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归德

?

第一百二十一章

归德

私下的暗潮汹涌,蓄而未发,但是明面上,李自成胸怀宽广,对袁时中推心置腹。袁时中对李自成赤胆忠心,而罗汝才义气深重,三个人好得像一家人一样。

陈州战事一了解,袁时中就请命道:“闯王欲攻归德,末将请命为先锋,末将在归德左近纵横数年,人地两熟,定然能为闯王攻下归德城。”

“好。”李自成自然没有不允的道理。

这一次不用张轩请命,李自成就将张轩安排过去,作为袁时中的副将。袁时中挑选军中精锐万余,与张轩部下三千。为先锋,出陈州。向归德而去,而大军在后行动,毕竟三营合兵,能战之士有十万之众,附从之老弱之兵,也有数十万之多,可谓浩浩荡荡的。比之当初李自成与罗汝才出嵩山南麓的时候,多出更多人马。

不过,陈州一下,陈州附近县城,几乎闻风丧胆。鹿邑,柘城两县,根本没有怎么抵抗,就袁时中与张轩攻下来了。

但是归德却大不一样了。

归德是大府。豫东重镇。从地位上来说,还在陈州之上,陈州城就已经让两人吃足了苦头,如果不是城中储存火药出了差错,张轩自忖未必能攻下陈州,非等主力到达不可。

三月二十三日,

小袁营与张轩所部来到归德城下。

袁时中与张轩绕城一圈,就知道,此城不是他们所能动摇的。

归德城是春秋时宋国之地,乃江淮之上游,洛汴之后劲。李自成这一次之所以决策先下归德,再攻开封,就是因为有归德在,开封有所凭依,归德一去,大河之南,开封附近,就再也没有一官军聚集之地。

如此一来,开封才是真正的孤立无援。

攻归德,是攻开封的前奏。

而归德城中,也不是酒囊饭袋之辈。

张轩看过去,却见城头之上,火炮滚石檑木具备,每一面都有一面大旗指挥,节节分置,可见归德城守城的文官做的还相当不错。

归德城,乃是弘治年间靠着旧北城所建,归德旧城墙,就是南城墙,建成之后,城围七里,列有四门,城墙高两丈五尺,城头阔两丈,都是包砖夯土城墙。这是基本规格,在历代都有加固,城头之上,有角楼女墙,还挂这悬楼,所谓悬楼就是实木打高,凸出城墙所在,可以

直接攻击城角下。又开了两个水门,还有四个便门,然后就是护城河,护城河宽两丈,护城河上有铁索吊桥,与各城门相同,护城大堤,距离城墙也有里许。

城墙如此坚固,再加上守城士卒,安排的也井井有条,张轩早已打消了攻城之意,且不说能不能攻下来,即便是攻下来,他那一点本钱也要全部折在这里了。

袁时中说道:“我们要不要攻一下?”

张轩一眼就看出袁时中的心思,袁时中也没有攻城之意,说道:“不用,归德坚城,不可骤下,我们先探明消息,报于闯王知晓便是了。”

袁时中微微一笑,说道:“英雄所见略同,粱以樟可是一个硬骨头啊。”

张轩说道:“这位粱大人,袁兄可否说一下。”

袁时中说道:“哪里有什么不能说的,这位粱大人虽然名位在关兵备之下,但是声望却出于关兵备之上,他原本是太康知县,调到商丘以来立即压制住了颜则孔,与王世锈两人,尤其是颜则孔,据说颜则孔,前些平定徐鸿儒之乱的时候,立有大功,被陛下赐蟒袍,也算是有手段的人物,他却自甘于梁以樟之下,可见梁以樟的手段。这梁以樟最有名的事迹,就是平了黄老山。梁以樟亲自披甲上阵,将黄老山击败,梁以樟咬着不放,从归德城下,一直追到了宁陵。杀了黄老山才收兵。如今官兵但求自保,只要击退贼寇便是了,像梁大人这样死咬着不放,宁可追出辖地,也要斩草除根,顿时震住了好多人,他们不敢再冒犯归德城。”

袁时中的语气之中,对梁以樟带这几分尊重,对黄老山等人,却带着几分鄙夷。

张轩一边听着袁时中说梁以樟的事迹,一边看着城头那一面梁字大旗,在心中却在暗暗琢袁时中这个人。张轩从袁时中的语气之中,感受到袁时中虽然现在站在朝廷对面,但是他无时无刻的不想得到朝廷的承认。

张轩越发觉得袁时中就是一宋江而已。只不过袁时中与宋江唯一的区别是招安无门。

只是张轩不知道,在袁时中看来,张轩分明与他是同道中人。

因为袁时中也感觉到张轩对朝廷官员并不是那么排斥的。不像是其他的义军,动则狗官,呼则狗贼。却不知道张轩对明朝有一种特殊的感觉,拜后面的清朝所赐,张轩对明朝有一定的好感,对这些忠贞的官员,也有一定的敬佩,不过,敬佩归敬佩,张轩很明白,明不可复振,他在这时代时间越长,越明白这个道理,抵抗满

清的重任,明朝是担当不起的。不管是历史,还是现实上都是,到了南明后期,南明小朝廷的经制之师,几乎都没有了,所依靠的,也不过是大顺军残部,大西军残部,以及郑氏一家而已。

所以,他敬佩归敬佩,是绝对不会投靠明朝的。

但是这些并不是袁时中所了解的,故而他与张轩走得更近了一些。

不管,袁时中与张轩,如何在归德城之外,安营扎寨,做好接应大军的准备。城中,梁以樟也在城中召集,所有大小官员商议。

“贼自东南而来。”梁以樟说道:“声势浩大,延绵数十里,贼人士气正锐,正是我辈守土报国之时。只是征战之事,首在专号令,号令不专,则大事不成,而今城中无主,却不知道哪位前辈愿意主守城之事。”

梁以樟年轻气盛,而今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年方三十四岁。正如袁时中评价梁以樟,文的就不用说了,他是乡试第一,也就是解元出身。武得能孤身上任,屡灭大寇,迁商丘知县以来,席不暇枕,剿灭黄老山。正有一个舍我其谁的担当。

梁以樟虽然问的是,谁愿意主持,但言下之意却是当仁不让之意。

河南寇乱以来,不知道多少官员不敢来河南上任,故而河南有不少官职都空着的,并不是谁都有梁以樟的勇气。比如归德最重要的官员,归德知府,居然空缺。

现在城中位置官职最大的三名官员,分别是商丘知县梁以樟,归德同知,颜则孔,归德推官王世锈。

三人比起来各有优势,同知,推官,官位在知县之上,但是佐贰官,不是正职,知县虽然官小却是正印官,这个时候,以同知暂代知府一职。在程序上是最稳妥的,当时现在不是太平时节。

颜则孔心中暗叹一声,如果他年轻十几岁,决计不会将这一件事情,让给别人,但是岁月催人老,他已经不是二十年前,参与平定徐鸿儒之乱的颜则孔,他没有那个精力担当起守城重任了。

“老夫年事已高,担当不起守城之人,唯有梁县令年少英武非凡,得士卒军心,这守城之事,我看就让梁县令承担吧。”颜则孔说道。

“多谢颜老前辈。”梁以樟没有一丝推让说道。

“你不用谢我。”颜则孔说道:“好好守好归德城便是了。”

梁以樟朗声说道:“我不敢说归德城一定能守住,不过是,城在人在,城亡人亡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

第四十九章 临淮县之变第十四章 金不换第八十九章 老对手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七章 万事民为先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余波第四十一章 夜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动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杰立于此旗下第一百零一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第一百三十九章 宁波城二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六十八章贺虎头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阳城第八十六章 烽火扬州路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六十一章 时疫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一百二十五章 龙能大能小第五十三章 伯父张质第七十章 重围孤城烽烟长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二十九章 军心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二十二章 许都之胆第五十三章 覆军杀将十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营第四章 岳阳二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敌一百零一章 攻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余波第三十章 破孟家庄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间第四十二章 傅宗龙的遗言第七十五章 枢密院章程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四十五章 与妻书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华二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二章 徐州之败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五章 取士第二十五章 论东虏第七十六章 官军大败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战四第四章 往来无白丁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间第一百一十二章 钱谦益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七十二章 何英再至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五十二章 立营二第二十四章 归德军第三十二章 饵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计第二十八章 李神医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战四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六十五章 牛车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难免妻不贤子不孝二第九十章 罗汝才之心第四十一章 登陆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顾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二十七章 政争第一百零三章 围襄城第四章 张青天第六十七章 郑大财主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三十三章 我是谁?第十章 绿帽子第四十四章 鼎湖当日弃人间第二十章 伏击第一百三十三章 郑国公张轩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五十二章 多铎撤军二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三十六章 孙,李,张底一百零二章 南阳营首战第六十六章 罗汝才交心第四十六章 破刘良佐二第一百三十章 诛逆子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归德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战一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八十六章 夜谈第八十一章 留守凤阳?第九十二章 会师第一百二十八章 发现梁以樟第三十八章 授田仪式第十九章 刘洪超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二十四章 饵第四十二章 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