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耽罗岛殖民经营(二)

“这样吧,本督给你们三天时间考虑。[..]牧场的未来,掌握在诸位手中!”李旺向众人下达了最后的通牒。

众位商人纷纷告别,或是急急忙忙赶回家中,或是数名商人相约在酒楼上商议大事。这三天之内,耽罗岛上的商人,陷入了一片忙碌中。

最终,他们磋商的方案是,众多商人共同借100万两白银给牧马场管事崔辛,让崔辛承包牧马场。商人们拆借的资金作为债主,年息为10%……

事实上,牧马场作为岛上主要的财源,保守估计一年是可以赚25万两银子。这个前提是——防范内鬼与商人勾结,窃取牧场中的畜牧。

岛上每个商人都非常动心,但是却没有信心整治马场的弊病。因此,商人们有点犹豫,不敢自己出头,但是他们又不愿马场的利益被别的马贩子垄断。

因此,这才抬出了崔辛作为傀儡,成为牧马场的承包者。

当然了,本质上还是众商人联合瓜分牧场的利益。而马场的承包者,以及幕后的利益集团,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必要会整顿牧马场过去的种种弊端。

当然了,牧马场今后的具体经营,与殖民当局已经没有关系了。因为,殖民当局已经提前将承包款项拿到手了。

对于自己来到耽罗岛不久,便空手套白狼获得了100万两的启动资金,殖民总督李旺心中也是非常得意。

而这个策略却是幕僚沈君想出来的。因此李旺 第 205 章 和诗词,在特区的报纸上根本没有人关注。后来,沈君草草的阅览了一些关于殖民、经济、世界地理之类的文章,忽的开窍了一般,成为了殖民主义的鼓吹者,在报纸上写了一系列殖民文章,开始成为了特区的名士。

李旺便是看重其名声,而聘用为幕僚的。

沈君摇着手中一把扇子,儒雅的说道:“殖民经营之根本,一曰移民。二曰经营,三曰统治,四曰军事。此时,耽罗岛基础设施落后,加上大明本土移民不够多。还不能更有效率的榨取殖民利益。东翁应该加快码头、仓库、房舍、军营的建设,用来容纳更多的大明移民。”

“大明的移民来此地做工,工钱皆全额给予,让明人在殖民地高人一等,从而成为殖民政策的拥护者。而朝鲜人来做工,工钱一半给其本人。另外一半交给朝鲜的国王。如此一来,朝鲜的小朝廷,能够从岛上的这些流放罪民身上,获得远远超过过去的利益,自然会支持我们的殖民当局的统治。而朝鲜雇工,晓得了自己一半的工钱是被朝鲜的小朝廷拿走了,长此以往会对朝鲜的朝廷产生不满。而我们借机给予少数有能力、汉化程度高,并且心向着我们的朝鲜人赐予大明国民的待遇,可以全额发放工薪。这样一来……”

“高啊,沈先生!”李旺闻言,对于沈君的提议,大为赞赏。

第二天,殖民当局发布了《招工令》,招募2000名工人,男女不限,有力气、能吃苦,木工、铁匠、泥瓦匠等等技术工种优先,最低月薪为500文钱!

这个张贴的公告,经过了会读书识字的朝鲜读书人翻译。一时间,岛上的众多朝鲜底层人沸腾了。

500文钱,别说是在耽罗岛是一笔高的薪酬。哪怕是在朝鲜最繁华的汉阳城,普通的工匠也只能获得这么多的工钱了。

众多听了读书人翻译榜文的朝鲜人,纷纷议论。

一名30多岁的木匠嘀咕道:“不会是骗局吧?给这么多工钱?”

另一名渔夫顿时道:“没见识的东西!人家是大明上国派来的总督,能骗你这个小人物?你不去还好,省得给我们朝鲜人丢人!”

一名浓妆艳抹的妇人则是幽幽道:“不知道明国的老爷,需不需要奴家的服务。”

在张贴了榜文的当天。

济州城内年轻力壮的劳动力,被招募一空。

接下来几天之内,2000人的名额,已经招满。没有机会找到一份工作的当地人,纷纷懊悔不已。

招满了人手后,耽罗岛上迅速开始大兴土木。

山岩上,到处是伐木、石块、烧石灰的。

而济州码头附近,则是开始大兴土木。码头被扩大,而济州城不远处,则是开始建设整齐的街道、砖石房屋。

大规模建设房屋,对于岛上还是颇为吸引人关注的。

因为,当地土著们居住的环境,堪称原始简陋到了极点。岛上大多数人,仅是在山上开凿洞窟,在洞中穴居。石窟没有门,没有窗户,居住环境和原始人差不多。只有一些有身份的富人,才有条件才城市中建设宅院居住。

因此,当地土著一面看热闹,一面奇怪——

大明的总督老爷,拼命的间屋子做什么?

难道大发慈悲,让哪些住在洞里面的贱民们搬进城内住?

不过,在十多天后,几艘海船,载着500多名明人,住进了一些赶工建成的木屋中,岛上的土著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建给明国的老爷们住的。

虽然羡慕明国的老爷搬上岛后,迅速能够住进城内的房子中。但是,土著们很快心理平衡了——人家是明国的老爷,咱们的贱民,能比吗?

虽然用精神胜利法安慰自己。但是岛上的土著们,心中不断的涌现出一丝渴望——好想和老爷们一般,能够住城里面的屋子,而不是山上的洞窟。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65章 去钦天监挖人才第243章 福利、户口、尚武之风第198章 拍卖、管子思想第35章 蜂窝煤和煤炉第42章 追悼会、烈士、抚恤第163章 明朝时期的石油化工业(一)第263章 返航第284章 天津巡抚的忧郁第155章 简单机械之滑轮组(一)第82章 不怕对手神,就怕队友猪第138章 绞肉机(一)第263章 返航第19章 建镇、开荒、马铃薯第230 天津水师的“蛙跳”第23章 郑芝豹、招商局、公制单位第133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205章 耽罗岛殖民经营(二)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军助剿第175章 买办(一)第99章 与虎谋皮(一)第122章 仗义多屠狗辈第54章 党报(一)第196章 郑芝豹的生意第189章 漕帮之乱(二)第61章 何塞船长的商品(一)第70章 丰收(一)第137章 探病第34章 阴谋第5章 总顾问衙门、庄田拍卖第284章 天津巡抚的忧郁第139章 绞肉机(二)第222章 香水的暴利第93章 葛沽的规矩(二)第226章 钢铁的价值第73章 民心沸腾第62章 何塞船长的商品(二)第85章 独石口(三)第112章 战后余波第53章 政治经济学第284章 天津巡抚的忧郁第233章 烟草第136章 送别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第219章 整风第149章 玻璃产业第277章 皇帝养成计划(二)第34章 阴谋第176章 买办(二)第279章 权贵田弘遇和名士钱谦益(一)第275章 军火订单第246章 长崎(二)第46章 圣旨第72章 丰收(三)第94章 郑芝豹的葛沽见闻(一)第44章 剿匪、劳动力、国家资本主义第27章 顾问党利益集团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会死(一)第219章 整风第279章 权贵田弘遇和名士钱谦益(一)第69章 忽悠就是力量第260章 松江、复社、张溥第93章 葛沽的规矩(二)第232章 经济合作第210章 扩军、银行第56章 建党(一)第10章 荒地、兵营、练兵第17章 军营、搬家、书第192章 整顿漕帮第162章 货币第223章 皇城岛海战第6章 科技创新,从珍妮机开始第74章 抢修棱堡第35章 蜂窝煤和煤炉第170章 朝鲜布局(一)第195章 军火倾销、耽罗岛半殖民地第250章 商人、枪炮、十字架(二)第283章 医院、防疫、显微镜第202章 皇帝南下第262章 不做死就不会死(二)第161章 自由民第8章 欲练兵第124章 班师第178章 风俗第100章 与虎谋皮(二)第253章 愿赌服输第196章 郑芝豹的生意第74章 抢修棱堡第163章 明朝时期的石油化工业(一)第65章 去钦天监挖人才第228章 老朋友何塞(二)第266章 钻床、锯床第182章 暗流(三)第96章 葛沽炒房记(一)第146章 手持钢刀九十九第117章 震动(一)第2章 这场戏不能演砸了第279章 权贵田弘遇和名士钱谦益(一)第12章 阶段性训练成果第74章 抢修棱堡第72章 丰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