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大夏军制

张轩在养病的时候,其实反复复盘过,他复盘最多的就是大洪山之战。已经之后的伏击战。

无他,在襄阳之战中,不过两鼠斗于穴,狭路相逢勇者胜而已。要得是敢拼命,能拼命的勇气。

张轩一仗仗打下来,这股敢拼命的架势,倒是养出来了,襄阳之战中,玩不出什么花样。只是针尖对麦芒,白刃交接。这样的仗,能玩的不过是小花样,比拼的军队的整体素质与勇气。

这样的仗,很适合张轩打。

张轩打仗固然呆板,但也有一股狠劲。这是这股狠劲让张轩坚持到最后,逼退清军。

但是大洪山之战,与之后的交战,回旋的余地就多了。

张轩细细回想,不管是许都的决然进攻,还是曹宗瑜的拖刀计。与他们对阵,张轩不敢说自己一定败,但却不敢言胜。

张轩自己麾下,就这两个名将苗子,让张轩不得不长叹,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曹宗瑜与张轩一路走来,亦师亦友,曹宗瑜有此能,张轩早就知道了,而许都不愧为江南将种,却是出乎张轩的预料之外。

那么除却两人之外,大夏百万大军之中,难道没有一二在领兵之上,胜过或者,与他张轩难分高下的将领。

张轩想来,定然是有的。

那么张轩对自己定位,再次出现了动摇。

张轩扪心自问,他最大的价值,是领一旅之师征战于外,克敌制胜吗?

在襄阳之战之前,张轩是这样认为的,但是在襄阳之战之后,张轩不是这样认为了。

无他,襄阳之战中,承受着天下兴亡的压力。现在张轩每每想起来,都有一种夜不能寐的感觉。张轩想不想承认都不行,他在军法之上,未必比得上多铎,阿济格这些满清名将。

不是,张轩不敢承担责任,也不是张轩不能承受压力。

而是张轩深知兵者,国之大事,不要看现在天下局面似乎稳定下来,但是这个稳定的局面,很可能毁于一战之间。一战兴邦,一战亡国之事,历史上有太多了太多了。

从历史能数次来的大会战,那一战不是这样。

大夏承受不住一场几十万人,或者上百万人会战的失败。

但是张轩也不过是庸碌之才,不敢说天资多好,最少连清华北大都没有考上。甚至清华北大的毕业生,放在历史长河之中,大部分人也不敢说是天资聪颖之辈。

所以张轩所想的办法,就是在制度上来弥补。

建立一套先进的军事体系,用来对抗清军战力,将领上的优势。

而今有望于登上掌管大夏军政的位置之上,张轩自然很是兴奋,襄阳之战之后的一些事情,也就不放在心上了,而是全心放在对枢密院章程的修订之中,他还将他麾下的一些人也参与进来。

比如姚启圣,胡澹,曹宗瑜,许都等人。

有这些人的加入,张轩很多不合时宜的想法,也慢慢变得接地气起来。

此刻罗玉龙问起来,张轩自然将自己所想的那一套体系合盘托出。

“臣借鉴前明经验,将大夏士卒分为三部,一部乃是京营,或许说是禁军,常驻京师。乃是各地驻军所选之精锐。臣暂且拟一百二十营。一营三千人。共三十六万。”

“营级编制及以下编制不变。”

“这一百二十营,沿江驻扎,分驻南京。西京,九江。百营陆军,二十营水师,掌控长江一线。”

“百营陆师,将以驻扎地,或者军事所需,数营驻扎一地,这设将军总领之,而京师所驻扎各营直属枢密院。”

罗玉龙自然看得出来,张轩的布置。

如今大夏的根基之地,就是长江一线,再加上浙江一省,除却这里之外,其余的地方都是边边角角而已。三十万大军沿江驻扎,在加上水师勾连,可以利用便捷水道,很容易支援各处战场,比如南赣战场,长沙战场,那是淮安战场。

这个想法到是不错。但是罗玉龙直接问出自己最关心的问题,说道:“这三十万禁军,归属何处。”

罗玉龙如今也很有长进了,问出了关键问题。

任何事情都需要讲制衡的。三十万禁军又在京师附近,如果没有足够的制衡,今后谁掌控了这三十万禁军,就掌控大夏政权,如何处置这三十万大军,才是张轩这个枢密院体系的重要之处。

既要发挥出战斗力,也不能有失控的可能。

对皇帝来说,兵权失控甚至是比军队不能打仗更加恐怖的事情。

张轩说道:“请恕臣先放下此节,等一会儿,会细细给陛下解释。”

“好。”罗玉龙点点头,说道:“继续。”

张轩说道:“除却禁军之外,还有边军,即淮安镇,淮西镇,襄阳镇,福建镇,南昌镇,五镇人马。每镇将领挂将军衔,下辖数营。看情况而定。”

“除却边军之外,还有厢军。”张轩继续说道:“臣观战事一起,百姓有三苦,一苦于兵乱,大兵过境,常有乱兵为乱,国朝军法森严,如此之事,已经很少了。二苦于征敛。兵事一起,日耗千金,这千金从何而来,乃从民间而来。战事旷日持久,民间自然苦不堪言。”

说到这里,张轩微微一叹。有些事情,张轩看的清楚,但是却无法更改,就如同襄阳一战,将襄阳附近几乎毁于一旦,将白旺数年之经营,付之战火。张轩即便心疼又能怎么样?

什么也做不了。

“然百姓最苦,却不是此两者,而是重役民夫。”张轩说道:“十五从军行,八十始得归。那是唐时,而非今日,今日局面是,一征民壮,则生死无期,却不知道何地白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这是张轩最大的感受。

任何战事死的最多的都不是战斗双方的战兵,而是辅兵民夫。

可以说除非是就地驻守时,征召的民夫,负责转运粮食物资的民夫,最容易一出不回,很多是死在往来交锋之中,也有很多是被俘虏了,甚至还有一部分是被军队强制征召为兵了。说不定思在什么地方了。

而且明朝制度之下,其实税不恐怖,恐怖的是役。因为基层财政几乎没有是余钱,而很多事情必须要办,就制定百姓负责此事,比如运输物资到某处。指定某个百姓担当,以这个时候的路况,很容易一去不回。在大兵过境,建立营寨工事,更是需要大量的民夫。

这些民夫大量的参与战场,否则很多工事都不会那么容易修建好。

但是民夫的死伤却从来不计入双方战损之中。因为他们不是正规军,张轩甚至查过了,很多人连抚恤都没有。

张轩专门提出厢军。

在张轩看来,所谓的厢军,就是战时的工兵部队,运输部队。非战时的工程兵部队,这样的部队即便是大明其实也有,那就是漕兵。专门用来维护运河的军队,宋代更不要说了。

宋代甚至有专门的厢军经济。相当普遍,这里就不多说了。

张轩不求别的,只求战争能离老百姓远一点。专业的事情,让专业的人来办。

罗玉龙对厢兵并不是太在乎,或者说,他对不能直接打仗的军队都不大在乎,他在乎的重点,始终是战兵之上,于是乎问道:“边军与禁军有何不同?”张轩说道:“以臣所想,应该没有什么不同。大夏所有军队自然是一体的,军中不管是边军还是禁军,不应有所不同。不过是驻扎地的不同。”

第四十七章 天下锋锐罗玉龙第二十五章 兵败如山倒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七十六章 决心第九十六章 困兽四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战第四十六章 黑云孤城老臣心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态炎凉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间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敌黄得功第五十一章 多铎撤军第八十章 在临颍二第九十九章 赴汤蹈火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变第一章 汝宁第十五章 大舅哥来援第三十九章 夺回第四十五章 覆军杀将二第十四章 城陵矶之战五第二十六章 孟家庄第三十五章 从长计议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遗训二敌一百零一章 攻第六十八章 剃发令第六十六章 钱粮二第五十一章 寿州之战第四十六章 覆军杀将三第五十七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第六章 王度第四十七章 郑森第一百一十章 绝处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六十章 叛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阳第四十二章 下书决战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八十五章 大破之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七十六章 焦链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四十五章 官军的反应第三十五章 投名状二第六章 明军的应对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六十四章 备战第二十一章 医疗营第十九章 决战四第五十七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第一百四十章 别云间第七十四章 阵战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五十四章 凤阳城二第十四章 城陵矶之战五第九十四章 北伐计划第十五章 铁模?第三十三章 刘氏跌倒,张轩吃饱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五十六章 大战落幕二第一章 樊城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五十一章 贼营孤忠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谋第四十九章 临淮县之变第一百二十九章 闺中之事第五章 高斗枢第八十一章 庆功宴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态炎凉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战第一百三十二章 张轩百骑追时中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难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九十二章 张献忠方略第一章 汝宁第十二章 作坊第一百二十七章 郑经的疯狂三第二十四章 归德军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八十五章 樟树镇第八章 立威第六十九章 刘国能之死第五十九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三第八十四章 将变第二十五章 追击第二十九章 军心第六十二章 顺清之间底一百零二章 南阳营首战第八十三章 飘然而去文安之第一百零九章 断手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七十五章 凤阳地动五第九十九章 杨绳祖离开第八十四章 将变第五十六章 吴氏兄弟第九章 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