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章:无间道

范文程和宁完我为了自己的安全也为了确保完成任务,挑选人手之时极度认真。

潜入者的忠诚度是重中之重,所有人都是从投奔大清国的汉将家丁和各牛录的旗丁中选拔,最起码的条件就是家庭完整。

万一他们叛变投明,不仅仅家主会被问罪,他们留在盛京的儿孙都会被千刀万剐。

满清物资匮乏,但是金银财宝不少,几百执行特殊任务的汉奸都领到了大量黄金和珠宝作为活动经费。

六七百特务们由范文程、宁完我集中培训一段时间掌握一定的技能后跟随济尔哈朗绕道伐明的大军前往陕西,一部分人转道四川前往贵州、广西。

大明已经陷入混乱,原本的路引制度已经名存实亡。

再加上满清这些年攻破了太多大明的城池,得到了大量大明官府的文件、印章,连巡抚这一级的官印都有好几枚。

给无间道一个合法的身份太简单,使用的路引都是真正的大明官方出品。

这个时代相当于身份证的路引上仅仅是文字记录,不但没有照片,连简单的画像都没有。

估摸着即便遇见衙役、官兵检查,他们也无法分辨真伪,无间道再给检查者几分碎银子肯定能够安全过关。

黄汉在布置姜新、陆元华、窦快、谢虎潜入平壤防线做无间道,没想到红歹是也即将派遣范文程、宁完我潜入大明搞事情。

兵者诡道也!古人诚不欺我。相对于黄汉、红歹是,崇祯皇帝一点点都不“诡”,绝对是个老实人。

此时这个老实人还在等待杨嗣昌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带来好消息。

殊不知满清又要耍花样,用不了多久,大明更加狼烟四起,需要张网已待的何止十面?

偏偏此时剿饷已经下派,基层农民面临的负担加重,眼看着活不下去了,揭竿而起者会掀起一股造反的高潮,大明肯定会雪上加霜。

崇祯去年从黄汉打击晋商之中分了一杯羹,手头宽裕不少,有了剿饷收上来的预期,急功近利的崇祯迫不及待了。

他拨付大量钱粮给杨嗣昌用于增加兵力,期待早日完成围歼流寇的夙愿,殊不知好不容易弄来的粮饷到了下边真正用来招募青壮年成军的少之甚少。

文官层层克扣,武将吃空额屡禁不止,他们都掌握了贪墨军饷的窍门,都联合起来欺骗杨嗣昌派下来负责点验人马的文官。

往往通过点验的人马中超过一半都是临时拉来的流民、乞丐,还有一部分是当地的流氓、混混。

这样的军队如果真拉出去跟流寇干仗,一大半人行军途中就跑了,一小半人遇见流寇绝大多数都会选择加入。

崇祯朝的最后几年就是如此,绝大多数剿寇的明军约等于成为了为流寇送装备、送兵源的运输队。

然而大明流寇太不堪,不仅仅相互之间的联合松散,还一个个都脱不了匪气。

他们目前根本没有提出“均田免赋”的政治纲领,还是采取拿下一地就毁了一方的做派在野蛮生长,拷饷、凌辱妇女、肆意屠杀搞得天怒人怨。

满清、‘红旗军’、流寇、大明朝廷四方博弈,老实人崇祯肯定最吃亏,笑到最后的成功者肯定是最“诡”的那一个!

“红旗军”发动春季攻势拿下一大半朝鲜,稳住局势后紧接着发动秋季攻势夺取平壤,年底前肃清朝鲜半岛的清军实际控制鸭绿江是计划内的任务。

原本没有意图全歼留在朝鲜的清军,现在探报到制造扬州十日大屠杀的元凶多铎就在平壤城,黄汉决定召开会议调整部署,争取把多铎以下一万满蒙骑兵全部留下。

孙传庭、宋鹏飞、刘奋勇、孙元化、毛承禄、金声、黄龙等等文官武将得知征虏大将军的要求后,人人摩拳擦掌。

他们当然不满足于逮拿一个汉奸王,都渴望逮住老奴的儿子、正经八百的建奴亲王朝天阙。

完善计划的同时还在不断修改计划,还得防止给清军的压力过大,导致多铎感觉到危险放弃平壤逃回辽东。

如果是在辽东意图布置围困一万骑兵的包围圈试图全歼敌人,肯定是困难重重,因为辽东北方的天地太广阔了,多了崇山峻岭,少了鸭绿江天险。

要在几百里的方圆设置能够确保不被一万骑兵冲垮的防线谈何容易,这得调动多少人?投入多少劳动力?

朝鲜半岛的地形优势明摆着,这里三面环海,使得遭遇打击的满蒙骑兵不可能往东、南、北三个方向突围。

往西是他们的必由之路,可是发动进攻的八月初正是鸭绿江水量充沛的几个月,江上来往不绝的战船进行封锁,建奴在中下游根本无法完成渡江。

因地制宜给满蒙骑兵布置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再慢慢收紧是孙传庭心中的计划,为了确保不会出现疏漏,必须身临其境。

沈明、俞飞等等虽然没有参与汉城攻防战,但是他们也很忙。

他们率领水师战船不间断在沿海、沿江搞偷袭,累计截获不少物资和粮食,斩杀俘获了满清军民不下于一万。

水师陆战队绝大多数是知识青年,他们只要登陆就会观察地形记录数据,回到战船上立刻绘制地图、制作沙盘。

利用崇山峻岭伏击骑兵,是孙传庭的主谋,他提出来之时就得到了黄汉的大力支持,因为历史上的他就是利用山地伏击了高迎祥的老营骑兵。

孔有德选择重点防御平壤防线,连义州地区的清军都被调走了一大半,由于“红旗军”水师陆战队经常袭扰,留守的两三千清军如今根本不敢接近到大海和大河的五十里内。

除了水师陆战队没有配置骑兵外,进行朝鲜战争的“红旗军”有十三个营拥有骑兵千总,加上近卫营的骑兵,人马也达不到一万八千。

开城以南那么大的地盘刚刚纳入囊中不久,抵抗力量没有完全消除,总要留下五个千总骑兵不间断巡视新设立的州城府县。

因此参加平壤争夺战的骑兵也就比满蒙骑兵骑兵多了两千,总人数一万二千左右。

第八百六十九章:战意盎然第六百七十五章:欲盖弥彰第五百九十四章:光荣牺牲第七百二十九章:轰击前进第四百八十五章:又是流爵第八百二十八章:翻脸第五百三十六章:狗第三百二十九章:震慑第一百八十六章:躺着中枪第六百九十五章:不归路第五百二十一章:罪莫大焉第五百六十章:量力而行第三百一十七章:开了先河第八十七章:守备营第三章:武器第六百三十二章:奴酋称帝第一百九十章:全钢胸甲第六百章:日落西山第七百九十九章:穷凶极恶第二百四十七章:只是未到伤心处第六百五十一章:可乘之机第五百零六章:放虎归山第五百五十六章:夔州城第八百六十二章:收复交趾故土第七百七十六章: 惹毛了大明第三百八十八章:点将平叛第四百三十章:近水楼台第七章: 热血沸腾第七百九十五章:为何而战第八百零三章:顺我者昌第八百六十七章:各凭本事第一百三十九章:巧取榛子镇第四百八十五章:又是流爵第五百零八章:天天杀人第三百九十八章:出海赚钱第七百五十五章:流寇闹得欢第六百零五章:鞭长莫及第五百九十七章:神经错乱第六百一十八章: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第二百八十三章: 拥有氺营第五百七十三章:疾驰入援第八百二十七章:急怒攻心第六百四十一章:点兵排将第五百八十三章:腐朽得发臭第三百零二章:围困复州第八百一十章:竞争机制第八百三十五章:选择第一百三十七章:空耗光阴第九百五十四章:生死抉择第九百四十四章: 无坚不摧第一百六十章: 夺门而入第二百六十七章:征服与掠夺第八百零七章:剮了多铎第五百九十五章:归来第一百一十三章:爆发边缘第五百七十三章:疾驰入援第八百三十七章:拓土第六百七十四章:赶尽杀绝第三百八十三章:布局第四百八十一章:皇帝惦记着第四百二十一章:猛士第六百二十二章:发财第八百六十五章:海西四部第五百六十一章:以战养战第一百八十八章:炼钢第四百三十四章:挂炉烤鸭第七百八十二章:不可饶恕第四百二十一章:猛士第四十四章:疾驰第三百六十六章:短兵相接第九百四十四章: 无坚不摧第六百二十一章:亢奋第二百一十二章: 瞧一瞧看一看第四百一十六章:臭名昭著第三百三十一章:宽奠堡第二百一十九章:以牙还牙第八百七十一章:中原方面军第六百五十四章:食言而肥第一百六十二章:选择题第一百三十二章:顺天巡抚第四百八十四章:过于自信第五百零三章:官军杀贼第九百四十九章:潼关攻防战第四百八十三章:锄奸去恶第九百二十九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三百零七章:明军杀来了第六百四十章:绕道伐明第八百六十九章:战意盎然第六百四十八章:狼烟滚滚第九百四十五章:整编锦衣卫第七百四十一章:如虎添翼第二百四十九章:富贵险中求第三百五十一章:炫耀第二百五十二章:死心塌地第六百一十八章: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第六百八十九章:飞行军第七百零四章:里应外合第四百一十五章:未战先怯第五百八十六章:不留活口第四百七十九章:首级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