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扩军五营

“狗入的李啸!咱家与你不共戴天!咱家要上奏天听,砍了你的狗头!”

沉沉黄昏里,蓬头散发,模样极其狼狈,正被一众军兵强行押上一条二号福船的王珅,冲着背后登州城的方向,厉声大骂。

旁边的一名押送军兵,见他被捆扭着两手都不老实,不由得怒从心头起,啪地一声,狠狠地朝他脸上捶了一拳。

王珅一声惨呼,噗地一声,吐出两颗带血的牙齿。

“狗入的李啸。。。。。。“

挨了一记狠揍的王珅,虽然还在小声斥骂,声音却是含混不清。

他旁边的亲随小太监王信,却已是满面泪痕,低声劝道:“公公,别骂了,咱们现在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啊。”

王珅颓然沉寂,脸上的横肉,却在一抖一抖地跳动。

到了船舱之中,其余的护卫被另行关押,独有王珅与王信,被关在一起。

一灯如豆,已然松绑的二人,相顾无言。

“公公,你说,那李啸,会偷偷地杀了我们吗?”一片沉寂中,王信声音颤抖着低问了一句。

王珅惨笑一声,他摇了摇头,对王信缓缓说道:“信儿,不会了。李啸既然不在登州城中杀我们,自然也不会在船中杀掉我们。我们此去台湾,家国万里,基本已算是彻底消失在人间了,于李啸已无任何威胁可言,他已没有必要取我等性命。”

“这个李啸,如此猖狂大胆,他竟敢私自流放朝廷监军,就不怕朝廷来找他麻烦吗?!”扣了王珅的话,王信松了口气,随即愤愤地说道。

王珅又是一声苦笑:“唉,他若是怕朝廷追责,就不敢这样对待咱们了。倒是咱家低估了李啸的野心,自以为有了他的把柄在手,便可将其捏在手中随意操持。却没想到,此人这般狠厉绝决,说翻脸就翻脸,但是打了咱家一个措手不及。以咱家估计,现在李啸已将咱家的奏章和印信之类全部搜走,估计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便可模仿咱家笔迹,向朝廷假传消息,倒是可以蒙混一时矣。”

“纵然蒙混一时,但朝廷迟早会发现异状。界时,朝廷若追究下来,那李啸私流监军,却是死罪一条呢。”王信脸上闪过一丝狠色。

听了王信的话语,王珅却是长叹一声摇了摇头:“信儿,你的想法太天真了。李啸既然敢这样做,就说明他已做好了与朝廷撕破脸面的准备。以咱家看来,从现在开始,李啸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快速充实自已的实力。等到朝廷发现异状之时,李啸手下已是兵强马壮,界时再向朝廷报上一个,咱们一行人遇海难而死的消息,朝廷也只能是无可奈何加以默认了。”

“公公,那依你这么说,那岂不是李啸可以任意胡为,无法无天了么?”王信的声音愈发往颤抖。

王珅脸上又浮起苦笑,他叹息道:“现在国家方乱,天下争斗不息,这样的乱世中,有兵马有钱粮,才是最大的实力依恃。李啸手握强军,又多谋善战,乃是朝廷依为肱骨之将领,只要他不存反心,不碰底线,就是任意胡为,朝廷又能如何?除非万不得已,朝廷也不会与李啸翻脸。只是这个李啸,虽然还保持着表面的忠诚,但其心下,对大明朝究竟是何态度,咱家却是实在看不透啊。“

大海茫茫,夜色沉沉,这艘二艘福船,终于消失在无边的黑暗中。

王珅等人,先被送到济州岛,随后与当地已集合好的10万流民一起,于十六天后,才终于来到台湾岛。

还未上岸,王珅等人,便被眼前的繁华景象,给深深震惊了。

他看到,灿烂晨光下,专门扩建过的禾竂港内,各国的商船皆有,码头上,身着各国服饰的商人,正在各个商货批发店铺中,叽叽咕咕洽谈不休。而大批的民伕,则扛运着各种不同的货物,有如一群忙碌的蚂蚁一样,在码头到商船之间,不停装货卸货。

王珅注意到,基本上每条前来进货的外国商船,都大批大批地往船期上装运铁器、刀剑、香烟、生丝、布匹、绸缎、呢绒、海盐等等物品,被民伕们源源不断地被运上各条商船上去。他在心下暗道,这些东西,看来是李啸的主打商货了。

再往远看,可以看到这宽阔平坦的禾竂港,是通过一条修得极好的宽阔平整的灰色官道,与远处那高大雄峻,城墙崭新,几乎一眼看不到头的高雄城相连。

在整个官道上,四轮马车,两轮车,独轮车,人力轿,以及手提商货的行人,挤挤挨挨,川流不息。官道的两旁,则有大大小小各类商铺店肆酒楼茶馆,吆喝声此起彼伏。

“王公公,这台湾高雄地界,倒似比李啸那赤凤城,还要繁华许多呢。”王信在一旁,惊叹着低声说道。

王珅亦是一脸惊愕之色,原本他以为,台湾不过是化外生番之地,定是极为瘅疠蛮荒。却没想到,这个化外地方,竟已被李啸治理得这般繁华,与内陆城市相比,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呢。

这高雄府如此繁华,那其他的诸如台北县,彰化县等地,想亦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这个李啸,虽然极其可恶,但此人在治理州县方面的才能,在一众大明官员中,足以称之为鹤立鸡群了。

王珅此时,心下忽然悔之无极。

早知此人如此厉害,自已何苦一到山东便与他闹翻,现在看起来,自已当天狮子大开口,实在愚蠢之至啊。

随后,王珅和一众流民,在高雄府的禾竂港登陆。便有台湾拓殖团副团长马华兴,带着一众军兵过来,与押送的军兵交接。

“你就是王珅?”

马华兴颇为好奇地,上下打量了因为长时间坐船已是神情憔悴的王珅一番,然后用一种揶揄的话语问道。“咱家正是王珅,乃是朝廷特派的猛虎军监军。。。。。。”

见马华兴发问,王珅打起精神摆出架子,只不过,他话还未说完,却被马华兴摆手制止。

“不必说了,本官是台湾拓殖团副团长,李大人传下令来,对你已有安排,今后你就在这高雄府长住,里面已有专门给你准备的房宅。我猛虎军供你吃穿用度,王公公你只管在里面安心住着就好。”

听了马华兴的话,王珅长吁了一口气。

原本他在路上还想着,那李啸可能会把事情做绝,让自已去服苦役或者去种田为生,以此来折辱自已。而现在听了这马华兴的话语,似乎李啸还有对自已从轻发落的意向,王珅心下,不觉轻松了许多。

“那请问马副团长,我等随行人员,可是皆随王某同住?”王珅赶紧问了一句。

马华兴却摇了摇头:“不可,李大人说了,你只可挑选一名随从太监,作为服侍之人。其余人等,皆需入工坊自食其力。”

听了马华兴的话语,王珅的脸色顿时灰败了下来。

他原本以为,自已与这一大帮随从同在一起,那么,自已总有机会将他们偷偷派遣出去,从而得以向朝廷通风报信。却没想到,这一众随从都将就此遣散,那么,仅有王信一人跟着自已,自已想玩任何花样,都不可能了。

王珅一声长叹,再不言语,随后带着王信,乖乖跟着马华兴离开。

而他其余的一众随从,则早在下船之时,便已有另外的官员将他们带走,也不知道安排去了哪里。

很快,王珅等人,穿过更加熙熙攘攘的高雄外城,进得高雄内城之中。

在一幛独门别院的小房子处,马华兴停住脚步。

随后,马华兴笑着向王珅作了个手势:“王公公,这就是给你住的宅院,你们就在里面好生休息吧,另外有一点要注意,你二人不可随意外出,但凡有何事情或需求,皆需向护卫禀报。”

王珅的脸上,明显地哆嗦了一下。

他知道,自已现在在这里,已是彻底地被软禁其中了。

也许,自已的余生,将在这座小院中,默默无闻地度过了。

“对了,另外有一点,本官要告诉王公公,李大人说了,他要王公公每月写一篇上奏给朝廷的报告,至于内容么,就不需要本官多说了吧。”马华兴说完这句话,冷笑而去,把个王珅气得直哆嗦。

这个狗入的李啸,把自已软禁还不够,还要榨取最大的剩余价值,却连作假伪造奏章的功夫都免了,这个家伙,着实可恶得紧!

只是自已,还有胆量拒绝他么?

王珅悲从中来,暗里牙关紧咬。

见得马华兴等人走远,又见门外持枪荷甲严密守卫的军兵,王珅长叹一声,身体一软,瘫坐院中。

而在王珅等人到达台湾之际,现在的李啸,也确实如王珅所料一般,正在准备进一步扩充自已的军事实力。

从去年到现在,李啸总共吸收各地流民多达150多万人,虽然还远未到达李啸心中的预期目标,其数额也堪称惊人了。

在有这么多流民人口作为支撑的前提下,李啸对手下军队的扩充,实是顺理成章。

李啸决定,将手下原有的四个战营的兵力,再扩充一个,达到五个战营的兵力额度。

而且,为进一步规划自已手下的军队,使其更符合自已的规划与将来用兵的范围,对原有的军队名称,李啸也全部加以重新命名与安排。

按李啸的要求,除了平南营名称不变外,赤凤营则改名为兴中营,铁龙营改名为征西营,金狼营改为定北营,新成立的一营兵马,则取名为镇东营。

其中每营兵马,皆是下辖三总,也就是总共九哨的兵马,以一哨5队盾兵,10队枪兵来安排,其中每队兵马102人,总共有45队盾兵4590人,90队枪兵9180人。除了枪盾兵外,每营兵马中,皆配有有横行哨600人,玄虎重骑哨600人,飞鹞子哨600人,辅兵1000人,这样的标准兵种配置。

除此之外,这五哨中,还都配了由往日俘虏组成的异族部队,其中兴中营,征西营,定北营皆是配了满州骑兵哨600人,而平南营则因要在湿热多山的地形中作战,未配骑兵,反而专门组建了满州步兵哨600人,至于新成立的镇东营,则是由以前俘获的蒙古兵,所组成的蒙古骑兵哨600人。

这样一来,李啸的各个营内,分别有盾兵4590人,枪兵9180人,横行队600人,玄虎重骑600人,飞鹞子600人,异族部队600人,辅兵1000人。总共兵力达到了17170人。

另外,有用缴获荷兰人以及西班牙人的火铳,所训练组成的火铳手2000人,以及全部的龙击炮所组成的火炮部队200人,因为兵力较少,且火炮火铳还在研发阶段,故李啸决定集中使用,让他们全部留在登州,暂归兴中营管理。

至于具体的主将安排和兵力负责范围,则是如下安排:

兴中营主将,为原赤凤营营长田威,副将则为去年向自已投降的流寇大将刘国能。其营兵驻地,为山东登州。在李啸的规划中,兴中营主要负责居中守卫,并为其他四大战营提供兵力支援为主,其主要用兵方向,为整个山东地区。

征西营主将,为原铁龙营营长安和尚,副将则是原铁龙营副营长莫长荣。征西营的营兵驻地,暂时还在山东单县。但其将来的用兵方向,是面向整个中原腹地,并要使征西营成为支援各地官军剿匪的主力。

定北营主将,为原金狼营主将段时棨,副将则为原金狼营甲总总长刘文秀,这个同样流贼出身,并且是李定国的三弟的年青将领,已深受李啸信重,故将他大力提拔。定北营驻地,为宣府镇金汤城,其主要用兵方向,则是北面的蒙古诸部。

平南营主副二将,则保持不变,主将为李定国,副将为罗正,其官兵驻地,主要是在台湾地区,也有少部军兵协防琉球王国。其将来主要的用兵方向,是整个东南亚地区。

而新成立的镇东营,则由原金狼营副将武壮,担任主将。这个原为流寇新附军中一名小兵的将领,在一系列的战斗中,凭着战功与忠诚,终于得到了李啸的青睐,被提拔为镇东营的主将。镇东营副将,则为原铁龙营丙总总长冯双礼担任,这个曾为张献忠部流寇大将的将领,而且自加入李啸军中以来,一直南征北战忠心耿耿,且为人老成恃重,故李啸也刻意加以提拔。

在李啸的规划中,镇东营驻地,暂在济州岛,原本由平南营管辖的萨摩之地,也改由镇东营派兵驻守。镇东营将来的用兵方向,主要是东北亚一带,包括象虾夷岛,库页岛,以及整个外满州地区在内。

这样满打满算起来,除了水师外,李啸军各类兵马加起来,将近9万人,其兵力数额,却也是相当可观了。

当然,现在还在规划初起之阶段,李啸打算,将来每个战营的部队数量,都要翻个三倍左右,让每个战营,都有独挡一面的作战能力。而全部军队的总兵力,将要达到将近30万之众。

李啸相信,如果这个远期目标达成的话,那有这装备精良,训练充足,又能被自已牢牢的30万精锐在手,横行天下,可矣。。。。。

第三百二十八章 天兵压岛第五百一十三章 突如其来的崩溃第九百二十四章 唐俄议和 力攻西藏第七百零九章 哭庙与廷对第三十一章 训练第二十九章 雄心第四百九十三章 辽西大溃败第六百二十七章 加封唐王第三百八十章 吴三桂来访第三百九十五章 北撤,北撤第四百六十五章 澳洲见闻第一百三十一章 土地改良第七百四十章 迫降黄陂,进逼武昌第七百四十一章 杯弓蛇影,忠奸难辨第九百二十九章 身死名灭,不亦宜乎第三章 女子第三百七十六章 兵退静海第三十章 规划第一百三十三章 利益博弈第三百二十四章 台湾大开发第九百四十五章 老汗逃跑,新汗当立第四百五十九章 敬酒不吃吃罚酒第七百五十九章 离间君臣,借刀杀人第八百一十章 惊天一炸,烈焰焚城第一百零七章 忧思第七百五十八章 如此强敌,何以应对第四十九章 千户第三百六十七章 攻克旅顺第一百五十七章 壮阔规划第六百九十一章 刘良佐的选择第六百七十三章 突如其来的旷野决战第六百零二章 献堡归降第三百五十一章 雪域鏖杀第四章 归途第十一章 酒楼第七十五章 细帐第六百六十八章 仇人相见第六百一十章 和谈为上第三十八章 追敌第十七章 职争第六百八十章 清顺合兵金汤城第七百七十七章 不杀此獠,何以立威第五百零一章 猝不及防第二十八章 不归墩第八百八十七章 猛攻潼关第六百三十三章 皇上有难 我当亲救第一百三十九章 奋发的梦想第二十七章 暗算第五十五章 夺财第五百零七章 敌我皆杀第三百八十一章 山东局势第一百二十九章 功勋授田第一百四十三章 兵进庐州第八百八十一章 大清亡矣第二百一十二章 入援京师第三百八十六章 是战是降第一百六十三章 阿山之死第四百五十二章 血腥夺城第一百一十四章 虎踞(三)第六十七章 求才第一百三十六章 付子之托第五十六章 大赚(二更)第二百三十六章 亲往台湾第三百四十二章 扩军五营第二百一十七章 无间道第二百六十七章 蟒袍玉带第七百一十二章 移民北国第三十六章 玄虎骑、飞鹞子第五百二十章 关键决心第四百八十章 兵进赫图阿拉第三百三十一章 岛津之计第四百零八章 有如死神的龙击炮第一百八十四章 九皋山之战(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生死搏杀第三百一十二章 收复台北第六百零三章 内外交困的多尔衮第五百八十九章 北攻海城第四十五章 步兵第六百二十章 何人可去和谈第四百二十章 杀父篡位第二百九十七章 拿钱买人第七百零五章 鲸吞江南第四百七十四章 斩汝头,献投名状第六百一十四章 交锋初挫第三百零四章 锡林城危急第七百一十三章 效哭清廷第三百零二章 两全其美第一百九十章 阵斩马超第三百八十七章 剃发表忠第六百零九章 顺治登基第六百六十六章 意想不到的夜袭第九百二十二章 都城破,准国亡第四百四十五章 野味家宴第九百二十一章 俄军覆灭,全力攻城第九百三十二章 劝降不成,天雷轰门第二百六十章 谋取济州岛第四百零二章 扩军平南镇第二百五十四章 无言以述第八百四十八章 巨象冲阵,何人可敌第二十五章 升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