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艰难谈判

范文程这话一说完,凤凰楼中,忽然安静了下来。

周元忠紧绷着脸,嘴唇微张,一双泛白的眼珠翻仰着。一旁的陈子龙,脸上肌肉亦在微微抽搐,他忽觉心下,有种极度屈辱的感觉。

“二位使者,我朝此番建议,二位却是意下如何啊?”

见二人皆沉默不答,范文程笑吟吟地逼问了一句。

听了范文程逼问,陈子龙心如刀割。

熟读历史的陈子龙,当然知道,所谓的宋金和议,是个什么内容。

公元1141年,南宋的高宗皇帝赵构,与金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绍兴和议。

绍议和议的主要内容如下:

1、宋向金称臣,成为金朝的藩属,双方为叔侄关系,由金朝册封康王赵构为南宋皇帝。

2、两国东以淮河为界,西以大散关为界,宋朝割唐州(今河南唐河县),邓州(今河南邓州市),商州(今陕西商县),秦州(今甘肃天水),总共四州之地,作为献给金朝的求和礼物。

3、宋朝每年向金交纳贡金25万两银子,绢布25万匹,于每年春季在泗州交纳,不得延误及少交。

4、每逢金国皇帝生日及元旦节日,宋朝均须遣使称贺,并送上一份重礼。

陈子龙心下暗想,现在皇太极等人,逼自已套用宋金议和的模板,无疑是想从明清议和的协定中大大地敲诈一番,捞得更多好处。

对于现在这个局面,其实陈子龙与周元忠二人,已曾秘议了多日,两人皆已在暗中谈妥,若清帝逼自已用宋金模式议和的话,自已作为大明一方代表,却该如何应对。

当然,陈子龙的意见,多以在山东时,李啸曾对他说过的议和计策为主。

哼,尔等坐地起价,且看我如何立地还钱。

周元忠忽地仰天大笑起来,仿佛听到了一件十分可笑的事情一般。

“周主使,何故如此发笑,可是我大清希望两国如宋金一般议和的方式,有何不妥么?”范文程皱着眉头,一脸疑惑。

“蛮子,休得在此一惊一诈,快老实回答,不然,本王对你们不客气!”豪格则拧眉怒目,在一旁喝了一句。

只有皇太极没有说话,他目光冰冷而锋利,直直地盯着周元忠那笑得颇为癲狂的脸孔。

周元忠止住笑声,他以一种叹息加揶揄的口吻说道:“周某原本就想到,清国要价定会甚高,却没想到,今日一听贵国的条件,竟是这般贪婪自大,倒让周某开了眼界啊!“

周元忠此话一出,皇太极等人,皆不觉一惊。

他们皆没料到,这个周元忠说话竟这般直接,赤。裸。裸地打了他们的脸。

豪格腾地站起,“刷“地一声,抽出腰刀,怒气冲冲便向周元忠走去。

“豪格,不可对明使无礼,速速坐下!“

龙椅上的皇太极一声冷喝,豪格闻声站住。

牙齿咬得格格响的他,恨恨地收刀入鞘,返身坐回本座。

“周主使,若两国能与宋金一般签下和议,两国就此息兵罢战,休养生息,岂不是甚好之事?本朝此番条件,又有何要价之高呢?”范文程一脸惊异地问道。

“范学士,既然你这么说,那周某也直说了。”周元忠正色道:“宋金议和之际,宋朝的徽钦二帝,皆已成为俘虏,中州之地大部沦丧,精锐兵马尽毁于黄河两岸,可以说,整个国家基本上处于一片涣散之态。只有那康王赵构,侥幸逃到杭州,才重立宋廷,勉强维持住了局面。故在这样明显金强宋弱的情况下,才不得不答应金人之条件,签下了绍兴和议。”

周元忠顿了下,复接着说道:“而如今,我大明虽忧患重重,但依然幅员万里,疆土辽阔,百姓众多,岂是那偏居一隅的宋朝所能相比。且我大明官军与尔等交战,虽多有败绩,但兵马数量依然可观,全国累加起来,足有近百万之多,更多有精锐在其中,与宋朝时那些连马都不会骑的宋军相比,当是远在其上。更何况我大明崇祯天子,乃是大明正朔,无论是威望仁德,还是正统传承,皆远在那私立自授的康王赵构之上。因此,清帝若要自比金朝,又还要把我大明比作宋朝,我等实不能接受!“

最后,他沉声道:“若清帝要强迫我等,接受如宋金绍兴协议之屈辱条款,那恕周某等人断难从命,唯有一死,以报我大明天子耳!”

周元忠说完,皇太极绷着的脸上,顿时显现出阴郁之色。

“蛮子,不要用死来吓我大清!你以为,你们还有与我大清讨价还价的余地么?尔等明国军兵,纵有百万复能如何?这般孱弱无能的兵马,只要多有几次类似萨尔浒之战的战役,尔等明国军兵,来多少我大清便能灭多少!到时,只怕你们想如宋金议和一般,来跪求我大清同意,却是不可得了。”一旁的豪格,听了周元忠的话,却一脸傲色地威胁道。

豪格此话一完,他用得意的眼神扫了周元忠与陈子龙一眼,满以为可以就此压住这二名明国使臣。只不过,让他没料到的是,陈子龙却冷笑一声,立刻抢白道:“肃亲王,尔真以为,你们仅凭这般实力,便能打败我大明么?以学生观之,我大明萨尔浒之所以战败,一是主帅杨镐无能,二是清军提前获知明军动向之故,方得侥幸获胜矣!”

豪格闻言大怒,手按刀柄腾地站起,大喝道:“你这厮鸟,安敢在此大放厥词!还敢说我大清是侥幸获胜,呸!今天你不说出个子丑寅卯来,本王定要斩了你的狗头!”

“豪格不许无礼!”

龙椅上的皇太极又是一声大喝,豪格才恨恨地坐下。

“贵使,你且说说看,为何说我大清萨尔浒之战获胜是为侥幸,朕倒亦有兴趣,想听你分析一二。”皇太极凝视着陈子龙,淡淡地说道。

一旁的范文程,亦把目光投入陈子龙,脸上带着莫名的轻笑。

陈子龙昂然起身,向皇太极拱了拱手,便道:“皇上,且听陈某说下当日萨尔浒之状的实情。当日,明军进攻萨尔浒的兵力为,本部明军8万7千余人,叶赫部、朝鲜部各数千人,共齐集十一万人的兵马,仅仅是为了虚张声势,才号称47万兵马,绝非实数如此。明军分东西南北四路,分出开原、沈阳、清河、宽甸,向赫图阿拉老城攻来。由于明军情报不密,各路进攻兵马方向与人数,尽被天命汗侦之,故其采取任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作战方法,准备将明军分部歼灭。明军诸部中,总兵杜松的西路军兵力最为雄厚,领三万于兵,带佛朗机炮数百,从沈阳出抚顺关攻东路,直趋赫图阿拉而来。由于杜松自恃兵力众多,故犯了兵家冒进的大忌,孤军突到萨尔浒处。天命汗侦知杜松部孤军深入,外无援兵,于是便集中了八旗精锐兵马共4万5千人,猛攻杜松部,两军遂相遇于萨尔浒。”

陈子龙顿了顿,接着说道:“两军交阵之际,因天色阴晦,咫尺难辨,杜松为发挥火器优势,便令点燃火矩照明,以方便炮兵攻击。谁知,清军去正好利用了明军在明,已方在暗的优点,集矢齐射,箭如飞蝗,杀伤极众,随后,清军骑兵前冲,越过堑壕,拔掉栅寨,攻占了杜军营垒。总兵杜松战死,明军三万多主力兵马,大半战死当场。此役之后,其余三路兵亦被各各击破,自此,辽东明军大溃,清军从而能趁机一鼓作气,乘胜攻战沈阳与辽阳,奠定战据整个辽东的基础。皇上,陈某所说,可是战斗之实情?”

皇太极微不可见地点了点头。

豪格又从一旁愤怒插言:“蛮子,纵你等只有十一万兵马过来,却是大部皆灭,所剩无几,而我军此战,仅仅战损二百余人,这般战损比例,明军纵来再多,亦不过是我大清之盘中菜矣。”

陈子龙脸上浮起冷笑,他复对皇太极说道:“禀皇上,当日,我大明攻打萨尔浒,其实有上中下三策,可供选择,便无论选择哪一策,断不会如原先那般大败。”

“哦,是吗,那贵使请详细说来。”皇太极脸上兴趣之状益浓。

“皇上,我大明要攻打萨尔浒,灭掉金国的上策,便是如当年成祖西征蒙古一般,从全国边镇之地,汇集五十万精锐军兵,再由一威望素著的将领统领指挥,甚至皇上亲自御驾亲征,五十万大军集于一处,绝不分兵,从而以巨石压卵之势,一路由西向东朝赫图阿拉直逼而来。同时,复令叶赫部从北路进攻,朝鲜部从东路进攻,以为疑兵,以分离调散八旗兵力,那么,纵然你们的天命汗再英明神武,八旗精锐再英勇善战,也难挡这雷霆一击,其国被灭,已是定数矣。“

陈子龙此话说完,皇太极脸上顿是肌肉一颤,眼神瞬间阴郁了许多。

不过,他很快便恢复了常态,复对陈子龙说道:“陈副使,贵国皇帝中,除了朱元璋与朱棣外,其余的庸碌皇帝,再无人会有如此气魄了,故这一条断难实施。你再说说中策吧。”

陈子龙略一沉吟,便又说道:“至于中策,则是大明以重兵严防辽沈一线,以阻止金军的进一步进攻,不争一朝之胜,而谋长久之计。同时对金国实施经济剿杀战,严防粮食、布匹、精铁、耕牛、药材等物进入金国,让本就国力孱弱的金国,得不到足够的供养,其国中兵马人口,自是难以得到扩充与维持,就象得不到充足养料的孩子一般,最终只得胎死腹中。同时,为加快金国的覆灭,可令小股精锐明军与叶赫部,蒙古诸部等,以金帛诱之,让其以小部队作战的方式,对金国进行不停地袭扰,袭杀平民与百姓,使得金国旗众人人自危,社会秩序被严重扰乱与破坏,最终为金国在难以维续的情况下,虽不至于骤灭,但最终会逐渐走向灭亡。”

陈子龙说完,皇太极竟重重地点了点头,大赞道;“此计甚好!只是明国的崇祯皇帝,绝难有这般严控其下的治理能力,对边关将领及一众商人的走私活动,亦无力打击与整治。且明朝国力匮乏,也难于维系对蒙古人及叶赫部的赏赐,故这一条,明朝怕亦是难用。陈副使,你再说说下策吧。”

陈子龙叹了口气,便道:“至于下策,则是如同杨镐一般兵力进攻金国时,可以维持一个不胜不败的局面。”

“哦?”

“皇上,当日明军之败,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因为军情泄露,令天命汗得以从容布置兵力与战法。若是以一严将掌兵,严查关防,侦审间谍,除各路总兵大将外,其余军兵皆不可知行军日期及方向,那么,天命汗还可以从容调集兵力,各路击破吗?”

皇太极摇头反对:“陈副使,你所说的,以朕看来,不过至多是拖延些时日罢了,父汗绝不可能让你们四路兵马汇聚一起,然后在赫图阿拉决战,一旦得知你们进兵,必然会精骑四出,巡视侦察,最终还是会得知你们的进兵方向与数量的。”

见皇太极出语反对,陈子龙轻笑道:“皇上,这仅是明军战败的一点原因,但明军此战之败的关键,还是在于分兵进击的重大失误。将原本就不算太雄厚的兵力,分摊成每路兵马皆是不足的四路。而且,除了杜松部最强之外,其余诸路,开原马林总开原、铁岭诸地兵马,加上叶赫部两千人还不到两万,其余李如柏与朝鲜兵两万,刘綎本部四川兵一万余人,这三路兵马太少,且又路途艰险,必然不可与立功心切的杜松一路齐头并进,这样的毫无道理的分兵计策,其实定计之时,便是败局已定了。”

说到这里,陈子龙长长地一声叹息:“那杨镐身为经略,却是一个文臣,原本在朝鲜就打过败仗,诸将如何服他?他身为统军大帅,却未随军出征,而是自将数万人守沈阳,调度指挥皆是不便,又岂有不败的道理?而我之下策,则是命刘綎一路与杜松合出抚顺关,主帅自将一路居中策应,以火炮车营护卫四周,以堂堂正正之师缓慢而前。而马林、李如柏两路,则仍由原路呼应,不可冒进,若是天命汗去打他们,则明军主力必克抚顺关外诸堡,进逼赫图阿拉。若全力来攻东路主力,因我东路兵实力强盛,又多带有大炮火器,急切间绝不可能被击败,况且出抚顺关后,我可以借由原本筑成的边墙诸堡为基地,护卫进击,如此,皇上自以为可以轻松击败我大明官军么?”

皇太极闻言,不觉抚掌而笑,他朗声道:“陈副使说得对,这原本就是明军将领该有的方略,只是那杨镐太蠢罢了。不过你们明朝想胜亦是不可得。当时,我八旗军每旗军兵七千五百人,皆是百战精锐,明军依托边墙慢慢推进也就罢了,不过想打到老城附近,虽则我八旗可能死伤略重,不过明军将士定然折损过半了吧。”

陈子龙轻叹一声道:“然也。明军此战中,将帅不和,调度不灵,器械不精,士卒不肯用命,虽一路兵力可汇集十万人,然后野战对八旗,仍不可言胜。这般打法,实是迫不得已。这样打下去,最终可维持一个不胜不败之局,算是勉强给朝廷交差罢了。”

听了陈子龙的话语,皇太极突然感兴趣的发问道:“这上中下三策,端地分析精到,出招狠辣。却不知,可是陈副使自已思虑得来的么?”

陈子龙摇头道:“非也,这三条计策,乃是我大明一员大将,曾对学生口述过,故陈某今天方有机会对皇上说出。”

“哦,此将乃是何人?”

“大明赤凤伯,登州总兵官李啸是也!”

第九百三十七章 夜袭遇挫第十六章 暗谋第二十六章 拉拢第五百五十三章 迷茫的郑亲王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祥的兆头第七百四十五章 上中下三条应对之策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鞑虏换奖赏第五百二十四章 重创皇太极第二百七十八章 下马威第六百三十二章 大清要与流寇结盟第三百七十七章 英雄落幕第一百二十章 帝心第八百二十四章 御驾亲征,力保大西第六百零九章 顺治登基第三百二十九章 武士之死第五百五十九章 雨夜访客第七百二十六章 送人头的骑兵第六百七十六章 南阻北攻第六百九十六章 三万精锐尽覆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调兵,北求援第四百三十六章 各有安排第七百一十七章 斩使献头,以促合盟第七百零五章 鲸吞江南第八百八十五章 收复京师 返都北京第一百二十六章 耕地问题第二百一十六章 挖心狂魔第一百七十章 皇太极之梦第三百三十五章 屠萨摩第七百三十三章 水陆合围第八百四十九章 炸碎象阵,进逼木邦第十七章 职争第八百零三章 左部归降,围攻大顺第六百五十二章 崇祯大葬,太子登基第九十二章 聚歼第三百一十章 明人来袭第八百八十二章 为了大清,忍辱求生第二百三十四章 来自台湾的家信第七百六十七章 明悼宗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何封赏第九百零五章 危急关头 援兵终至第四百三十一章 贼氛大炽第二百七十章 以毒攻毒第九十八章 汇合第六百二十八章 流贼席卷明境第七百八十四章 面见缅王第一百一十二章 虎踞(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迫降蝎子块第一百六十八章 以利诱之 以威迫之第九百一十六章 尧勒瓦斯的抉择第五百二十七章 痴呆皇帝第二百三十章 反间计第八百一十八章 搏命阻敌第九百二十二章 都城破,准国亡第五百六十一章 全歼围敌第四百章 清虏猎杀令第四百四十六章 俄清联盟第二百九十四章 逆我者亡第四百七十五章 皇太极的决策第一百八十四章 九皋山之战(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狂暴之力第二百六十一章 天家颜面何存第一百八十一章 挺进开封第三百八十六章 是战是降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尔衮的彷徨第四百五十二章 血腥夺城第八百九十四章 郑芝龙战死,郑成功投诚第六百七十二章 坚壁清野第五百零二章 沉着应对第三百二十八章 天兵压岛第三百七十四章 濒死之救第三百七十六章 兵退静海第八百二十五章 出其不意,合攻保宁第七百一十七章 斩使献头,以促合盟第二百八十五章 进京陈情第一百四十四章 计擒李定国第五百三十五章 被逼摊牌第七百三十五章 前轰后射第四百三十一章 贼氛大炽第二百四十章 司令被俘第五百一十八章 内城炸开第六百五十九章 豪格下狱,索尼自尽第一百七十章 皇太极之梦第二百六十五章 铁模铸炮第一百八十八章 君命有所不受第三百四十五章 东征虾夷第二百七十七章 到达沈阳第六章 选择第八百七十一章 攻破辽阳 援兵突至第三百四十三章 入城掳民第七百四十一章 杯弓蛇影,忠奸难辨第四百八十一章 毁灭者李啸第一百六十三章 阿山之死第二百九十五章 规划 娶亲第二百二十三章 克房山,撤京师第三百一十章 明人来袭第七百五十一章 掷杀阿巴泰第九百零四章 外城陷落,死守内城第九百四十七章 拉萨城破 儿子自缢第五百三十二章 虎啸海东第一百六十四章 平妻之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