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公主的命运

迎着朱媺娖惊愕的脸庞,崇祯脸上,艰难地挤出笑容。

他上前两步,将周皇后与朱媺娖二人搀了起来。

“媺娖,你先退下吧。父皇要与皇后,好好说说话。”

听到父皇这句低低的话语,朱媺娖柳眉微蹙,她似乎预感到了什么,却又不便直问,只得低头应了一声是,分别向崇祯与周皇后福了一福,便告退离去。

崇祯与周皇后入得坤宁宫坐定,崇祯屏退太监与宫女,偌大一个坤宁宫中,只有这对天家夫妻二人,相对而坐。

房间中,一片压抑的沉寂。

终于,崇祯开了口,把周延儒那笼络李啸的计策,对周皇后全盘说出。

“玉绳说,唯有将媺娖嫁给唐国公李啸,才可笼络其心。使其与我天家血脉相连,自此君臣宜洽,再无猜忌,然后我大明国中诸事,方可有为。朕思来想去,感觉他这番话,却也不是没有道理……“

崇祯垂着头,声音很低,他脸上的表情,好象一个犯了错的小学生一般。

周皇后的眼中,两颗晶莹的泪水,瞬间滑落。

她张了张嘴,话还未说出口,却又嘤地一声,轻声抽泣起来。

“皇后……“崇祯眼中,亦是泪光闪动。

“皇上,恕臣妾直言,娖儿才刚满十三岁,若要嫁人,未免太小了些。要知道,哪怕是大明的普通民女,一般也是在十五六岁时,方可完婚的呀。可怜这孩子生下来就没了亲娘,从小就孤苦伶仃。现在年纪还这般小,皇上你就要把她嫁给那年近三十又妻妾成群的李啸,臣妾心下,着实难过……“

说到这里,周皇后泪珠滚滚,已然哽泣得说不出话来。

崇祯眉头紧皱,最终是一声长叹。

“皇后,你以为,朕把媺娖嫁给李啸,心里就不难过,不心痛吗?朕难道不知道,媺娖还未成年,距离《大明礼法》的最低结婚年龄,还差了一岁吗?你以为,朕不知道这样做,是在拿她的未来和她的幸福,却做一个不可预测的赌注吗?只不过,有道是闻鼙鼓而思良将,国家大事糜烂至此,朕这般拉拢那李啸,亦是不得已而为之啊!”

崇祯面沉如铁,又低低道:“那李啸,以朕观之,此人天才维艳,智勇殊绝,乃是国朝不世出之良将也!纵与国初的徐达、常遇春等良将相比,只怕亦是不遑多让。玉绳认为,唯有让李啸紧急出兵,才能遏制并打败流寇,才能挽救大明的江山社稷,朕在心下,实亦然之。只可驻,此人有这般将才,朕却与其多有过节,以至君臣之间,只能维持表面的和睦,真真何其痛哉!”

“所以,皇上为了拉拢李啸,就决意要把娖儿,嫁给这李啸了么?就没有其他办法,能与李啸改善关系了么?”周皇后泪眼涟涟,有如两串晶莹的珍珠,挂在她白晳的脸上。

崇祯一脸痛色,缓缓地摇了摇头:“唉,真没有了!以朕观之,非得如此,不能笼络李啸之心。唯有以公主嫁之,向其展示我皇家之赤诚,皇恩之浩荡,那李啸,方可回心转意,终为我大明所用。”

周皇后将衣袖掩住面孔,呜咽道:“既然皇上已做了决定,妾身又能多说什么。只是,可怜了我那娖儿,这般小小年纪,却是这般孤苦飘零的际遇,原本指望为她找户好人家,让她安稳快乐地过这一生。却没想到,到头来,娖儿却不得不成为笼络与交换之物,贱妾心下,何其心痛。”

崇祯皇帝又是一声长叹,他站起身来,在房中来回踱步了一番后,便下定决心般地说道:“皇后,等下你先给媺娖,好好做番思想工作吧。告诉她,她纵然嫁给了李啸,朕也绝不会委屈了她的,各类嫁妆礼物,朕都会尽量给她弄得丰厚富足,让她风风光光地出嫁,绝不会失了我天家公主的脸面。”

周皇后掩面哭泣了好一阵,才终于抹去泪水说道:“好吧,既然皇上心意已定,那贱妾就先和娖儿谈一谈,先给她宽慰一番。”

崇祯点了点头,正想再和周皇后说说话,却忽地发现,朱媺娖已不知何时,竟站在了坤宁宫的宫门入口。

“娖儿……”

见到朱媺娖竟然突现在宫门口,崇祯与周皇后皆不觉吃了一惊。

不过,当他们看到,朱媺娖那满是泪痕的脸蛋时,两个人仿佛瞬间明白了。

原来,他们方才的谈话,朱媺娖皆已听到。

一脸泪痕的朱媺娖,缓步向宫中走来,崇祯皇帝赶紧轻咳一声,扭过脸去。

而周皇后,却是又捂面饮泣起来。

“父皇,母后,你们的话,孩儿都听到了。”朱媺娖向他二人分别福了一福,脸上艰难地堆起笑容:“父皇,母后,你们不要难过,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孩儿愿嫁给李啸。孩儿身为大明的公主,理当为国家,为君父分忧的。”

她虽笑着说完这番话,脸上却是珠泪滚滚而下。

“我苦命的孩儿呀。”

周皇后再也忍不住,一声哭嚎之后,一把上前,把朱媺紧紧揽在怀中,母女二人抱头痛哭。

崇祯泪中泛着泪花,脸上的肌肉都在一跳一跳地抖动,他紧紧地咬着牙,努力不让眼泪流下来。

在他的心里,却是有如针刺一般剧烈地疼痛。

好不容易,崇祯才稳定了自已的心绪,又堆起笑容,对朱媺娖柔声说道:“娖儿,你不必担心,父皇不会让你受委屈的。你嫁给李啸后,由朕下召,着其作为正妻迎娶,身份地位皆在其妻妾之上。另外嫁妆等物,父皇一定会置办得十分丰厚,绝不会让你受半点委屈的。“

媺娖凄然一笑:“父皇,国家这般穷困窘迫,父皇你就不必再为孩儿置办太多的嫁妆了,孩儿的婚礼,能俭省就俭省些。“

听了媺娖的话,崇祯不觉动容:“吾儿这般贤良体贴,朕这个父皇,实是良多以愧啊!“

媺娖摇摇头,脸上又挤出笑容道:“父皇不必如此,媺娖能为君父为忧,能为大明出力,心下高兴还来不及呢,父皇又何必这般伤心。“

崇祯望着这个乖巧善良,又十分体贴人意的女儿,眼中泪光闪动,心下却是五味杂陈。

他轻轻嗯了一声,便柔声道:“既然娖儿你也已同意,那朕就给李啸下诏书,将你正式许配给他,也让他做好准备,风风光光地来迎娶你。“

崇祯说完,再不留步,他低着头,急急地离开坤宁宫而去。

只是在离开宫门的这一刻,他的眼中的泪水,才有如开闸的洪水一般,肆意地流淌。

没想到,皇帝接下来准备写诏,让李啸入京来迎娶朱媺娖时,却遭到首辅周延儒的反对。

“陛下,不可啊,若你要召李啸来京迎娶公主,则臣敢料定,李啸宁可与朝廷断绝关系,亦绝不会来京城!“

伏跪在地上的周延儒,向崇祯皇帝急急禀道。

“哦,这却是何故?“崇祯眉头大皱。

“皇上,你与李啸之间的过节,已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君臣之间的恩怨,又岂可骤然而解?你这般下召,让李啸入京,李啸必然惊惧不已,会以种种借口与理由推脱不至。而他之所以如此,定是深恐自已一入京城,就会成为袁崇焕第二啊!“

“这……“崇祯牙关紧咬,脸色十分难看。”若是这般,那朕却该如何来做?“

“皇上,所谓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微臣恳请皇上,不必让李啸一定要来京城了,可直接把坤兴公主嫁往山东,让李啸迎娶便可。如此一来,方可显出皇上至诚之心,让李啸再无疑虑,从而君臣交心,始可融洽啊。“

周延儒顿了下,又急急道:“若李啸正式迎娶了坤兴公主,那么,待他们夫妻和睦之后,皇上再找机会召李啸入京,岂非是更为得体?而娶了公主的李啸,必然也对皇上再无猜忌,必会欣然前来京师呢。“

崇祯听完周延儒的话语,久久无言,最终还是点了点头道:“好吧,那就依玉绳之见办。“

“吾皇圣明。”

接下来,由周延儒代为拟旨,崇祯给在山东的李啸,下了一道圣旨,随后便令贴身太监王承恩,带着一众锦衣护卫,急急前往山东宣召。

在王承恩等人前往山东之时,李啸正在登州家中,尽享天伦之乐。

这一天,他在自家花园中,抱着自已的小妾,土默特公主英格玛,一齐逗弄女儿李嬇玩。

现在,李啸共有了一子三女,分别是正妻朱媺姵所生的儿子李成,平妻祖婉儿所生的大女儿李婧,小妾卓那希所生的二女儿李婛,以及现在英格玛所生的三女儿李嬇。

当然,严格来说,李啸其实还有一个儿子。

那就是,那朝鲜王妃赵氏,与李啸数日之欢的爱情结晶的私生子,现在业已近五岁了。据安插在朝鲜的安全司人员回报,这个儿子,长得十分象他,身体十分健康,让那王妃赵氏疼爱之至。

当年英格玛怀孕后,一心想给李啸生个儿子的她,却最终没能如愿,只是生了一个十分健壮的大胖女儿,让她在品尝的初为人母的喜悦后,为自已未能生出一个儿子来,而深感惆怅。

好在李啸对子女向来一视同仁,自南洋回来后,他对这个宝贝女儿十分喜爱,亲自命名李嬇,其意为女中贵人之意。

而英格玛自已,这个心地单纯的蒙古姑娘,也很快就把一腔母爱,全部投入到这个粉雕玉琢般的宝贝女儿身上,还给她取个了蒙古名字,乌日娜。

由于李啸诸事繁忙,难得回来,所以自返回登州后,他尽量在家中陪伴自已的一众妻妾,用无限的柔情与关爱,好好地补偿那一众在家里苦候他回来的妻妾们。

包括那被他暗暗纳入房中做为陪房丫头的皇太极二女儿,大清的温庄固伦公主马喀塔,这段时间,也是饱沾雨露,姿采愈显。

当李啸听到,朝廷中有恩旨下来时,他心下颇为惊讶。

他原本以为,在与朝廷弄得这般僵硬过节之后,朝廷会与自已有如河水与井水一般,只保持着名义上的从属关系,而再无实质性的往来。

却没想到,朝廷会在今天,还给自已派送恩旨过来。

不过,李啸不及细想,还是赶紧洒扫了庭院,备好了香案,迎接前来宣旨的王承恩等人。

当王承恩带着一众宣旨的护卫,缓步走进唐国公府那宽大的庭院后,他看到,整个庭院已收拾得十分整洁,地上摆了崭新的红毯,在一张黄梨花木的长桌上,摆了燃香与供果,而唐国公李啸,则身着蟒袍玉带,带着一众臣子跪立在香案之后,王承恩的脸上,顿时露出了满意的表情。

看来,这唐国公,虽与皇上有过节,但能这般郑重其事地迎接皇帝的旨意,却也给足了朝廷脸面,尽展了一名臣子该有的礼节呢。

王承恩随即又想到,去年他去湖广,给那左良玉宣旨,正式任命他为提督湖广总兵官时,那厮却是猖獗无礼,趾高气扬,全无礼节,仿佛皇帝的赏赐,倒是他完全应得的一般,实是令人气闷得紧。

王承恩缓缓展开湖绸所制的圣旨,轻咳一声,开始大声朗读。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朕惟时艰节现,板荡识忠,乃知唐国公李啸,数年以来,忠直大义,为王先驱,大力开拓海外之地,夺南洋,定外满,扬国威于异域,振国声于蛮邦,此皆不世之功也。李啸为人,实乃朝廷之砥柱,国家之干城也。此等国之重臣,讵可泯其绩而不嘉之以为宠命乎?兹朕今赐婚,着朕之长女,坤兴公主嫁于李啸为妻,择日成婚,永为姻亲,示以荣宠,自此君臣永洽,合为一家。另朕再赐山东一省之地,以为公主之嫁妆也,交于李啸全权治理,并特封李啸为提督山东总兵官,山东全省之境,皆着李啸自行安排官吏,以治地方。望李啸戒骄毋矜,另加丕绩,克尽职守,戮力中兴。钦哉!。。。。。”

听到王承恩的宣读,李啸只感觉自已的脑海中,仿佛嗡的一声,一时陷于迷茫。

这是怎么回事?

怎么原本对自已冷淡无比的皇帝,会突然把自已还尚未成年的女儿嫁给自已,还给这山东一省之地,全权交给自已治理?

这,这简直是有点太阳从西边出来了的感觉。

在李啸迷茫之际,他身后的一众臣子,也微微响起了骚动。

就在李啸心下暗思其故之时,王承恩已念完这段长长的圣旨,口干舌燥地咽了口唾沫,然后笑着对李啸说道:“唐国公,还不速速接旨谢恩?”

“臣,李啸接旨,恭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啸从暇思中回过神来,趋前几步,大声地领旨谢恩。

第二百九十二章 生死搏杀第一百八十二章上中下三策第九十四章 改造第八百二十四章 御驾亲征,力保大西第七百一十九章 两面围击第六百零七章 安可不动心第五百五十七章 一条绳上的蚂蚱第七百八十四章 面见缅王第一章 穿越第三章 女子第二百零三章 财源滚滚第九百三十章 异变突起,乘夜而反第四百五十四章 联清复仇第五百三十六章 杜度的遗嘱第八百五十六章 押桂王一家上城头第六百一十一章 不打怎么谈第十章 门第第九百二十五章 与其送死,不如反叛第四百九十八章 王之潜伏第二百六十二章 政治与爱情第九百零九章 风沙遮道,山谷阻击第二百三十章 反间计第七百一十九章 两面围击第三百二十九章 武士之死第七百八十三章 马吉翔出使缅甸第六百七十二章 坚壁清野第三百三十九章 忠奸难辨第三百九十五章 北撤,北撤第七百五十六章 重围顿解第七百九十三章 一营兵马入援足矣第九十二章 聚歼第七百零四章 兵不血刃下南京第三十章 规划第七百一十九章 两面围击第一百六十一章 明军之诱第五百三十一章 局势大转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义之辨第八百二十四章 御驾亲征,力保大西第七百七十五章 降,守,还是逃第六百六十五章 三国运命之战第一百八十章 战和之争第五百四十九章 留守与决别第三十九章 对冲、骑战第四百一十一章 降兵的妙用第二百一十八章 自投罗网第六百四十四章 孤城之困第六百九十三章 与城俱亡第五百七十六章 压服追杀第六百一十一章 不打怎么谈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华牌卷烟第三百九十三章 准你自尽第八百六十六章 激战二顺王第三百零九章 初到彰化第六百三十三章 皇上有难 我当亲救第二百六十三章 接收济州岛第六百二十章 何人可去和谈第三百五十五章 唐国公第三百九十七章 削爵罚银第五百二十八章 四面总攻第五百五十一章 幸运之救第三十九章 对冲、骑战第四百三十八章 李自成寻仇第八百八十三章 丧权辱国的苟活协议第六百八十四章 天坑地陷第二百一十三章 意外之遇第一百九十四章 俘虏安置第八百二十九章 御驾亲征,以援孤军第六百八十一章 外攻为辅,穴攻为主第三百零七章 平南营第八百三十六章 横扫西南,进逼成都第八百八十四章 放弃京城,全力西逃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路明珠第五百三十七章 生离死别第七百三十一章 搏一把再说第四百六十三章 全省百姓我都要了第四百一十七章 平定吕宋第七百四十九章 午夜决战第一百六十章 北援锦州第五百五十六章 首鼠两端第八百三十四章 关键之机,雷霆救援第九十一章 条件第六百九十五章 重炮当道,一击而溃第六百零五章 和谈初议第二百二十八章 午门献俘第五百六十四章 城头激辨第三百六十一章 中华银行第六百二十四章 太后的决断第一百七十三章 后金之乱(三)第四百三十八章 李自成寻仇第五十九章 尾随第八百八十七章 猛攻潼关第六百九十四章 黄得功来援第一百一十七章 长线第六百零二章 献堡归降第六十章 劫持第八百六十一章 南北齐攻 全面开战第九百零三章 血火鏖战 胶着厮杀第四百五十七章 澳洲之主第八百三十一章 无处可逃,不如归降第七百四十六章 唇亡齿寒 重兵往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