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顺建国

旅顺被唐军顺利接收后,唐清双方和平谈判正式开始。

按李啸的指示,唐军的谈判代表,正使为姜曰广,副使为赵秉义,他二人在海城官署的一间秘密议事厅中,与清庭使臣范文程与宁完我,进行和平协商谈判。

有道是,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视谈判为幌子的李啸,在已方极具优势的情况下,其实根本就没想过,会与清廷达成一个怎么样的和平协定出来。

所以他要求姜曰广与赵秉义二人,尽可能地将这场谈判拖延下去,最好达了一个小细节,都最好要谈一两个月以上,要让清廷看到希望,却又急切不得。从而以此方式,为自已下一步集中兵力全力攻打辽阳,获得充足的时间,彻底地做好准备。

在李啸这个指示下,作为使者的姜曰广与赵秉义二人,在这间秘室内,逐字逐句地抠着字眼,一条一条地进行细节讨论,十分地繁琐与精细。而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让急于取得谈判结果的范文程与宁完我二人,则是如坐针毡,却又无可奈何。

而在两国谈判之际,李啸又安派,现在停留在营口港处的全部海船,立即返回山东,装运粮食与军械,为下一步全军合力进攻辽阳,作好充分的后勤准备。

就在李啸以为眼前全部的事情,都在按自已规划进行时,在西北的陕西一带,却是阴云涌动,波诡云谲。

原来,就在前二个月里,在陕西这地方,各类惊心动魄的大事接连发生,完全出乎李啸的预计。

崇祯十六年一月初,自封为新顺王的李自成,突然动手,袭杀罗汝才,并吞并了其全部兵马。

罗汝才自夔州兵败于唐军征西营后,率残部北投李自成,受到了李自成的热情款待与迎接。

为了笼络新败归来的罗汝才,李罗两人约定,但凡是攻下城池,所得子女玉帛,皆按照四六比例分配,即罗汝才得四份,李自成得六份。

这个条件,可谓十分优厚,让兵败来投的罗汝才十分感激,遂许李自成以驱驰。

俗话说,患难朋友才是真朋友,但由于人的劣根性,大多数人都只可同患难,却不能共富贵。遗憾的是,闯王李自成也属于这大多数人之一。

从起兵反明以来,李自成本人,总体说来,还是一向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而罗汝才这厮,却是高度腐化,妻妾成群生活糜烂,即便在明军步步紧逼最为困苦的困境下,军营里也养着好几支供他娱乐的戏班子。

对于罗汝才的腐化堕落,李自成内心十分鄙视,十分地看不起他,并在心下认为,象罗汝才这样的人,最终只会拖自已的后腿。、

而随着罗汝才的部队,在陕西逐渐恢复生机越做越大,李自成又开始担心罗汝才这厮将来定会尾大不掉,再不听从自已指挥,于是,在军师宋献策的挑唆下,暗自动了杀机,决定来个先下手为强。

崇祯十六年一月上旬一个风雪飘摇的早晨,李自成派出一支精锐小分队,打着联络军情的旗帜,毫无征兆地一路直冲进了罗汝才大帐,将还在床上搂着女人睡觉的罗汝才,活活砍杀在了床上。

接下来,在斩首成功之后,李自成出动大军,把罗汝才全军围堵在军营之中,并把罗汝才军师吉珪,以及几名死硬效忠于罗汝才的部将,也全部当场杀掉。这般恐怖血腥,却又残忍直接的手段,让罗汝才所部的十余万人马,全部震骇至极,除了极少数哗变逃离外,大部分兵马,皆被李自成顺利整编。

李自成收得罗汝才兵马后,其势大振,立即又发兵攻打同为流寇,且皆驻在陕西的蔺养成,革里眼,以及老回回马守应等部,全部兼并其众,其声势愈发浩大,威震甘陕。

李自成这连番兼并动作,令远在北京的崇祯皇帝心惊不已。

他近乎本能地想到,要立即调派驸马李啸的唐军前去征剿,只不过,他又担心本已势大的李啸,若再让其打败了西北的李自成等流寇,其势只恐愈发难制。

再说了,崇祯也知道,现在李啸兵马的主力,正在全力北伐攻打满清,若是再想让分兵去西北,只怕力不能够。且就算李啸立即从辽东撤兵赶往西北,这千里跨进,时间亦来不及了。

在这样的犹豫不决中,势力庞大的李自成,却开始在陕西频频用兵,四处攻打州县,整个陕甘的军情,已是愈发紧迫如火燃眉睫,向朝廷告急的文书雪片一般飞来。

“报!流贼兵克渭南,知县杨暄战死,被敌兵戳尸分块,县中教谕张馥,训导蔡其诚及县中生员,皆力战而死,贼大掠渭南,十户九空……”

“报!流寇攻陷华州,前南京史部尚书南且仲,与其子一道,俱被贼兵炮烙至死,贼兵纵火焚城,屠尽军民,华州已为废墟……”

“报!李自成部流寇攻陷临潼,故四川恤刑郎中郭宗振,故山海关游击李承灿,故宁夏守备薛国蕙与其弟国华俱被活活苔死,其状惨不忍睹……”

“报!贼兵攻下商州……”

一连串丢城失地的可怕消息,让崇祯如坐针毡,在首辅陈演的力荐下,崇祯只能仓促下令,把陕西总兵孙传庭,擢进为兵部尚书,同时兼四川、河南、陕西、甘肃四省军务总督,称为督师,并赐尚方宝剑,要求其集中四省兵马,全力征剿李自成部匪寇。

对于崇祯这道十分严厉,甚至可谓慌不择路的圣旨,兵部侍郎张凤翔明确表示反对,他向崇祯奏禀道:“孙传庭属下,为天下仅存之忠于陛下的精兵良将,皇上只有此一付家当,万万不可轻动啊!”

对于张凤翔的奏禀,心急如焚的崇祯皇帝,自是完全不予听从。为了陕西局势尽快平定,他连发圣旨,责令孙传庭限期剿匪,不得有误。

升任兵部尚书的孙传庭,本不欲仓促出战,可是在朝廷的催逼下,他不得已四下集结兵力,亲率白广恩等部共10万兵马,出师潼关,自阌乡次陕州,进剿李自成部。

同时,他传檄湖广总珍左良玉,河南总兵陈永福、川北总兵秦翼明这三部兵马互为犄角,一道西进关中,以加强明军后备军力,确保明军在进攻流寇时,有足够的兵力补充。

本来,孙传庭还想抽调驻在川东和郧阳一带的唐军征西营兵力,但他又深恐这些唐军一动,那已然盘踞川中大部,并且定都成都自立为王的张献忠,将再无人可制,极可能会包抄自已后路。这样的事情若是发生,简直有如噩梦一般,故这些唐军的兵力,他不敢轻易调动。

孙传庭这边调兵遣将,准备与李自成决一死战之际,李自成在商州城中,也与一众谋士紧急商议,要如何打败来犯的孙传庭。

牛金星率先提议,要全军撤出陕西,避其锋芒,然后集结力量,挥师直取北京。

杨永裕则说,要全军撤出陕西,兵进河南,然后一路挥师东南,最终攻下富庶的金陵及整个东南钱粮要地。

他两人说完,首席谋士顾君恩,却对这两种意见,尽皆加以否决。

他对李自成说道:“直取京师之计,太过急切,万一路有所阻,京城攻打浰,而陕西后路已失,我军安归乎?至于兵进河南再取金陵之计,又太过迂缓,且千里进军,明军定有充足时间,来对我军进行前后夹击,故此计亦不可取。故以顾某看来,还是要立足于陕西,集中兵力打败孙传庭为要。只要我军此战获胜,整个陕西,明军将再无力量可以守卫。而关中的沃野千里,百二秦关,亦皆属我也,此等王霸之资,岂可轻弃?此事济后,我军再挥师山西、宣府,直捣京师明廷,则天下可定,霸业可成矣!”

顾君恩这段话,极对李自成胃口,他立即拍板决定,采纳其策,全军在商州集结,与孙传庭决一死战。

于是,在商州城外,李自成部大军近20万,与孙承庭的10万兵马,展开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

这场大战,从天亮打到天黑,远道而来,又缺少给养的明军,本就比流寇兵力要少得多,战到此时,已是饥疲不堪无力再战,总兵白广恩见势不妙,率部急急逃撤,一路逃往潼关而去。

白广恩一逃,孙传庭独臂难支,全军立溃,流寇军势大振,李自成一日内率兵追杀上百里地,10万明军战死者过半,损失大量兵器辎重,孙传庭只昨率领残部,与白广恩一样,退守潼关。

此时,明军残部仅有不到四万人,已成惊弓这鸟,再无力对流寇发动任何进攻,只能死守潼关一地,以待援军到来。

而李自成则立即将兵马分成两部,一部兵马七八万人,把潼关围得有如铁桶一般。另一部兵马十八万人,乘胜直攻西安。

对战局无比关切的崇祯皇帝,在接到败讯后恼羞成怒,明明是他勒令孙传庭加紧进攻,现在却又把战败责任,统统推到孙传庭身上,严厉下旨道:“谕兵部曰:传庭轻进寡谋,督兵屡溃,削去督师尚书,以秦督戴罪收拾余兵守关,图功自赎。如纵贼入秦,前罪并论。”

与此同时,他又担心流寇万一置孙传庭于不顾,东向直取京师,所以又下旨道:“复谕兵部令晋、豫、保、东四抚,各整兵马,亲驻河干,协力堵御,不许一贼窥渡。”

而仅过三天,有如无头苍蝇一般的崇祯,又急急下令,升白广恩为援剿总兵官,挂荡寇将军印,并允诺拨给他京营精兵三万,希望以这样的重赏,使这个当天的商州败军之将能感激用命,能同孙传庭一道固守潼关,最终保住陕西。

只不过,崇祯的旨令,挡不住时局的变化迅速,那李自成在迅速攻克西安后,立即全军集中兵力,一起攻打潼关。潼关被迅速攻破后,孙传庭兵败自杀,而被崇祯厚加封赏的总兵白广恩,却反而不能为国尽忠,竟然大开潼关关门,投降李自成。

在听闻了孙传庭原死讯后,尚带兵在路上的左良玉、秦翼明、陈永福等人,皆是大惧,纷纷引兵撤回驻地而去。

一时间,李自成部连败明军,把整个陕西收入囊中,气势之盛,为造反以来,前所未有。

崇祯十六年2月,李自成在西安正式称帝,改西安为长安,称西京,以明秦王府为后宫,建国号“大顺“,并以崇祯十七年为永昌元年。并册封李继迁为太祖,其曾祖以下为皇帝,母吕氏为太后,册封高氏为皇后,陈氏为贵妃。

接下来,李自成开始大封功臣,他以功臣军功为凭,分以五等爵衔。具体情况为,权将军、制将军封侯;果毅将军、威武将军封伯、子、男。

其中比较有名的,则是汝侯刘宗敏、泽侯田见秀、蕲侯谷英、亳侯李锦(李过)、磁侯刘芳亮、义侯张鼐(李双喜)、绵侯袁宗第、淮侯刘国昌等等。

在军制上,则定五营的名称为中吉、左辅、右翼、前锋、后劲;旗纛前营为黑色、后营为黄色、左营白色、右营红色、中营青色。军职虽仍设权将军、制将军、果毅将军、威武将军、都尉、掌旅、部总、哨总等军官职衔。对外则号称,其下兵马总数为,步兵六十万,马兵四十万。

军制既定,李自成又下令,设天佑殿大学士,由牛金星担任,同时兼任工部尚书,宋企郊为吏部尚书,陆之祺为户部尚书,巩煜为礼部尚书,张嶙然为兵部尚书。

而在尚书之下,又以喻上猷为吏部侍郎,萧应坤为户部侍郎,杨永裕为礼部侍郎,邱之陶为兵部侍郎,邓岩忠为刑部侍郎,姚锡胤为工部侍郎,帮腘分理政务,在侍郎之下,又有各从事等官,就不多述了。

这个李啸穿越而来的世界里,李自成正式建国的时间,倒比真实历史提早了一年。这件事情说起来,对于风雨飘摇的明朝来说,真是一种无以伦比的悲哀。

西北之地,一个全新政权,一股全新的力量,正式宣告崛起。没有任何人,可以忽视它的力量,轻视它的决心。而整个明朝,则因此陷入了更加风雨飘摇的境界。

第一百二十一章 赤凤卫指挥使第二百一十四章 镇边城所第六百一十二章 私心暗斗第十三章 中屯所第三百二十九章 武士之死第九章 祖府第九百三十五章 刨二贼之墓,再攻乌思藏第八十七章 马车第九百一十七章 弑父归降第四百三十章 文官选拔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义之辨第六百二十七章 加封唐王第八百八十九章 力克潼关第六百二十章 何人可去和谈第八百六十二章 横扫辽中,兵迫海城第六百五十五章 治世之能,无过李啸第七百零三章 迁都之变第一百六十三章 阿山之死第五百四十一章 老子就是个**的第三百三十二章 兵不厌诈第八百六十四章 尚可喜归降第一百七十五章 幸运获救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逼升龙城第一百五十八章 铁器换人才第七百五十章 悔之无及第四百八十一章 毁灭者李啸第六百九十七章 兵进扬州第四百二十五章 神机弩第八百七十四章 多铎败死,雨攻辽阳第六百一十一章 不打怎么谈第七百零一章 万炮轰南京第一百六十五章 谁知我心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祥的兆头第四百六十一章 唐军如虎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败的辽西第九十章 引寇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鞑虏换奖赏第四百九十章 头号敌人第八百五十八章 征服缅甸 移民桂王第八百四十七章 扣你为人质第四百四十六章 俄清联盟第八百五十八章 征服缅甸 移民桂王第二百三十章 反间计第五百三十一章 局势大转第六百六十一章 孤城绝境第八百四十八章 巨象冲阵,何人可敌第四百八十一章 毁灭者李啸第七百八十四章 面见缅王第七百零五章 鲸吞江南第七百八十九章 寄人篱下,定居亲漂辛第六百八十九章 冥顽不灵的下场第二十三章 诊治第九百五十三章 内城将破 唐军终至第五百一十章 清帝诱降第二百八十章 一针见血第七百六十章 说动郑芝龙第七百八十一章 杀夫求降第七十九章 鸿门宴第六百三十二章 大清要与流寇结盟第八十二章 监抚第三百零九章 初到彰化第八百零七章 突袭与诱敌第六十四章 筑城规划第三百四十七章 定居与归化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路敌灭第七百九十六章 全军尽崩第六百九十七章 兵进扬州第四百六十三章 全省百姓我都要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北撤,北撤第七百一十三章 效哭清廷第七百八十一章 杀夫求降第一百七十章 皇太极之梦第一百九十六章 两种人生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围山海关第七百七十二章 用汉奸对付叛军第三章 女子第六百九十八章 唐王劝降第一百一十六章 宝地第六百六十四章 此仇不报非君子第三百一十一章 投降保命第十四章 考校第一百九十三章 凯旋北归第一百八十四章 九皋山之战(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震天雷之威第八百三十六章 横扫西南,进逼成都第八百三十四章 关键之机,雷霆救援第十章 门第第二百零二章 眼见为实第一百四十八章 铁龙城之战(二)第七百五十四章 轰杀你们这群废渣第五百二十章 关键决心第二百四十四章 沈志祥降清第一百六十四章 平妻之请第六百五十六章 此人竟敢自称监国第八百四十四章 米尼弹第七百二十一章 生擒艾能奇第八百零七章 突袭与诱敌第六百三十二章 大清要与流寇结盟第八十一章 处置第九百二十九章 身死名灭,不亦宜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