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六章:暴怒

黄道周、刘宗周、史可法、倪元璐这些人乃是谦谦君子如假包换,他们一个个还都是甘愿为国殉葬的铁骨铮臣。

但他们适合生活在太平盛世,明末乱世用这种人当官其实会误国误民。

又见到刘宗周出班奏对,又听见了没有营养的话一大堆,崇祯满脑门子黑线。

郑国昌见刘宗周跑题了,及时打断道:“陛下,边关烽火连天,山陕、河南饿殍满地,此时维稳为主,要使得天下大治须得灭亡东奴、消灭流寇使得子民不至于饿死才行。

臣建议陛下即刻下旨严令洪大人、杨大人守稳边墙,配合‘红旗军’扩大战果。”

连黄道周都觉得好友刘宗周此时谏言不合时宜,及时出班道:“陛下,臣附议,君子尚且以直报怨,东奴屠戮我大明官宦、军民多不胜数,此时明军当奋勇争先,多多杀奴以报仇雪恨!”

温体仁道:“大明被建奴荼毒久矣,是时候一雪前耻了,老臣恳请陛下颁旨命令全线反击!”

紧接着所有的阁臣都附议,接下来朝臣简直是众口一词,他们都要求皇帝下旨让所有的明军发动反击收复失地解救被裹挟的军民。

皇帝从善如流,下旨命令杨嗣昌、刘之伦、卢象升、洪承畴、陈必谦等等伺机出击。

反击已成定论,群臣转换议题讨论郑之惠亲自送来的征虏大将军奏疏,主要内容有两点。

第一要求皇帝下旨督促宣大总督杨嗣昌加强宣大边墙的封堵,命令三边总制洪承畴严防死守延绥镇关隘边墙,防止狗急跳墙的清军突破防区逃之夭夭。

第二条就有些棘手,征虏大将军初步估计嗷嗷待哺的难民将要达到三五百万之多。

要求朝廷尽快筹集救济粮,组织官吏准备种子、牲口和农具为明年的春耕做准备,否则打退清军后山西爆发的大饥荒将要面临易子而食的惨景。

大明家大业大事情多,消弭兵灾之后又得应对天灾和粮荒,还好守住了京畿之地,从上交的本色中能够挤出五六十万石粮食支援山西,可是面对数百万饥民无疑是杯水车薪啊!

这一刻崇祯又开始头大如斗,心里无比烦躁。他向群臣问计如何解决迫在眉睫的粮食问题?可是群臣面面相觑无人有良策。

谁知不知趣的刘宗周又出班奏对,大谈皇帝躬亲庶务之非,必须自去其聪明,慎独用贤,昭世教以正人心,崇儒重道,始可救衰亡于万一。

暴怒的崇祯忍无可忍,当场把刘宗周贬谪为庶人赶回老家去了。

千百万饥民嗷嗷待哺之时,刘宗周没有良策,大谈什么道义、君子能当饭吃吗?被罢官还乡也是活该!这种人根本不是做官的料。

见群臣无计可施,皇帝开口要求文官武将捐献钱粮助山陕、河南灾民渡过危机。

温体仁、郑国昌、何如宠、程国祥、贺逢圣等等大员带头认捐,温体仁家不太富裕咬咬牙认捐八百两银子,郑国昌财大气粗当场答应给一万两。

最后户部尚书程国祥带着十几个户部官员汇总,皇帝向群臣化缘一共将要获得三十余万两银子,崇祯挤出内帑十几万两凑足五十万,这些钱专款专用,将要用于在江南购买粮食。

刘之伦、卢象升已经在出击之中,皇帝有没有再次下达全军伺机反击的圣旨根本不重要,他们在积极布置截杀建奴后队。

杨嗣昌接到圣旨后就觉得如芒在背,他一到任宣大就是烽火连天,根本没有时间整顿人马修建边墙构建防御体系,如今的防区仅仅是坚守几座城池而已。

宣大防区的长城接近一千里,建奴可以攻击的关隘几十处,无论怎么布置也吃不消几万建奴攻击一点,杨嗣昌心知肚明。

他依旧采取坚守城池的方略按兵不动,至于清军是不是来宣大防区破口出关只能全看天意。

内地明军被抽调导致流寇压力大减,又由于缺席了天敌孙传庭导致高迎祥这个大盟主还健在,高迎祥部积攒的铁甲骑兵达到了七八千。

跟官军打了好几年,大浪淘沙,流寇的战斗力直线上升,去年干掉了曹文诏和一两千曾经的关宁铁骑后,流寇的自信心完全不一样了。

流寇或进或退在商洛山中跟曹变蛟、吴自勉、左光先三个总兵官和十几位参将、游击、都司率领的明军捉迷藏,把几万明军硬生生拖瘦了、拖垮了,拖得怨声载道……

没多久善于流窜的高迎祥、李自成、老回回等等大头领就成功摆脱明军形成的包围圈再次突入陕西,他们率领人马又杀到了西安附近。

有传闻高迎祥意图拿下西安自立为秦王,为此西安守军高度紧张,黄维正和韩志宽麾下的人马是守卫西安的主力,兵马合计都不超过五千。

这还是得到了“红旗大粮行”和“四方钱庄”接济的结果。

西安是天灾、兵灾的重灾区,流寇跟官军反复拉锯,幸存的老百姓根本无法完成生产自救,粮食都是天价,兵丁们即便拿到足饷都难以养家糊口,从贼参与打家劫舍者多不胜数。

西安坚城里有不少“红旗军”产业,又有两位跟征虏大将军渊源深厚的将领黄维正和韩志宽,协防这座城池是陕西军情处的重要任务。

黄、韩二将的麾下中有不少官佐、兵丁被发展为旗卫,这不足五千人马由于能够在“红旗大粮行”买到定量限价粮,故而没有饿肚子。

一百几十基层武官和好兵是旗卫或者是旗卫考察对象,这不足五千人马的精神面貌跟内地明军截然不同,训练时也不是装装样子,完全动真格,战斗力不成问题。

洪承畴担心流寇真夺取西安俘获或者打死大明秦王,不敢怠慢,紧急命令曹变蛟、左光先等等率领人马赶去西安驱赶流寇。

调吴自勉、尤世威等等将领率领人马赶往延绥镇于贺人龙等等将领的人马合兵一处,这几万明军争取封堵东路的神木、孤山、清水诸营堡,中路的榆林、鱼河、清平等堡。

第三百九十章:控制宁远第五百三十章:消失在历史第八百二十六章:厮杀一番第四百四十五章:五抢行动第八百六十章:有口皆碑第二百七十章:饱以老拳第六百七十八章:亢奋第一百一十一章:瞎掰第三百二十七章: 凤凰堡第四百一十五章:未战先怯第三百八十三章:布局第五百八十八章:活捉武纳格第三百九十一章: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第三百四十二章:炮弹肆掠第四百九十三章:幻想第九十三章:降低危险性第四百七十三章:咬牙切齿第九百零八章:不辱使命第四十四章:疾驰第九百二十三章:光明前途第三百一十一章:忧思郁难排第七百八十二章:不可饶恕第九百零七章:全面进攻第六百一十二章:兵丁闹饷第四章:想打劫建奴第五十二章:夺城第三百一十二章:不惜马革裹尸第三百八十一章: 东平侯第六百二十九章:五年平辽第六百七十三章:夺取偏头关第七百五十五章:流寇闹得欢第二百零六章:为人民服务第九百二十七章:重见天日第六百八十四章: 朕需要大炮第六百三十二章:奴酋称帝第四百八十三章:锄奸去恶第八百八十八章:崭露头角第二百一十九章:以牙还牙第四百零五章:心事重重第五百四十章:一针见血第三百九十五章:防御体系第六百二十四章:立锥之地第七百七十一章:直冲平壤城第八百二十章: 固若金汤第七百三十二章:开疆拓土第八百六十五章:海西四部第三百五十章:金州营地第三百三十五章:景阳钟声第五百零九章:饿殍枕藉第八百四十六章:化为焦土第九百一十一章:稳扎稳打第三百零一章:结硬寨打呆仗第六百八十六章:暴怒第二百四十二章:树倒猢狲散第六百九十三章: 截杀第一百四十二章: 火器部队第六百四十七章:流水不腐第六百二十九章:五年平辽第二十九章:坠马第四十五章:忠义千秋第一百八十章:天造地设第七十八章:扯张虎皮做大旗第三百七十八章:金州大捷第五十八章:皇帝长了面子第四百四十五章:五抢行动第四百一十章:首战告捷第九百章:三叩九拜第二百一十九章:以牙还牙第二百零一章: 渗透第七百五十五章:流寇闹得欢第四百一十九章:过洋牵星术第一百零五章:投名状第二百三十二章:冷热兵器混搭第四百八十三章:锄奸去恶第三百零三章:攻心战第二百九十二章:谋夺南四卫第五百三十四章:彻底服软第八十七章:守备营第三百四十九章: 中计第九十三章:降低危险性第八百五十八章:化被动为主动第三百一十二章:不惜马革裹尸第五十章:“兵坚强”第三百八十四章:有枪就是草头王第四百七十九章:首级市场化第八百三十二章:分而治之第三百五十章:金州营地第六百九十八章:伤筋动骨第七百五十三章:各怀鬼胎第八百二十八章:翻脸第一百四十五章:拼爹第七十五章:死生同第六十章:出色又出众第九百五十二章:强攻汉中城第二百九十七章:永平副将第九十四章:双鱼村第七十四章:显摆第六百五十六章:侯恂下狱第一百六十四章: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