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二 倒霉的倭寇2

来自熊本的武士新太郎挥舞着*,大声咆哮着让手下赶紧开火,干死那几艘货船,他已经打出火来了。

今年日本可谓多灾多难……话说几千年来日本一直是这鸟样,粮食产量低下,钢铁产量低下,文化水平低下,军事技术落后,倒是台风地震火山海啸瘟役等灾难的爆发概率高得吓人,一天不地震大家就会觉得好像少了什么似的,浑身不自在。那时的日本惨到什么地步?惨到连幕府将军吃饭的时候都只有一菜一汤,菜是萝卜干,汤是米汤……当然,这货有自虐倾向,一辈子就认定萝卜干了,他的侍女可倒了血霉,也跟着一天两餐两小碗米饭两小块萝卜干的过日子,简直就想死。日本国内物资匮乏,经济严重落后,这是不争的事实,以至于高人一等的武士也落魄得很,饿肚子那是生活的常态,不足为奇。也正因为如此,大海东边那个帝国才格外的诱人,那丰饶的物产,肥沃的土地,高度发达的文化,让四夷臣服的威严,让万国倾慕万分的绝代风华,无不让日本人眼红得要命。但这个帝国实在太强大了,日本根本就无力向它挑战,只能继续呆在那多灾多难的小岛上啃萝卜干流口水,有条件的话就把老婆或者女儿送到中国来借种,然后向周围的人吹嘘:“我的老婆和女儿可是被天朝的显贵睡过的!”

日本悲催,多山少地又濒临大海的熊本更加悲催。自古以来熊本就穷得要死,没土地嘛,想不悲催都难。其实靠海吃海,如果他们的渔夫争气一点,多打一些鱼,吃饱肚子还是没问题的,问题是日本有个一心想要弄死自己的优良传统,信奉佛教的士族公卿都以食肉为耻,一杯淡出鸟来的清酒,一小碗连猫都喂不饱的蒸米饭(硬得要死的那种),几片青菜菜叶就是他们的主食了,海鲜什么的在日本国内是没有市场的,换句话说,就算日本渔夫把鱼抓回来也卖不出去。当然,鲸肉可以吃,不过现在的日本还没有这样的技术捕获巨鲸,只能碰运气,哪天有鲸鱼在浅海搁浅或者死了漂到岸上来,大家就改善一下生活,没有就只好继续饿着。鲸鱼肉只能入武士、士族公卿之口,普通老百姓是没有资格吃的……你说这人生是不是太悲凉了一点?新太郎贵为武士,也没少饿肚子。今年熊本遭了殃,一场大火几乎将整个熊本烧成了白地————活该,谁叫你们喜欢住木屋————新太郎的家也被烧了,实在没活路了,正好又听说与日本有一海之隔的山东登莱发展得很好,他便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先辈劫掠中国沿海,带回大量粮食和金银珠宝的美好时光……顾不了那么多了,他拿出最后一点银子纠集了一帮同样活不下去了的武士,扬帆出海,抢中国去!正所谓一呼百应,有这个二愣种带头,大批九州武士和破产商人、农民纷纷景从,一通折腾,居然让他们凑起了三十六艘船,近两千人马,兴冲冲的冲入大海,朝登莱扑过来。

等靠近烟台海域的时候,新太郎望着航道上来来往往的商船渔船直流口水,中国啊,真是太繁荣了,日本什么时候才能像中国这样享受着丰富至极的物质,享受着万国惊羡的目光?不过,还没等他想好对谁下手,山东渔民便先发现了他们,连渔网都不要了,扬起帆便溜之大吉,没办法,谁叫以前倭寇频频光顾登莱?都被抢怕了,抢出经验来了。那么多大鱼一下子就跑光了,新太郎大失所望,但一转眼,哈哈,还有一支拥有四艘货船的船队没跑掉,没什么好说的,冲上去,抢他娘的!当他认出这是欧洲的船之后,心里简直乐开了花,白痴都知道欧洲开往中国的船上一般都满载着白银或者宝石什么的,截一艘下来便一辈子都不愁吃不愁穿了,何况是四艘!这回发财了,发大财了!

倭寇们兴奋得嗷嗷直叫,猛扑过去。欧洲船队看到倭寇扑过来,暗叫倒霉,忙不迭的装弹点火,朝倭寇船队猛轰。不得不说,欧洲人的技术确实相当先进,即便只是四艘商船,火力也相当猛,那些兴奋得嗷嗷直叫的倭寇舰船一头撞上了劈头盖脸猛砸过来的铅球,有一艘很倒霉地接连被炮弹命中吃水线以下,大量海水灌入船舱,当即便变成潜艇一头潜了下去,再也没有冒出来。抢劫尚未成功,还让人家给操了,一众倭寇勃然大怒,也架起大炮跟欧洲商船对轰起来。这些熊本武士悍勇是够了,奈何手里的家伙都是欧洲人玩剩的,那些淘汰的火绳枪、滑膛炮基本上都是卖给日本人,而且坑爹贵,数量还不保证。就这样,日本还把这些垃圾当宝贝,比如说那种能打六斤重的大炮,他们命名为“国崩”,这玩意能不能一炮把一个国家给轰崩了不知道,不过从这夸张的名字便能看出,日本国内的大炮少得可怜。他们各种乱七八糟的土炮同时开火,炮声隆隆,声势浩大,那几艘欧洲商船让他们吓得不轻,玩命的装弹,发射……

于是,又打沉了两艘。

新太郎彻底郁闷了,几十艘船围攻了半天,人家一根毛都没少,倒是自己被打沉了三艘,这到底是谁在抢劫谁啊?好在武装商船的弹药是有限的,照这样耗下去他们很快就能将这些商船的弹药耗光,到那时,就该那帮欧洲鬼畜尝尝他们的*的滋味了!

想得挺美,可惜很不现实。

就在倭寇准备发动新一轮攻势的时候,旗舰的瞭望员叫:“战船!明国的战船!”

新太郎吃了一惊,跳到高处顺着那只猴子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两艘战舰直冲过来,速度快得吓人。他一哆嗦,明朝水师可不是好惹的,郑芝龙够横吧?可人家只是大明一个海盗而已,便几乎征肥了半个日本!他们跑到大明的海域来抢劫,看到大明水师杀过来,都有点心虚。但是想到自己足有三十多艘船,他又放心了,我十艘船打你一艘船,不信打不过你们!他叫:“明国水师过来了,岛津,带上你的船队去对付他们!”

马上,十二艘船脱离了大部队,朝那两艘明国战舰冲去,六打一,不信收拾不了你们!

然而,这十二艘船离那两艘战舰还有一公里的时候,那两艘战舰的舰艏便腾起团团白烟,炮声犹如滚雷,撞得人耳膜隐隐作痛,隔着这么远,明军战舰居然开火了!倭寇们都笑了,看来明朝水师也没什么了不起的,都是一帮新兵蛋子,嫌自己的炮弹太多啊!这次……

一念未毕,冲在最前面的那艘战船便狠狠一震,一发120毫米舰炮炮弹结结实实的砸在甲板上,数名倭寇当场粉身碎骨,爆炸冲击波扫过,索具被生生扯断,桅杆被推倒,堆放在炮位附近的*桶轰轰轰轰的爆炸,直炸得碎片乱飞,整艘战船转眼之间便被打得火光冲天!

四门炮一个齐射便干掉了一艘战舰!

倭寇们顿时傻了眼,呆呆的看着那艘爆炸连连的战舰,不知所措。

没等他们反应过来,那两艘战舰四门舰炮又开火了,又是四炮齐射,这次没打好,四发炮弹没有一发直接命中的,打得最准的一发从桅杆擦过,轰然爆炸,将甲板上的倭寇扫倒一片,还有一发是近失弹,落在这支船队的旗舰,来自九州武士世家的岛津美治的战舰吃水线以下,在距离战舰两米远处爆炸,强大的水压一下子便撕裂了木质船体,海水狂灌而入,旗舰登时一片混乱。

轰轰轰轰!

明军战舰一边高速高过来一边开火,鬼才知道他们是不是会妖法,明明舰艏总共也就四门炮,硬是打出了十门炮的火力密度,杀伤力巨大的炮弹从炮膛旋转而出,带着惊人的精准度狠狠的砸向倭寇船队!他们用的是清一色的*,威力惊人,一旦爆炸,船上绝对是血肉横飞,而且爆炸还会引发大火,点燃船上的*桶,挨上一炮就得完蛋!顷刻之间便有四艘倭寇战船让他们打成了现代火焰山,熊本武士浑身大火,嚎叫着跳进大海,凄厉的惨叫声让所有人汗毛倒竖!

挨了揍的熊本武士凶性大发,不计代价的冲上去,接近到自家舰炮有效射程,然后横过船体,用两舷的舰炮对准了明军战舰。就在这时,熊本武士分明听到嗵嗵嗵一阵闷响,还没等他们反庆过来,重达五十斤的炮弹便尖啸着砸了下来,然后……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横过船身试图用两舷舰队攻击明军战舰的倭寇战船生生让明军的臼炮炸成了两截!如果迎头对开,用臼炮想命中目标还真有点难度,可是现在靠得这么近,倭寇又自动自觉的把船体横过来,再打不中就真的没天理了!

一艘倭寇海船绕到了明军战舰后背,横过舰体……没等它摆好姿势,轰轰两声,两发120毫米口径舰炮炮弹飞过来,在它身上开出两个直径五六米的大窟窿,爆炸冲击波扫过,船帆和水手一起飞上了半空。

现在大家算是看明白了,在这两艘战舰面前横过舰体用舷炮攻击那纯粹就是找死,本身就是一炮死的身板,被弹面放得这么大,不死才怪!

问题是,不用舷炮……他们用啥?

第五十三章 恶战(四)第三十二章 彩头三十二 从爷爷到孙子四十八 吴淞口大海战3八十三 土豪九十五 夜战3三十 临危受命一一六 焦急第二章 风起华北1五十七 变本加厉一四四 强军八十二 精锐尽出四十四 志向远大第十一章 死斗一三零 殊死之战7第六章 一路向南二十三 强制拆迁一零二 九州战纪7六十四 红胡子的末日八十四 立宪第一章 离别与开始九十五 相逢五十七 自作聪明二十四 刀中王者三十六 藩王发疯记4四十五 结盟8一零一 登陆3六十五 踢上了铁板3四十七 旅顺攻防 7一零二 凯旋八十六 世界很大3一三七 解决流寇2四十二 旅顺攻防 2二十八 女王VS小受11一零三 九州战纪8九十六 淡定的榆林十六 讨价还价第十四章 抗旱救灾(一)第二十一章 血战黑林子八十八 决战4五十三 被鄙视了六十 狗大户一三五 皇太极的烦恼1四十八 第十九层地狱(中)五十七 作死小能手一一一 抓狂的范文程七十五 神武不杀三十五 农夫·山泉·有点田(下)四十四 旅顺攻防 4三十六 沸腾十五 民心五十一 浙军六十九 横扫千军4五十七 变本加厉一零二 凯旋第一章 我回来了八十七 坑爹胶六十一 崩溃的李岩第四章 风起华北3一一八 震骇2四十三 郑芝豹的愤怒第五十二章 恶战(三)七十八 崩溃三十五 还欠顿打十九 联袂来访六十三 争功七十五 神武不杀一四九 阴谋一零八 逃亡八十七 安南攻略1六十二 缺德十六 完蛋了!一零三 星光夜语四十八 旅顺攻防 8五十二 金山西见烟尘飞2一五二 风波起十三 便宜占尽八十九 决战5二十六 官威一二二 知识就是力量九十七 危如叠卵六十二 负隅顽抗三十九 阳泉,死战3七十四 帝国主义的铁拳4八十六 世界很大3一零九 釜底抽薪3一三零 活宝父子八十二 过黄河四十六 阳泉,死战10三十八 涅磐七十 穿上龙袍不像太子十八 师资第五十五章 恶战(六)七十八 来了五十九 危机3三十三 卫所新风貌三十三 谁的主场3三十 风起大凌河第四十八章 开打(下)三十 临危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