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就是这样,让我给袁娘娘治,袁娘娘不是病情大为好转,就是立即死掉。”张景看周皇后一眼:“袁娘娘等不了太久,时间越长,她越危险!”
袁贵妃又昏迷了,太医院的李时明等大夫仍然是束手无策。
张景给袁贵妃治,袁贵妃不是病情大为好转就是立即死亡,周皇后拿不定主意,她找到崇祯皇帝说了情况。
“死马当活马医,圣上,臣妾觉得应该让奇山伯给袁妃治。”周皇后给崇祯皇帝倒水:“反正不让张景治,袁妃会死掉,不如让张景行险一搏。”
“袁妃等不了太久,时间越长,她越危险。”崇祯皇帝沉吟了十多秒,袁妃,你的光身子被张景看光了,不要怪朕!
崇祯皇帝陷入沉思中,周皇后秒懂崇祯皇帝的意思。
悄悄跟过来,在宫殿外偷听的杨涵也明白崇祯皇帝是想让袁贵妃病死。
袁贵妃死了,她的光身子是否被张景看光就不重要了。
袁贵妃病死了,她就不用被送给张景,让崇祯皇帝心中不舒服了!
历史上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八日凌晨,李自成挥军攻陷大明京城后直捣紫禁城。
大明亡国在即,崇祯皇帝命令周皇后和袁贵妃等嫔妃还有他的女儿长平公主自杀。
袁贵妃回寝宫悬梁自尽,但绳带断了,袁贵妃遂堕地昏去。
崇祯皇帝拔剑对袁乱砍了几剑,袁贵妃晕死在血泊中。
崇祯皇帝以为袁贵妃死了,没有再砍。
其实袁贵妃只是伤在肩部,后来,她被救活。
清兵入关,入主京城后,袁贵妃和一些幸存的明末后妃们都得到了清官府的赡养。
大明的皇室也是皇室,为了维护皇室的威仪,大清把大明灭亡后,作为胜利者,他们妥善安置袁贵妃等幸存的明末后妃们不奇怪。
人生除死无大事,在李自成农民军即将攻进皇宫时,崇祯皇帝命令袁贵妃等他的后妃自杀,显露他自私、刻薄寡恩的本性。
今天,崇祯皇帝故意浪费时间,他想让袁贵妃病死很正常。
心中骂着刻薄寡恩的崇祯皇帝,杨涵慢慢地后退,离开宫殿后,她跑回袁贵妃的寝宫:“奇山伯,皇后请你给袁娘娘治病,麻烦你了!”
杨涵是孤儿,她十岁时开始给袁佳慧当丫环。
多年前,袁佳慧嫁给信王朱由检为妾,她是陪嫁的丫环。
后来,信王朱由检继位成为崇祯皇帝,杨涵跟着袁佳慧进了皇宫。
崇祯皇帝朱由检把他的小妾袁佳慧封为贵妃,杨涵自动成为袁贵妃(袁佳慧)的贴身宫女。
和袁贵妃的感情比较深,杨涵假传周皇后的命令,让张景给袁贵妃治病,她是个忠仆!
杨涵是袁贵妃的贴身宫女,寝宫中的李时明等太医院的大夫,现场的宫女和小太监包括张景在内都没有怀疑杨涵的话。
按照张景刚才开的方子,太医院的大夫立即指挥小太监煎药。
手脚麻利,小太监很快就把超级奇山神药(特种版本的奇山神药)煎好了。
让一个宫女上前帮忙,杨涵把超级奇山神药用勺子一勺一勺喂给昏迷的袁贵妃。
一海碗药洒了一大半,只有小半碗药被灌进袁贵妃的肚子中。
这时,周皇后不紧不慢回来了:“奇山伯,圣上命你全力给袁妃治病,你快给袁妃治吧,不要浪费时间!嗯……”
看到袁贵妃脑袋旁边的药碗后,周皇后愣了一下。
张景轻哼了一声:“等你过来再给袁娘娘治病,黄瓜菜都凉了。”
张景没有怀疑周皇后。
刚才,周皇后让杨涵通知张景给袁贵妃治疗,她去忙其它事不奇怪,周皇后忙完其它事后,来到袁贵妃的寝宫不奇怪。
周皇后也没有怀疑杨涵。
袁贵妃病情危急,张景自作主张给袁贵妃治病不奇怪,周皇后怀疑,张景已经知道,皇帝准备把病愈后的袁贵妃赏给他。
袁贵妃貌美如花,袁贵妃虽然在病中,但也难掩她的倾国倾城的容颜,清丽绝伦的神韵,见色起意,张景主动出手给袁贵妃治病很正常!
这时,看了宫女递过来的体温计后李时明惊呼一声:“退热了,袁娘娘的体温正在快速下降。”
袁贵妃出了一头汗,喝了超级奇山神药后没有死,她出汗了,大汗淋漓。
袁贵妃的体温下降,应该很快就能降到正常。
李时明冲张景比一下大拇指:“奇山伯开的药很好,袁娘娘大好了,奇山伯的胆子真大……”
“奇山伯的胆子真大”这几个字李时明越说声音越小,他心里骂张景一句,袁贵妃的命真大,张景这个龟孙这样给人治病,死在他手中病人肯定很多!
就在这时,袁贵妃嗯了一声,她醒了,没有睁眼,她的声音哀婉:
“皇后娘娘,奴婢能否皈依佛门,妾身失了贞没有脸侍奉圣上,奴家愿青灯黄卷了此残生。”
今年十九岁,青春韶华,袁佳慧不想出家当尼姑,但她不得不这么说。
嫁给朱由检四年多了,袁佳慧了解崇祯皇帝朱由检,她知道朱由检是一个比较自私的人。
她患了重病,奇山伯张景给她治病看了她的光身子,袁佳慧确认崇祯皇帝朱由检不会再要她这个失了贞的小妾。
朱由检把她赏给奇山伯张景,袁佳慧不敢立即答应。
袁佳慧心里叹了一口气,我主动要求出家,好面子的朱由检肯定不同意,他会坚持把我赏给奇山伯,以彰显他的宽厚仁慈。
“你才十九岁,圣上怎么会忍心让你孤苦一生。”
周皇后心里骂张景一句:“袁妃,你安心养病,圣上会给你找一个好的归宿。”
袁贵妃醒了,她的体温降下来,正常了,接下来的治疗,太医院的大夫比张景专业,张景向周皇后告辞。
周皇后派小太监把张景送到宫门口。
张景回到他在小时雍坊的家,已经是晚上六点多了,他听到一个好消息。
几个小时前,下午二点多,报喜的报子披红戴红来到张景家报喜,张景中了,他是崇祯四年会试第一名会元。
上午,皇帝身边的大红人,大太监王承恩派人到贡院询问张景考得怎么样,张景能否考中贡士。
张景的文章作得确实很好,周延儒不再坚持,他同意把张景列为会试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