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去处

次日天刚放亮,姚文昌部与李啸部,拔营起行,继续向京师进发。

姚文昌选的路径,是从武定州进入北直隶的庆云县,到过盐山县,再到沧州,再北上青县,随后折向西北的顺天府保定,然后一路北上,过霸州,固安,最后从京师南端的永定门进入北京城内。

由于李啸军行进速度快,不知不觉两军已拉开距离。数日后,一日行程将近是姚文昌部两倍的李啸军,已远远地将只能日行三十里的姚文昌部甩在后面。

李啸刻意加快行军速度,也有无奈之因。现在全军一千二百多人,路上的粮食消耗极快,因为每天行军辛苦,一个战兵一天消耗米粮可达三斤。一石188斤米粮中,脱去麸皮杂质等物后,只能吃到150斤左右。那一天算下来,消耗的消食便有近25石。若按姚文昌部的行军速度,那路上的粮食消耗将增加近一倍!

李啸为保证粮食供应,采用的是沿途不断购粮以补充消耗的方式,让运粮的四轮马车上,总是有充足的粮食存量。只是入得北直隶地界以来,当地粮价腾贵,一石米粮竟可达四五两!为了降低粮食消耗的速度,李啸只有加快行军以期早日到达。

在李啸部与姚文昌部还在北直隶南部辛苦行进之时,大明帝国的宣府与大同一带,情况愈发糜烂。

六月二十日,皇太极命贝勒德格类率两蓝旗,及蒙古巴林部,土默特部,扎鲁特部之兵,从独石口进入明境,一路烧杀抢掠,直至朔州。

六月三十日,皇太极命贝勒阿济格、多尔衮、多铎率两白旗及蒙古阿禄翁牛特部,插汉部新附之兵,从宣府龙门关外边墙处入关,由宣府攻往朔州一带。

七月初八,皇太极与贝勒豪格、阿巴泰亲率两黄旗、汉军兵、孔有德部天佑兵、尚可喜部天助兵,一同入寇尚方堡,同样从宣府往朔州一带烧杀抢掠而去。

后金军攻势极猛,各地明军根本无法抵挡。宣府总兵张全昌,大同总兵曹文绍等,连战皆败,只敢据守重要州城,再没人敢撄后金的健锐兵锋。

而宣大总督张宗衡,宣府巡抚焦源清,大同巡抚胡沾恩,山西巡抚戴君恩等人,因为抗鞑不力,皆受到了盛怒不已的崇祯皇帝亲笔谕令的严辞斥责。

更让人心忧的是,后金猖獗入寇,还造成了一个更可怕的结果。

七月底,由于朝廷紧急抽调各地军兵抵抗后金的人侵,原本将李自成、张献忠等流寇,困在车箱峡的五省总督陈奇瑜,一面要应付朝廷不断催促限期剿灭流贼的谕令,一面还不得不不断地抽兵北上,以分担宣府与大同的后金入寇压力。全体剿寇军兵原本旺盛的士气,顿时消沮了不少。

陈奇瑜为了尽快结束这场地剿匪战事,下令对车箱峡内的匪寇加大进攻强度,以迫使他们尽快投降。

只不过,陈奇瑜这般无奈举动,却被一个人看破了他的心机。

此人,便是李自成的谋士顾君恩。

他向李自成等流寇头目建议道:“各位头领,那陈奇瑜这般加紧进攻我义军,却是技穷之故,想早日结束战争罢了。此人这般心急,我军却正好将计就计。”

李自成等人听闻他这般说,皆是心动,连忙让他详说其计。

“各位头领,我义军之中,尚有许多财宝妇女,何不用来贿赂此人,打通关节。有这些财宝美女奉上,那陈奇瑜及手下各将,安可不动心。他们现在本就一心想早日结束此战,我军若能虚假投降,岂不正如其意?我军还有数万之众,实力尚足。只要此人答应,让我军平安出了峡谷,我义军便是猛虎入山,飞鸟投林,那陈奇瑜将再难制我义军。”

顾君恩说完,李自成、张献忠等流寇头领,皆称此计大妙。遂派使者以重宝和许多美女送给陈奇瑜及手下兵将,称愿投降官军。

使者言辞卑切,又有诸多财宝美女送上,陈奇瑜及一众部将皆是大喜,立即答应了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投降请求。

这些老奸巨滑的流贼,一出车箱峡,立即杀官复叛,把陈奇瑜安置的50多名安抚官全部杀尽,随即入寇凤翔、仁寿等临近县城,流寇的势力,又开始在陕西等地重新炽盛起来。

陈奇瑜见闯了大祸,后悔不迭,为图自保,就把责任推给陕西巡抚练国事。他上奏章劾弹练国事,说他不听指挥,肆意妄为,逼反了本以投降的流寇,这才让自已功亏一積云云。

而陕西巡抚练图事,闻得陈奇瑜欲把自已当成替罪羊的消息,也急忙上奏章给皇帝。

他在奏章中写道:“汉南流贼尽入车箱峡,本已入死地,剿灭可期。奈何总督陈奇瑜,却传檄停止进剿,转而接受流寇的投降。臣当时听闻,便觉大骇!据悉峡内流寇有四万之众,哪怕是真心投降,这多么人的饮食供给,又能从何而来,还不是要四处去剽掠地方!而我军现在围剿的官军,因因连连抽调,只剩二万余人,人数只有流寇一半。原本凭借车箱峡之险,我军兵力尚可固守,现在把流寇放出车箱峡,简直是放虎入林,释龙入水,还有何法可制!。。。。。。”

。。。。。。

京城。

乾清宫。

宫中热浪翻涌,酷热袭人,外面那几排被热毒太阳晒得蔫头蔫脑的槐树中,蝉声嘶鸣,声声不歇,尤添了让人焦躁的暑热。

练国事这封奏章,从崇祯皇帝手中,缓缓滑落于地。

“砰!”

崇祯右手狠狠砸在御桌上,精瓷茶杯瞬间被震翻,骨碌碌从桌上滚落,随即摔得粉碎。

“鞑子入寇连陷州堡,流寇也又重新肆虐,国事这般败坏,文武官员如此无能,朕养你们何用!朕养你们何用!!”

崇祯又是一记重拳猛擂于桌,随后从龙椅上弹地站起,年轻的脸上满是扭曲的愤怒。

他余怒未歇,又朝地上那练国事的奏章上狠狠地踩了几脚。

旁边几名手执拂尘的内监,见到盛怒的皇帝这般模样,皆是大气也不敢出。

“速传兵部尚书张凤翼前来见朕!”

很快,兵部尚书张凤翼,在司礼监秉笔太监曹化淳的引领之下,快步入得殿来。

曹化淳,祖籍江苏徐州,明永乐二年家族迁居顺天府武清县王家坨,十二岁入宫,因为人机敏勤谨,受大太监王安赏识,被分派入信王府中陪伴侍奉五皇孙朱由检。朱由检当皇帝后,对这位陪伴自长大的太监感情极深,亲切地称呼他为曹大伴。崇祯五年时,曹化淳成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并兼任东厂提督

此时,他与张凤翼入得以殿来,两人皆已跑得气喘吁吁,一身大汗淋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伏跪于地的兵部尚书张凤翼,犹是不停喘气,脸上汗水直趟。

“张九苞!你说,你这个兵部尚书是怎么当的!现在北边鞑子猖獗,南边流寇复炽,简直是如同商量好了一般,共同来对付吾大明。你且说,现在局势这般糜烂,尔可有何计策,以拯危局!”

皇帝焦躁地怒吼,让张凤翼浑身一颤。

他不敢抬头,继续伏跪于地答道:“禀皇上,现在局面这般危急,臣身为兵部尚书,难辞其咎。陛下若要责罚罪臣,罪臣自当伏首认罪!”

崇祯见他这副无能模样,心下更是恼怒。他又暴喝道:“张九苞,你尸居其位,无所作为之罪,朕自当追究。只是现在时势这般危局,你身为兵部尚书,难道就束手无策不成!”

张凤翼见皇上暴怒,他咬了咬牙,大着胆子半直起上身,拱手说道:“皇上息怒,罪臣有一言,要对陛下实说。”

“讲!”

“陛下,罪臣以为,那鞑子侵入我宣府大同,烧杀抢掠,看似危急,然只为掳夺人口财货也,待其饱掠一番后,自当出关而去。而现在流寇复炽,荼毒我中州之地,四处流窜,杀害军民,裹胁百姓,却是危及我大明根本之心腹大患也!孰轻孰重,罪臣请皇上明查之!”

崇祯听了张凤翼的话,稍稍冷静了些。他冷喝道:“张九苞,那你之意,可是要朕以流寇为重,而以鞑子为轻乎?”

“吾皇圣明。罪臣之意,便是如此。在下以为,现在应对鞑子,可由各地抽调之兵马,凭城固守,使其不得攻入我京畿之地便可,待其掳掠充足后,定会自行退兵。而我大明的剿匪精锐军兵,却不可再轻易调往北方边境,仍需紧急对又是四处为祸的流寇大力进剿,方可保得我大明之国家根本啊!”张凤翼说完,重新伏跪于地。

崇祯缓缓地坐回龙椅,他脸色沉峻地沉思了一阵,忽地想起方才陕西巡抚练国事的奏章,忙问道:“张九苞,那五省总督陈奇瑜与陕西巡抚练国事,两人互相上文攻讦一事,尔可知晓?”

张凤翼不觉一凛,忙道:“禀陛下,臣已知晓。”

“那你说,现在形势如此,却当如何处置二人?”崇祯逼问了一句。

“禀陛下,现在事情真相,尚未查明,陈奇瑜与练国事,两人皆一面之词,不可轻信。臣以为,那陈奇瑜手下掌有我大明精锐军兵数万,却需好生安抚,不可逼得太急。而那陕西巡抚练国事,纵其所言为真,现在鞑子未退,却不可听其言拿办陈奇瑜。且此人以下劾上,实是不妥,却需严惩之,以为百官之戒。”

崇祯微不可见地点了点头,随即对旁边一直不敢吭声的曹化淳传令道:“九苞之言,亦合朕心。大伴传朕旨意,着陈奇瑜戴罪立功,继续追剿流贼。那陕西巡抚练国事,即刻撤职拿办,押入狱中,再详细审问。”

“奴婢遵旨。”

崇祯至此,心情方平息了好些。

他对张凤翼道:“九苞,你且平身说话。”

“谢陛下。”

张凤翼颤颤地起身,崇祯注意他,这个年纪并不太大的张凤翼,这几年来,明显地瘦弱憔悴了,发须已是半白,脊背也明显佝偻。崇祯心下暗叹,现在国事艰难,张凤翼这个兵部尚书,一看便知当得有多么辛苦。

“九苞,那各地抽调的兵马,你可是已安排妥当?”崇祯又问道,声音已是柔和了很多。

“禀陛下,臣已皆传令下去。辽东抽调的北地兵马,宁远总兵吴襄与山海关总珍尤世威二人,各率军一万,紧急入援大同,另有前锋营副总兵祖大乐,指挥佥事祖宽二人,率军兵五千,入援宣府。而从山东南直隶等地调来的南地兵马,尚在紧急赶往京师之路上。在下已传令,待其入得京师后,便再统一安排,派往北直隶或宣府等地,以拱卫京师,确保鞑子不得入寇京畿。”

张凤翼急急说完这一大段话,忍不住咳嗽起来。

“九苞,军情紧急,鞑子一天不退,朕心一日不安。以朕之见,就不必让这些南地兵马来京了。你可传令下去,让其迅速自行前往需要兵马之紧要军镇,方是要紧。”崇祯皇帝一脸严峻地说道。

张凤翼深作一揖:“皇上安排英明,微臣下去后,便立即对路上那些南地兵马传达谕令。”

崇祯忽地又想起了什么,叮嘱他道:“现在局势紧急,所有入援兵马,全部派往边境,不得循私自渎,派到无事地界以蒙混度日。”

张凤翼再拜道:“微臣谨遵圣谕。”

三天后,刚刚赶至霸州的李啸部,接到一道兵部的紧急军令。

军令上说,全军不必再往京师而去,需得即行自去被派往的军镇。而李啸军被派往的目的地,则是宣府镇北路的龙门卫。

见到龙门卫这几个字,李啸心下猛地一凛。

他前世看过明史,知道在此时,龙门卫已于前段时间,被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的两白旗攻下,被烧成一片断壁残垣,全堡军民百姓,老弱几乎被杀尽,强健者则皆掳为包衣。现在兵部派自已前往此地,却不知是何用意。

李啸不知道,在他满腹疑虑地带着军兵们上路直去宣府之时,此时同样接到兵部军令的姚文昌,却兵营中大发雷霆。

“入他娘,刘总兵你坑了俺也!你不是说好了给老子安排一个安全州堡么,怎么竟把老子给安排到了那鸟不拉屎的宣府镇万全右卫了!那鬼地方,再往北一点路程,便是蒙古地界!刘总兵啊,你这不是在借鞑子的刀来杀我吗?老子这一去,只怕是再回不到山东了!”

姚文昌手指虚空,大声唾骂。然后又颓丧地半蹲于地,一迭声地哀叹不停。

第九十七章 出征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软了第四百七十四章 斩汝头,献投名状第四十三章 杀机第六百零二章 献堡归降第七十二章 终胜第二百一十五章 震天雷之威第八百五十八章 征服缅甸 移民桂王第七百六十九章 给满清打个棺材钉第八百三十二章 惨胜守城第三十六章 玄虎骑、飞鹞子第七百一十九章 两面围击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手交货,一手交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以利诱之 以威迫之第九百零九章 风沙遮道,山谷阻击第五百五十九章 雨夜访客第六百四十一章 追赃助饷第五百三十八章 树倒猢狲散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手交货,一手交人第二百五十一章 功败垂成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开眼界第五百七十四章 盛京报丧第三百零八章 复仇西班牙人第七百九十一章 安南借兵,合攻唐军第七百二十一章 生擒艾能奇第九百二十一章 俄军覆灭,全力攻城第五百七十五章 巧舌如簧第九百零一章 李自成死,罗尗城危第五百七十四章 盛京报丧第五百零一章 猝不及防第五百二十七章 痴呆皇帝第三十六章 玄虎骑、飞鹞子第八百六十七章 全军围歼第四百五十四章 联清复仇第五十三章 一箭双雕第七百三十五章 前轰后射第四百九十三章 辽西大溃败第六百一十六章 拼死一搏第二百一十二章 入援京师第九百三十四章 多尔衮被俘,大清朝覆灭第七十四章 阿巴泰第六百一十七章 搏命堑壕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尔衮的彷徨第七百五十五章 砍瓜切菜第五百零一章 猝不及防第六百五十二章 崇祯大葬,太子登基第一百三十二章 恐慌效应第七百三十九章 此时不降,更待何时第七百二十章 隔江远射第六百八十九章 冥顽不灵的下场第六百八十二章 出乎意料的反攻第九百一十八章 叶尔羌灭亡,兵进准噶尔第十一章 酒楼第六百七十一章 失意东南,得意西北第九百三十六章 以战迫和,进兵那曲第一百八十九章 兵临城下第二十二章 总兵第三百二十八章 天兵压岛第八百零九章 北援金汤城第四百九十五章 议和之议第十四章 考校第六百八十三章 风沙攻城第三百七十四章 濒死之救第六百七十四章 龙战于野第九十九章 去处第六百六十七章 暗夜之狼第七百七十九章 被迫决战第三百零五章 以进为退第五百五十六章 首鼠两端第五百二十五章 暗流涌动的混乱第二百六十二章 政治与爱情第四十七章 崇祯第六百八十章 清顺合兵金汤城第七百七十一章 复州土皇帝第八百八十四章 放弃京城,全力西逃第二百六十七章 蟒袍玉带第八百一十四章 东取庄河,西攻岫岩第七百九十一章 安南借兵,合攻唐军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城陷落,直攻辽阳第五百七十三章 自任摄政王第五百二十六章 冰墙之堡第五百五十五章 刀锋下的顺从第七百零一章 万炮轰南京第二百七十八章 下马威第三百七十五章 老子是汉人第七百五十五章 砍瓜切菜第八百七十八章 求和还是作战第七百八十九章 寄人篱下,定居亲漂辛第六百四十三章 走投无路吴三桂第六百五十章 雄关如楔,不可轻弃第二百九十七章 拿钱买人第二百零四章 郑彩来访第十四章 考校第八百八十三章 丧权辱国的苟活协议第九百零八章 兵进喀什 准噶尔入援第六百二十四章 太后的决断第四百四十九章 血腥的契机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不可救第一百三十九章 奋发的梦想第三百四十四章 铁模铸炮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