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李自成寻仇

听了城头的唐军主将莫长荣这般说话,李成栋哏了一声,便拔转马头,速速向高杰回禀。

而听了李成栋的禀报后,高杰眉头一皱,却还是大声下令道:“好,就依他们这般,咱们愿意放下武器,让他们检查。”

李成栋皱眉道:“高将军,若咱们这般好说话,岂非低了自已的名头?”

高杰苦笑道:“成栋,我等远道来投唐军,本来就不合常理,对方怀疑亦是正常,我军又岂可不展现诚意?就依我之令,全军解除盔甲武器,让他们检验。”

李成栋拱手抱拳:“在下遵命。”

在看到全部流寇弃甲丢刀,完全地放下了武器之后,莫长荣方打开城门,先放出部分军兵,去检查他们身上有无暗藏武器,在查明了他们确无武器之后,方正式迎接他们入城。

入得城来,莫长荣迅速瞥见,那躲在高杰身后,颇有姿色的邢氏。

见莫长荣正好奇地向自已张望过来,邢氏脸上飞红,不禁低下了头。

而见到莫长荣这般看到邢氏,高杰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他轻咳一声,脸上挤出笑容:“这位是高某贱内,敢问将军姓名?”

“哦,高将军,鄙人乃是唐军征西营副营长莫长荣,你们能来投唐国公,确是远见之举,但请进厅叙话。”

莫长荣回过神来,遂微笑着回道。

“请莫将军带路。“高杰也笑着回道。

随后,莫长荣叮嘱监抚齐谟,带高杰部众入军营休息,且让他给邢氏专门开了一间上好的宿房。

随后,他便与高杰一起,进入客厅看坐上茶。

在这里,高杰隐讳地向莫长荣讲述了自已投靠唐军的原因,听得莫长荣连连点头。

“高将军,你能及时弃暗投明,投效我家唐国公,实乃明智之举也。我家主公,乃是大明不世出之干城之材,眼下又正在海外各地征战攻伐,甚是缺人。高将军你能及时率部来报,甚是好事啊。我会即刻派人飞速送信给李大人,高将军尽管放心便是。”

“哦,那高某就谢谢莫营长了。”高杰叹了一声道:“那李自成,见到我等离开了陕州,一定会气炸了吧,也许此人,正率兵朝这里一路赶来呢。”

莫长荣沉吟了一下道:“高将军,此事勿忧,你部且在这里休息一天,从明天开始,由我部军兵护送,径往我宣府镇金汤城而去,然后再由我军征北营兵马,送你们去山东。你们这样先北后南,兜一个大弯再去山东。这样的话,那李自成摸不清你的踪径,自然无法找到你们。“

“好,那高某,就承莫营长之情了。“高杰向莫长荣郑重地拱手道。

莫长荣笑道:“高将军客气了,今天以后,大家都是在李大人手下效力,又何分彼此。不过,我有一言,不得不郑重相告。“

“请讲。“

“高将军,你部既已投了我军,从今之后,原有的习性,却要尽力改除。要知道我军军纪甚厉,对部下约束甚严。却是绝对不容你等,如以前一般行事的。此话,请高将军切记。“莫长荣一脸郑重之色。

“莫营长见教得是,高某记下了。”高杰拱手道。

第二天一早,莫长荣便安排,由他的征西营乙总甲哨兵马,带领高杰等人,径直向宣府镇金汤城而去。

这些人中,除了高杰、李成栋等高级流寇将领,穿了盔甲拿了武器后,其余流寇人等,皆是赤手空拳。

莫长荣这般安排,也是怕这些流寇在路上,难耐先前习性,骚扰地方,抢掠民众,故让他们解除武装而去,却是最为稳妥也最为保险的做法。

见到自家甲哨兵马,带着高杰一众人等径直北去之后,莫长荣长出了一口气。

他向齐谟感叹道:“这个高杰,听说曾是李自成亲密部下,却也不知是何原因,竟一心来投靠我军,倒是令人感叹。”

齐谟笑道:“这有什么,这正说明我们唐国公能广纳豪杰,胸怀天下,方能对他们这些流贼这般有吸引力啊。反正他们到了山东,李大人自会对他们有所安排,我等又有何可忧虑的呢?”

接下来,平静地过三天之后,莫长荣正城中清点他库存粮之际,忽有军兵飞速来报。

“不好了!不好了!莫营长,有大批流寇,渡过黄河,朝咱们郃阳城杀过来了!”

莫长荣闻言大惊,急急披挂,立即走上城门楼上。果然,他看到,大批的流寇,以铺天盖地之势,向郃阳城的方向,急急攻去。

流寇人马极多,一眼望去,无边无涯,少说也有四五万人。

莫长荣誉立即下令,着全体守军,齐齐上城头布防。

与此同时,他也迅速派人出城,去临近各城镇求援兵马,以为万全之策。

这时监抚齐谟,和郃阳县令刘尊儒,一齐急急地来到了郃阳城头。

见到城外来了如此之多的流寇,齐谟眉头大皱,而县令刘尊儒,则是一脸苍白,汗如雨下。

“莫营长,这可咋办咧!这流贼势头恁大,你们还能守得住不?!”刘尊儒的问话声音,都在打着哆嗦。

“哼,有道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敌兵急急远来,又没有攻城器械,绝无能力马上吃下我军。而且,我军皆是精锐之士,与这些流贼作战,皆可以一当十,又何惧焉!”莫长荣冷笑着说道。

莫长荣这番壮场面的话,给县令刘尊儒莫大鼓舞,他点头道:“莫营长,你这般有信心,俺也就相信你咧。只可惜啊,要是前几天你那甲哨兵马未走的话,现在守城,却是更有信心了。”

“那又如何,我手下虽只有乙哨与丙哨兵马,却也足以守城了。更何况我军中,还有从兴中镇临时调来的2000名火铳手,人人都装备了可以远程射击的鲁密铳,这些狗入的流贼胆敢攻城,老子打爆他们的狗头!”

听了莫长荣的话语,刘尊儒愈发感觉心头有底,他讪笑道:“既如此,那莫营长你就好好守城,俺就先下去咧。”

“嗯,你先下去,组织县中的衙役与青壮,好生维持城中秩序,不可城中生乱,明白吗?”莫长荣对他叮嘱道。

“那是自然,莫营长你就放心吧。”刘尊儒边朝马道下走,边对莫长荣大声回道。

刘尊儒退下之后,莫长荣继续一脸铁青地,用千里镜观看流贼们的进军动态。

很快,莫长荣看到,流寇飞快地渡过黄河,便立刻将这小小的郃阳城团团围住。

然后,就在这东门处一箭之地外,十余名精骑,簇拥着一名身材高大,穿着紧身蓝袍,头戴范阳毡帽的大汉,正对着城门站定。

看到此人这身标志性的着装,莫长荣心下不由得暗叹。此人不是李自成,又还能是谁?

这李自成,今天之所以亲统大军来攻,定是为了前几天,那高杰来投奔自已之故。

果然,他刚放下千里镜,便听到了那一箭之地外传来了李自成瓮声瓮气的喊道:“兀那守将!你听清楚了,额要问你件事。”

“你要问俺甚事?”莫长荣同样用陕西话回道。

“前几天,可有一伙叫高杰的我部兵马,前来投靠你等?”那名大汉一脸怒容地喝道。

听到李自成这么问,莫长荣终于明白,为何这远在豫西的李自成,会这般千里迢迢地远道而来,进攻自已这座其实没什么战略意义的小城。

原来,都是为那高杰之故啊!

看来那高杰,与那李自成之间,定有极其严重乃至无可饶恕的过节,才能让这李自成,什么都不顾了,亲自带兵前来,千里追杀到这郃阳城下。

莫长荣随即又暗想,幸亏自已及时地让高杰部离开了,不然,若是那李自成看到了高杰部的兵马在城下,怕是要发疯了一般地来攻打吧。

“木有,俺这里木有人来,李闯王你一定弄错了。“莫长荣从沉吟中回过神来,立刻大声回道。

“怎么可能木有!他部下有人专门向额报告过,说他们从陕州,径直来投你处,你休要抵赖!”李自成脸上的愤怒,让他那张长长的刀柄脸,愈见狰狞。

“闯王,真的木有,你也看到了,我城头的守军,都是我家本部兵马,可是有哪个是你们来投的军兵。“莫长荣继续否认:”也许他们是投了他处,闯王你不明晓,也是有可能啊。“

听了莫长荣的回答,李自成一脸犹疑,却犹是大声喝道:“你这厮这般说,俺却不信!你且放额们进来,在城中好好的搜查一番,若是真的没来,额便放过你们。“

听了李闯王的话,莫长荣不禁沉吟。

眼下,这城外的流寇兵力,怎么着也有近五万人,纵然他们一时无法攻城,但真的做齐了攻城器械的话,要攻下这小小的郃阳城,还真不是什么难事。

虽然,自已的手下这数千兵马,一定会给他们以重大杀伤,但敌军之势这么大,这胜算还是明显在他们那一边。

眼下,只能赌一把了。

就赌这李自成,畏惧自已的实力,且他确实是一心想找到那高杰,从而放过这郃阳城。

“中!你们可最多派三人来城中检查。但莫某有个要求也要和你们说清楚,那就是一旦查清了我城中确实没有高杰部的兵马的话,还请你们立即撤兵。“莫大荣大声喊道。

李自成与旁边的几个护卫低声商量了一下,便大声道:“行,额答应你。那现在额就派人入城。“

在李自成正在挑选三名使者时,一旁的监抚官齐谟,颇有些忧心地说道:“莫营长,你就不担心,这李自成,是要派这三人来哨探我郃阳县城的虚实吗?“

莫长荣闻言,却是冷笑着说道:“我军城中兵马的详细情况,早有他们安排的细作,向李自成作了报告了。又何必多此一举,派人再来郃阳城中哨探一遍呢?“

“那莫营长你的意思是?“

“就放他们入城,介时,他们发现城中没有高杰的兵马,自会退走。就算他们不退,我等再与他们血战一场,亦不为迟。而且,若他们进得城来,我还有番话,要与他们相商。”

莫长荣脸上,泛起淡淡的微笑。很快,吊桥放下,三名李自成的使者,从吊桥上鱼贯而过。

他们刚一过桥,这吊桥就立即拉起,以防后面的兵马偷过。

三名使者入得城来,其中一名身材矮小,头戴平阳巾,身着团领圆衫,长着三绺清鬤的家伙,向莫长荣拱手禀道:“敢问将军尊姓大名,本官是李闯王之帐下军师,名唤宋献策,特奉李闯王之令,前来贵城访查一番,还望将军立刻带我等前去。”

莫长荣哦了一声,心下暗道,原来,你就是那个李自成帐下的著名军师宋献策啊。

宋献策,是明末河南永城人,曾为占卜术士,后被牛金星推荐,成了李自成帐下著名谋士,此人外号宋矮子,又名宋孩儿,曾造讹言:“十八子主神器。”以在舆论上助李自成登上帝位。

李自成登帝后,为酬答此人之功,特封其为开国大军师。

只不过,后来李自成败逃出京城后,在逃到武昌附近时,此人与大将刘宗敏一起,被清军俘虏。

刘宗敏不屈而降,宋献策却立刻屈膝投降,并以自身占卜之术向清廷献媚。不过,清廷对他们这些流寇始终抱有戒心,最终被清廷寻了个借口,斩杀于菜市口。

莫长荣冷笑一声道:“本将姓莫,名长荣,你放心,这郃阳城,我自会带你们去访查,只不过,若三位访查不到高杰部众之行踪,又当如何?”

宋献策一愣,下意识地回了一句:“若我等什么都未查访出来,自是退兵回去,莫将军又何必多问呢?”

莫长荣又哼了一声,乃道:“宋军师,若你们真未查出什么妖娥子来,本将军倒有个建议,想与宋军师说下。”

“哦,是何建议,莫将军但说无妨。”

“这个么,就是本将希望,从今之后,我军与你部不再互相攻杀,而是可以一起做一番买卖。”

“啊,莫将军要和我军做什么买卖?”宋献策明显的一脸惊讶。

“这个,就是我军希望,能用我军的货物与银钱,来购买你部俘获的流民百姓。怎么样,宋军师,我这个建议不错吧。”莫长荣冷笑说道。

“这……”

矮小精瘦的宋献策,捋着胡须,一双三角眼中,那黑少白多的眼珠,却在骨碌碌地快速地转动。

第六百八十五章 减兵围城第二十六章 拉拢第九十六章 横行队第七百二十八章 九江城破 东南崩缺第七百七十三章 偷鸡不成蚀把米第一百六十三章 阿山之死第二百零八章 拓殖台湾第三十一章 训练第二百六十八章 登州规划第三百九十五章 北撤,北撤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城陷落,直攻辽阳第一百六十五章 谁知我心第五百六十五章 屈辱的盟约第五百九十三章 杀俘迫降第三百一十三章 栽赃陷害第四百二十五章 神机弩第五百零六章 海陆联合作战第一百九十章 阵斩马超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开眼界第八百二十四章 御驾亲征,力保大西第四十三章 杀机第三百四十二章 扩军五营第八百七十八章 求和还是作战第一百三十三章 利益博弈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啸的四条大罪第九百零三章 血火鏖战 胶着厮杀第一百二十六章 耕地问题第五百五十八章 据京城以自守第七百七十章 先灭三国,再来图你第五百三十九章 代善的抉择第七百五十六章 重围顿解第七百五十六章 重围顿解第九百零一章 李自成死,罗尗城危第九百五十章 北门失守,退守内城第七百七十七章 不杀此獠,何以立威第五百四十章 两头押注第三百章 笼络曹变蛟第九十五章 征调第三百五十三章 欲除李啸 必先诛心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陷和乐城第九百二十一章 俄军覆灭,全力攻城第六百二十章 何人可去和谈第五百四十五章各怀心思第二百零二章 眼见为实第二百七十五章 杨嗣昌来访第五百六十七章 两路进兵第二百二十四章 进京面圣第七十五章 细帐第二百四十二章 土著归化第二百六十六章 赤凤伯第七十四章 阿巴泰第四百三十章 文官选拔第九百三十九章 紧急求援 正面搏杀第八百六十五章 围歼耿仲明第六百七十一章 失意东南,得意西北第七百零八章 基本田与富余田第七百九十四章 红河平原决战第七百二十九章 危如累卵的武昌第六百三十一章 板荡识忠臣第十五章 反目第八百二十四章 御驾亲征,力保大西第五百七十一章 兄弟相残第四百七十三章 狂暴火力第五百七十四章 盛京报丧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生之敌第三十章 规划第八百六十八章 全歼二王,剥皮孔有德第六百九十七章 兵进扬州第六百零八章 拥立顺治第六百七十三章 突如其来的旷野决战第四百四十六章 新几内亚平定第六百三十一章 板荡识忠臣第七百三十八章 瓮中之鳖再难脱逃第五百四十五章各怀心思第五百一十三章 突如其来的崩溃第五百一十章 清帝诱降第四百九十九章 羞辱之宴第七百六十八章 公主出家,新皇即位第六十六章 独特优惠第八百六十二章 横扫辽中,兵迫海城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矿 扩军第六百零七章 安可不动心第三百七十四章 濒死之救第七百六十五章 天子也要搏一把第八百二十三章 虎啸中原 何人可挡第二百三十六章 亲往台湾第八百七十三章 多铎大败第八十四章 巡抚第八百一十六章 岫岩城破,正面对决第三百五十二章 联军的胜利第五百八十一章 肃杀之夜第四百六十一章 唐军如虎第九百四十一章 长子战死 兔死狐悲第一百零二章 堡情第一百五十章 铁龙城之战(四)第八百六十二章 横扫辽中,兵迫海城第七百四十六章 唇亡齿寒 重兵往救第三百八十一章 山东局势第八百五十三章 木邦城破,残军归降第六百八十七章 两县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