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计划

呼啦啦的寒风,从窗外吹来.......

肖图白在被窝中缩了缩身体,室内充满芳香。[ ~]不是花香,而是少女体香。目光在室内扫过,发现两名美女,正在勤快的清扫室内。

“大人,您醒了......”柳馨予看到肖图白炯炯的目光盯着她,脸上露出一丝红晕,“奴婢给您盛热水洗脸。”

“好,你去吧!”肖图白微笑。

“是,大人。”

昨夜,肖图白从崇祯分身那里借机**,要了两名美女,本来是准备将一些霪荡行为付诸行动。

不过,柳馨予才15岁,赵柔娘更才13岁,幼小天真的目光注视下。令肖图白悬崖勒马忍住了诱惑,没有推倒。

反正美女已经被划归肖图白名下,有飞不了,养几年再推也不迟。

在两位女仆的服侍下,肖图白洗过脸、吃过了早餐。肖图白知道,这般的奢侈生活,完全来自于崇祯的皇权。保住崇祯的皇位,才能保住自己未来的权势、富贵!

如果大明王朝建立个“保皇党”,肖图白这般的赤胆忠心,肯定够资格当党魁。

因为,肖图白自己的命运,已经彻底与大明王朝的崇祯帝的皇权绑在一起了。所以,他不得不忧国忧民。

可恨的是,明朝这盘好棋,先后被万历、天启、崇祯三位烂棋手,下成了臭棋。

后世明史专家言“明亡,实亡于万历!”。虽然把明亡所有责任推给万历,有点不负责任。但是,万历至少要给明亡负上主要责任。

尤其是万历时的三场战争——宁夏、播州、朝鲜,三场大战全部打赢了,但却给明朝留下了亡国的伏笔。

“万历三大征”打空了国库,使得后来天启、崇祯年间,没有钱给养活百万大军。不断裁军。

其中,作为陕西驿卒的李自成就是裁军几十万人中的一员。让李自成丢掉了饭碗,李自成要讨个说法,于是就造反逼死了崇祯皇帝!

而万历三大征中的“朝鲜之役”,辽地有数千名女真人在明朝军队当兵服役,学会了正规军的组建和战斗技能。之后,女真人叛出大明,建立后金,成为了明朝心腹之患。

明朝亡国三大因素——

第一是天灾,第二是财政不足,第三是军事失败。

肖图白知道如果解决了财政问题,其他的两个问题,都不是问题。

天灾不外乎农民破产,足够的财政,给破产农民创造就业机会,内乱也就基本上迎刃而解。

军事上的失败,不外乎欠缺军费,导致训练不足、士气低下。

事实上,明朝的军队是封建史上保持战斗力最久的军队。一直到万历年,依然可以组织几十万精锐,发动三场规模宏大战争。便可以看出,明朝的军事体制本身,并不是很烂。

但是,在天启、崇祯年间,明朝军队就忽然的失去战斗力——主要是因为没有钱。饿着肚的士兵,根本谈不上有效训练。拖欠军饷,士兵自然也没有士气。

只要有钱,军队的战斗力,也是可以恢复的!

绕了半天,不外乎是“发展生产力”。而作为经历过改革开放时代的肖图白,更耳熟能详“科技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шωш★ тт κan★ co

沉思片刻,肖图白找来纸张,用鹅毛当做笔,开始在纸张上记载他的零碎想法。

传统工业

造纸、印刷、钢铁、瓷器、丝绸、纺织、茶叶、造船......

新兴产业

玻璃、水泥、烈酒、香水、报纸、机器.....

城市化

医疗、卫生、文化、娱乐、教育、商业.....

解除海禁

从大海中获取食物,能够弥补明末天灾造成的一些粮食缺口。海上运输,能够有效刺激经济发展,而在港口开设市舶司更是能够增加财政税收。简单说,解除海禁,可以理解为明末版“改革开放”.......

军事改革

建设一支近代化的精锐部队。这支部队不须多,只需6万,三个整编师即可。财政条件允许情况下,大力发展能够远航作战的海军。

明末的海防,基本交给了海上枭雄郑芝龙。不过,郑芝龙被招安,成为福建总兵,并且负责大明海防。但是,郑芝龙本质上就是一个大军阀,每年在海上收取上千万两保护费,但是并没有上缴中央。

殖民

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先驱除荷兰人,收复台湾。早年时郑芝龙曾经数万名福建、广东沿海农民,开垦台湾。后来,接受明朝按照后,郑芝龙便看不上土里刨食,自己主动放弃了对台湾,便宜了荷兰殖民者和西班牙殖民者......

收复台湾之后,通过与荷兰人交锋,积累殖民战争经验。之后,可以对东南亚列国,采取拉拢、颠覆、攻伐等等各种方法,逐渐吞并殖民。

17世纪,可是大殖民时代,放弃了全球殖民的机遇,显然是对孙后代犯罪!

柳馨予、赵柔娘两女,默默的帮肖图白整理文稿。

肖图白笑道:“你看得懂?”

柳馨予摇头,赵柔娘却点头。

“嗯?”肖图白笑了笑,“柔娘,你点头什么意思?”

“大人写的字,虽然是不常用的简写字。但是,仔细观察,还是能够看懂意思的。”赵柔娘鼓起勇气回答。

肖图白淡然一笑,简体字其实大多数都是古代已经有的汉字。鲁迅小说中的,孔乙已的那个台词“回字有四种写法”。

其实,已经说明了简体字的本质——古代汉语,同一个字有很多种写法,选取最简单的写法作为标准汉字,于是便成为了简体字。

又问柳馨予为何摇头。

“虽然奴家也能看懂这些字,不过,这些字组成的词,理解起来很费劲。就如,这个水泥、报纸,是什么,奴家就百思不得其解。”

“水泥嘛?就是一种粉末,搀上水之后,变成水泥浆,水泥浆干燥之后,会变成比石头还要硬。如果修路、修桥梁、做房、筑城墙等等用了水泥作为材料,能够筑成更结实的建筑.....”

“报纸,朝廷有邸报,会将朝廷上发生的大事,向天下的官员公开发行。不过,邸报只能供官员阅览,发行量很狭窄,内容更纯粹的政治。而我所提到的报纸,是指在民间公开发售,除了刊登朝廷大事之外,更会记录、报道各地发生的新鲜事。更会向民间公开约稿,刊登一些有观点的文章......”

穿越到古代,最大的问题是思想代沟。明朝士大夫的风花雪月,或者是寒窗苦读的士们钻研的八股文。肖图白不懂,也认为没有多少意义。

眼下,柳馨予、赵柔娘原本接受的教育,也是为了迎合士大夫风花雪月,吟诗唱曲。

但是,毕竟她们年纪还小,可塑性很强。经过言传身教,也许用不了几年,她们能够理解自己的思想,并成为自己的帮手!

第249章 商人、枪炮、十字架(一)第266章 钻床、锯床第280章 权贵田弘遇和名士钱谦益(二)第49章 皇家布第195章 军火倾销、耽罗岛半殖民地第38章 刘泽清诡异的“剿匪”第134章 布局(一)第240章 问策(二)第100章 与虎谋皮(二)第188章 漕帮之乱(一)第210章 扩军、银行第264章 新军、旧军第258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战(一)第217章 美味的辣椒第105章 华人髡为夷,苟活不如死第243章 福利、户口、尚武之风第218章 水师的战略第172章 朝鲜布局(三)第17章 军营、搬家、书第119章 震动(三)第162章 货币第186章 改进工具(一)第62章 何塞船长的商品(二)第260章 松江、复社、张溥第155章 简单机械之滑轮组(一)第167章 皮岛海战(二)第169章 皮岛海战(四)第57章 建党(二)第133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28章 矛与盾:鸟铳和棉甲第208章 人定胜天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80章 虏变(二)第248章 官逼民反,九州暴乱第114章 再战钱钟庄(二)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第70章 丰收(一)第256章 锦衣夜行,贱人矫情第189章 漕帮之乱(二)第3章 计划第117章 震动(一)第241章 问策(三)第228章 老朋友何塞(二)第97章 葛沽炒房记(二)第216章 返航、炮击、旅顺第170章 朝鲜布局(一)第192章 整顿漕帮第25章 女兵们的加入第95章 郑芝豹的葛沽见闻(二)第131章 烽烟再起(三)第224章 高炉炼铁、坩埚炼钢第137章 探病第275章 军火订单第44章 剿匪、劳动力、国家资本主义第132章 烽烟再起(四)第49章 皇家布第159章 廉政风暴(一)第281章 轰动的造势,更疯狂的暴利第178章 风俗第163章 明朝时期的石油化工业(一)第208章 人定胜天第48章 银荒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第171章 朝鲜布局(二)第245章 长崎(一)第64章 对白奴们的工作安排第102章 与虎谋皮(四)第101章 与虎谋皮(三)第135章 布局(二)第254章 军火倾销第43章 新军医院第135章 布局(二)第229章 四艘新舰第42章 追悼会、烈士、抚恤第282章 流民、天津梦、安置第229章 四艘新舰第193章 防旱、防蝗第101章 与虎谋皮(三)第89章 危险与机遇(三)第225章 独门垄断带来暴利第93章 葛沽的规矩(二)第271章 银币风暴第80章 虏变(二)第156章 简单机械之滑轮组(二)第40章 皇家新军的三段射第74章 抢修棱堡第191章 镇压第136章 送别第179章 游街第96章 葛沽炒房记(一)第127章 蚯蚓养鸡鸭和逆天的蚯蚓田第25章 女兵们的加入第136章 送别第52章 《国富论》、《资本论》第199章 漕、海之争第76章 粮商(二)第149章 玻璃产业第159章 廉政风暴(一)第88章 危险与机遇(二)第194章 南北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