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绝望的崇祯

紫禁城,乾清宫

崇祯呆呆的坐在案几之后,内心已经陷入了绝望。

唐通那厮连挡都没有挡,就献城投降,导致居庸关失守,闯贼兵临城下。这让崇祯内心陷入无比的绝望。

宣大蓟州的边军泰半都叛国投降,连被自己封为定西伯的唐通都降了,自己还能指望谁?

吴三桂吗?圣旨已经发出了好些天,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却始终不见动静。

陈越?崇祯已经知道陈越进了城,可是陈越只有三千人,外面可是有着闯贼数十万大军,三千人又能济什么事?若是陈越早来数日,赶在闯贼围城之前,还有可能把自己护送出城,而现在什么都晚了!

况且以陈越的跋扈,崇祯并不能相信他会对自己忠心,说不定会和唐通一样临战投降,再把自己当做礼物送给闯贼。

朕是大明的皇帝,一国之君,就算死也要死得堂堂正正,绝不被俘受辱于贼!想到此处崇祯的神色坚定了下来。

“皇爷,皇爷,”王承恩一脸的惊慌,屁滚尿流的跑了进来。

“什么事,如此慌张,成何体统?”崇祯冷冷看着王承恩,故作冷静,可颤抖的声音显示了他的紧张不下于王承恩。

王承恩勉强镇定了心神,跪拜下来,悲声道:“皇爷,西便门失守,闯贼已经进入了外城!”

啊!崇祯闻言就是一哆嗦,手抖处,龙案上的白玉镇纸打翻在地,摔为数段。

完了,闯贼进入了外城,这京师真的守不住了!

“皇爷,要早想办法啊!那李自成不是派了杜勋来谈和吗,提出把整个西北割让给他,封他为西北王,然后就会罢兵。要不,要不皇爷您答应他算了!”王承恩期期艾艾的说道。

杜勋来和谈的第一时间王德化就派人来送信,带来了李自成的条件,就是把陕西甘肃西宁等整个西北之地封给李自成,封他为西北王。闻此条件,朝廷人心浮动,崇祯却不置可否,只是让朝廷先商议一下派出议和的人选,实则指望能够通过议和拖延一点时间。

“糊涂!眼下已经如此,闯贼都攻下了外城,换做是你还会谈和吗?西北和整个大明的江山哪个更好?”崇祯怒斥道,“再和谈,不过是平白受辱而已,朕就是死,也绝不担上这个恶名!”

“那,那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王承恩呆呆的坐在地上,失魂落魄。

“朕可以死,但是大明的江山不能完!你派人去把太子和永王定王叫来。”崇祯吩咐道,如今,他不得不安排后事了。

很快,太子朱慈烺、定王朱慈炯和永王朱慈炤三人被喊了过来,哭哭啼啼的站在殿中。

看着自己的三个儿子,崇祯心中发酸,形势如此危机,他自己已经一心殉国。可是却硬不下心思让三个儿子跟着一切死。心中隐隐还有一个指望,希望儿子们能逃出生天,逃到南方登基。这大明不能没有主人!

王承恩抱着几身粗布衣服进来,和几个宫人一起侍候着帮着三人换上。脱掉身上的太子王爷服饰,换上了平民的衣服,可是娇嫩的肌肤眉宇间的气质却还是与平民家孩子迥然不同。

崇祯拉着太子朱慈烺的手,慈爱的目光看了又看,细心的叮嘱着。

“我儿今日是太子皇子,明日皇城一破就是普通小民了,都逃生去吧。朕和母后都将以身殉国,自愧有何面目见祖宗于地下?

汝趁乱逃生,需要改名换姓,在离乱中小心隐匿行迹,不要让人识破你们的身份。见到年长的老人呼之为翁,年轻一些的呼之为叔伯,见到年幼者以兄弟相称,其他文人、官人、军人各有称呼务必小心谨慎加以区别,嘴巴要甜一些。

万一能逃出北京保全性命,则兼程赶往南方,去南京登基。他日当提大兵来为父母报仇!”

言语毕,崇祯呜咽不能成声,三个儿子则放声痛哭,左右侍候的宫女太监们无不掩面而泣。

“父皇!”太子朱慈烺跪在了地上,泣不成声,“我和弟弟们该去哪里啊?”

“按理说,去你外公家最为安全,可是他的目标太大,早晚会被闯贼搜查到。哪些文官勋贵们也不可靠,闯贼入城后同样不会放过他们。所以,你们最好逃到平民之家,想法躲藏起来,等乱象过后,在想法出城。”崇祯想了想,吩咐道。时至如今,他赫然发现自己竟然找不到可以托付太子之人!

城内的文官勋贵们一一在崇祯心中想过,他在想,到底谁能保护自己的儿子。突然,一个人的名字映入心头。连忙扭头问身边的王承恩,“陈越现在在哪里?”

“啊!”王承恩愣了一下,道:“他入城后负责防守永定门,可如今外城陷落,就没有再听到他的消息了。多半,多半......”

崇祯的眼睛一下子闭了起来,外城陷落,面对数十万蜂拥而入的闯贼,陈越只有三千人,即使不投降多半也无幸理。

“罢了,你派人带着他们出宫,想法藏匿起来吧。”崇祯黯然吩咐道。

王承恩答应一声,带着太子兄弟三人出门去了。

看着一步一回头的三个儿子,崇祯忍不住热泪横流。

安置好儿子之后,崇祯思虑再三,却全无主意,只得传下圣旨,命令守卫紫禁城的禁卫们加强防守,不许放任何人接近。可他也知道,若是内城再被攻破,凭借这皇城和宫城的城墙,绝对支撑不了多久。

坐在龙椅上,只听得炮声隆隆,喊杀声步步紧逼,崇祯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于是便带着几个太监往太和宫而去,他要召集群臣,商议该怎么办。

一路上,到处都是太监宫女在宫中乱跑,一个个背着包裹只顾逃命,看到崇祯一行时,也只是远远的避去。这个时候,谁都知道大难来临,与其留在宫中陪着一起送死,倒不如逃出宫去。当然临走之时,顺手拿些宫里的物品以做生活之资也无可厚非。

见到这些乱窜的宫人,王承恩大怒,厉声呵斥时,崇祯却阻止了他。

“算了,让他们去吧!”崇祯长叹一声,面容无限的落寂。树倒猢孙散,概莫如是!

伤心过后,崇祯冷静了下来,吩咐人去把皇后及嫔妃们喊了过来。

很快,周皇后和

第712章 五雷大法显神威第307章 大明的顽疾第831章 胡茂桢的选择第891章 重甲步兵第二十二章 买场地第一百三十八章 家事第871章 会不会有援军?第973章 无题第485章 歼灭第350章 巨大的缴获第232章 冲阵第413章 翻手为云第356章 狼狈第523章 反间(下)第983章 思想转变了过来第九十四章 考核(下)第392章 舆论战第616章 攻伐东番(上)第197章 马匪第一百八十一章 狼狈第807 章 姜瓖反清第271章 继统之争第633章 大明之强你们红毛鬼无法想象第709章 声东击西阎应元第961章 郑芝龙之死第502章 水淹七军(1)第509章 千骑卷平冈第376章 军械第283章 逆第812章 得民心大事可成第1042章 大明不能允许有乱贼的存在!第十一章 父子夜谈,矢志报国第380章 排行老二第584章 给谁卖命都一样第八十章 兵发西山镇第393章 朝廷的动静第945章 以待来日第1030章 商税第985章 史可法入九江第九十三章 考核(上)第724章 决战的时刻到了第919章 收复北京第466章 接应第223章 劝降第一百三十六章 尚驸马第629章 谈判第八章 算账第387章 下定决心第839章 完了第246章 决策第729章 背叛第529章 内讧的前兆第572章 风渐起第一百七十八章 刺杀第791章 江西巡抚阎应元的奏疏(第一更)第598章 这个荷兰人太讨厌了第841章 洪承畴被俘第二十二章 买场地第255章 路上第202章 翻脸第一百二十四章 索要战功第391章 反击(加更求订阅)第915章 兵发山海关第700章 西军攻打九江之贰第678章 攻下吉水县城第十四章 少年吴平第306章 崇祯的心思第四十一章 黑夜中的杀戮第517章 别骂我(4000字大章)第830章 大战一触即发第585章 固执己见第245章 坑爹的郝摇旗第1030章 商税第479章 征粮征丁第951章 郑芝龙要谈判第一百八十六章 有圣谕第906 王寅督师第562章 到达杭州第1026章 设立商部第835章 穷途末路第478章 李自成之死(4000字大章)第396章 抢劫第732章 捷报传南京第520章 世代都是大明的忠臣第四十九章 组建家丁队伍第一百三十八章 家事第452章 武昌第292章 船队南行第489章 华夏之地岂容鞑虏肆虐!第六章 前尘往事涌心头第一百七十七章 王寅第441章 刘能的计策第584章 给谁卖命都一样第761章 史可法的演技第806章 三路大军攻山东第979章 白头第545章 难写的报捷文书第915章 兵发山海关第993章 不欲赶尽杀绝第740章 储君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