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程世杰到底想干什么

第95章 程世杰到底想干什么

第094章

孙元化还没有来得及看捷报,就听到衙门外面的街道上传来阵阵欢呼声。孙元化的脸色大变,甚至顾不得来看手中的捷报。

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现在孙元化也害怕,现在他这个登莱巡抚可是最虚弱的时候,嫡系登莱新军没有了,登州水师也没有了,登州军也没有了,身边唯有可倚重的,只有耿仲明。

“云台!”

“标下在!”

“去看看外面是出了什么事!”

“是抚台大人!”

耿仲明转身离去,孙元化则快速来到他的书房,书架上有一个香炉,他用力扭动香炉,随着一阵格格的声音响起。

原本一体的书架从中间裂开,露出一个足足可以两人并行的小门,孙元化想也没想,抱着自己的官印,冲进暗室之内。

耿仲明来到巡抚衙门的鼓楼大街道上,看到人山人海的百姓,不顾刺骨的寒风,在街道上手舞足蹈。

一队宁海军骑士,昂首挺胸,扯着嗓子喊道:“大捷,宁海军经历旬月血战,在金石山阵斩建奴四百五十二级,蒙古鞑子八百五十三级,假鞑子一千余级,杀伤无数,匡复金州卫、盖州卫……”

街道上的人群跟着宁海军士兵振臂大吼:“大捷,宁海军大捷,阵斩建奴四百五十二级,蒙古鞑子八百五十三级,假鞑子一千余级,杀伤无数,匡复金州卫、盖州卫!”

街道上,刘记客栈的掌柜呆了呆,转身跑回内堂,向东家请示,随即一张巨大的红纸贴在门口:“为庆祝宁海军匡复金州、盖州,刘记客栈,肉食半价,酒水免费,限时三天!”

“我们戴记酒楼,为庆祝宁海军大捷,三折酬宾!”

“我们冯氏布庄,半价出售良布!”

“我们郭记棺材铺……”

“滚你娘的蛋,啥热闹都凑!”

……

耿仲明看到无数百姓欢呼雀跃着,一名东江军士兵上前道:“耿将军,宁海军收复金州,我们是不是可以回家了!”

“将军,我们是不是可以回家了!”

一名衣着光鲜的辽东商贾也一脸期盼的望着耿仲明。

耿仲明咬咬牙,强压着内心的喜悦:“可以回家了,你们,我们都可以回家了!”

耿仲明攥紧拳头,振臂大呼:“想回家的父老乡亲,你们可以可以回家了!”

“回家!”

“回家!”

有些充当杂役的辽东人向他们的掌柜辞职,也有的人商贾连生意都不做了,不少百姓已经迫不急待的收拾行李,他们要回家久违的故乡。

其实这些辽东人渡海而来,在山东,他们受尽的白眼,没有办法,山东本来就是人口大省,土地已经到了承受的极限,随着辽东百姓流到山东,造成的治安案件也不在少数,再加上有心人的推波助澜,辽东人在山东,几乎等于了洪水猛兽的代名词。

直接接到徐大成的确切消息,证明不是兵变,孙元化这才从卧室的暗道里爬出来,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孙元化别的事情没干,却让府中的下人雇佣着一百多名流民,给他修了一条密道。

这条密道虽然不能直通城外,却拥有着极强的防御能力,除非用炸药开,否则根本就打不开这道用生铁铸成的铁门。

“是宁海军打了大胜仗!”

孙元化擦擦额头上的冷汗,这才打开这份捷报。

刚刚扫了两眼,高起潜这个太监就来到了巡抚衙门里,高起潜也相当激动,他脸上的肉都在颤抖:“抚台大人,大捷啊!”

“大捷!”

孙元化松了口气。

高起潜兴奋的说道:“斩首建奴四百五十二级,会不会太多了?”

虽然说袁崇焕号称的宁远大捷,只是守住了宁远城,可是在觉华岛有七千余军民被杀,粮草被焚烧一空,说是大败仗也不为过。当然,建奴攻击宁远未达到战略目的,也可以勉强算作胜利,只是这个胜利,政治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在宁远大捷中,斩首也不过四五百级。

正所谓屁股决定脑袋,脑袋决定思维。

这一场仗是高起潜在登州担任监军,孙元化居登州指挥,程世杰带着宁海军士兵打赢的,这场仗必须胜利,否则高起潜没有办法向崇祯皇帝交待。

高起潜一脸严肃的向孙元化说道:“孙大人,伱也是久经战阵之人,难道不知建奴的规矩吗?”

“规则?”

“对啊!”

高起潜道:“努尔哈赤规定,但凡抢回袍泽的尸体,此人可获得尸体一半的家财,故尔我大明于阵前斩杀建奴甚众,却无法获得建奴的首级!”

孙元化也是宁远之战的亲历者,并且亲自指挥二十八城堡防御,对这件事是知道的。

高起潜道:“足可见,此役中,宁海军至少击杀两三千名建奴,只可惜建奴马快,宁海军追之不及,才让建奴逃脱!”

说到这里,高起潜取出一份墨迹新鲜的奏折,只见上面写道:“建奴甚众,攻势甚猛,宁海军势垂危,左都督、宁海军总兵程世杰亲冒矢石冲锋在前连杀数十人,局势稍稍好转,然建奴贼首马上派白甲兵下马步战,率领建奴冲阵。世杰见状,亲率宁海军长枪突击,连冲十数阵,每一阵都杀得人头滚滚,血肉横飞……”

在高起潜的这份奏折中,程世杰向简直就是常山赵子龙复生,冠军侯霍去病现世,不仅仅这个战场情景描写有鼻子有眼,就连围绕着金州城也展开了声东击西,虚虚实实,瞒天过海,铁树开花,上屋抽梯,等三十六计的十几个连环计。

孙元化看着这道奏折,眉头紧锁。

他虽然对程世杰不太了解,也知道程世杰还真不是一个猛人,只不过是身材高大一些,力量强大一些,仅此而已。而且他还不喜欢自亲冲阵,特别是程世杰喜欢享受,喜欢改造马车……

高起潜望着孙元化道:“孙大人以为这份前线奏折如何?”

“精彩!”

孙元化知道高起潜的意思,随着这几年文臣集团经常坑崇祯皇帝,崇祯皇帝慢慢琢磨过来味了,开始重用宦官,比如眼前的高起潜、以及司礼监秉笔太监曹化淳,以及高京镇守太监李春生,还有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

这些太监或许不能成事,但是他们却能成功坏事,如果得罪了高起潜,不仅仅自己会麻烦,而且徐光启的麻烦也不会小。

无奈之下,孙元化提笔与高起潜联名上奏,禀告这一次金石山大捷。

看着孙元化联名署名,高起潜非常高兴,捷报一旦入京,他高起潜就是大功一件,弄不好崇祯皇帝一高兴,把曹化淳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位置让给他。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司礼监掌印的太监,自然也不是好太监,高起潜是一个拥有着野心的大太监。

当然,这还是程世杰送礼的结果,拿了程世杰的好处,高起潜自然要办事,要是砸了太监收钱办事的口碑,那可是砸了宫内太监的饭碗。他会被人砸黑砖,捅刀子的。

明朝的官员俸禄不高,可在太监的收入比官员还低,像高起潜这样正四品的太监,每年的俸禄只有一百二十两银子。这些银子虽然不少,可对于高起潜而言,这些银子还不够他赏赐小宦官的茶钱。

……

辽南金州卫,从盖州卫到金州卫共有一百四十里路,从金州卫到旅顺则有一百二十里。这段路上,原本的官道已经大都废弛。

程世杰从盖州卫抵达金州卫的这一路上,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哪怕程世杰坐着四轮减震马车,依旧被颠簸得要命。

“恭迎大帅虎驾!”

“恭迎大帅虎驾!”

留守在金州卫的周延栋等人列阵迎接程世杰的到来。

“诸位免礼!”

程世杰用力敲打着他的后腰,一边望着地面上坑坑洼洼的路面,他指着官道,向周延栋道:“辽南的官道和驿站已经废弛多年,早已不堪一用,我们宁海军占据了辽南,盖州与金州必须要互通有无,没有驿站和平整的官道,非常不便。”

周延栋苦笑道:“大帅……实在是要做的事情太多,卑职实在是……忙不过来!”

“事情要分轻重缓急,我们要重新建立驿站系统,从金州卫往北,三十里建一座驿站,共设立四座驿站,这次本帅缴获了四百多匹战马,分别在这四座驿站中饲养,这件事要快,争取在年前完成!”

周延栋道:“现在人手倒是不缺,只是冬天施工,问题颇多!”

“那也没有办法,先将就着!”

程世杰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地窝子,有些急切的道:“建奴不会给我们时间,这次建奴只是伤及皮毛,一旦他们缓过这口气,肯定会南下来找回场子,无论是转运物资,还是消息传递,都需要非常驿站!”

程世杰拿着一根树林,在地上画了一个四四方方的格子,指着蜿蜒的官道:“在这里设立一座驿站,要把驿站与百户所暂时结合起来,驿站就是百户所,百户所也是驿站,他们在开春以后,也需要屯田,但是屯田任务可以减少一些,以保障驿站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能开垦多少田地就开垦多少吧,如果不足部分,那就是宁海军军备处负责补贴一部分!”

驿站系统会亏损,这是必然的。毕竟很多地方人烟罕至,平时也没有什么人来往,驿站根本就没有办法自负盈亏。

程世杰将驿站系统,模仿后世的邮政,不仅负责传递往来公文、公务出差人员,以及官员家属,同时也接待过往商旅,赚钱赢利。

也负责邮递士兵和百姓的家书,包裹之类的东西。

在程世杰的讲解之下,周延栋明白了这个驿站与大明朝廷的驿站根本就是两回事,没有方便公文传递以及保密性,整个驿站将像后世的高速服务区一样,不仅可以提供吃饭、住宿,修车、加油、购物等功能,

驿站建在官道两边,选择建奴城池的模样,沿着官道可以设立商业铺面以及商业街区,同时与军用、官用完全独立分开。

周延栋负责抽调八个屯田百户,负责修建宁海军境内的第一批驿站,分别是丰林驿站、青山驿站、清凉寺驿站和馒头山驿站。

在抵达金州卫,程世杰顾不得休息,开始马不停蹄的慰问迁徙而来的工匠以及屯田军户们的生活情况,这就就政治作秀。

程世杰不仅仅是作秀,还给屯田军户和工匠家属们送来了他们的希望,他们在辽南将获得至少一亩地的宅基地,修建一座不比宁海城差的新房子,这些新房将会采取红砖红瓦建筑,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独立的压水井,宁海军的机械局将负责提供技术上的支持,让他们安心在辽南安家。

每家每户按照人头发上一斗粮食,这些屯田军户都表示,一定要跟着程大帅好好干。

随后的当天晚上,程世杰就召开了屯田统一思想报告会议。在会议上,程世杰开门见山的道:“你们知道为什么本帅不愿意发放给你们田地,让你们各自负责自家的田地吗?”

众屯田军户表示不知。

程世杰解释道:“本帅按照百户所的方式,筹办集体农庄,有两个原因,首先,你们没有能力……说到这里,很多人都会不服气,老子种了一辈地,凭什么说老子没有能力种地?答案其实很简单,你们自己拍拍自己的胸口说,你们自己现在有什么?筹办集体农庄,你们就不用考虑种子、耕牛、农具、肥料,他们甚至不用操心纳税,只要把庄稼伺候好了,他们就能得到足够他们一家人过上温饱生活的报酬!”

众屯田军户们恍然大悟,这也确实是如此,屯田军户不是叛军俘虏,就是流民或者是登州卫的左千户所的军户,他们都是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穷。

穷人为什么难以发家致富?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本钱,作者君从零七年做过生意,赔了七万多,直到13年才还清债务。

而作者君的一个同学,富二代,家里支持他做生意,干过饭店,开过酒店,宾馆,承包过学校的食堂,卖过服装,家电,开过装修公司,做过物流运输,十几年的时间,这些生意全赔,陆陆续续赔了大几百万,后来做短剧发了,短短两年的时间,把之前十几年赔的钱都赚回来了。

这就是穷人和富人的差距,穷人没有试错的成本和机会,而富人可以有,同样的问题,其实更加残酷。谁也不是天生就是精英,所谓的经验,其实都是吃的亏多了,慢慢积累起来的,哪怕一个穷人再怎么聪明,没有本钱,一样还是穷光蛋,越折腾越穷。

程世杰道:“当初你们可能也开垦过荒地,结果怎么样呢?无论多么努力,你们的劳动成果,都成了士绅的肥肉,你们斗不过他们,你们的力量太弱。其实本帅的力量也弱,为什么本帅要跑过到辽南,因为本帅其实也斗不过他们,但是,在辽南不一样,谁敢向宁海军的军田下手,本帅就顺着他们的手,砍掉他们的脑袋!”

土地的矛盾,一直是中国的主要矛盾。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几千年了。可土地的产出是有限的,当人口发展到一定的数量,就会超出土地的承受极限,于是天灾人祸,战乱频发,经过多年大乱斗,人死得够多了,土地重新分配,一个新王朝,一个盛世就会到来。

程世杰也无法解决所有的贫困的问题,他只能尽可能的减少两极分化。

宋献策在程世杰的会议之后,就问道:“主公,你说的土地问题是无法解决的吗?”

“不,有办法解决!”

“怎么解决!”

“其实很简单,有两个办法,一是扩张,其次是重工兴商!”

程世杰指着一座座正在兴建的工厂道:“那就是开办工厂,让天下所有的士绅看到开办工厂的利益,远大于种地的利益,他们才不会把主要精力放在跟农民抢食上面。因为士绅的力量太强大了,农民和普通人根本就斗不过他们,你行走江胡,也见得多了,无论百姓有没有理,他们都斗不过士绅!”

宋献策点点头,程世杰所说的问题非常正确,民不与富斗,富不与官斗,这是残酷的现实。

“扩张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

“那是当然!!”

“就像咱们大明,开国的时候,有六千万人口,全国有八亿多亩地,平均下来,每个人可以拥有几十亩地,这其中还有很多人根本就不用种地,所以人均田地足够大明百姓吃饱喝足!”

程世杰叹了口气:“成祖时期,陆续放弃了努尔干都司、大宁都司、瀚难河卫以及关西八卫,地盘越来越小,人口越来越多,自然而然的就出现了大量的流民,还有就是国朝养士,养了一群米虫。大明一朝,共计培养了十万八千余名举人,这些都是免税的特权阶级,他们就是十万八千多个家族,每一个家族都控制着数万数十万亩不等的田地。”

程世杰指着辽东的方向道:“那里是一块肥美的宝地,插根筷子都能活,只是非常可惜,现在掌握在建奴手中,只要咱们宁海军把建奴灭了,把地夺回来,安置一两千万百姓,都不成问题,如果扩张,将来再多人口就不怕了!”

想到这里,程世杰就感觉热血在燃烧。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程石向程世杰汇报道:“义父,东江军总兵黄龙求见!”

“黄龙?”

宋献策提醒道:“主公,您现在还兼职节制东江军,他这个总兵前来拜见上官……”

“只怕是来者不善!”

程世杰淡淡的笑道:“本帅来了辽南半个多月,他一次不来拜见,现在听说本帅把盖州和金州夺下来了,他倒是舍得露面了!”

“大帅的意思是……”

“让他来吧!”

程世杰挥挥手道:“本帅在金州卫城等着他!”

黄龙是程世杰的下属,他跟程世杰甩了脸子,程世杰自然不可能热脸贴他的冷屁股。

军队是一个讲究实力的地方,黄龙可能不知道宁海军兵变以及出兵辽南的细节,但是他绝对收到了朝廷的圣旨,他现在这个东江军总兵头上又多了一个婆婆。

其实正如程世杰猜测的一样,黄龙早在半个月前就接到了兵部以及五军都督府的命令,东江军划归宁海军总兵程世杰节制,而黄龙也知道了程世杰手持尚方宝剑,程世杰的尚方宝剑斩不了他这个一镇总兵,可问题是程世杰可以在他的职权范围内,把东江军斩上一遍。

让黄龙接受程世杰这个名不见传的幸进小人的命令,黄龙还真拉不下这个脸。他在得知宁海军渡海一万余人马,特别是听说建奴来了,这下黄龙感觉到自己的机会来了。

以宁海军的实力,想要对抗建奴小股人马尚可,可是对付镶白旗的精锐,那就是有心无力,黄龙等着程世杰上门求援,到时候里子和面子都有了。

然而问题是,事情并没有想黄龙预料的那样,程世杰既没有向他求援,也没有去召见这个名义上的下属,程世杰利用自身的力量,干掉了来犯的建奴,斩首超过两千级……

黄龙失算了,他还想拿着架子,可是东江军已经没有多少军粮了,再拿着架子,等待着程世杰上门,东江军就又要饿死人了。

要说起来,黄龙也是一个倒霉透顶的人,毛文龙死后,东江镇四分五裂,换总兵跟走马灯似的。陈继盛接毛文龙的班,只当了一年总兵就被刘兴治杀了,刘兴治取代陈继盛,黄龙也跟着成了副总兵。

没过多久,刘兴治率数万军民投降后金,背叛了大明,黄龙这个副总兵水涨船高,成了总兵。但是此时的东江镇事实上已经被明朝放弃了,粮饷匮乏,商旅绝迹,十几万辽民在饥饿中苦苦煎熬着。

终于,东江军不干了,发动兵变绑了他,瓜分了皮岛银库里那几万两库存的白银,黄龙最后虽然成功脱身,平息了兵变,但是被割掉了鼻子和耳朵,三分不像人,七分倒像鬼了。

在黄龙抵达金州卫境内的时候,他和他的亲信部曲就被缴了械,在宁海军士兵的带领下,他们一路朝着金州卫城而来。

黄龙和李惟鸾虽然被缴了械,却没有生气,因为军队是一个讲实力的地方,宁海军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的实力,特别是带领着他们的这支宁海军部队,虽然人数只有三百人,却人人身穿崭新的棉衣,脚上穿着棉鞋,手上戴着五指手套,拿着长枪,腰挂狗腿刀,背着弩机,箭壶里有足足两壶弩箭。

最让人可气的是,这些宁海军士兵,几乎人人着甲。

李惟鸾压低声音道:“黄帅,这些人恐怕是程帅的家丁兵!”

“八九不离十!”

黄龙的眼睛也挺毒,一眼就看出这些士兵脸上带着煞气,显然是久经战阵的老兵,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在行军的过程中,居然不言不语,就是这种沉默的气氛,让人感觉压力山大。

“这……这……怎么可能?”

越靠近金州卫,宁海军的士兵越来越多,他们与陪送他们的宁海军士兵一样的装备,一样的铠甲,一样的黑色披风,一样黑色的甲胄,一样的装备。这些士兵陆陆续续加起来,至少有五六千人。

辽东总兵李成梁依靠着八千李家家丁兵,雄霸辽东几十年,程世杰居然也有几千家丁兵,这需要多少钱?

李成梁是依靠着辽东二十五卫,以及四百万辽东百姓,供养的这支李家家丁兵,程世杰依靠的是什么?

“立正,向右看齐!”

“向前看,举枪!”

“敬礼!”

在宁海军的口令下,宁海军数千士兵,整齐划一,同时动作,同样的沉默,让黄龙这位悍将,感觉到了莫名的恐慌。

更让黄龙紧张的是,那一辆辆从码头运输而来的粮车,一辆接着一辆进城,这些大车上,装满了粮食,望着这些粮食,黄龙满脸苦涩的笑容:“我们东江军果然是后娘养的,姥姥不疼,舅舅不爱,我们连饭都没得吃,你看他们倒好!”

此时的金州城外,一队队东江军军士和百姓,都在城外排着队,等待着施粥。

黄龙和李惟鸾更加难受的是,这些领到饭的东江军百姓,都对宁海军千恩万谢,嘴里还不时的问候着黄龙的全家女性。

平心而论,黄龙没有多吃多拿,也没有喝兵血,是朝廷压根就不给他们粮食,他也不能生出粮食。

更不能像程世杰,借着剿匪的机会,从土匪手中缴获了大量的财物,这个时代的土匪,其实很多都是士绅的夜壶,是他们养着专门干黑活的,所以那些土匪都有一定的家底,程世杰更是抄了莱阳张氏和孙元化的府库。

“末将黄龙!”

“末将李惟鸾!”

“拜见程帅!”

PS:本来十二点之前可以上传的,事太多,接了一个电话,望大家见谅。

(本章完)

第226章 文明的方式解决争端第473章 绝处逢生来自大明的支援第434章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第79章 集结部队我要报仇第117章 宁海军第二轮暴兵第179章 明军满饷不可力敌第46章 什么是真正的军人第437章 与百姓共天下第92章 阿济格的绝户之计第147章 皇帝不急太监急第477章 你对大明的实力一无所知第8章 归德府永城宋康年第225章 马尼拉来自大明的礼物第300章 西班牙人的代理人战争第340章 回京城跟他们算总账第424章 皇家海军准备出击第14章 登州卫右千户副千户第82章 尘埃落定痛并快乐着第163章 幸福来得太突然了第136章 没有最黑只有更黑第142章 范永斗为大金立下大功第25章 军队才是立身之本第229章 赶鸭子上架提前决战第274章 凭本事抢人违反没有规矩第123章第164章 战争之神给的勇气第124章 程世杰果然值得投资第443章 用密度解决精度问题第243章 郑芝龙被出卖了第17章 第一把火熊熊燃烧第90章 全军列阵火力压制第428章 新型大炮实战检验第416章 世界上没有后悔药第307章 终于见到回头钱了第395章 程世杰想通了第175章 他必须给银子面子第106章 互坑队友一群老六第132章 疯狂扩张的大时代第38章 人比人还真是气死人第361章 非常不好的信号第90章 全军列阵火力压制第433章 尘埃落定终于结束了第362章 卢象升这是恩将仇报第190章 寡妇集中营第92章 阿济格的绝户之计第482章 追封七庙正式祭天第152章 京城雨夜悄悄离开第72章 此事我不知情你信吗(为护法大佬加更第151章 这死太监想搞事啊第377章 忠臣比贪官还要可恶第391章 天下混乱一步到位第378章 如此栋梁大明焉能不亡第202章 缠足罚得倾家荡产第60章 四千七百料的战舰第383章 帝国落日血色黄昏第115章 建奴主动千里送人头第363章 北伐建奴统帅朱纯臣第335章 博一博单车变摩托第86章 便宜行事征虏大将军第441章 被释放的饕餮巨兽第112章 在辽南本帅就是法第307章 终于见到回头钱了第333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377章 忠臣比贪官还要可恶第328章 八旗出动抢夺果实第79章 集结部队我要报仇第246章 郑芝龙狮子大开口第70章 守备大人到底在哪第406章 天下大赦想多了第123章第32章 杀人不过头点地第246章 郑芝龙狮子大开口第321章 权利面前苍生算个屁第328章 八旗出动抢夺果实第269章 烤馒头实在太香了第179章 明军满饷不可力敌第9章 抚军参将耿仲明第363章 北伐建奴统帅朱纯臣第343章 非常可惜大帅不允许第478章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第320章 大明从来不因言获罪第81章 界河决战之修罗炼狱第364章 慢慢的就变味了第153章 什么程大帅又不见了第478章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第106章 互坑队友一群老六第403章 腰带断了砒霜苦第328章 八旗出动抢夺果实第463章 请外援分散火力第12章 城里城外地狱人间第380章 幸亏奴才机灵第401章 突袭加火箭炮洗地第131章 明朝的事情明朝解决第230章 只有打过才知道第59章 宁海军的唯一短板第64章 保护包月可以优惠第351章 卑职死谏请大帅成全第325章 大明最不缺乔兆林第384章 把京城当作满清的坟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