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崭露头角_第210章:郑家的出路(一)



既然是谈判,朱家也要提条件的,第一个就是坚持台湾建省,组建台湾驻军,为海军争取合法的地位。

争取让朝廷任命孙元化为台湾巡抚,其他三司的布政使、按察使和都指挥使这些职务如果朝廷坚持任命,也力争任命朱家自己的人。

登莱巡抚原本就是为了支援东江镇的(原东江镇属于登莱巡抚管理,差不多算作是登州的一个县),现在成立了辽宁省,也不再需要登州的支援,那么登莱巡抚就可以撤了。

撤了登莱巡抚,登莱二府的军队就没有必要保留了,朝廷可以撤走,撤不走的就地遣散。

最后就是恢复朱大典的山东巡抚职务,杨嗣昌调回去。

朱家所能想到的就是这些条件了。归结起来就是两条,一个是台湾问题,一个是山东问题。

那些条件是可以退一步两步的,那些条件不能退也要事先做好准备,写成文案。

组织谈判的班子,明确职责,熟悉谈判的相关问题,这些都开始按部就班的进行。

六台无线电报通信车也已经从基隆起运,这六台车一台留在济南,一台随谈判人员进京,一台运到南阳,一台到开封,另外两台备用。考虑到有可能出兵锦州,朱万化特意安排绘制了数份锦州周边地区的地图,一同带到济南。

对于谈判朱家父子心中有数了,就等着朝廷的圣旨的下达。

......

十二月初一,基隆造船厂按计划第一批三艘1000吨级的军舰建造完成下水试航,朱万化、朱万雄兴致勃勃的赶到现场参加下水仪式。按计划试航和安装调试火炮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朱万化又给加上一项:安装无线电收发报机,进行测试。朱万化还给出了一个指标,最高航速20节以上,就是每小时至少74里。正常巡航速度15节,等于55里。

注:169章:舰队奔袭广州湾,中笔误,2000料写成了2000吨,向读者道歉。三艘巡洋舰的满载排水量应为1000吨。

巡航速度就是常规的航速,最高速度就是所有的动力都开足马力的速度。

70毫米火炮在崇祯三年试制成功,制造了两门,分别安装于基隆和台南作为海防炮测试试用。经过一年多的改进,现在重量下降到4吨,射程达到了6000米,就是12里。巡洋舰上准备在前主炮位置安装一门,试用。如果效果好,则每艘巡洋舰在前主炮位置安装两门,其他位置分别安装40毫米炮和20毫米炮。

测试完毕后三个舰队各分配一艘巡洋舰作为舰队旗舰。

十一月末舟山船厂也完成了最后三艘军用船只的建造,此后,它将转向内河、近海的民用船只制造,不再生产军用的舰船。

这三艘船可不是普通的船,它是两艘半潜艇加一艘潜艇母船,这些船只将配备给南海舰队。正常巡航时,两艘半潜艇被固定在母船的小船坞内,以便于在大海上远程航行。作战时,半潜艇的人员才登上潜艇,开出船坞参战。

战场上,半潜艇可以把船体的大部分潜入水下,只露出烟筒和通气管道,还有烟筒前端的一个驾驶、操控水雷的小型驾驶舱,保留在水面以上,所以叫做半潜艇。

真正的潜水艇,可以全部潜于水下。这样的潜艇,就不能使用消耗氧气的蒸汽机了,只能使用蓄电池带动的电机。这个时代,大能量的蓄电池朱万化是解决不了的。所以只能把高高的烟筒和吸进空气的进气管道留在水面上。

正常航行时,半潜艇露出水面行驶。这种船的两侧、前后有四个大水柜,可以用压缩空气控制水柜中空气和水的比例,以此操纵船的沉浮,并保持船只平衡。当遇敌作战时,它就可以向水柜里灌水,于是它就潜入水下。露出水面的部分除了锅炉的烟筒和吸入新鲜空气的进气口之外,他的前部是一个小小的驾

驶舱。里面可以坐两个人,一个驾驶船只,另一个控制鱼雷发射。这一部分都是重装甲,原设计是10毫米厚的钢板,最后改为两层钢板,合计20毫米厚的装甲,就是朱家自己的穿甲弹也能抗住。同普通船只比较这一部分目标已经非常小了,敌人不容易击中,击中也不怕,它就是打不死的小强。它的武器就是鱼雷,火炮是无法在水下发射的。潜艇的下部需要两个人操纵锅炉、蒸汽机和调整水柜中的水量,另外两个人装填鱼雷。一艘船五六个人就可以操作了。

有潜艇就必须有鱼雷,鱼雷现在已经可以用了,但是,没有达到预想的标准,所差的就是对于发射出去的鱼雷的控制。原设想:发射出去的鱼雷带着一条导线,用于控制前半段的行程,校正瞄准,但是由于鱼雷尾翼控制难度太大而失败。现在这一部分暂时没有,还在研制中,这就要靠发射时的瞄准了,命中率肯定会下降。鱼雷本身的前进动力是压缩空气,有效射程比较短,最初只有700米,就是一里半,后来改善到1000米,作战时必须靠近才可以发射。一艘半潜艇可以携带四枚鱼雷,估计这四枚鱼雷至少可以击沉一艘敌舰。

不管多大的船,挨上一枚鱼雷必定会沉没,这方面已经做了测试,目前已知的所有的船都扛不住一发鱼雷。不过鱼雷的造价太高了,达到80两白银(人民币4万元),如果四枚鱼雷击沉一艘兵舰,成本就是三百多两白银。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啊!

半潜艇装备给南海舰队就是用来对付西洋人的,西洋战舰的威力还是不容小视,必须有大杀器才能解决问题。

有了鱼雷,新生产的快艇中,有一部分就安装了鱼雷发射器,成为了鱼雷快艇,分发到各个作战单位。因为鱼雷射程太短,快艇又没有太好的防护,预计实际作战时会有损失,快艇的防护主要是靠目标小,速度快,一般的炮很难击中它。

得到巡洋舰和半潜艇加强的南海舰队,同时会得到一批其他舰只的加强,从而成为国防海军最强的舰队。他们将新开辟两个新的海军基地,这两个基地是:离岛(后世的香港),交口行省(越南)的金兰湾。金兰湾将作为南海舰队的司令部所在地,台南的基地将交给东海舰队驻防。

......

十二月初十,郑芝龙应邀来到台北。

这次邀请,是郑芝龙陪同总兵官王朴,于十月二十三日到台南时,由南海舰队教官杨书堂转达的。得到这个邀请之后,郑芝龙很兴奋,他本来就总想找机会见一见朱万化,因为朱家的海上力量太强,已经捆住了他的手脚,他拥有庞大的水军,却无所作为。由于朱家对海盗的打击异常的凶狠,这种海盗的无本生意做不成了。现在朱家没有到达和控制的航线,就剩下日本航线了,这是郑芝龙起家的基本航线,估计是朱家有意的放开这一条路,让郑家生存。以朱家的能力,控制这条航线太容易了。

是不是要投到朱家门下,还是从此做一个守法的土财主?这些都要有一个抉择。所以,他与自己的兄弟幕僚商议过后,很快就起程了。

历史上的郑芝龙始终没有离开大海的事业,从大海上的收益可以说是财源滚滚,大明朝廷的收入都未必赶得上郑家。满清进关以后,他认为明朝、清朝都一样,不就是换个主子吗?大海上的生意还不是一样做?这个思想导致他最后投降满清被拘禁于北京,最终全家被砍了头,只是由于郑成功坚持没有去京城才免遭此劫难。

朱家的势力进入台湾之后取代郑芝龙取得了海上霸主的位置,基本上断了郑芝龙的财路。

朱万化从历史上对于郑芝龙应该是十分了解的。目前他的地位十分尴尬,郑芝龙并非老老实实做官之人,日久难免会节外生枝,就是说这是一个不稳定因素。朱万化不是怕打仗,而是怕战火对生产和资本的破坏,他追求的就是大明内部尽量

的稳定,少生战乱。如果给郑家一个长远的安排,化不利因素为有利于大明的富国强兵,即满足他的个人野心,圆他的发财之梦,又有利于国家,岂不是皆大欢喜?

因此,朱万化要与他好好谈一谈,能化解则化解,不能化解也要早做打算。

郑芝龙之所以能来,一方面是出于无奈,他是个很精明的人,不会像刘香等人那么莽撞,他也下力量打探朱家的情况。因此他看得很明白:不能与朱家对抗,否则死无葬身之地。另一方面,他虽然没有亲自与朱家见面,但是合作的关系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从三年前他派出弟弟郑鸿逵去金华就开始了双方的合作,从此双方的关系一直很好,借此机会拉近关系甚至投靠过去也是好事。所以他接受邀请之后,很快就来到了台北。

在朱万化的书房里,两个人都穿着家常的服装,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休闲服,室内生着炭火很暖和,南方的天气虽说不是太冷,阴湿的天气也需要一盆炭火驱寒。

这两个人年龄相当,郑芝龙小一岁,都是接近30岁的人,按大明的习惯算是接近中年人,按后世的习惯应该属于年轻人。

郑芝龙喝了一口茶说道:“如若兄召我来有何见教?”

“芝龙兄的总兵官做的如何?可还舒心?”

郑芝龙没有字,所以朱万化称他为芝龙兄,明朝的人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字的。但是郑芝龙却有英文名字——iquan,这个英文名字在西方是上了历史书的,鼎鼎大名。这在大明是少有的。

朱万化开门见山,直接就问道要点上。他们互相称“兄”是互相客气的意思,更进一步的关系才能按年龄区分兄弟。

郑芝龙犹豫一下,笑着说道:“还好,混日子罢了。”

这话有几分真实。

“芝龙兄对今后可有打算?”

这是进一步追问,想深谈的意思。

“原来有,现在没有了。”

这话实在,也表示了愿意进一步交心的意思。如果没有朱家他就是海上一霸,大海之上黑白两道生意都做,多么的自在?现在有了朱家,什么希望也没有了。

朱万化舒了一口气,还好,可以深入地谈一谈。于是他说道:“痛快!芝龙兄是痛快人,我也就痛快的说,对与不对,芝龙兄多担待,我也是一片好心,想交你这个朋友。

我为芝龙兄着想,前途有两个。一个就是安安稳稳的做这个总兵官,什么时候不想做了,回家享受清福,依靠你积累的财富,也是富甲一方了。另一个就是施展一下自己的才干,一展胸中的抱负,为国为家做一番事业。不知芝龙兄选哪一个?”

郑芝龙一听这话顿时热血沸腾,站起身来,一揖到底,说道:“我还年轻,自然要有所作为,还望如若兄教我。”

朱万化也连忙起身还礼,口说:“芝龙兄客气了,我不敢当。请坐!”

待二人重新坐下,朱万化接着说道:“芝龙兄,我大明内忧外患,天下不太平。其原因甚多,解决之道也非一句两句能说清楚,今天就不谈这个了。

但是有一项非常重要,缺少不得,这就是粮食。天下粮食充足,则稳,缺粮则乱。西北民乱,还不是为此?可是这些年灾荒连连,粮从何来?我有一策,可解此危难,但是需要芝龙兄帮我。”

郑芝龙说:“愿闻其详。”

“芝龙兄对大海想必很熟悉,从琼州(海南岛)往南,过交口(就是越南,明代是大明的交口行省)就进了暹罗湾,那里最强的国家就是暹罗(读音:xianluo,就是泰国)。这一地区生产稻米,一年三熟,此地我大明的海外子民也不少。芝龙兄若到这里立足,用稻米与大明贸易,获利之大怕是上万上亿的银两。大明得到粮食,兄获利。如何?”

--- 第210章完 ---

(本章完)

卷四:九州风云_第315章:一箭双雕卷四:九州风云_第266章:试航卷六:杨威天下_第450章:丰富的粮源卷七:巍巍中华_第542章:拖拉机卷四:九州风云_第247章:剿灭水匪卷四:九州风云_第281章:老回回到了卷一:藏龙卧虎_第36章:这是步枪吗?卷七:巍巍中华_第575章:珍贵的水源卷五:纵横天下_第372章:进军雅安卷二:初露峥嵘_第65章:组建派遣军卷七:巍巍中华_第524章:遇刺负伤卷六:杨威天下_第496章:虚君立宪(续二)卷二:初露峥嵘_第67章:北方支队卷五:纵横天下_第391章:温体仁到开封卷七:巍巍中华_第559章:人口论卷六:杨威天下_第513章:寻找油矿卷三:崭露头角_第207章:王朴台南之行卷二:初露峥嵘_第70章:火炮初发威卷四:九州风云_第269章:找一条路卷二:初露峥嵘_第81章:救援赵率教(三)卷六:杨威天下_第491章:受邀访问清国卷二:初露峥嵘_第89章:布局永平府卷五:纵横天下_第383章:外蒙古建省卷二:初露峥嵘_第123章:朱大典进京卷四:九州风云_第317章:海外移民卷四:九州风云_第291章:狭路相逢卷三:崭露头角_第219章:金兰湾卷六:杨威天下_第421章:占领乐山卷六:杨威天下_第503章:新年晚会卷六:杨威天下_第421章:占领乐山卷三:崭露头角_第181章:股份制的水利工程卷六:杨威天下_第434章:太原城下卷六:杨威天下_第442章:裸人岛卷六:杨威天下_第505章:草原烽烟又起卷三:崭露头角_第160章:工业示范区卷五:纵横天下_第356章:西北的绿洲卷二:初露峥嵘_第75章:快捷的通信卷四:九州风云_第327章:岳西军练兵卷二:初露峥嵘_第80章:救援赵率教(二)卷二:初露峥嵘_第92章:布防永平府卷四:九州风云_第315章:一箭双雕卷六:杨威天下_第452章:守卫西南国土卷六:杨威天下_第506章:决战乌里雅苏台卷四:九州风云_第300章:武胜关卷七:巍巍中华_第537章:运气卷六:杨威天下_第517章:督军圣明卷六:杨威天下_第460章:长远布局卷四:九州风云_第265章:永陵联络站卷三:崭露头角_第210章:郑家的出路(一)卷一:藏龙卧虎_第47章:又是一个千户官卷五:纵横天下_第399章:美人计?卷四:九州风云_第242章:宪政时髦了卷三:崭露头角_第151章:粮食之战来势汹汹卷四:九州风云_第241章:乱局初见卷二:初露峥嵘_第63章:遵化战的攻略卷一:藏龙卧虎_第15章:火烧海盗船(二)卷三:崭露头角_第209章:觉华岛卷二:初露峥嵘_第93章:能打永平吗卷五:纵横天下_第351章:联省衙门(续)卷二:初露峥嵘_第112章:激战和平岛卷四:九州风云_第245章:河南之变卷七:巍巍中华_第560章:蹊跷的剿匪卷五:纵横天下_第357章:治理泾河卷四:九州风云_第285章:登陆北九州卷四:九州风云_第286章:奇怪的民俗卷二:初露峥嵘_第88章:皇太极离开遵化卷四:九州风云_第299章:老回回复出卷二:初露峥嵘_第114章:占领基隆卷六:杨威天下_第477章:遇到左良玉卷二:初露峥嵘_第125章:朝堂舌战卷四:九州风云_第259章:金华之行卷七:巍巍中华_第526章:接班人卷二:初露峥嵘_第81章:救援赵率教(三)卷四:九州风云_第298章:汉水航运卷六:杨威天下_第486章:朝廷的兵工厂卷五:纵横天下_第374章:一衙门两制卷四:九州风云_第284章:占领川北卷五:纵横天下_第348章:形势大好卷三:崭露头角_第230章:转变卷六:杨威天下_第518章:准格尔VS哈萨克卷六:杨威天下_第498章:国旗国歌卷六:杨威天下_第465章:广东打黑卷三:崭露头角_第178章:biang biang面卷二:初露峥嵘_第104章:双喜临门卷二:初露峥嵘_第76章:大战在即卷六:杨威天下_第469章:高等婆罗门来了卷四:九州风云_第320章:为国为民卷四:九州风云_第314章:九一八卷六:杨威天下_第511章:准格尔人的悲剧卷四:九州风云_第245章:河南之变卷一:藏龙卧虎_第12章:丰收在望卷三:崭露头角_第228章:左良玉抢城卷三:崭露头角_第234章:灭了一个船队卷四:九州风云_第281章:老回回到了卷六:杨威天下_第449章:建设锡兰府卷六:杨威天下_第504章:疯狂卷三:崭露头角_第204章:公判大会卷二:初露峥嵘_第141章:南洋贸易卷六:杨威天下_第443章: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