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朱大典

朱大典是何许人也?

朱大典乃是一员老臣,万历年间进士,天启年间在福建任职,抗击红毛夷有功,崇祯年间就任山东,平定孔有德之乱,后来在凤阳总督任上,被人弹劾贪污之罪,罢官在家。

这样的履历放在张轩眼前,让张轩不得不有一点的担忧。

而朱大典就是金华人。

仅仅看履历来,朱大典的履历,并不比傅宗龙差不了多少。

甚至让张轩有一种感觉,如果史可法与朱大典换一个位置,扬州城绝对不会这么轻松的被拿下

“大明不是没有人才,而是有人才不得用。”张轩心中暗道:“如此危急存亡之秋,朱大典有是知兵老臣,居然以区区贪污之罪,罢官闲居。”

并不是说,贪污在张轩看来,不是大罪名。而是在明朝的环境之中,几乎是无人不贪,事急之时,两相其害取其轻。清廷平太平天国的时候,湘军将整个南京洗劫一空,清廷不是不知道,慈禧也不是视而不见。

朱大典主持平定孔有德之乱,虽然未尽全功,让孔有德跑到辽东去了。但也是崇祯一朝少有的几个胜仗了。如此人才,纵然贪污,该用也该用。

而朱大典在金华,不管金华城如何,都是一座坚城了。

张轩思量一会儿,觉得这个险还是要冒一冒的。

“你叫什么名字?”张轩说道。

“小的,许嘉应。”来人说道。

张轩一听姓许,心中一动,说道:“你与许都如何称呼?”

许嘉应说道:“小的乃是许家家丁,三代为许家家丁。”

张轩听了许嘉应的话,心中又放心一些了。

古人与现代人观念不大一样,许嘉应这种情况,就是所谓的家生子,忠诚度还是可以保障的。

“你先下去吧,稍后给你答复。”张轩说道。

张轩将许嘉应打发走了,召集诸将,让郑廉将情况介绍一下,说道:“这是一个机会,金华城之中有朱大典在,不是旦夕可下。一旦顿兵于金华城下,情况有不好办了。”

张轩虽然只是一路偏师,但是他的目光绝对不会仅仅局限在金华城下。

江南久不闻兵戈了,几乎各府县都没有防备,有得不过是区区衙役,义兵而已。这也是大军东出,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碍的原因。但是时间拖得越长,对义军就越不好。

毕竟天下人谁都不是傻子,即便是傻子们也会在战争之中学习战争。

一旦浙江南部数府县缓过劲来,以此为基,对抗义军,恐怕张轩所拟定的先平江南,后定江西的战略就有问题了。

而且金华这地方,也是一个要地,金华控制着一条,出入江西的通道,由金华向西,可以攻入江西,转攻福建。浙西四府,可以说是两省屏障,在义军手中,义军可以将保全江南的精华地带,将战事推到浙江府外面,或者限制在浙西四府之内,毕竟浙西四府,比起苏杭一带,相差不少。

一旦金华为官军所有,恐怕义军不得不在江南囤积重兵了,此处用兵多了,彼处就用兵少了。

大军牵制在江南,不能动弹,时间耽搁的长了,恐怕要出大问题的。毕竟留给曹营的时间窗口本就不多。所以要快。

要有多快,自然是越快越好。

“曹宗瑜。”张轩说道。

“末将在。”曹宗瑜说道。

张轩说道:“如今距离金华城,还有三日路程,你带着大队人马在后面缓行。”

“是。”曹宗瑜先是答应一声,随即又说道:“大人的意思是?”

张轩微微一笑,说道:“杨将军,可敢与我走一趟金华城。”

杨绳祖大笑一声,说道:“有何不敢,不管是刀山火海,只有将军敢去,我就敢跟。”

“好。”张轩说道。

张轩一声令下,大军立即分开,万余骑兵在许嘉应的带领之下,向金华而去。

此刻金华城之中,左光先也在拜访朱大典。

朱大典听闻许都明日问斩,心中微微一叹,说道:“许都倒是可惜了。”

许都与朱大典的次子朱万化交好,平素关系不错,其实金华府这些士绅也就这么大的圈子,许都之前也是圈子里面的人,所以很多人都认识,朱大典虽然没有怎么关注过,但也从儿子那里听说过这个知兵的后辈。

此刻听闻许都落个如此下场,不由的微微一叹。

“非常时期。”左光先叹息一声,说道:“若非如此,未必不能给许都留一条活路,只是而今这个口子却开不得。恐城中人心不稳。”

朱大典眼睛流转,他虽然赋闲在家,但是怎么说也是当过封疆大吏,领兵作战的人物,方方面面的消息,是瞒不过朱大典的,不过,朱大典很明白,他再怎么说,也不过闲居官员。还是不好多干涉地方为好。

而且今日之事,对朱大典来说,也是一个机会。

朱大典今年六十出头,在古代来说已经是很老的,但是朱大典身体很好,功名之心未熄,心中起复之念,一日重过一日,无他,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现在不起复,将来恐怕没有机会了。

如今贼人来势汹汹,别人看见了凶险,如左光先。但是他却看到了机会。

看到了重新出现在圣上耳目之中的机会,他如果能以金华一城挫敌锋锐,保全浙江半省,与贼在江南相持。不愁北京那一位不重用。

比起这个,区区许都,又算得了什么?

为了许都与左光先交恶,实在是太不划算了。

自然是略过不提。直接转到正题之中,说道:“金华城乃江南重地,早岁城池险要,并无什么问题,而今唯有西门残破不堪,恐怕要重修才行。”

很多事情,他们早已商议过了。

收拢百姓入城,清理护城河,修缮方具,这些事情早已做过了。

原因无他,这些准备之前,并不是为了防备张轩,而是防备许都。

浙西四府,与江南其他府县不大一样,因为在群山之中,其实条件并不是太好,在崇祯年间了,已经闹出过不少事情了,不过是旋起旋灭而已,故而金华这一带的防御,比江南其他地方要好上不少。

“西城。”左光先皱起眉头,他细细想来。他已经巡视过数次城墙了,对西城也很是了解。也知道西城情况并不是太好,说道:“不过,这个时候抢修会不会来不及。”

“不会的。”朱大典说道:“贼人还在百里之外,而且西城城墙,毕竟是有些根基的,先用泥泞灌上一成,再在城中垒上一道内墙,先过去这一关再说,我已经修书给定海总兵王之仁了,王将军答应援助金华了。”

朱大典起身,带着几份慷慨激昂说道:“我守住金华,当其西面。扼贼人入下游之事,召集各家乡兵,以钱塘江列营,固守钱塘江,使贼人不可越钱塘江,如此钱塘江以南,就可保全了。待整军经武之后,再大举北上,光复南京也是指日可待。”

左光先听到之后,心中微微激动,说道:“我立即修书各府县,竭力将贼人挡在钱塘江上。”

曹营九月破凤阳,十月下南京,而今堪堪十二月,就席卷江南,这速度说是狂飙突进,有些太过分。但也将江南士绅给吓坏了,他们一时间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应对。

几乎是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以至于落到现在这个局面。说句不客气话,现在浙江剩下的这些官员,连一个具体的抗贼策略都没有。

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张轩第二十二章 炮战第五十一章 闲言第九十四章 曹营至第八十五章 五里铺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战二第三章 曹营内幕第七十三章 北方战场的判断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来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六十三章 二攻开封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声桓吃瘪第六十八章 后援第二十八章 黄朝宣第七十五章 分道扬镳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见旧部于地下第六十六章 罗汝才交心第三十二章 南阳第九十章 夷陵之战第六十章 叛第四十八章 郾城会盟第三十章 以走制敌第四十六章 黑云孤城老臣心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营第二章 樊城二第五十五章 华夷之辨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动第十九章 徐州内情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八十二章 临危之际老臣心二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六十九章 凤阳地动第六章 匠作第四十章 岘山公第二十七章 杀襄王第二十三章 朱仙镇三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八十二章 小别胜新婚第二十三章 降将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敌黄得功第四十五章 新计划第一百二十八章 诛逆子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战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战二第三十二章 城中对策第七十二章 何英再至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烟第四章 何腾蛟调任湖广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遗训二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二十章 黑夜第八十六章 湖口现状第七十章 决战之前二第三十九章 攻守乱象第二章 樊城二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七十七章 闯营第五十三章 马踏开封城二第七十四章 长街相会第九十章 南京城中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围南昌第一百二十六章 郑经的疯狂二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三十章 弃襄阳第六章 高斗枢二第七十四章 罗汝才教子第四十九章 覆军杀将六第六十章 闯营的崩溃第九十一章 火马阵第三十章 破孟家庄第四十一章 袁时中的困境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围南昌第五十章 正气歌二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镇武昌第三十一章 请缨第六章 明军的应对第六十八章 剃发令第一百二十八章 发现梁以樟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计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战二第四十六章 周党第十三章 老营第十三章 老营第十七章 失败的腊八宴第六十三章 得讯第三十二章 大战帷幕二第一百三十章 将变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间第三十九章 水战三第三十二章 大战帷幕二第四十二章 傅宗龙的遗言第一百二十六章 郑经的疯狂二第五十三章 缓追第五章 攻城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