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六章 合谋共反

杨善扑通跪地,拱手打扦:“正是在下!在下此番从西伯利亚星夜兼程赶回盛京,实是有要事,要奏禀摄政王。”

多尔衮冷冷道:“哦?可是那豪格派你前来的么?”

杨善连连点头:“正是。摄政王,在下禀肃亲王秘令而来,愿请摄政王拔冗一观。”

他一说完,立即从怀里掏出一封尚带体温的信件,递给了多尔衮。

多尔衮接过信来,匆匆阅毕,脸上的表情,却是渐渐凝重起来。

wωω¸ ttκǎ n¸ ℃ O

好么,豪格在这个时间,给自已送来这封信件,倒是其意叵测啊。

多尔衮看完信后,便屏退众人,只留杨善一人在房中,与其单独谈话。

杨善见再无旁人,便把与豪格合谋的经过,也不加掩饰地向多尔衮原原本本地叙述了一遍。

听完杨善的叙述,多尔衮的眉头皱得更紧,深拧如锁。

豪格这封来信,还是真是一块带着毒汁的饭团啊。

这几年来,原本如日中天的大清,已然成为在唐军脚下匍匐残喘的仆属国,国中兵马,更是任由唐军抽调,为其四下作战拼杀,两次征兵,多达十五万,却最终十不存一。

可恨哪,这大唐帝国哪此视自已为粪土,予取予求,如用草芥,而自已在这般重压之下,竟连半个反对都不敢说,只能借酒浇愁,憋屈度日,真真复何言之。

那豪格被唐帝李啸强令去攻找乌思藏,逼他走上绝路。而自已被大唐帝国不断抽血,征用精卒,又岂不是一番慢性自杀。

总之,现在的他,与那在西伯利亚的豪格,还真可以说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无非就是一个死得快,一个死得慢些的区别而已。

那么,自已真的要答应豪格这个秘密请求吗?

豪格这厮,当年险些命丧自已刀下,好在唐军安全司人员及时救出其性命,现在此人为了不去乌思藏,竟愿意调过头来,与自已这个生死冤家联手造反,这世道转变,真真令人概叹。

这个世界上,还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啊。

豪格愿不计前嫌,与自已联手,那对于自已来说,仇敌愿意门头沟释前嫌,转过头来与自已合作,自是最好不过之事。

起兵造反,事成了还好,若是万一败了,这可是诛灭九族的重罪啊!

只是,若不造反,再这样任由李啸欺压下去,非但整个国家在不可逆的汉化,自已可能也最终难逃一死吧。

也许,那李啸在夺下乌思藏后,第一个,就是要拿自已这个苟延残喘的大清国开刀。

而若现在造反,其实倒是一个好机会。

因为这几年来,因为自已恭顺的表现,唐军对从自已的警惕性大为下降,国中驻内的唐军数量,也减撤了许多,如果自已与豪格里内外合突然发难,那还真有机会一举造反成功。

只不过,纵然造反成功,那大唐皇帝李啸,又岂会轻易放过自已呢?

自已仅凭豪格带回的一万余兵马,加上国中勉强凑集的另外万余兵员,真的可以与那兵精将锐又久经战阵的唐军相抗衡吗?

几乎可以想见,光凭这两万余人的兵马,纵可侥幸造反成功,但将来唐军大兵压境,自已又将如何抗敌?

难道,自已也能如老汗王一般,对前来讨伐的数十万明军,来个萨尔浒之战?

这简直就是白日做梦!

这个新兴的大唐帝国,朝气蓬勃如旭日东升,它有世界上最为强悍精锐的军队,有无比伦比的强大火器,有严明冷酷到极点的军纪,更有直接效命于皇帝的文官监察部门,岂是明末那腐朽不堪久疏战阵又缺衣少食的明军可比。

而相应的,自已再上豪格,总共凑出的两万兵马,基本都是老弱为主,又岂能与老汗王那数万久战八旗精锐相比。

那么,在这般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自已真的要接受豪格的建议,去与他一道造反,与李啸彻底反目为敌么?

只不过,若不反叛,将来李啸收复乌思藏后,只怕最终还是要来对自已下手,到时候,国中只剩一众老弱,再无豪格这一万余兵援兵,到时候,只怕真的只能引颈就戮了。

如今之局势,伸头一刀,缩头也一刀,唯一的区别,就是早死或晚死罢了。

想到这里,多尔衮内心陡生愤恨,一股腾腾怒意从心头泛起,令他脸皮涨红,呼吸都开始变得粗重起来。

他娘的,大丈夫横竖一死,死国可乎!

而就在这时,见他久久沉吟,杨善不觉着急:“摄政王,时间紧急,事关二王与大清之生死,需得早作决断,万万不可拖延,以致迟则生变啊!”

多尔衮深吸一口气,双拳顿是紧握,他沉声对杨善道:“杨善,你回禀豪格,本王思虑良久,觉得确是唯有造反一路可走,愿与其一道捐弃前嫌,合力而反,共兴大清!哼,与其坐以待毙,不若奋起一搏!只要他率兵入得边城,本王这边立时举兵相应。这期间,肃亲王豪格与本王之间的联络,就多有劳你了。”

杨善闻言大喜,立即拱手道:“摄政王果然英睿明断,甚是果决之至!在下这就赶紧回去回禀肃亲王。还望摄政王亦早作准备,争取能两相夹击,一举反叛成功!”

摄政王多尔衮点了点头,又温言鼓励了他几句,便亲书一封信,本欲盖印,想了想,又咬牙咬破手指,盖血印于其上,以为盟誓之定。

杨善收得信件,小心藏好,便又立即告退,由多尔衮派人护其潜出城门而去,这一路行迹,倒是无人知晓。

杨善离开后,多尔衮有如一具木偶一般,在庭中呆呆站了许久,才最终一声长叹,返身回房休息。

而杨善出得城来,自是丝毫不敢耽搁,星夜兼程回赶,很快,便在外蒙喀尔喀某部边缘地带,遇到了正从这里悄然回返的的豪格。

一见豪格,杨善立即将信呈上,豪格匆匆看完来信,不禁仰头大笑。

“哼,多尔衮这厮,算他识时务!”豪格一脸释然:“我还以为他真被唐军压制成了一条怯懦的野狗呢,没想到,此人却也还稍有我八旗勇士之血性,知道若再跟随李啸作仆从,却是死路一条。这般看法,还是颇为自知。”

“肃亲王,既然多尔衮亦有此意,那咱们便可再无顾虑,赶紧赶往清国境内。”杨善急急道:“毕竟此般事件,贵在行事突然,须得抓紧行动,方可一举成功。”

“嗯,杨善你说得对,那等我军快到清国边境时,我会再立即派你前去与多尔衮沟通,让他做好准备,与我军里应外合,争取一举灭掉清国境内驻守之唐军,让大清就此复兴!”豪格的脸上,闪过一丝狰狞的笑容。

两人商议既定,立即愈发加快行进速度,一道朝清国边境快速进发。

说来也巧,这一路上,缥无人迹,旷野茫茫,倒是无人发现豪格这只潜行回国的清军踪迹,故豪格率着一万余人的清军,行进颇为顺利,不过一个多月,就快到了清廷边境之地。

豪格立即再派杨善出使清廷,去与多尔衮紧急联系。

杨善奉命,匆匆赶到摄政王府,立即向多尔衮禀报。

“摄政王,现在肃亲王已到清庭边境,不过数日便可抵达,到时候,当可与摄政王里应外合,一道消灭大清国内唐军。”杨善一脸风尘仆仆又有掩饰不住的喜悦:“望摄政王这几日做好充分准备,一旦见到城外兵马到来,便可举事,大事当可成矣!”

多尔衮脸色凝重地点点头;“很好,你立即回禀那豪格,就说他一到城外,我部定会早已做好准备,就在城头放出焰火为号,放其入城,然后一举灭掉城中唐军,让大清从此翻身复兴,再不受唐廷的欺压摆布!”

“好,那在下立即回去,估计三日内,便可抵达盛京城下!”

“嗯,去吧。”

杨善一走,多尔衮在厅内来回踱步,竟然又忍不住长吁短叹。

经过这段时间的煎熬,终于要走到这一步了。

既已决心反叛,这将来的命运,到底如何,也只能听天由命吧。

多尔衮在厅中来回踱了许久,又召集手下亲信,仔细研究了许久,确定万无一失后,方让手下散去,独自一人在厅中独坐。

现在,终于万事俱务,只欠东风,只不过,这样行动大事,到底要不要告诉那当朝太后与那个小皇帝呢?

多尔衮脸上,不觉泛起了一丝苦笑。

原来,这些天来,多尔衮虽是一直在做准备,但却未与那太后布木布泰相商,也一直未告知已有十二岁的小皇帝顺治。

因为在多尔衮看来,这样的事情,自然是越为隐密越好,越少人知道越好,等自已全部秘密布局完毕,再告诉这母子二人,亦不为迟。

因为,自已决心已定,若那布木布泰与自已意见相左,反来掣肘,却是不美,还不如等自已一切都暗中措置完全,再令她们听命行事,方是一个更好的结果。

在估计豪格次日便可到达的夜晚,多尔衮终于决定,在这个注定无眠的夜晚,去和布木布泰好好谈一谈。

前往雍宁宫的路上,秋风渐起,瑟瑟寒意沁入骨髓。

来到宫门外,布木布泰已然歇下,但听闻多尔衮深夜前来,还是立即召他入见。

昏黄烛光下,偌大宫中,仅有多尔衮与布木布泰相对而坐,人影摇摇,一时间,皆是静默无声。

多尔衮凝视着面前这位再熟悉不过的情人,心里面万语千言,一时却不知道要如何开口。

而对面的布木布泰,却是神情平静,眼神幽微,仿佛已然洞悉其心事一般,令多尔衮没由来的一阵心虚。

终于,还是多尔衮一声轻叹,上前轻轻将情人搂在怀里,尽量让接下来的告白变得温柔和蔼一些。

“大玉儿,本王这深夜前来,实是有要事相告。”多尔衮脸上挤出笑容,尽量让自已的语言显得柔和。

“哦,摄政王有何要事,但可直说。”

多尔衮咬了咬牙,将先前杨善秘密来报,说豪格要与自已一道谋反,以及自已最终答应,这几日已做好充足准备,且估计明后两天就可与豪格里应外合,一道造反之事,向布木布泰原原本本地说了个清楚。

“太后,请恕本王未曾禀告,便这般自行做为。”多尔衮装出一脸沉痛之色:“毕竟此事关系重大,本王为恐有失,才决定在完成准备后,再去太后与皇上禀告,更为合适。请太后恕本王专擅之罪。”

布木布泰久久无言,她的眼神骤然空洞,怔怔地望向窗外那黝黑的夜空,渐渐地,眼角泛湿,双目潮红。

“大玉儿,你,你怎么了……”

虽然早猜到情人会有这般举动,但看到她真的似要盈盈落泪之时,多尔衮心下,亦是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布木布泰拭去眼角泪水,声音轻若蚊虫:“摄政王,你是真的打算,要就此与豪格联手,一齐反叛唐廷吗?”

多尔衮一声长叹,脸上的表情却是骤然狰狞,他用力地点了点头,朗声道:”正是!与其这般被李啸慢慢割肉流血而死,还不如一举反了,奋发抵抗,以图自存。毕竟现在之状况,我大清精锐兵马,尽被唐军消耗于战场,国中只剩老弱残余,且国中民众,又是汉化严重,再这般下去,哪怕唐军不动手,我大清亦是徒于虚名,最终亦彻底消失于历史之中。更不用说,万一李啸拿下乌思藏后,便掉过头来向我大清开刀,我等无兵无将,除了束手就擒,安有一法可想么?!“

”而现在,豪格畏惧去乌思藏送死,方愿与我等联合,这样一来,我等凭添助力,可谓天赐良机,正是反叛的最好机会。如能与其内外夹攻,趁唐军不备,这造反一事,定可成功,我大清当可一举翻身,再不受那唐军欺压。“

说到这里,多尔衮脸色渐变激愤,厉声道:“而若错失这般良机,我们只怕再无翻身之机会。到时候,国中的满州人等,尽皆汉化,终会再无噍类矣。”

第六百七十一章 失意东南,得意西北第一百二十九章 功勋授田第四百六十一章 唐军如虎第九百二十一章 俄军覆灭,全力攻城第四十二章 分功第四百七十一章 炮打活人第三百六十七章 攻克旅顺第一百四十五章 北上追杀第六百一十三章 西征镇远堡第九百四十四章 那曲城破 生死一线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开眼界第五百七十三章 自任摄政王第八百二十八章 孙可望投降第四百三十八章 李自成寻仇第五百九十二章 唐军的条件第四百三十二章 唐军急援第九章 祖府第六百八十七章 两县立定第三百八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第六百一十二章 私心暗斗第五百二十一章 惨烈近战第四百九十三章 辽西大溃败第三百七十七章 英雄落幕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回回溃灭第五百七十五章 巧舌如簧第三百二十五章 标志性工程第五百八十九章 北攻海城第五百零九章 孤军绝境第三百五十二章 联军的胜利第六百四十八章 沉默的海狼第二百四十六章 秘密武器手掷雷第八百八十八章 乘胜追击,蒙混进关第三百一十一章 投降保命第一百零一章 镇压第二百九十一章 初挫敌锋第四百八十三章 冥冥自有定数第八百零四章 四面张网 八方捕鱼第四百六十一章 唐军如虎第六百四十七章 喋血雄关第三百一十七章 秘密潜入第四百五十一章 联楯攻城,燃煤烧之第九百二十四章 唐俄议和 力攻西藏第三百四十一章 奈何明月照沟渠第六十九章 故人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回回溃灭第四百六十五章 澳洲见闻第七十九章 鸿门宴第六百六十八章 仇人相见第六百九十三章 与城俱亡第五百三十六章 杜度的遗嘱第一百二十五章 劲敌第三百零三章 夜刺李啸第五百三十四章 曾经敌人,将来盟友第六百七十三章 突如其来的旷野决战第七百六十二章 黑暗之门第三百零三章 夜刺李啸第六百四十章 一招疏漏,后患无穷第七百七十三章 偷鸡不成蚀把米第七百四十二章 挟持左良玉第八百二十七章 当道归降,齐攻阆中第八章 船战第四百四十六章 俄清联盟第一百零八章 寻仇第六百四十二章 强掳陈圆圆第二百八十二章 明清结姻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西皇帝 殒命阵前第八百八十九章 力克潼关第四百四十八章 与熊共舞第二十八章 不归墩第八百八十六章 受九锡,灭大顺第七百五十六章 重围顿解第二百五十五章 片刻之欢第九十五章 征调第七百五十九章 离间君臣,借刀杀人第五百七十五章 巧舌如簧第四百六十四章 径退山西第九十一章 条件第三百八十五章 进退两难第一百三十八章 上品青锋第八百一十九章 序曲结束,正戏开始第八百四十四章 米尼弹第八百八十二章 为了大清,忍辱求生第五百五十九章 雨夜访客第五百六十六章 外满疆界划定第四百七十章 猎杀游戏第二十七章 暗算第三十三章 求人第一百八十三章 九皋山之战(一)第八十章 将计就计第二百九十二章 生死搏杀第一百六十五章 谁知我心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路敌灭第二百九十八章 人口贩卖第四百五十八章 合兵一处第八百八十六章 受九锡,灭大顺第二十八章 不归墩第一百四十二章 援征南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岛津之计第七百五十八章 如此强敌,何以应对第八百二十八章 孙可望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