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辽南土地改革试点

第206章 辽南土地改革试点

第205章

此时的海战,就仿佛一头巨齿鲨面对十几头鲸鱼,看着它是一以敌众,会凶多吉少。然而,当巨齿鲨每一次张开血盆巨口,必定咬得鲸鱼鲜血淋漓。

这艘宁海军的新式战舰就是这样,别看他的舰炮不多,总共才有二十四门,其中左右两舷各有八门,前主甲板上有四门,第二层甲板上有两门,舰尾后甲板上有两门。与动不动就几十门火炮的欧罗巴战舰相比,简直就是不入流的级别。

然而,就是这么一艘不入流的战舰,火力却异常地凶猛,火炮的射速也极快,没有办法这就是后装火炮的射速,当然,欧罗巴战舰上也会装备一些佛郎机后装炮,用来近距离抵近式轰击。

佛郎机的射速也很快,如果装备足够的子炮,至少在宁海军的炮兵序列中,差不多一分种的时间可以打出十三枚炮弹,这个速度放在后世的火炮大军中,不算什么,然而在这个时代,射速就有点吓人了。

“八嘎呀路,不是说明国的水师已经废了,连海盗都打不过了吗?这一艘战舰是怎么回事?”

森本一久抓住身边的一名汉人打扮的家伙,咆哮地问道:“你为什么要骗我!”

“我……我也不知道……我……”

不等他解释完,森本一房再也忍不住,迅速拔出武士刀一记横斩,那汉人的头颅跟汽球似的打着筋斗飘了出去,带起一腔血雨:“你的良心大大的……坏了!”

虽然在迅速撤退,但是森本一久却如同跌落冰窖之中,他们此时还有十三艘乌尾船,可以说实力尚在,但是实力尚在又能如何?在南边的大海上,是郑芝龙的地盘,他们不能抢劫。

要不然,那些买了郑芝龙保护费的人,就会找郑芝龙算账,郑芝龙不会鸟那些小商人,可是这年头,敢做海商的,就没有小商人,都是身后拥有着庞大能力和背景的人,郑芝龙得罪不起。

所以,郑芝龙唯一的办法就是谁敢在他的地盘上闹事,他就弄死谁,就像刘香,要知道刘香可是十八芝之一的海商集团,拥有六百多艘船,其中水手和海盗成员两万余人。他一样被郑芝龙逼得跳海。

当年的十八芝之一的杨天生、杨六、杨七、钟斌、李魁奇被郑芝龙生擒,刘香被逼自尽,现在十八芝其他入盟成员,除了何斌和郭怀一投靠了荷兰人之外,其他都投靠了郑芝龙,现在郑芝龙的实力相当庞大,拥有着海陆二十万人马,论人数比宁海军还要多。

当然打陆战,郑芝龙不行,但是称霸南洋,那是绰绰有余。在南洋没有任何活路,然而现在的大明北边有宁海军水师,再也不能像嘉靖年间那样劫掠沿海是没指望了,而为了置办这支破破烂烂的舰队,他连棺材本都砸进去了,欠了一屁股的债,两手空空的逃回去,债主还不吃了他们?

此时的李志祥也不在孤身作战了,作为新舰的海试,自然不可能单舰出海,他身后其实跟着三十多艘炮舰,这些炮舰的航速太慢,跟不上而已。

随着这艘新舰与海盗进行激烈的炮战,这些四百料小炮舰就跟了上来,森本一久望着后面穷追而来的三十多艘炮船,虽然距离太远,看不清这些炮舰的真正大小,他还在庆幸,这一次幸存逃得快,要不然麻烦大了。

就在这时,宁海军的战舰命中了第五枚炮弹,命中的是一艘叫“马允”号的炮舰,这是加藤可重的直属乌尾船。

加藤可重是幸运的,这一炮并没有命中甲板,而是因为波浪起伏,造成了炮弹出膛里的轨迹发生了改变,炮弹其实是从“马允”号的上面飞过去的,在距离甲板五丈左右,也就是近三分之一主桅杆处爆炸。

剧烈的爆炸让马允号的主桅杆断裂,失去三分之二桅杆,也就意味着马允号几乎失去了前进的动能,如果是平时,那么影响不大,他们船上还有备用的桅杆,大不了装上去。

现在,他们却没有了任何机会。

加藤重次被逼得急眼了,他拒绝了家臣让他乘坐救生艇逃跑的提议,而是下令道:“决死反击!”

因为明知逃不掉,如果欧罗巴的战舰,他们会举起白旗投降,可问题是小日子可没有轻易投降的习惯。要知道小日子在面对对手投降后,就是虐杀战俘和俘虏,所以以己度人,他们认为只要投降,下场也会无比悲惨。

“横移!”

随着马允号的主舵开始转向,马允号将自己的侧舷对准了宁海军的新舰,乌尾船上的十门侧舷炮对准了宁海军的新舰。

“五百米!”

“三百米”

马允号向宁海军战舰发出了最有威胁的一击,十门火炮一次齐射,只是非常可惜,这些小日子海盗发射的并不是实心炮弹,而是葡萄弹。

葡萄弹,采用网兜将散弹装捆成一束,很像是一串葡萄,故名葡萄弹。射程虽比不过实心弹,但是近距离发射一炮可以瞬间撂倒几十个敌兵,海战中可以将敌方军官和水兵大片撂倒,达到瘫痪敌舰的目的。

这些小日子海盗以俘虏商船为目的,并没有来得及换弹,在海战中,对于葡萄弹的正确用法是在跳帮作战前,用葡萄弹瘫痪敌方战舰上的水手和士兵。

数百上百弹的小型葡萄弹就如同散弹枪一样,在宁海军的新舰上掀起一股狂飞,打得船帆啪啪作响,硬生生凿出好多孔洞来,甲板上的宁海军水师士兵有七人直接阵亡,十数人受伤……

这一炮对宁海军新舰造成的损失也仅此而已,这一炮让李志祥以及新舰上的水手和士兵们火冒三丈。

舰首的六门三寸炮一个齐射,六门开花炮弹在距离马允号大约二百五十米的距离上开火,这一次马允号倒霉到姥姥家了,其中四枚炮弹直接命中,四颗巨大的橘红色火球在马允号上腾空而起。

四个巨大的炮弹冲击波将整艘乌尾船撕裂,随着一团团大股火焰和爆炸声响起,马允号直接从海面上消失了,四枚开花炮弹加上马允号上的火药,就像一座火山喷发一样。

马允号爆炸沉没,其中一柄武士刀被冲击波炸到了宁海军的新舰上,无巧不巧,刀像弹片一样劈在二层甲板的舰首炮上,对炮管形成一致重创,虽然火炮留下一个长约两寸,深约三分的豁口。

李志祥下令这门火炮不要发射,受到重创火炮万一炸膛,那就乐子大了。

这艘新舰上的造船技师们一边记录:“千万不要在二百五十米内开炮,容易造成误伤!”

随着五艘小日子战舰的沉没,宁海军的士兵士气大振:“李大人,这炮太好用了!”

“还用你们说吗?”

“咱们是不是向程帅申请一下,把所有的舰炮全部换成这种后装滑膛炮?”

“这是必须的!”

李志祥道:“咱们还应该装备一些虎蹲炮!”

“装备那玩意干嘛,打得又不远,步兵都不稀罕这种炮了!”

“步军不稀罕,不代表我们没用,要是在二百多米的范围办,给小日子海盗们来上这么一家伙,足够他们喝一壶的!”

李志祥也非常无奈,因为马允炮的这十门散弹对这艘新舰的船帆造成了一定的损伤,更为关键的是,他们不是出海作战,而是海试,战舰上的炮弹已经几乎耗尽,随着小日子海盗四散狂奔,只能含恨撤退。

不过,随后赶来的宁海军水师炮舰开始打捞落水的小日子武士,可别说这些小日子武士数量还真不少,经过半个时辰的打捞,前后有四百多名落汤鸡被营救上船。

其中还包括加藤十六将之一的九鬼广隆,九鬼广隆可是随着加藤清正参加过朝鲜战争,并且在战争中,参加蔚山湾海战,时年十九岁的九鬼广隆护送着加藤清正冲破了明军的封锁,强行冲进岛山城,立下大功。

现在五十三岁的九鬼广隆脾气火暴,被救上船的第一瞬间高呼:“我乃九鬼广隆,明将谁敢与我一战!”

宁海军水师可没有人能够听懂小日子语,但是语言虽然不通,但是九鬼广隆那嚣张的样子,还有叽里呱啦的鬼叫,不用脑袋想,用膝盖想,也知道他嘴里没有好话。

宁海军士兵非常生气,二话没有,拿着弩机或火铳,对着九鬼广隆就是一阵攒射。

马上甲板上多了一具筛子,没错,他已经变成了筛子了。

李志祥回到旅顺港口,这才知道程世杰找他,他和沈世魁急忙前往金州。

并且送上了这次的战舰,以及新舰的海试报告,对于新舰的海试,效果还是不错的,这种新舰受到了宁海军水师官兵的一致赞同。

得益于这次海战的结果,这种新舰被命名为:“海鲨级”。

程世杰向旅顺造船厂下令打造第一批海鲨级共计八艘,不是没有实力打造更多,而是火炮跟不上。

后装滑膛炮的生产速度不快,要知道一艘海鲨级战舰需要装备一百九十二门,要知道宁海军的炮兵也需要大量的火炮,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海陆之争。

等安排好生产任务,程世杰这才注意他想要解决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伱是说这五艘船是小日子海盗干的?”

“没错,我们俘虏了四百多名小日子海盗!”

程世杰皱起眉头道:“你们俘虏他们这些小矮子做什么?”

“大帅,我是这样想的,这些小矮子长时间在海上讨生活,精通海战,收编过来……”

程世杰对于小日子海盗可没有好感,他直接道:“你就不怕他们……”

“他们没有五尺高,怕他们做什么?”

“他们大都是基佬……”

“基佬?”

当李志祥明白过来什么是基佬之后,马上摇头道:“把他们全部丢到海里淹死!”

“他们会游泳!”

“给他们绑上一百斤的石头,如果他们还能游上来,算他们牛逼!”

程世杰接着道:“你们这一次击沉的都是乌尾船吗?”

“十七艘,全部都是乌尾船!”

沈世魁苦笑道:“乌尾船的特点明显,我们断然不会认错!”

宋献策脸色阴沉地道:“这是要跟郑芝龙对上了啊!”

程世杰郑重地道:“甭管什么郑芝龙和郑芝虎,海上是辽东的生存命脉,自己的命脉只能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话是这样说,可问题是只怕郑芝龙不会轻易……”

程世杰摇摇头道:“打铁还需要自身硬,只要我们足够强,郑芝龙也会和颜悦色,如果咱们弱,那就活该被揍,不想挨揍,那就苦练本领,要加强海上巡逻,自上海以北,只要他们干越界,就揍他娘的!”

“是!”

程世杰想了想道:“咱们现在海上力量严重不足,那就继续扩建造船厂,旅顺造船厂扩充没有意义上,八座巨型船坞足够用了,那就在金州东港建立新的造船厂,与旅顺造船厂一样,建立八座大型坞,保证我们造船的速度要跟上来!”

“造船速度可以提升,可问题是火炮!”

“铸炮厂也要扩建,另外让火炮优先供应海军!”

目前对于辽东的宁海军来说,建奴暂时不成威胁,唯一的威胁来自海上,来自郑氏的海盗集团。

防止郑芝龙捣鬼,也只能安排宁海军巡逻,扩大巡逻范围。在海上想剿灭一伙海盗,如果没有可靠的情报,那只能瞎猫撞中死耗子了。

海盗的事情,也给程世杰提了一个醒,战略储备粮食仓库的事情,已经刻不容缓了,就在程世杰准备建立辽东的粮食战略储备仓库体系的时候,有一件事情,必须他出面接待。

这一次来到辽东的是朝鲜昭显世子李汪(原字音汪,打不出来),他是李倧的长子,在天启五年被封为世子。

作为朝鲜世子来到辽东,程世杰自然需要出来接待,毕竟再济,他也是世子,身份不同,陪着昭显世子在辽东玩了几天,昭显世子随行的官员向宋献策隐晦地提出,他们想要采购辽东制式的铠甲和武器装备。

对于朝鲜来说,辽东生产的铠甲不仅质量好,防御力强悍,关键是制造价格比他们自己打造的还要低,特别是防御能力,根本就没有办法相比。

送上门的买卖,程世杰自然非常欢迎,让程世杰非常意外的是,采购武装装备只是小儿科,更大的采购订单却是奢侈品,比如四轮奢侈四轮的马车、丝绸、黄金、珠宝。

事实上,辽东虽然有十几个大小规模不等的纺织厂,生产羊毛布、棉布、麻布、亚麻布以及葛布、帆布等布料和服装,唯独不生产丝绸,主要是辽东的需求,以经济作物为主。

很多人不知道,在朝鲜辽东的产品销路一直不错,无论是瓷器,还是家具,当然还有奢侈品的四轮马车,这种马车除了拥有桥式减震和弹簧减震系统,还拥有轴承、转向机构,这些装置有些科技的含量。

最重要的是,朝鲜要求这些马车,要用上好木料,还有在马车上镶嵌上黄金、铜、银以及各种宝石。由于加装了太多奢侈品,这样的马车其实是很贵的,一辆高达六千两银子,朝鲜一口气采购了五十辆。

看着财大气财的采购团,程世杰感叹朝鲜真有钱,或者说,朝鲜王室是真有钱,奇葩的是,他们采购武器装备花了三十五万两银子,但是采购马车却花了三十万两银子,包括其他奢侈品,采购总价高达一百多万两银子。

然后这些订单都成了武器装备的一部分,至于朝鲜昭显世子回到朝鲜,如何解释朝鲜购买的武器价格会这么昂贵,那就不在程世杰的考虑范围内,人家自己花自家钱,程世杰才管不着。

移民工作是辽东的发展重心,只不过随着辽东的人口突破了三百万人,特别是辽南四州的土地已经不多了,除了强制性要求迁徙到辽阳境内的十五卫八个独立千户,大部分移民百姓宁愿意要辽南不适合耕作的土地,也不愿意要辽中卫或广宁卫的土地。

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辽东花钱的地方太多,教育需要加大投入,宁海军在扩军之后,也需要进行大规模的联合演习,还有道路和沟渠建设,特别是需要兴建一座新的船厂,扩建新型战舰,扩建火炮工厂,经费不可避免地出现严重的缺口。

要解决这个问题,无非是开源和节流。

但是宋献策却提出另外一个办法,让农户自己解决农场经营问题,他提出,新来的移民,可以向银行借钱,然后向管委会购买土地,他们自己经营,自负盈亏。

程世杰皱起眉头:“这样以来,风险全家压在百姓头上,他们有什么能力抵抗风险?现在种地,不仅仅需要自己努力,还需要看老天爷给不给面子,遇到天灾人祸,这不是逼着老百姓上吊吗?”

宋献策解释道:“门下的意思是,在这一切的基础,全凭自愿!”

“自愿?你们不会采取强制手段让百姓自愿吧?”

程世杰看来这种所谓的自愿,其实并不是老百姓真正的自愿,在拿着刀子威胁下的“自愿”,不仅仅不是善政,还是害民之政。

“主公,现在的移民中,已经出现了不少为了避税的自耕农民,还有小地主,他们多少有些积蓄,他们不愿意作为我们屯田军户。”

屯田军户是宁海军的农垦公司负责管理,农垦公司负责提供种子、耕具以及土地,安排屯田军户耕种,其中收益的三成归宁海军的农垦公司所有。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程世杰重创了建奴,辽东慢慢稳定了下来,与此同时,中原各地的税赋越加越重,别说自耕农逃亡,就连一些小地主都扛不住了。

那些小地主没有后台,没有背景,也没有免税的特权,普通农民属于石头,已经榨不出来油了,于是,这些士绅和官员们把目光瞄准了普通的小地主。

尽管不情愿,这些小地主只能把田地贱价处理给有关系有后台的士绅,一部分小地主投靠亲友,没有门路的,只好跑到辽东来碰碰运气。

现在辽东的土地只有军属和烈属拥有独立的土地,私人只能购买商业用地,既不适合耕种的砂石地或者碱荒地。

但是,大明的老百姓太会种地了,就像河南归德府境内的商人郭长西,他本是一个布商,因为没有后台,被大鱼吃小鱼,坚持不下去了,只能卖掉了祖宅和商铺,带着几百两银子前来辽东。

去年辽东的土豆和红薯大丰收,他随波逐流,跟着也采购了一批磨粉机械,准备开设一家磨坊,加工土豆粉。

他在辽河的支流宽河段购买了一百五十余亩河滩地,准备兴建工厂,可问题是,在他刚刚准备动工的时候,却发现磨坊越建越多,利润越来越薄,弄不好还会亏本。

郭长西发现他在河滩的土质不错,虽然上面大都是石头,这算是问题吗?大明百姓对于种地的执着,别说只是一些石头,就算是一座石头山,如果有必要的话,也能一点点全部搬走,所以这点问题对于郭长西来说,就根本不是问题。

郭长西雇佣了一些流民,就在河滩捡石头,利用捡来的石头,又修了一道护河堤,就这样以,他在开春的时候,将名下一百五十亩的商业用来,种上了小麦和大豆、玉米之类的庄稼。

对于宋献策来说,郭长西明显在钻辽东管委会的空子,他购买的商业用地没有用来建设工厂,而是改造成了良田,特别是沿着宽水河,浇灌非常方便,这么一顿操作下来,居然成了上好的良田。

郭长西的成功之处,马上获得了别人的效仿,有的购买辽南的沼泽地,也有的购买山坡地。

宽水河沿岸,已经被改造成了拥有六七千亩良田的小镇子,这一下子给管委会带来了五六万两银子的收入。

(本章完)

第473章 绝处逢生来自大明的支援第117章 宁海军第二轮暴兵第66章 魔改版迅雷铳第39章 两学期散打就练个这第292章 山东兖州星火燎原第116章 运气也是一种实力第23章 做十套试题不玩游戏第377章 忠臣比贪官还要可恶第127章 辽南发展的良性循环第345章 打进沈阳城吃肉第148章 辽南庄稼丰收的原因第1章 欢迎收藏第8章 归德府永城宋康年第153章 什么程大帅又不见了第333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204章 打江山易守江山更难第412章 大明皇家海军皇家陆军第285章第330章 在本帅面前颤抖服从第31章 土匪们祈祷吧第81章 界河决战之修罗炼狱第50章 总结经验自我批评第36章 闺女多了就是强援第51章 最黑暗最肮脏的手段第239章 崇祯皇帝的利益至上第438章 天上不会掉馅饼第77章 孔有德就要成精了第251章 郑芝龙投降吕宋整编第459章 用制度解决根本问题第455章 被文明遗忘的土地第340章 回京城跟他们算总账第249章 八千万两银子赔款第353章 我倒要看看谁造反第449章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第416章 世界上没有后悔药第359章 何愁没有王猛来投第365章 原始的生化武器进攻第24章 家悦很厉害的第484章 不服就打服为止第180章 他们敢死本帅就敢埋第23章 做十套试题不玩游戏第181章 关键时刻掉链子第184章 封爵国公世袭罔替第285章第372章 老子蜀道山第143章 放长线才能钓到大鱼第341章 真服了你这个老六第272章 本帅可不敢当你义父第316章 程世杰是有前科的第230章 只有打过才知道第377章 忠臣比贪官还要可恶第227章 请接受我们体面的投降第143章 放长线才能钓到大鱼第315章 平静的日子到头了第213章 先打骑墙派再决战第18章 追上去不要留活口第125章 杀人容易善后很难第236章 还用怕人才跑吗第285章第340章 回京城跟他们算总账第142章 范永斗为大金立下大功第115章 建奴主动千里送人头第93章 偷鸡不成蚀把米第453章 大明舰队抵达欧洲第217章 本帅面前态度要端正第206章 辽南土地改革试点第3章 闭眼睁眼两重天第50章 总结经验自我批评第236章 还用怕人才跑吗第206章 辽南土地改革试点第196章 侯大人这枪有古怪第313章 我不怕苦不怕累第254章 这果然是漂亮国特色第1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228章 驸马外面有人了第98章 拥有吸引反贼的体质第323章 以其身之道还施彼身第423章 崇祯你后悔吗第168章 鳌拜出马急转而下第445章 必须强烈抗议第464章 勇气在火炮面前不值一提第481章 没有见过世面的样子第376章 不是还有太子吗第128章 程世杰你莫要被人骗了第476章 典型的双标第298章 士气如虹丰收的喜悦第79章 集结部队我要报仇第66章 魔改版迅雷铳第73章 有人揣着明白装糊涂第485章 打不过那就加入第301章 宁海军战争机器启动第204章 打江山易守江山更难第275章 挟太子以令诸侯第393章 狗改不了吃屎第160章 这个活我最拿手了第329章 太原失守直转而下第55章 可以组建炮兵部队了第355章 给崇祯皇帝提个醒第19章 人没少却多了几个第259章 让人无法拒绝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