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以后,必将是大炮和火器的天下

不是什么上级,都能听从下面的话。

有的领导那管对错?我怎么说,你怎么做就行,那这么多废话。

正因为前世的丁毅,经历过太多这样的事,遇到过太多这样的领导,所以他现在,很乐意听从下属的正确意见。

即使他们说错了,丁毅也不批评,因为他相信,大部份做为下属的人,除了需要领导的认可外,更需要得到领导们的尊重。

赵大山这时凑上来:“俺们一局一百铳兵,鞑子一牛录三百人,大人,俺看这铳兵这么厉害,应该多弄点才是?一个局对一个牛录,一百怕是不够。”

丁毅摇头:“差不多够了。”

“局对牛录的战场,一般不会太大。咱们分三排,每排三十多人。”

“鞑子正面也只会这么多人,不可能三百人一字排开成长蛇阵往前冲的。”

赵大山想想,好像有道理。

“现在受限于铳的速度和射程,打骑兵不好打,所以要有长枪兵。”

“长枪兵,用的好,可以克制骑兵。”

“以后铳的技术完善了,就可以慢慢舍弃长枪兵,全部用铳兵。”

说到最后,丁毅看看大伙:“你们都要记住,这个世界是会变的。”

“几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们,都用骨头,兽骨当武器。”

“然后学会用石头做石斧,石刀。”

“再接着,发展到用铁器。”

“青铜器。”

“钢刀。”

“现在,更是有了火器。”

“我们汉人智慧无限,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我断定,以后这天下,必将是大炮和火器的天下。”

众人神色肃穆,很认真的听着,记着。

阮文燕则一脸崇拜。

很快大伙回堡,关上堡门,挖出佛朗机炮后,搬运到船上,那炮挖出来容易,搬运挺费力的。

大伙好不容易弄上去,已接近天晚。

当下,丁毅决定就在岸边船上过夜,第二天再启航。

如今九月,天气正热,吃过饭后,很多人都直接跳到海里游泳洗澡。

丁毅站在船头,看着大伙在水里戏嘻,也跃跃而试。

但他也很快发现有一小半人没下水,一问才知道都不会。

“回旅顺后,安排全军海训,每个人,都要学会游泳。”丁毅马上对赵大山道。

赵大山当即记下。

魏继业一脸黑线:“俺也要学啊?”

“你不学可以,去局里。”丁毅沉声道。

“不要,俺还是跟着大人。”魏继业马上摇头。

赵大山等人大笑。

突然。

扑通,船尾一声巨响,船头的明军突然起哄。

‘哇吼’大伙都很兴奋,有人想往后面游。

赵大山一看,脸都绿了,立马大叫:“都往那边,不许过去。”

“吼。”大伙哈哈大笑,果然没敢过来。

赵大山转头,发现丁毅脸上在笑,没生气,顿时长舒口气。谷

原来是阮文燕,从船尾跳下了海。

兵士们虽然知道阮文燕可能是大人的女人,但看到美女跳下海,也是情不自禁的起哄。

“大人。”赵大山这时嗡声嗡声道:“天气闷热,您也洗个澡吧。”

魏继业赶紧点头。

憨厚的王卫忠一脸呆滞,大人洗澡,要你们说干嘛?

丁毅站原地想了想,一本正经的道:“是出了满身汗,俺也要洗个澡了。”

“好的。”赵大山咧着嘴笑。

他转身到船头,用头指向徐大堡方向:“兄弟们都排好队,俺来下令。”

“谁第一个游到徐大堡,赏银二----一两。”

“哇吼。

”明军们都兴奋大叫,开始列队。

魏继业则转身,招呼:“来来来,都来看看,谁会赢。”把船上的人也叫到船头。

王卫忠扰头,有啥看的,俺回船里了。

叭,被魏继业一把抓住:“不许走,老王,就在这。”

“。。”王卫忠。

当晚阮文燕搬进了丁毅的卧室里,阮思青知道,大喜。

第二日清晨,船队继续出发,前往登州。

半路上,丁毅还让炮手们试打了一炮,发现这佛朗机炮没啥技术含量,远距离想打中目标真不容易。

估计也就两船交集时,命中率会高一点。

眼下他的火器发展,铳算是有些基础,火炮人才还是奇缺。

他问过李忠义,李忠义只管做铳,根本不会铸炮。

别人穿越,随便找个工匠又会做铳,做会铸炮,我怎么这么难找?

想想也是,后金和明军打了多少年,最后到崇祯四年,也就是两年后,才利用沈阳俘获的工匠刘汉成功仿制了西洋大炮。

后来他们还发明了失蜡法,用铸钢代替铸铁,使得铸炮的工艺超越了明朝。

后金举国工匠,研究这么多年,才在两年后能铸炮。

丁毅短时间内,真没办法。

因为旅顺皮岛这边, 确实没有这样的人才。

登州将来会有,那是孙元化上任之后,找来的葡萄牙人,这也是丁毅为什么要让路超留在登州的原因。

但眼下孙元化还没上任。

丁毅想着,这趟要跑远一点,逝江和松江必须要去。

还要去福建。

因为不顺风,大概到下午四点多,船队才到登州。

丁毅的船队现在经常来登州,当地官吏也比较熟,还有银子拿,也无人管他们。

丁毅率先下船,带着阮文燕,4个亲兵(所有人俱穿便服),其余的人,在赵大山带领下卸货,除了盐之外,大部份货物送到秦楠那。

明朝的盐务管制沿用的元朝制,在两淮,两浙,山东等地设立都转运盐使司,在四川、广东等地设盐课提举司。

山东这边原本有两个分司,胶莱和滨乐分司。

到天启年代,大明帝国内忧外患,军需大增,山东又添加了登文分司。

明初都是当地机构在管理当地的盐务,只到英宗之后,盐法日坏,朝庭开始派侍朗、都御史等高级官员去各地监管、整顿盐务,他们被称为巡盐部院。

但盐业利润丰厚,产、销环节都控制在一个机构手中,很快全国盐务越来越腐败。

巡盐御史下去也没用,照样被收买,如万历年间的两淮巡盐御史徐缙芳,一年时间贪墨达44000多两。

自天启后,朝庭巡盐部院集中在两淮、两浙地区,因为这些地方盐课占明延盐利收入大部份,有的地方,甚至一二十年不派巡盐御史,比如山东这边,巡盐御史也来的极少。

第929章 坏东西第56章 他们杀人不见血第272章 金州绞肉机(7)第200章 刘邦与项羽第208章 赚钱了第639章 终于把他全灭了第491章 夺取成功第239章 建船厂第721章 我何需向朝廷交代?第929章 坏东西第198章 大明上下,无此强军第766章 不听话的左良玉第275章 金州绞肉机(10)第225章 再练新兵第111章 冲阵第535章 来自巴达维亚的报复第158章 袁崇焕被抓第432章 崇祯的妙招第436章 短枪问世第644章 真是黑心第655章 愿为丁大人效死第435章 我丁毅,问心无愧第19章 决不妥协第953章 你们不冤第368章 海沧船第983章 自投罗网第390章 劝降第202章 平户松蒲,控地里第461章 这不是我认识的明朝?第284章 万人敌和人敌第240章 扩军再扩军第176章 丁大人不能死第854章 东南攻略第731章 仁者无敌第207章 信号弹第907章 要面子还是要命第716章 我说谁是主谋,谁就是第686章 一下暴富第78章 震憾第414章 你会后悔的第993章 朱小姐的报复第242章 打复州,占金州第568章 大鉴炉第624章 战马不要钱?第838章 丁毅才是圣贤明君啊第879章 大干第一案第617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351章 永不回明第304章 速破登州第867章 欧洲的新商路第416章 一踏糊涂第843章 十万广西兵第194章 丁毅不过如此第1007章 口诛笔伐第780章 白银破100000000第523章 全是我的第923章 尘封的秘密第374章 当世最好的牧场第24章 大明好男儿第910章 屋漏偏遇下雨天第46章 必是心腹大患第253章 攻占第301章 丁毅的妙计第170章 干票大的第438章 就知道拍马屁第422章 骑兵对车阵第909章 江湖事江湖了第825章 立谁为太子第955章 扫恶除霸第478章 奖罚措施第805章 只此一次,下不为例第893章 单挑第404章 做死第967章 会客之道第630章 用丁毅的法子攻城第309章 分炮第937章 世道就是这样第981章 很好忽悠第782章 不缺钱,很缺粮第391章 天降奇功第506章 回马枪第101章 盐田与盐价第647章 我也会这么干第57章 阮姑娘很可爱第510章 不委屈第159章 丁毅会做人第523章 建奴也挖坑第893章 单挑第64章 军威震荡第371章 骆养性的悲凉第54章 大胜的理由第628章 必死无疑第629章 又中计了第426章 反抢一波第766章 不听话的左良玉第225章 再练新兵第219章 鬼知道这坑有多长第618章 请调皮岛兵马来援第240章 扩军再扩军第571章 立长还是立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