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封爵国公世袭罔替

第184章 封爵国公世袭罔替

第183章

孙承宗重回辽阳,不对也不算是重回辽阳城,因为辽阳城是在万历四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616年被努尔哈赤攻陷的,哪怕孙承宗担任辽东经略安抚使期间,他从来没有来过辽阳城。

可事实上,辽阳城第一次扩建是在洪武五年(1372年)至十六年,历时十余载,在旧城址的基础上,几经修筑和扩建而成为砖石结构,周长24里多的方城。

当时辽阳六卫屯田五万七千多顷,对移民屯田实行十年后收租政策,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手工业、商业随之振兴。是明朝在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军事指挥中心。

非常可惜,在辽阳城失陷后的短短十数年间,辽阳从辽东的经济文化中心,已经变得破败不堪,很多院落里已经长满也杂草,也有的房屋,只剩下框架,依稀可见累累的白骨。

孙承宗望着残破的辽阳城哭笑道:“辽阳城算是毁了,没有十几二十多年,是恢复不过来了!”

程世杰不以为然地笑道:“只要有足够的人手,它很快就会恢复往日的繁荣,甚至变得更加繁荣!”

孙承宗面色凝重的道:“难!虽然这一次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不可否认,皇太极的轻敌占了极大的因素,等建奴缓过劲来,不主动进攻,只派轻兵袭扰,不需要过多杀戮,百姓就会恐慌,他们根本就不敢迁过来,上哪找足够的人手?”

“这个事情,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

程世杰指着太子河沿岸道:“建奴不善水战,我从宁海军水师挑选几十艘四百料炮舰,每艘炮舰都装备上八门三寸炮,沿河两千步之内,都属于我水师舰炮的打击范围之内,建奴只要靠近,我就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天降正义!”

“那冬天呢?”

程世杰淡淡地笑道:“冬天地里也没有庄稼,粮食早已收割完毕,我就准备在沿着太子河,修建八里湾、沈家营、铁岭、鞍山、辽中卫五座城,与辽阳城互为犄角,平时各镇屯田百户在各镇屯田,一旦秋收后,就让他们迅速返回六城内居住,这六座城,让建奴啃啃试试?”

“可人手呢?”

孙承宗苦笑道:“这场仗一开始打,辽南的移民就不见了踪影?没有人,一切都是空谈!”

程世杰道:“当年努尔哈赤这个屠夫,把辽东四百多万百姓,屠戮殆尽,其中半数沦为后金的包衣奴才,半数逃到朝鲜、皮岛等地,跟建奴打起了游击战,朝鲜境内的辽民,我准备让人把他们接回来!”

本来东江军的敌后游击战打得还不错,收复了不少失地,犹如溃烂的痔疮,让建奴痛苦不堪。但是由于明廷在战略方面昏招不断,袁崇焕更是擅作主张,杀了皮岛总兵毛文龙,游击战那原本还算不错的发展势头戛然而止,失去了毛文龙这个灵魂人物,东江军军心浮动,兵变和内讧此起彼伏,战力大减。

而建奴对朝鲜包庇东江军军民跟自己作对也是异常恼怒,屡屡出兵对朝鲜发动军事打击,这些辽民的处境日益艰难,尤其是皮岛,都到了人相食的地步了,用户些物资去招募一些无家可归的辽民,不算什么难事吧?

孙承宗又提出另外一个问题:“东江军的辽民已经差不多都跑到辽南了,他们就算还有数万军民,对于辽东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

程世杰明白过来了,孙承宗是有自己的想法。

“老师何以教我?”

“此事简单,既然辽阳已经收复,你何不请旨,重开辽东二十五卫?”

孙承宗淡笑道:“如今内地卫所早已糜烂不堪,既无军田养军,也无力备战土匪、流寇,反而在流寇进攻时,转而投降流寇,不如请旨,将这些内地卫所,移镇辽东,虽然你看不上这些卫所兵的战斗力,可他们屯田总没有问题吧?”

程世杰听到这话,顿时茅塞顿开。

对于崇祯皇帝来说,现在的内地各卫所,非但没能自给自足,反而需要地方官府出粮出钱养卫所,可卫所兵虽然人数不少,可是他们打也打不过,守也守不住,简直就是鸡肋。

如果程世杰在这个时候开口,朝廷肯定会同意,将卫所兵甩给程世杰,这些卫所,已经成了大明朝廷的沉重包袱。

程世杰所在的辽南和辽中地区,在原来的辽东二十五卫,却整整占了其中的十一个卫,既辽南四卫,广宁卫,再加上辽中六卫。

每一个满编制的卫所,虽然只是账面上的五千六百余人,可问题是,天下几乎所有的卫所与登州卫一样,人口早已膨胀十数倍不止,就像明明只有一千一百二十人的登州卫左千户所,事实上拥有一万四千余人。

朝廷哪怕不需要多移镇,只需要移镇十个卫,至少可以增加辽东百万人口。

程世杰马上让孙之澋起草奏折,陈请将内地卫所兵移镇辽东的事宜。

崇祯五年十一月十一日,也就是辽阳之战结束的第七天,高起潜就一路狂飙,跑到了京城,要知道这可是一千三百多里,七天时间,相当每天两百里的速度,在明朝,这已经是最高速度了。

“赢了,又赢了!”

紫禁城里,崇祯皇帝接到高起潜的捷报瞬间,激动得几乎有些癫狂的欢呼声,他拿着捷报,手舞足蹈,整张脸都笑开了花,狂呼大喊。

丝毫没有皇帝的样子。

在这个时候,倒没有什么不开眼的御史和言官,要崇祯皇帝注意风度和仪表,如果有人敢这么干,崇祯皇帝肯定会乱棍打死。

皇帝的权力和威信,其实来自军队,来自朝廷的大军。汉武帝在晚年,巫蛊之祸,死伤十数万人,无论是军功侯,还是勋贵,都夹着尾巴做人,连诸侯王,也不敢炸毛。

那就是因为他手中掌握着两征漠北,将匈奴人打得望风而逃的汉军。李世民也是威望达到了天花板级别,那也是因为他手中有军队,有动不动就可以灭国擒王的军队。

现在程世杰打赢了建奴,文臣集团心忧如焚,却也无可奈何,武官要爬到他们头上了。

崇祯皇帝是实在太开心了,八里湾之战,宁海军斩首八千余级,俘虏一万四千余人,已经让崇祯皇帝做梦都能笑醒了。

这才过多久啊,又一份捷报过来了!这一次明军取得了更大的胜利,连克广宁、辽中卫以及辽阳,特别是辽阳,虽然建奴已经迁都沈阳了,可辽阳的政治地位,就好比大明的南京,如果大明丢了南京城,天就塌了。

虽然没有在前线,但是崇祯还是可以通过收复大片领地,想象到,这一路上明军几乎是痛打落水狗,一路狂追从八里湾一路追到辽阳,最后在辽中和辽阳之间,又歼灭了两三万建奴。

建奴先后十二万多的兵力,只剩下四余残兵败将,可谓狼狈到了极点!

这等战绩让崇祯欣喜若狂,别说天启了,就算是他爷爷,万历皇帝都没有取得过如此惊人的战绩啊!

崇祯皇帝在御座上手舞足蹈,如同范进中举一般,语无伦次,如同魔怔一般。

好在周皇后借着由头,劝着崇祯皇帝回寝宫,这才算是结束了崇祯皇帝荒唐之举。

面对空荡荡的御座,一众文臣交换了一个有些无奈的眼神。

“温首辅,现在怎么办?”

温体仁真不想让程世杰再胜利了,他其实不怕程世杰,而是担心程世杰身后的徐光启,还有孙承宗,本来斩首八千余级,俘虏一万四千余人马,守住了海州,取得了八里湾大捷,这样的战果,已经让徐光启走路都带风了。

那个情况下,程世杰的战功还不是过于显眼,而建奴也被狠狠地削弱了,会老实一段时间,多完美的结果啊?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程世杰得理不饶人,在八里湾大战之后不顾伤亡,不顾疲惫,硬是带着明军狂追三百里,最终在辽阳城下摧毁了建奴大军,斩首俘虏带招降,灭掉了建奴八万余人。

虽然这里面有不少是汉军、蒙古、以及索伦部、锡伯部这样的仆从军,但这也意味着后金三分之二的兵力让他给吃掉了。

建奴现在已经不是被削弱了,而是真正的伤筋动骨,元气大伤了!这个战功,封侯甚至国公都够了!

文臣集团用了将近百年的时间,好不容易碰到了一个奇葩皇帝,自己把大明的开国家底折腾光了,这才让文臣集团凌驾武官集团之上,他们做到这一点,容易吗?

再让程世杰代表着武勋集团重新崛起,凌驾他们头上?

别说坐在他们头上,就算是跟他们比肩,这也是文臣集团的耻辱……

建奴不是凶残成性吗?

程世杰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以后可还怎么压制他?

温体仁突然想到了一个人。

卢象升。

虽然说,温体仁也不喜欢卢象升,这是文臣中的异类,文臣嘛,都是拿笔杆子的,手无缚鸡之力,弱不经风。

可卢象升倒好,这货是文武双全,二甲二十五名,妥妥的学霸。可是他却习练武艺,练武的大刀重达一百五十斤,在崇祯二年,他带着大名府的募集的民兵一万余人,抵达大兴,遇到两个牛录的建奴正在围攻大兴县城。

卢象升二话没说,单骑突阵,连斩建奴数十名精锐,对战白甲兵,他以一敌三,一战成名。

从此以后,卢象升不再参加文人组织的文友会,诗词交流会,甚至连士绅宴请他都不参加,而是整日与泥腿子,丘八为伍,简直就是文人之耻。

可问题是,纵然不喜欢卢象升,以文御武的格局可不能坏。

卢象升带伤出战,以三百精兵,奔袭勋阳,斩首两千余级,成功击退高迎祥麾下两万余流寇,这本身是一个大胜,可是流寇与建奴有办法相比吗?

所以,这一战,卢象升显得并不出彩……

现在,必须拔高卢象升。

在温体仁的操作下,卢象升的大捷重新出炉,文臣们带哄带骗,弄了五六万流民,交给卢象升安置,于是,这一场大胜,成了卢象升以三百骑袭击勋阳,成功打崩溃高迎祥麾下十数万人马,俘虏五万四,斩首两万余级。

这一个大胜,差点没把崇祯皇帝直接送走。

高迎祥的二十万余大军占领真定府,威胁保定府,也是崇祯皇帝的心病之一,当初崇祯皇帝同意温体仁的提义,让程世杰撤军,就是考虑到高迎祥二十余万大军,若是逼近京畿地区,会造成京畿百姓恐慌。

可没曾想,程世杰抗令不遵,执意要打这一仗,打胜了固然欢喜,可是京畿的危机却没有解除,现在好了,卢象升也再一次进入了崇祯皇帝的视线。

如果说,程世杰是崇祯皇帝心中的白马银枪赵子龙,那么卢象升,就是崇祯皇帝的常十万,常遇春。

与常遇春一样,卢象升的特色就是逢战必为全军之首,纵马冲阵,以一敌百,一骑当千,斩敌将于万军之中,摧强虏于锋锐之际的猛将。

在御医的紧急施救之下,崇祯皇帝总算缓过了这口气。

“太好了,又赢了!”

崇祯皇帝的兴奋劲,一夜没有安静下来,他现在的精神特别好,哪怕一夜未合眼,在反翌日在早朝上,百官见礼后,崇祯皇帝望着众臣道:“徐卿!”

“老臣在!”

“你安排一下,朕要在大明门迎接程爱卿和卢爱卿,检阅凯旋之师!”

徐光启躬身道:“臣徐光启遵旨!”

温体仁出班启奏道:“陛下万万不可!大明门乃国门,关乎国体,程将军、卢大人刚从战场下来,浑身血腥,进出大明门,只怕那煞气会惊扰了……”

崇祯皇帝厉声道:“如果有人能一仗歼灭八万建奴,哪怕他浑身脓疮,朕也愿意大开大明门,并亲自为他牵马解甲!”

崇祯皇帝站了起来,来回走动着,愤怒和快意在脸上快速交替,越来越激动,“建奴……欺我太甚!朕新登大宝不久,龙椅尚未坐热他们便破口而入,劫掠京畿,杀得血流成河,这份耻辱,朕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幸好祖宗显灵,降下了程爱卿这等不世出的名将,浴血奋战,三军用命,终于在海州一战洗雪前耻,替朕狠狠的出了这口恶气,朕……朕心里高兴!就算是掏光内帑,砸锅卖铁,朕也要好好犒赏那些有功的将士!”

户部尚书侯恂得到了温体仁的暗示,急忙出列道:“陛下,程大将军一战定乾坤,算是立下了不世奇功,功勋之隆,直追开平王、凉国公,再怎么封赏也不过份。但是如今国库空空如也,别说阅兵盛典,就连有功将士的赏格也拿不出来了,这大典是否可以推迟数月?”

侯恂非常聪明,崇祯皇帝的态度坚决,硬顶不是办法,现在崇祯皇帝的脾气,众臣已经摸清了,他是一个非常缺乏耐心的人,也是一个固执的人,一旦硬顶,侯恂这个刚刚上任的户部尚书就不用干了。

崇祯皇帝用人的原则就是,伱不给朕干活,朕就换一个人来干,这一套他玩得非常熟,所以在十七年内,换了四十多个内阁大臣。

唯有从来不顶撞崇祯皇帝的温体仁干了八年。

崇祯皇帝也知道国库没钱,这话不用侯恂说,斩首一级建奴,赏银五十两银,还有俘虏也算作斩首军功,程世杰所部总共斩首不到两万人,可俘虏还有两万,加起来,就是四万人,就是两百万两银子,这可不是一笔小钱。

更何况,程世杰手中还有阿巴泰这个贝勒,还有莽古尔泰、德格类这两个贝勒的首级,十五名甲喇额真,一百多人牛录额真的首级,这些越规模赏赐,至少需要三百万两银子。

不过侯恂却提醒了崇祯皇帝,没有钱,可是用爵位。

崇祯皇帝必须耀威献捷之后再告慰太庙,他要让京城百姓知道,他手里还有一支剽悍善战的大军。

不是一支,除了能在野战硬刚建奴的宁海军,他还有一支可以以一敌百,大破流寇的天雄军。

“朕说了,这次就算是砸锅卖铁,也要好好犒赏有功的将士!”

侯恂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上,哀声道:“陛下的苦心,老臣自然明白,只是国库实在是没有钱了啊!”

群臣纷纷跪下,叫:“陛下三思啊,如今国库空虚……”

崇祯火冒三丈:“国库空虚国库空虚,这笔钱如果户部不出,朕从内帑里挤!”

崇祯皇帝是吃了称砣铁了心,大家都没办法。崇祯皇帝不发火的时候挺好欺负,一旦发火可就不好玩了,大家也只能由着他去,反正是他自己出钱,大家心疼什么?

那帮武夫出风头已经成为必然了,温体仁只能充份开动脑筋,看让谁出风头对自己更有利。

排第一位的自然就是关宁军,在京城的文臣有哪个不是靠漂没辽饷吃饭的?关宁军出了风头,得到更多的辽饷,他们可以湮没的份额自然就更多,白痴都想得透。

排第二位的是东江军,东江军杀得最凶,死伤两万余人,还阵亡了一个总兵,就算程世杰不满意,跟死人争,他也会被人诟病。

人死为大嘛。

不用排了,一共就那三支部队,关宁军、东江军被排到了前面,宁海军想不当陪衬都不可能了。

马上就开始当场拟旨,首先是卢象升,他现在是正三品文官,开镇天雄军,总督真定府、保定府、大名府、顺德府、广宁府、永平府六府军政大权,辖军户十万五千户,所有产出供应军需用度,晋加封太子少傅。”

现在的卢象升比历史上提前两年,成为正二品总督,而且是事实上的北直隶总督。

接下来,并不是人们期待的对程世杰的册封圣旨,而是对关宁军祖大弼、祖大乐、祖可法三人的晋升,祖大弼、祖大乐本来就是副总兵,现在官升一级,为都督同知,升总兵,现在祖大弼、祖大寿、祖大乐,兄弟三人为总兵。祖大弼为辽东骑兵左翼左营总兵,祖大乐为右翼右营总兵,各荫一子为锦衣卫百户,赐锦袍一件。

吴三桂晋升副将,为辽东骑兵前锋副将……

……

崇祯五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辽阳城。

辽阳城外,钦差大臣们终于抵达了辽阳,开始在关宁军、东江军面前宣旨。

词藻华丽,字句优美,声音也算好听,听着都算一种享受。在这帮大老粗看来,这位钦差大人的声音堪称空灵,明明他念的东西他们一个字不漏的听到了,却又像什么都没有听到……

当然,翻译成白话文就很容易懂了。

这一仗打赢了,崇祯大老板非常高兴,给他们这些参加的将士升官发财。

不过,在程世杰看来,崇祯大老板真够小气的,打了这么大场胜仗,居然就这么一丁点赏赐!

祖大弼、祖大乐、各赏赐纹银三千两,沈明遇、张裕、刘庆松、周宁、陈大勇等宁海军将领也是赏赐纹银三千银。

宁海军这一下子多了五位总兵。

吴三桂赏银一千两……

不过众将领还是挺满意的,这一仗他们也没出多大的力就打赢了,能捞到这么多好处,足够啦!

接下来是程世杰的,这才是重头戏。

一个黄门宦官手里拿着一道诏书,正在宣读:“朕惟治世以文,戡乱以武。而军帅戎将实朝廷之砥柱,国家之干城也。乃能文武兼全,出力报效讵可泯其绩而不嘉之以宠命乎,征虏大将军、辽东经略使、左都督、宁海军总兵程世杰,屡立战功,文资卓异,贤声达于四野;定乱有德,武功彰至庙堂,乃拜兵部尚书,册封海国公,加封太子少保,总督辽东军政,可……”

程世杰躬身:“臣,程世杰领旨,叩谢天恩!”

“恭喜程大将军,恭喜海国公!!”

(本章完)

第182章 收复辽阳皇太极认输第228章 驸马外面有人了第344章 不装了摊牌了不玩了第173章 惊弓之鸟草木皆兵第480章 大明气度大国气象第482章 追封七庙正式祭天第252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第363章 北伐建奴统帅朱纯臣第198章 朱微媞的八公主号第310章 让他们继续狗咬狗第12章 城里城外地狱人间第159章 古怪的战术恐怖的火炮第206章 辽南土地改革试点第475章 坚持大明国策不动摇第151章 这死太监想搞事啊第46章 什么是真正的军人第308章 兵分九路各自突击第266章 不听话就往死里抽第94章 辽东人的新希望第175章 他必须给银子面子第376章 不是还有太子吗第183章 战后扩军重建辽南第246章 郑芝龙狮子大开口第379章 杀人之前先诛心第103章 冲冠一怒为红颜第354章 自毁长城自断双臂第469章 世界性轰动效果第453章 大明舰队抵达欧洲第420章 格局打开问题就不存在第362章 卢象升这是恩将仇报第386章 最好想清楚再回答第253章 程世杰的吕宋攻略第362章 卢象升这是恩将仇报第182章 收复辽阳皇太极认输第350章 他们凭什么高高在上第257章 誓死保护大小姐第55章 可以组建炮兵部队了第86章 便宜行事征虏大将军第448章 太会缠人招架不住第385章 建奴的好运气到头了第186章 简在帝心马车奏对请假第321章 权利面前苍生算个屁第181章 关键时刻掉链子第226章 文明的方式解决争端第313章 我不怕苦不怕累第260章 火龙出水废物利用第158章 臣在建奴就不足为虑第173章 惊弓之鸟草木皆兵第157章 秋高气爽汗王大点兵第65章 提高弩机生产速度第147章 皇帝不急太监急第401章 突袭加火箭炮洗地第433章 尘埃落定终于结束了第215章 火炮居然可以打这么远第388章 广平摄政王监国第466章 实力决定地位第85章 崇祯皇帝上坟哭错人第41章 一步登天第69章 大冤种孙元化第4章 眼泪才是最关键的第455章 被文明遗忘的土地第191章 不能让人牵着鼻子走第27章 程千户您可以告病了第246章 郑芝龙狮子大开口第85章 崇祯皇帝上坟哭错人第35章 只有利益才是永恒的第291章 程世杰也是有后台的人第366章 猪队友带不动啊第411章 比努力更重要的是跟对人第287章 火龙出水欧洲扬威第405章 老百姓不认他了第326章 唯有尽人事听天命第75章 一盘死棋可以走活了第61章 吃饭不积极脑子有问题第387章 理想中战争的样子第439章 王上您该登基了第355章 给崇祯皇帝提个醒第388章 广平摄政王监国第41章 一步登天第262章 为了女儿老子拼了第289章 未经他苦莫劝他人善第394章 皇上我们没法回头了第395章 程世杰想通了第174章 总有刁民想害朕第185章 表现出我们的价值第281章 皇后凤驾驾临辽东第103章 冲冠一怒为红颜第104章 这是谁的部将如此勇猛第442章 不臣之心昭然若揭第478章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第50章 总结经验自我批评第375章 多杀几个人而已第23章 做十套试题不玩游戏第307章 终于见到回头钱了第302章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第355章 给崇祯皇帝提个醒第229章 赶鸭子上架提前决战第485章 打不过那就加入第367章 天雄军抽生死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