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岘山争夺战

“好。“张轩咬着牙说道:“岘山这个骨头,我带人攻下来。”

这一句话说的轻松,但是实际上凭借张轩的经验,就知道这一句话之中,有多少条人命填进去。

但是,有些事情可以说当任不让,张轩处在这个位置,这种艰难的局面,他不上谁上,再加上襄阳城中本来就情况复杂。

张轩不以身做则,指望别人给他拼命?

“我攻山,谁来拦截东虏?”张轩说道,目光之中带出一丝疯狂之色。

张轩一路走过来,生生死死之间,并不知道走过几个轮回了,或许他自己还没有感觉到。

此刻他语气之中带出的暴虐之气,简直能够杀人。

“我来。”刘芳亮说道:“我来挡住东虏的增援。”

攻山也没有什么花俏。不过一支军队挡住清军,一支攻山而已。

耍不出什么新鲜花样。

张轩看着刘芳亮说道:“就拜托刘将军了。”

刘芳亮拱手说道:“请张将军放心,有刘某有一日,东虏都无法干涉将军攻山,只希望张将军知道,闯营落到这个地步,时也命也,并非闯营没有好男儿。”

李过本想说什么?微微一叹,就为了闯营好男儿,这五个字,李过决定也要拼一拼。

决计不能丢他死死的脸。

双方议定之后。张轩开始详细的安排起来。

虽然战术之上,非常简单。但是张轩不准备做的如此简单,他花了一夜的时间布置,又做了以下布置,首先命令周辅臣出击,封锁汉水,破除清军在汉水之上的所有布置。

战场虽然在襄阳,但是汉水却是襄阳之战的关键。

多铎即便是再大意,也不会放弃在汉水之上落子。

只是,清军都是北人。在水师之上根本没有基因,忙乎了这么多天,也不过是在汉水上游架了几座浮桥。甚至组建了一支小船队。

但是多铎很清楚,这一支水师根本不足以与夏军的水师争锋。所以他给这一支水师的任务,也很简单,维持汉水两岸的消息畅通。甚至阿济格放弃枣阳西进之后。这一支水师的任务,也多了一个阿济格的任务。

也仅仅是如此而已。

而周辅臣的任务,也不是摧毁清军水师。

而是维护襄阳城与宜城之间的联系不中断。毕竟大战的中心在与襄阳城之上,汉水上游很多河段,搭建浮桥也是非常容易的。

即便摧毁了,也能重建。仅仅是徒劳无功而已。

而此刻,张轩却顾不得这些了,而是大力督促周辅臣与郑泰两部全力出击。攻击沿河的所有可以攻击的目标,甚至也可以让郑泰用他们的老一套,袭扰清军。纵然清军兵力充足。但是数十里的江岸之上,总是有薄弱点的。

张轩也没有想有什么大收获。仅仅是牵制清军的精力。张轩都觉得有必要这样做了。哪怕是清理一下汉水上面清军的势力,也是必要的。

而且张轩也通知了曹宗瑜,让曹宗瑜逼近阿济格,最少让阿济格腾不出精力干别的。

如果仅仅看这几处的话,似乎是夏军大举反攻。

但是一声沉闷的炮声响起来,一颗炮弹从远处的岘山之上,打进襄阳城之中。

直接砸在一座民房之中,似乎一炮砸中大粱之上。这一座民房称重结构都在一根大粱之上,大粱被一炮打断,整个房子自然是稀里哗啦散落一地。一阵烟尘掀起。

襄阳城的百姓犹如惊弓之鸟,顿时乱了起来。

之前虽然打得很惨烈,但都是在城外,襄阳城百姓感受到的,仅仅是喊杀之声,还有城外源源不断送进来的伤员,还有城中戒严,米价腾高。

虽然夏军军粮不缺,但是打仗之事情,粮食自然是越多越好,虽然杨承祖放出一些粮食,平定粮价。但是打仗本身,就引起民间粮食价格波动。

但是时间长了,民间的粮食价格也慢慢的稳定下来,百姓似乎适应了这个气氛。

只是今日一炮立即让城中百姓知道,什么才是战场的气氛。

张轩猛地出来院子,远远的看着远处掀起的烟尘,已经哭喊之声。

张轩心中一沉,这一炮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清军的炮队终于在岘山之上扎营了。

而进攻岘山的事情,必须提前了。

张轩立即下令,各部人马出动,整个襄阳城都引此沸腾起来。

而这一举一动都被岘山之上看到眼里。

孔有德站在一块巨石之上,他身后是安置好的数十门大炮。

因为山上的空地比较少,却少大面积的平地,故而这大炮是数门,或者一门,两门安置在一起的。

看上去层层叠叠的,好像是梯田一样,在山上梯次安置火炮。

孔有德而今四十多岁,虽然有些风霜之色,但却也是一个将领,经验最丰富,精力最充沛的时候。

他细细观察一下大炮的落点,说道:“高了。让兄弟们放低一点。”

“是。”立即有人安排下去,重新调整炮口方位。

孔有德很明白,他现在最重要的使命不是别的。而是轰破襄阳城的城墙。

毕竟轰击城中,虽然会引起襄阳百姓的恐慌,但是对于战事并没有什么帮助,唯有轰开城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这一声炮声,不仅仅听在张轩的耳朵之中,也听在多铎的耳朵之中。

多铎身后一面将旗高高扬起,大队骑兵早已严阵以待。

不仅仅是八旗所部,还有各部士卒都已经严阵以待。多铎推测出夏军的做出反应也很简单了。

要么重夺岘山。

他这个时候,就是防止夏军重夺岘山。

至于夏军不这样做,最好不过,多铎就等四五日,最多十日左右,将城墙轰塌,到时候大军一涌而上,破城而入。或者展开城池的攻防战。

不出多铎所料。不过一会功夫,就有人来报:“襄阳南门,西门全部到洞开,夏军出城。”

多铎对左右说道:“让下面人打起精神来。要打了。”

从天空俯视下来,就会看见,夏军这一次出动的动静,要比上一次大的多。

上一次如果仅仅是一预演的话,而今之战,就是决战规模的,襄阳城之中仅仅留下一两万人马,近乎全军出动。

双方的交战,还是由骑兵先遮掩战场。

只是双方都以蓄势待发之势,而且大队人马对峙之下,再加上战场在岘山与汉水之间,没有太广阔的迂回空间,这种小规模的交战,反而并不惨烈。

甚至彼此之间交战的都少,大家只是作为大军的眼睛,在百余米的距离之上,相互对峙而已。偶尔有一些厮杀。大多时候,都是对峙不动。

刘芳亮统一指挥数万闯营士卒,这真是闯营最后一点班底。

这边卧马盘弓蓄势待发,而那边在一声声的炮声之中,张轩督促各部已经展开的攻山行动。

在岘山之上,炮火密度很高,孔有德在满清之中,就靠着当年孙元化手中学来的用炮手段,在满清立足了。

孔有德手中也有一批当年东江士卒,都是在满清追杀下活命的壮丁。也都是狠角色。再加上孔有德手中有一批葡萄牙人培养的炮手。

对火炮,是行家里手。

再加上一路南下,红夷火炮数量不多,但是其他各类火炮数量相当不少。

密密麻麻的火炮,再加上数千精锐人马,可以说是固如金汤,不可动摇。

在加上孔有德早有准备,夏军的攻势虽然很猛烈,就好像是海浪打在海岸之上,就来了一个下马威。

第二章 授田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一百二十章 撤围第三章 袁时中的选择第二十八章 黄河一水二第一百零七章 襄城之战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阳江之役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宁波城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顾君恩说罗汝才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难免妻不贤子不孝二第六十八章 剃发令第十三章 城陵矶之战四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围南昌第三十二章 饵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敌黄得功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宁波城下第七十二章 不负闯王第四十二章 下书决战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余波第九十二章 送别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三十四章 怎么办?第五十二章 立营二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九章 罗玉娇第四十七章 破刘良佐三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陈州三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战三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八十六章 余烟袅袅第五十二章 不见长安见浮云第八十六章 余烟袅袅第七十七章 凤阳地动七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十六章 李过的手段第八十七章 袁时中的嗅觉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八十三章 马踏明月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战第十六章 金声桓的困境第十八章 拥兵五万王御史第三十六章 反击与甬道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怜无人送荆卿二第八十四章 布局第七十三章 曹营长史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二十一章 谈判第五十六章 病第七十七章 恪尽职守第六十四章 备战第七十四章 凤阳地动四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来董小宛第二章 决河之意二第三十章 破孟家庄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七十三章 曹营长史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烟第八十九章 老对手第十二张 汝宁大侠沈万登第二十三章 决策第十四章 舟山之变二第三十章 以走制敌第三十三章 兵变余波第一百一十章 东进第四十八章 襄阳暗潮第七十八章 大夏军制三第八十三章 凤阳总督袁时中第七十八章 黄得功之死第二十五章 准备第五章 临湘之战第七章 攻城第十六章 等官军有变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九十章 罗汝才之心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镇武昌第五十六章 凤阳城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诛逆子二第六十章 叛第五十六章 病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镇武昌第八十三章 东床对第三十章 弃襄阳第五十四章 火铳演示第二章 决河之意二第六十九章 颖水一别两茫茫第四十三章 鏖战第九十四章 曹营至第三十二章 饵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十章 收兵第六章 匠作第三十七章 水战一第六十七章 郑大财主第六十九章 凤阳地动第十二张 汝宁大侠沈万登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营第五十六章 行路难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