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缠足罚得倾家荡产

第202章 缠足罚得倾家荡产

第201章

皇太极非常清楚,辽阳之战失败的后果非常严重,归根结底,就是大金国失去了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战”的神话,八旗精锐在昔日的手下败将眼里,不再是一个不可战胜的对手了!

这个后果相当严重,因为草原游牧向来都是有奶便是娘,他们打不过的敌人就会主动加入,就像汉朝时期的匈奴、鲜卑、隋唐时期的突厥一样,无论是匈奴,还是鲜卑,或者是突厥,都是崛起得非常迅速,崩溃得也非常突然。

草原民族对力量的直觉是非常精准的,一旦发现自己投靠的势力开始衰弱了,他们马上就会翻脸,叛离算是轻的,群起而攻之才是草原狼族生存的王道!

在辽阳之战大败以后,哪怕是冰天雪地,哪怕是粮草匮乏,哪怕是人困马乏,皇太极都咬着牙坚持,从四万幸存的建州精锐中,抽调了四千余名精锐,这四千余名精锐中,仅白甲兵就多达六百四十名,这也是大金硕果仅存的白甲兵。

于是,皇太极做了一场豪赌,如果远征车臣汗部失败,大金就会瞬间崩溃。为了这次远征,皇太极亲自率领大军,甚至不惜杀掉了五千余匹战马,充作军粮。

这五千余匹战马,如果是从前,建奴还不当一回事,可是在辽阳大败的情况下,大金整个国家也不过五万余匹战马,其中还有三分之一是小马朐,根本无法作战,然而,皇太极像输红了眼的赌徒,一口气压上了大金国所有的家底。

这一次,皇太极赌赢了。

车臣汗部的汗王叫硕垒,他本是林丹汗的盟友兼连襟,这个林丹汗,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葩,林丹汗在明末那段历史也算一个风云人物。他在名义上是蒙古各部的共主,察哈尔部的主人,立志要统一蒙古各部,重现成吉思汗时代的辉煌。

然而,这个“成吉思汗”却很倒霉,早早就遇上了后金崛起,不可避免地与后金爆发了战争,然后一次次被打得大败而逃,跟崇祯一样,完全就是皇太极的沙包,心情好的时候捶两拳,心情不好的时候踹两脚。

在后金势大的时候他采取了联明抗金的策略,不失为明智,然而在一次次惨败之后竟异想天开的纵兵洗劫大明九边地区,试图从明朝这边得到一点补偿,这种举动只能用“弱智”来形容,非但没能拯救他的部族,相反还把自己变成了后金与明朝共同的靶子。

因为在崇祯四年一月,林丹汗东征西拉木伦河,袭击已降建奴金的阿鲁科尔沁达赉楚琥尔牧地,楚琥尔不敌林丹汗,被斩杀八千余部众,他向皇太极求援,皇太极率领建奴精锐,与蒙古科尔沁部联军,共计四万余人马攻打林丹汗。林丹汗部只有两万余骑,而且装备很差,不敌皇太极,被迫西逃。

随着林丹汗逃往青海,林丹汗在蒙古的统治也瞬间崩溃,原本是林丹汗的盟友,连襟硕垒济农,趁机自立为车臣汗,林丹汗属下的乌珠穆沁、苏尼特、浩齐特等部,投靠了他。

在这个情况下,硕垒其实是非常忐忑的,他已经随时准备逃跑了,然而,八里湾大战,皇太极大败的消息传来,硕垒正寻思着,应该与程世杰结盟,不过因为大雪的原因,他想在开春以后,派人南下。

只不过,硕垒也没有想到,皇太极在元气大伤的情况下,率领四千余精锐突袭他的汗庭临时驻地巴尔虎草原(既今呼伦贝尔市西北境内)。在皇太极率领大军袭击的时候,硕垒根本就没有防备,他原本集结的蒙古各部精锐,也分散到各地。

就这样,皇太极成功突袭硕垒的汗帐,斩杀硕垒麾下两千余骑,硕垒起初狼狈而逃,一边逃跑,一边召集部众。

崇祯六年二月,硕垒在库库和屯(明廷赐名“归化城”)纠集了将近三万蒙古骑兵,与皇太极展开决战。只是非常可惜,硕垒中了皇太极的计策,皇太极见硕垒聚集了大量的部曲,就假装撤退。

皇太极先是每天五六十里的速度向辽东方向撤退,到了第三天,此时皇太极部距离库库和屯已经二百多里了,硕垒再一次放松警惕。结果皇太极昼伏夜出,用了一夜的时间再次返回库库和屯,他麾下的六百余名白甲兵,一直潜伏在库库和屯附近,不存在人困马乏的情况,对库库和屯发动了夜袭。

按说白甲兵再厉害,库库和屯有三万余蒙古骑兵,皇太极麾下的白甲兵就算累死又能杀多少人?可问题是黑夜中硕垒麾下大乱,加上建奴装备好,蒙古骑兵的武器无法对白甲兵造成伤害,这种战斗,让蒙古人非常绝望。

无奈之下的硕垒向皇太极投降。

经过库库和屯这一战,让原本心思各异的蒙古各部,明白了一件事情,明军虽然可以战胜建奴,但是建奴收拾他们蒙古人还是没有问题的。

在这种情况下,皇太极不仅仅稳住了蒙古这个主要盟友的军心,同时也利用了硕垒的财富,熬过了最难过的时刻。

有了从车臣汗部缴获的牛羊的粮食,建奴现在已经没有了粮草危机。可问题是,沈阳作为大金国都最大的问题,就是因为距离辽东太近了。

作为辽东半岛的最南端的旅顺,距离沈阳只有四百多公里,也就是八百多里。作为辽东的管理中心金州,距离只有三百六十多公里,也就是七百多里。

距离程世杰控制的辽阳,全程只有八十公里,也就是一百七十多里,如果程世杰想要攻打沈阳,以宁海军的行军速度,甚至可以做到朝发夕至。

这让皇太极非常缺乏安全感,如果是八里湾之战之前,皇太极毫不担心这个问题,因为“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拥有这个强大的政治遗产,哪怕他在沈阳放一两万人马,大明没有十万大军,不敢提起攻打沈阳的心思。

可问题是,随着八里湾之败,辽中之败,加上辽阳之战,宁海军以强硬而粗暴的手段,将建奴的伪装给撕了下来。

其实,这也不能算是建奴的伪装,他们的强大是真强大,皇太极太清楚,失去“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神话,大金与大明攻守瞬间易势了。

现在程世杰兵强马壮,他又得到了消息,崇祯皇帝给程世杰派出了十五个卫八个独立千户所,这可是将近十万军队。

按照以前,对于将近十万明军,他最多派出一个旗,也就是上万建奴骑兵,就可以轻松对付了。然而现在,程世杰若是攻打沈阳,他就不得不在沈阳城驻守大量的军队。

可问题是,建奴满打满算还有四万来人马,而且相当一部分都对明军产生了极大的恐惧,他真怕程世杰率领军队攻打沈阳。

在沈阳驻军可是他却没有实力养活庞大的军队,这必须要各部自己养活自己的军队,为了这件事,皇太极日渐消瘦,他现在从胖老八,已经变得了壮老八。

没错,原本他的马鞍是加大号的,要不然装不下他肥硕的屁股,现在好了,正常的马鞍他可以骑用了,也无形中减肥成功了。

可是,皇太极却笑不出来。

面对皇太极的隐忧,范文程却非常轻松:“汗王,您不必担忧!”

“这让本汗王如何不担心?”

皇太极望着面前巨大的舆图,这是明军的布防图,当然这并不是真正的宁海军布防图,而是十五卫八千户的布防图。

现在的这十五卫八千户,从辽河以东,太子河以南,自西向东,新成立了十五个卫所,这就让皇太极顾虑重重。

范文程解释道:“汗王,当初在辽阳的时候,如果程世杰继续下令追击,汗王以为如何?”

“后果不堪设想!”

“那程世杰为什么没有追击?”

“明军粮草难以为继?”

“非也!”

范文程一脸郑重地道:“程世杰不缺粮草,也不缺兵马,他之所以没有追击,其实很简单,程世杰知道见好就收!”

皇太极明白了过来。

程世杰也在玩养寇自重。

其实,如果李成梁当初不玩养寇自重,那么努尔哈赤就没有机会以七大恨起兵,现在的程世杰已经变成了当初的李成梁。

皇太极终于松了口气。

……

崇祯六年的四月中旬,温润的春风吹绿了辽东大地,经历了漫长的寒冬之后,蜇伏的生命又开始萌发出勃勃生机了。河里的坚冰早已化作奔流的河水,河岸,田野,山林,沼泽,又穿上了绿衣,山花灿烂,蝶舞莺飞,天青水碧。

在随着朱微媞来到辽南以后,这才知道程世杰还有五个义子义女,分别是程石、程虎,以及程安静程安宁。

年龄最小的要说小家馨了。

朱微媞第一次见到小家馨的时候,就喜欢得不得了,此时的小家馨已经可以到处乱跑了,而且因为程世杰的宠爱,小家馨不像这个时代的大部分孩子,她显得非常大胆。

第一次看到朱微媞这个公主的时候,就用水汪汪的大眼睛,望着朱微媞道:“你是谁,为什么来我家?”

在朱微媞提出让小家馨叫她娘亲的时候,小家馨反而问道:“叫你娘亲有什么好处?”

最终,在朱微媞三块糕点的贿赂下,小家馨成了朱微媞的女儿,而杨芸娘就成了小家馨的姨娘。

春暖花开的时刻,程世杰也感觉最近工作挺忙,是时侯放松放松了,他的提意,获得了杨芸娘、金巧儿、杨婉儿、王微等众人同意。

程世杰所谓的春游踏青,其实也是为了巡视一下辽南各地的屯田情况,光看数据和报表,程世杰自然知道辽南的春耕工作已经进入了尾声。

可事实上如何,还需要自己亲眼去看。

经过几天的准备,程世杰的队伍开始从金州出发,第一站前往辽南的兴海城,在前往兴海城的路上,正在田间劳作的农民都柱着锄头乐呵呵的看着他们浩浩荡荡的开过。

原本荒地,现在已经被嫩绿的麦苗和土豆苗给覆盖了,绿油油的十分喜人,河水沿着长长的沟渠欢快的奔流,为田野带来必须的水份。

去年冬天雪下得不少,但是开春以后只下过几场小雨,各地都有些干旱,但是辽南并没有受到旱情的影响,至少,在程世杰的视线内,无论是军田还是民田,都没有旱情影响。

此时的金州,兴建了很多工厂,这些工厂无一例外,大量使用煤炭,虽然还没有正式进入蒸汽时代,可是煤炭的优势,在辽南已经充分得到了发挥。

比如说仿制厂,需要洗涤织物,也需要烘干,这就需要大量的煤炭,木器厂也是如此,当然也有一些工厂,纯粹是为了工人的福利。

因为程世杰的要求,辽南几乎看不到蓬头污面的邋遢人,无论什么工厂,都要建立集体浴室,勤洗澡,泡热水澡,不仅仅可以缓解疲乏,关键是可以少生病,没有虱子等虫子的传播,人们的健康安全可以得到保证。

可问题是,有得必有失,虽然大量的煤炭燃烧,空气中已经有了颗粒灰尘,哪怕程世杰坐在马车里,他洁白的衣服上,也留下了灰迹。

环境问题是发工业发展的必要途径,也是无法绕开的,至于说环境会给人们带来多少影响,程世杰认为这是屁话。

瀚钢集团是重工业集团,特别是生产一线的工人,直接面对的可是高温、强磁、高辐射,那么钢铁工人存在多少亚健康问题呢?有,但是很少,至少比大都市里那些白领更健康。

进入兴海城境内,情况明显不一样了,这是程世杰作为农业科技的试点,所以所过之处,都可以看到兴海城的屯田户们正在小心的给庄稼施肥,所施的肥料当然是五花八门,有原始方式生产出来的磷肥,也有草木灰,也有有机肥。

可是化肥有着浓烈的气味,朱微媞指着路边农田里的军户问道:“他们在做什么?好难闻的味道!”

“他们都在给庄稼施肥,别看他们一点点的洒上去,这化肥来之不易,而且直接关系着收成,每一点他们都十分珍惜。”

这一次出来,程世杰还真发现了问题。在农田里不少孩子正在田间拔草,这个场景,这让程世杰想起了从前。

他是农村人,在小的时候,由于他的父亲程卫国是退伍军人,安置在了瀚钢集团,但是他的母亲却是农村户口,当时,他们家在城市里也没有房子,只能在农村居住。

那个时候还没有进入机械化时代,都是采取原始的收割方式,程世杰在很小的时候,就需要帮助母亲下地干活。

这个情况一直持续到了九八年前后,那个时候,瀚钢集团最后一次福利分房,程卫国分到一座两室一厅,六十八个平方,当然,这可是实际使用面积,没有公摊的六十八个平方的房子。

尽管程世杰在教育方面投入了不少钱,也为了孩子们提供免费的校服,免费的早餐和午餐。可问题是,学校还是太少,而学校建设跟不上移民的增长。

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朱微媞非常开心,距离兴海城还有十数里,原本程世杰可以马上进城,但是他突然想到,这如此天气下,岂不是可以野炊。

想到就做,程世杰在一处河滩地前下令停下来。

“大帅,有何吩咐!”

“这里风景不错,咱们搞野炊!”

“是!”

几十名宫娥和宦官,马上就忙活开了,虽然朱微媞有马车房车可以休息,但是,他们还是给朱微媞搭建了一座帐篷。

要说朱微媞的公主架子还真不小,这些宫娥和宦官从马车上取下了一块一块的木板,就直接在河滩前搭建起来,这些都是木板都是可以随时组合的结构,不一会儿,三辆马车的部件,居然给朱微媞组装起来一幢小木屋。

木屋的面积倒是真不大,大约有三四十个平方,占据了半个河滩的范围,还有一个小露台。

程世杰看了看自己的马拉房车,顿时感觉有些不香了。

马车房车再舒服,受空间限制,给人一种非常压抑的感觉,但是这种木屋却不同了,挑高将近一丈,特别是木屋的屋顶,还有防水的雨布,就算下雨也不怕。

等木屋正式组装完毕,还有几个台阶,直接可以伸入到河边,几名宫娥拉起布幔,朱微媞坐在台阶上,将脚从鞋子释放出来。

程世杰看到了问题,原本的朱微媞并没有裹脚,可是现在她却裹脚了。

程世杰望着朱微媞道:“你明明没有裹脚,现在为什么又要裹脚?”

朱微媞微微一笑:“以前在宫里,我就故意不裹脚,自己有一双大脚,这样就嫁不出去了,现在不同了,我嫁给了夫君,不能给夫君丢人!”

程世杰这才想起所谓三寸金莲的传说来。缠足,顾名思义就是用布把双脚缠起来,阻止其自然生长、发育,让双脚变得又尖又小,这是古代评价妇女是美是丑的重要标,长着一双天足的女子脸蛋再漂亮,身材再好,也会被嫌弃的。

只是这样做的代价,却是脚部软组织挛缩,双脚像是被火烧过似的,变成了一个严重扭曲变形、连肤色都很不正常的肉疙瘩,非常难看。

当然,古人是不会这样看的,他们觉得很美,丝毫没有意识到这种美付出的代价却是女人就此变成残疾,丧失劳动能力,关节炎将伴随女子一生,让她们饱受折磨。

女子双足废了,行走不便,只能在家里相夫教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倒也符合了自宋代以来古人对女子的要求。

明朝其实缠足之风并不浓,主要集中在大户人家,因为她们有人服侍,可以缠足,但是普通人家却不同。

有很多人说明朝的缠足非常重,这其实是对明朝的诬蔑,真正流传起来缠足之风,从乾隆时期开始,原本在南方不太流行的缠足也开始流行了起来,甚至连西北、西南的一些少数民族也染上了缠足习俗。

不得不说,这种要求很变态。从先秦直至隋唐,不曾有过哪个朝代要求女子禁足,更不曾有个哪个朝代的文人极力吹捧女子禁足,只是自宋代之后,禁足之风便泛滥开来。

当然,禁足之风泛滥于两宋并非偶然,当时宋朝在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中异常被动,从北宋到南宋,一直处于挨打的地位,这让宋朝的男子心里充满了挫折感,只能在女人身上寻找自己破碎的尊严,他们是没有办法让自己变得更强了,但是却有办法让女人变得更弱,自古以来,男人的刚强都是用女人的柔弱衬托出来的。

在后世女人的地位提高了,伪娘成风,因为伪娘才能体现出女子的阳刚,说真的,那些娘炮,是个男人都会感觉恶心,因为女人喜欢,于是,他们就会商业运作了出来。

不得不说,这是时代的悲哀。

程世杰提起朱微媞的裹脚布,直接扔进河里:“以后不准缠脚。好好的缠什么脚,这一缠,还不把双脚给弄残废了!”

朱微媞苦笑道:“不缠脚就会给夫君丢脸……”

“哈哈……”

程世杰指着朱微媞道:“伱这是什么逻辑,合着你缠脚是为了我的脸?我就不信这个邪,脸是给自己丢的,面子是别人给的,你不准缠足!”

朱微媞还想解释。

程世杰直接道:“你进了程家的门,就是程家的人,程家人永远不缠足,我还要立法,但凡谁缠足,一年罚银一两银子。”

“才一两银子吗?”

“次年罚银二两,第三年就罚银四两,第四年罚银八两如此类推!”

朱微媞道:“现在缠足的都是大户,根本就不怕罚银!”

“呵呵……”

程世杰笑道:“无论他们有多少家产,我都能给他们罚得倾家荡产!”

“这怎么可能?”

朱微媞在心中默默计算了一下,她发现还真如程世杰所说的那样,无论有多少钱,都会被罚得倾家荡产。

(本章完)

第220章 轮到郑芝龙头疼了第275章 挟太子以令诸侯第314章 应付领导他是专业的第248章 枭雄落幕新的海王第141章 再难也要坚持下去第102章 杀一头肥猪好过年第475章 坚持大明国策不动摇第209章 大海只能有一个海王第483章 全世界都是大明的粮仓第353章 我倒要看看谁造反第212章 开战东风真正来了第429章 中庸之道就是双赢第45章 制约火器发展的关键第378章 如此栋梁大明焉能不亡第290章 找出来弄死他第241章 完蛋了我要破产了第131章 明朝的事情明朝解决第62章 向心力是怎么凝成的第486章 大明工业帝国第59章 宁海军的唯一短板第36章 闺女多了就是强援第480章 大明气度大国气象第213章 先打骑墙派再决战第307章 终于见到回头钱了第452章 大明人力资源问题第2章 肥肉就是身份证第230章 只有打过才知道第218章 没有路如何发展经济第1章 欢迎收藏第359章 何愁没有王猛来投第90章 全军列阵火力压制第291章 程世杰也是有后台的人第290章 找出来弄死他第164章 战争之神给的勇气第218章 没有路如何发展经济第303章 揍小日子就不需要理由第432章 不听话就用大炮打屁股第479章 我们现在是大明人了第415章 解决制造问题的人第273章 野心勃勃的孙可望第124章 程世杰果然值得投资第448章 太会缠人招架不住第359章 何愁没有王猛来投第269章 烤馒头实在太香了第1章 欢迎收藏第180章 他们敢死本帅就敢埋第328章 八旗出动抢夺果实第113章 徐阁老欲联姻程世杰第72章 此事我不知情你信吗(为护法大佬加更第295章 蒸汽机车火牛车第315章 平静的日子到头了第55章 可以组建炮兵部队了第396章 最后决战王见王第241章 完蛋了我要破产了第217章 本帅面前态度要端正第451章 做贼心虚自投落网第482章 追封七庙正式祭天第123章第79章 集结部队我要报仇卡文第431章 闹剧是时候结束了第334章 总算堵住了口子第219章 请神容易送神难第206章 辽南土地改革试点第311章 遍地狼烟如疯如狂第291章 程世杰也是有后台的人第385章 建奴的好运气到头了第371章 绝地反击反方向突围第139章 童言无忌还是前世记忆第280章 果然是龙生龙凤生凤第333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420章 格局打开问题就不存在第412章 大明皇家海军皇家陆军第89章 判断失误建奴来了第268章 高杰本公子罩你了第371章 绝地反击反方向突围第369章 崇祯也给程世杰封王第324章 纳投名状是自己人第486章 大明工业帝国第49章 一天打三顿少一顿不行第160章 这个活我最拿手了第37章 废品收购站赚钱了第25章 军队才是立身之本第459章 用制度解决根本问题第340章 回京城跟他们算总账第487章 提高农民收入第50章 总结经验自我批评第427章 明荷北部湾海战第34章 一战成名举座皆惊第431章 闹剧是时候结束了第414章 都是你逼我的第256章 宋献策辽东大兴第199章 辽东十五卫八千户第207章 摆明不给他面子第252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第155章 一言既出血流成河第277章 建功立业就在今朝第283章 辽东的主场优势第235章 史上最昂贵的七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