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望远镜和加农炮

热门推荐:

这样丁毅用幕府的日本刀等物,加上一千两银子,换下了皮鲁特两船货,加一门炮和三个望远镜。

富田贵和也没他让等太久,当天下午就先运来了五千把刀,他立马先支付给皮鲁特。

然后拿了皮鲁特的货找本地商人。

因为富田贵和已经没钱,而且丁毅不想要太多日本刀,所以由富田贵和介绍,卖了日本两个大名的代言人。

他卖的也不贵,丝绸以两百八两百斤,白糖十二两百斤,丝绸亏本,白糖小赚,荷兰特产赚了不到几百两,奶酪留着自己用,总体下来,拿了皮鲁特的货,转手亏了两千多两。

但他拿皮鲁特的货不是为了赚钱,是为了皮鲁特的炮。

皮鲁特从船上卸了一门炮给他,另赠送了五枚炮弹和若干火药。

丁毅等人回到船上,先把望远镜给阮思青几个人,大伙轮流看看,很是惊奇。

“这玩意看的真远,真清楚,难怪大人亏钱也要弄几个过来?”魏继业立马看出他的军事价值。

17世纪初,荷兰的一位眼镜制造商汉斯·里帕斯发现了把凸透镜和凹透镜叠在一起可以让远处的物体变大,于是单筒望远镜就诞生了。

由于望远镜的具有可以望远观察的功能。所以很快就用到了军事上。工匠们根据战争需要,研制了军用望远镜。

上次郑芝龙给的望远镜,质量没有皮鲁特给的好,好像还是国产的,搞不好是郑芝龙自己的工匠做的,而皮鲁特这次给了丁毅三个,都是军用级别的,比郑芝龙的明显好。

要做望远镜,首要会做玻璃。

其实4世纪的时候,古罗马人已经把玻璃应用在门窗上,到12世纪的时候,世界上有了商品玻璃。

1291年,意大利的玻璃制造技术已经非常发达。

当时意大利的玻璃工匠都被送到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岛上生产玻璃,他们在一生当中不准离开这座孤岛。

所以眼下在欧州,玻璃技术已经很完善和发达。

中国的情况也不差,在魏晋南北朝时,有大量埃及的玻璃,从印度洋运到中国南部沿海,很快这玻璃技术被交州,广州的工匠所掌握。

但可惜的是,南北朝后,交州和广州工匠所掌握的玻璃制造技术就失传了。

唐朝时做的玻璃还是很脆,太冷太热都会爆。

宋朝时,与阿拉伯人通商,终于搞清了玻璃耐高温的秘密,原来在制炼的原料里加了南湖砂(碳酸钠和硼砂),为探求钠盐的配方,竟花了200多年的时间而不得。

到了明初,郑和下西洋聘请了阿拉伯烧制玻璃的工匠来国内,他们向中国工匠传授了烧制钠钾玻璃的新工艺,中国始能生产能适应骤冷骤热玻璃了。

眼下国内会制玻璃的工匠,基本还在沿海一带,京城的不要指望,京城的匠籍,收入低待遇差,做出的玻璃不是爆就是脆,根本不上心,明朝中后期还有一段时间失传了,即京城工部的匠营里,找不出会做玻璃的工匠。

所以丁毅决定,等这次回去后,马上派人到南边沿海,寻找会做玻璃的工匠来。

至于让他自己做,不好意思,不是这个专业,穿越时也没点这个技能,真不会。

众人把玩了一会望远镜,丁毅和阮思青说了将来去寻工匠的事。

接着大伙又一起去看了皮鲁特的舰炮。

荷兰人这个时期,把他们的炮称为加农炮。

加农炮的标准是炮身长是16-22倍口径,就称之为加农炮。

皮鲁特肯卖炮,也是因为这是老式的加农炮,而且他们国内已经研发出新式的加农炮。

大概明年能装配,荷兰人也正是因为装备了新式加农炮,才决定在1633年和郑芝龙大干一场的。

卖给丁毅的加农炮是12磅青铜炮。

阮文燕第一句就让大家都笑了起来:“这要铸铜钱,可以铸好多呀。”

大伙齐齐大笑。

荷兰人的12磅青铜炮重2000斤以上,要是真熔掉铸铜钱,丁毅不但能把买炮的钱赚回来,估计还能小赚一笔。

但丁毅当然不可能这么干。

“欧州人现在称炮身比口径16-22倍的,叫加农炮。”丁毅向众人解释,众人都凝神听着,特别是西劳经,听的最认真,因为他明语不是很好,有时还会问丁毅。

“加农炮比较轻,用来发射比较重的炮弹,所以射程比较近。”

据皮鲁特说,他们的12磅炮,直射距离或有效射程400米,最大射程2000米。

“他牺牲了射程和精度,换来了机动性并保持着威力。”

荷兰人这12磅青铜炮,有可以移动的炮架,加上炮不是很重,所以三四个人就可以推着在船上动,比较有机动性。

丁毅说的时候,魏继业几个人还很有兴趣的推了推炮,果然发现不难推动。

“这玩意可以拿来守城吗?”沈世魁笑问。

丁毅想了想:“可以,射程近了点,实心弹远打步兵密集的阵形,威力挺强的。”

魏继业等人立马想到去年徐大堡,丁毅把佛朗机炮在近距离对着后金兵打的画面,那真是人间惨剧,众人齐齐打了个冷颤。

但丁毅要用这加农炮的话,还是喜欢野战用。

然后近距离,换上霰弹打步骑,那才叫酸爽。

大伙谈了会炮,丁毅突然问一直在听的西劳经:“比你们葡萄牙的炮如何?”

西劳经脸色微红,想了下:“比我们强。”

“你刚刚也在他们船上,有什么发现?和我们明军战舰有什么不同?”

西劳经用明语缓缓道:“荷兰人这战船才是中型,但是炮很多。”

“我刚大概看了下,有长炮30门,其中重型长炮20门,加农炮10门。我们明军同型号的战船,四艘加起来才勉强相当于他一艘的火炮,而且火炮的质量性能也远远不如。”

西劳经现在说我们明军,把自己也当成明人来看了。

“另外我发现,他的长炮分两种,有20多门是铁铸炮,居然有2门好像是复合金属铸的,我不知道是用什么复合金属,如是用钢制,他们炮的威力会更强。”

西劳经很专业,居然能看出对方的炮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西劳经口中的重型长炮,相当于红夷大炮,射程远,比较重。

因为长炮的炮管很长,而且很厚,所以比较重,基本就是固定在原位,不能移动,没有加农炮的机动性。

欧州那边把炮长与口径16--22倍称为加农炮。

25倍-45倍的,称长炮。

荷兰人的长炮炮管长,炮管厚,打的很远,用来守城挺不错的。

丁毅与西劳经探讨,觉的将来如果能有自己的两千料战船,上面最少得放八十门炮才行。

长炮放60门,加农炮放20门,这样才有火力压制优势。

但这样一艘船加炮,起码要十万两银子以上。

丁毅现在跑一趟日本,感觉银子也不难赚,关键还是没法造船和缺水手海军。

百年海军不是开玩笑的,这玩意没点时间,真搞不定。

他眼下只是在谋划,为将来做准备。

大伙看了荷兰人的船和炮后,都有点收起轻视之心。

之前跟着丁毅,他们在陆上百战百胜,如今到了海上,见识了欧州军事文明的巅峰,全都感觉到大明与欧州列国的差距。

丁毅发现这样跑跑蛮好的,下次有机会,要把更多的旅顺军官带出来,让他们见识下欧州国家的军事建设,认清差距,重视海军和火炮战舰。

这都是未来三四百年,统治这个世界的重要根基。

果然,很快他接到个惊喜的消息。

阮思青找到丁毅,他说自己觉的那登州盐务巡检没意思,他不怕打仗,想跟着西劳经学海军。

而且他语言天赋很好,目前就会说日本话,朝鲜话。

感觉自己适合海军。

丁毅考虑了一会,之前把阮思青弄了个小官,主要是为了阮家留后,不想让他去前线打仗,阮文龙也挺高兴的。

眼下阮思青见识了荷兰人的船和炮,又看到海外贸易的利润,心中下定决定,想帮丁毅搞水师。

丁毅之前把宋飞调到西劳经部,是打算让宋飞以后跟海军或炮兵的。

但宋飞不识字,自从丁毅号召军官识字后,并且不是强制性的,赵大山学的很认真,宋飞还无所谓,基本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

这个时代对炮兵要求不是很高,不识字估计还能混一混,必竟这个时代的炮打的也不准。

但是海军水师一定要识字。

要不,让宋飞跟炮兵,阮思青跟海军?

“你这个事,我要征求你爹的意思,阮家就你一男的,他不同意,我一定不同意。”丁毅马上道。

“啊”阮思青脸上并没有不高兴,因为他觉的自己说服老爹的把握挺大的:“那我爹同意,我就去水师。”

“可以,下次只要有仗打,必可以给你升官。”丁毅把他当大舅子的,当然要优先照顾。

“谢谢丁大人。”阮思青大喜。

“但登州那边的巡检司也不能放。”丁毅现在在登州的盐利,每月一万多两,那也是一笔重要的收入啊,所以丁毅想了想:“得换个人去。”

丁毅左看右看,最后看到魏继业。

魏继业当初和他从大兴堡跑出来就比较怕死,丁毅让他做亲兵队队长,也不用上战场。

眼下想想,这巡检,挺适合他的,就是不知他愿不愿意。

当晚丁毅找来魏继业,问了之后,魏继业考虑了下,果然愿意。

但他也有要求,还要在军中挂职,将来说不定,还想回军队,丁毅自然答应。

这样他的亲兵队长又没了,丁毅打算等向怀来身体养好了,调过来做亲兵队长。

明军其他军将的家丁队长,可能还要出去打仗,但丁毅的亲兵队长,基本和保镖差不多,不用上战场的,这样也比较安全。

后面两天丁毅安排人专门在码头接货, 富田贵和源源不断的从幕府中调出日本刀等物资运给丁毅。

他则跟着富田贵和每天和当地的权贵喝酒交流,结交朋友,一时间也在平户认识了不少当地名人。

第四天,郑芝龙派人来通知丁毅,晚上到隆信家里吃晚饭,别迟倒。

今天晚上的饭局,丁毅考虑后,没带沈世魁,带了西劳经和阮思青。

他们两人以后是丁毅海军的主力将领,借这机会结交当地豪强正好。

下午六点不到,丁毅带人来到松蒲家门口。

松蒲是当地藩主,家族占地上千亩,门口守卫森严,有大量的甲兵。

看到丁毅带人过来时,松蒲氏的甲兵们都吓一跳。

只见丁毅身后二十多人推着小车,一字排长很远,小车里也不知放的什么东西。

但让他们吓一跳的时,那些推车的人,停下后,站的笔直,尤如军队,而且一动不动。

“来者何人?可知道这是松蒲氏。”领头的日本甲兵队长,铮,拔刀,四周好多甲兵也手握刀枪之下,警惕的看着他们。

“这是咱们明国丁毅将军。”阮思青大声用日语道:“受邀前来参加晚宴。”

“原来是丁将军。”对面的队长马上表情客气起来,赶紧收刀,弯腰:“对不起丁将军,失礼了。”说罢,伸出手来。

丁毅愣了下,马上递上郑芝龙给的腰牌。

队长接过来看了看,脸上表情更亲切了:“请,诸位贵客,里面请。”

然后抬头,奇怪的看着后面的车子,大概想问,你送什么东西?要这么多车子?

第765章 定陕西第493章 我要产量翻倍第579章 溃败第647章 我也会这么干第633章 强攻第650章 多谢丁总兵发银第27章 丁大人长命岁第813章 圣上你别乱来啊第137章 破关而入第820章 大干的王法第335章 决战樱花之国(9)第110章 再见第759章 卧龙凤雏第971章 关健时候上厕所第80章 初俱雏形第399章 都想回故土第658章 好戏连场第767章 拥兵万第654章 人生有多少个十年第569章 钢铁产量冠绝全明第834章 飞蛾扑火第7章 那股明军,我必杀之第958章 聪明人活的久第748章 君临天下的话语权第343章 唯有比他们更凶狠,更残暴第525章 说的很有道理第402章 控制登州第967章 会客之道第896章 创业开始第726章 如此国贼,人人得而诛之第574章 吾儿快请起第395章 我信你个鬼的第414章 你会后悔的第612章 越建越大第541章 田忌赛马第892章 把他踢出去第601章 心向大清第174章 朝庭无德第158章 袁崇焕被抓第334章 决战樱花之国(8)第23章 血战到底,升官发财第796章 灭国之战第525章 说的很有道理第635章 就用大炮教训明人第69章 渣男第610章 嫂嫂你有事就直说吧第544章 重创第307章 东江人不打东江人第259章 点火和弹簧第71章 要说法第951章 辽东F4第424章 有种你们出来打第573章 旷世奇书第295章 你冲上试试第554章 咱们明朝,礼仪之邦第205章 郑大哥是可以讲道理的第384章 明军铳兵真烂第243章 皇太极的决定第398章 搞定战马第109章 囤木第878章 暴利惊人第293章 没多少豪强还活着了第653章 商税之威第562章 恶贼李永芳第7章 那股明军,我必杀之第197章 望远镜和加农炮第971章 关健时候上厕所第165章 上当了?第110章 再见第350章 凋的樱花第298章 丁毅是俺亲兄弟啊第145章 剌猬一般第429章 入不敷出了第820章 大干的王法第536章 杀人要诛心第214章 长生天不长生第587章 是在下一盘大棋啊第190章 小弟吴三桂第87章 成局长了?第602章 离心离德第364章 干件大事第554章 咱们明朝,礼仪之邦第626章 难得单挑第468章 学校改革第11章 仇人相见第230章 配量第520章 重炮之威第387章 骑战第998章 脸皮厚第652章 不见棺材不落泪第515章 集中打北第216 章 很难开口第15章 临阵后退者,斩第30章 恩怨与过节第328章 决战樱花之国(2)第436章 短枪问世第609章 俺觉的值二千零二第907章 要面子还是要命第192章 铜矿很偏宜第410章 你去嫂子房里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