最后朝廷没有给封赏也没有给予处罚。

能够逃过一劫这些士大夫已经弹冠相庆,他们一个个都很乖巧,尽可能表现出为了国事尽心尽力,甚至于亲自参与修建城墙。

夔州城原驻守参将不知所踪,也不知道是死于乱军还是投降了流寇,已知原守备和同知一起战死,抚恤和追授必不可少。

顾准被推荐为新任守备基本上没有遭遇阻碍,朝廷文官武将都知道夔州附近山高水深森林茂密,躲藏的流贼多不胜数。

四川按察副使周仕登和一干文官瞧上了“红旗军”一个拥有从四品衔的把总顾准,一致公认他在解围之时居功至伟,保举他任职夔州从三品守备。

夔州形势还很严峻,武将或战死或失联,此时必须点兵排将,可是兵部根本没有人选。

如今朝廷在大运河沿线的将领才是肥缺,为此不知多少人拿出大把钱财去争取,夔州虽然在长江边,但是个山城又刚刚遭遇流寇祸害实在没什么油水还危险重重,基本上无人问津。

兵部此时当然不可以在委任守将问题上扯皮,因此效率很高,两个月后任命来了,而且免了顾准去兵部述职领告身、印信的程序,直接随任命送达夔州。

介于川东流寇越闹越凶,兵部下达命令,调遣回川的秦翼明、马祥麟进剿,东平侯上书,因为“红旗军”转战万里师老兵疲要求留在忠县修整被拒绝。

崇祯皇帝亲自下旨,命令东平侯率领“红旗军”驻扎夔州城协同白杆兵剿杀川东蜀贼。

夔州地方官功过是非众说纷纭,皇帝搞不清状况,大臣们褒贬不一,最后朝廷新选任了一名四川巡按御史即刻走马上任。

别小看朝廷的巡按御史只是个七品官,来到地方上可不得了,因为巡按乃是代天子巡狩,所按籓服大臣、府州县诸官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

新官上任的四川巡按御史叫做党崇雅是宝鸡县蟠龙人,今年五十岁,此人在此时只不过是个七品官而已名不见经传,但是后来一飞冲天。

因为这个老小子是个十足的三姓家奴活了八十多岁,大明亡国时他先投降李自成后投降满清,最后做到了满清内翰林国史院大学士,赐爵光禄大夫,食正一品俸,赠官少保兼太子太保。

党巡按刚刚得到任命还没有出京城,跟周仕登、王上仪、刘应侯等等交好的京官就纷纷写了书信利用朝廷传送军情的六百里加急送达夔州。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夔州地方官已经做下了小人之事当然时时刻刻担心东窗事发,因此不惜动用了所有的关系网来疏通。

得知朝廷派遣了党崇雅这个极力争取冒头的小人来巡按四川,第一站就是夔州府,周仕登、王上仪等等大惊失色,赶紧通知相关的官员前往府衙议事。

巡按御史要往上爬当然会踩下不少官员,御史就是靠捕风捉影吃饭的,夔州的龌龊简直是明摆着,知道的人成千上万,巡按只要来到夔州府要查明真相旦夕之间。

夔州府衙后堂,十几个侥幸保住官位的士大夫唉声叹气,周仕登连续问了几次都没有人发表高见,一个个仿佛大难临头。

见没人开口,周仕登只好道:“千里为官只为财,本官以为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咱们都多凑些银子,给那党巡按送上几万两,本官就不信他还会为难我等。”

第七十六章:出手了第七百八十八章:层层扒皮第四百九十一章:周遇吉第三百零五章:复州攻防战第三百四十五章:鹰巢墩第三百五十二章: 时机第一百三十九章:巧取榛子镇第五百八十一章:被畏罪自杀第三百八十二章:再拓土二百里第三十二章:座上宾第六百八十一章:翻天覆地第四百一十九章:过洋牵星术第三百零九章:宣传很重要第八百二十九章: 尴尬第五百零四章: 瞬间崩溃第六百一十一章:崇祯痛哭第五百五十一章:杀奔荆州第五十八章:皇帝长了面子第八百一十章:竞争机制第七百六十四章:烽火连天第六百五十五章:金银铜币第一百九十四章:秘密战线第八百一十五章:以正视听第六百九十二章:整兵再战第六百五十五章:金银铜币第四百七十一章: 突出包围圈第五百六十六章:建奴流寇互动第二百一十六章:大闹怡春院第八百九十章:一身是胆第三百四十四章:爆破第二百六十章:掐时间第六百八十五章:英雄部队第二百三十六章:巍然不动第四百三十九章:皇帝入股第二百六十三章:神佛庇佑第三百五十八章:叛乱第三百零五章:复州攻防战第一百三十五章:骄傲第五百六十一章:以战养战第二百三十二章:冷热兵器混搭第七百二十三章:排兵布阵第四百八十三章:锄奸去恶第一百二十四章:查杀奸细第五百六十三章:不知所踪第六百九十二章:整兵再战第四百四十一章:请旨出击第四百八十六章: 进京第一百九十三章:丰收在望第三百四十四章:爆破第一百三十九章:巧取榛子镇第一百七十二章: 竖子不足为谋第八百零九章:崇祯十一年第二百八十四章:青年炮兵第八百七十四章:刻薄第九百五十一章:击毙李闯贼第六百八十六章:全线反击第四百二十四章:夺岛之战第六百三十五章:要挟朝廷第六百零九章:趁火打劫第八十八章:五湖四海第三百零三章:攻心战第九百零五章:永世不得翻身第四百四十四章:西征第三百一十七章:开了先河第六十九章:交换第四百八十六章: 进京第二百九十八章:如鲠在喉第五章:一个倒霉鬼第三百一十九章:北上第八百九十九章:汉文明之光第三百五十三章:今嫌紫蟒长第三百一十五章:狼窝堡第七十三章: 分麾下炙第六百一十五章:争夺南海第九百三十四章:台湾岛纳入版图第四百八十三章:锄奸去恶第七百四十四章:郑芝龙第一百八十八章:炼钢第二百三十五章:鞑子应战第五百二十章:何以为报第八百七十三章:孤家寡人第五百一十九章:恍如隔世第五百二十二章:知恩图报第六百一十一章:崇祯痛哭第三百九十八章:出海赚钱第七百零八章:怕啥来啥第七百五十一章:各显神通第五百一十三章:替天行道第三百八十七章: 耍无赖第四百九十四章:匪过如梳第三百八十八章:点将平叛第三百四十四章:爆破第七百七十一章:直冲平壤城第四百三十八章:算计第一百七十一章:颜如玉第三百六十章:脉门第五百五十一章:杀奔荆州第五百七十三章:疾驰入援第三百二十章:杀了一路第二百三十四章:牛刀小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