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还是觉的赚

“明末之席卷天下 ()”

崇祯八年(1635年)8月12日。

丁毅一大早先带诸将去看了新建的北沟城,此时距离北沟大战,已经过了整整一年。

北沟城他用了一年时间,动员三万民夫,耗资巨大而建成。

建成之后,从此以北沟为界,北沟以南丁毅基本就能守的稳如泰山,就算后金再来攻,打不下北沟城,炮兵无法进来,丁毅是完全不怕的。

因为全为战争准备,所以北沟城的修建也是全部为了军用,上面每隔五十米有一个碉堡似的炮台,每隔十米有沙包堆的简易射击口,即防炮又防箭。

城中还有囤田,水井,养殖牛羊猪鸡等禽,边上北沟河中还有鱼,可谓一尽俱全,守兵和百姓都能就地得到补给。

城外就是大量的囤田,经过过去一年的努力,现在有北沟城挡着,金复州之间的田都能囤起来,东江镇将多出近十八万亩田地。

今年夏播加上皮岛和铁山一线,旅顺,长生岛和其他小岛的所有粮田已经达到三十九万亩。

此时众人站北沟城上,看着外面连片的水稻田,很多人心情激动无比。

“今年鞑子肯定不会进来,如果能丰收,最少能有五十万石。”阮文龙激动的道。

“去年麦子损失严重,今年可要稳住。”丁毅心痛的道。

原来去年冬季极冷,很多麦叶被冻伤,遭成大量面积的失收和绝收。

东江镇这边三十万亩最后实收麦不到五万石,可谓损失惨重,好在他们一直有存粮的习惯,而且济州岛那边有少量的粮食过来,没让四十万人饿着。

之后丁毅加大宣传,寻找,很快有辽民献策,说辽东这边的麦子最好冬前不要出苗,防止冻害。

但这里不要出苗的意思,不是不让长,而是要结合划锄,壅土围根,保护根部不受冻。

最好用草木灰再提前铺垫一层。

这样今年可以试一试,如果有用的话,夏收产量就能保证。

这个时代最严重的就是天灾和人祸,但在丁毅这边,不会有人祸,只要能抗住天灾,他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粮食。

“后勤司还是注重两点。”丁毅对着后勤司司长陈有富道:“一是注意冬季防冻,二是防止缺水。”

钟镇奴去济州岛后,财政司的陈有富被调来后勤司,丁毅让他记住这个时代最大的粮食对手。

一是干旱,二是严寒。

干旱在大明朝福建河南等地很常见,辽东这边比较少。

严寒在这边就比较常见,也是他们防备的重点。

另一个蝗虫灾害,目前还好,明史上的记载,大明终其一朝,基本五年一次,且大部都在山西,山东,北京,河南等地。

所以对东江镇来说,只要防好严寒,有肥地,必能种出粮食来。

就在众人正在北沟城上四下打量时,突然。

前面传来轰隆隆的铁蹄声。

接着整个大地都好像震动起来,许多人在城头都能感觉到城门在抖动。

刹那间所有人的神情激动无比,众人举止望去。

只前远处的天边,从几骑开始,到几十骑,几百骑,然后是几千骑。

大股的骑兵在平原上奔驰,呼叫。

“尼娘的。”丁毅看了破口大骂:“济州马刚送过来就骑上了?不能让他们养一养,缓一缓。”一脸心痛。

原来这两个月济州陆续送来了三批战马。

经过一年多的牧养,突哲儿让弟弟突忽烈,送来合格战马六千匹。

他说是第一年,所以有点少,因为很多马马龄不够。

明年开始,

必保证有一万左右。

当然,死亡率肯定有的。

这六千匹马中,原本有七千多,养了一年死了一千多。

另有不合格的战马约三千。

丁毅拿不合格一千送给朝鲜,另两千也要了过来,准备当运输马用。

所以他看到张经的骑兵,还有步营们,已经开始骑马了,顿时很心痛。

他要求东江各部全都要学会骑马,将来和后金一样,出战时,人人带马。

现在先分配到马的,都开始练了起来。

不练不知道,一练起来,这马受伤挺快的,每个月要损失几十匹,这让丁毅更心痛。

突然他又觉的济州岛养的马好像太少了。

济州岛好像也太小了。

“丁大人,兄弟们都等不及啦。”张经哈哈大笑,去年皇太极吃败仗,送了很多马,结果都是残次品,他的骑兵等战马早等不及了。

边上陈有富突然道:“大人,咱们的战马太好了,比蒙古和建奴的都好,就那些不合格的,我觉的卖到明朝,能卖好多钱。”

“。。”现场很多人无语的看着他。

丁毅嘴角抽了抽,现在他的钱虽然够用,但谁不想多弄点。

“登州那边现在战马什么价?”丁毅赶紧问。

他的不合格战马,比起明朝的战马都要好。

“市价是20两,实际要出到40两左右。”有人道。

丁毅想了想,还是算了:“再等等,等马再贵点。”

“。。”众人。

看过北沟城后,诸文武又随着丁毅去了长生岛。

这边的长生船厂经过一年多的建造,于今年三月完工,四月开始造船,历经四个月,第一船千料战船已经出厂。

这是仿制明朝的大号福船,只是取消一层甲板,总长36.9米,最大宽度是8.6,吃水2.9米。

新出厂的千料战船被命名为黄河1号,上面共有佛朗机炮4门,12磅炮12门,24磅炮6门,共22门炮。

全船70个炮手,50铳兵,30枪盾兵,12个水手,核载162人,最大满员300人。

这船开始以是海战为主,但考虑到丁毅经常要运人口和物资,后来缩小了里面其他空间,增加了运载量。

原本设计是最大载重200人,硬生生变成300人。

这艘千料战船,用的都是丁毅阴干了七八年的陈年老木,质量非常好,能用很多年。

而现在丁毅四百料和以下的船,基本都用阴干一两年的新木头,船用的时间不长,可以用三四年左右。

千料以上战船将用陈木,增加使用时间。

在征服朝鲜后,他每年得到三千根适合制造大船的木头,从今年开始,丁毅以每年多给朝鲜一千匹马的要求,让朝鲜再提供五千根木头,朝鲜李倧兴奋的一口答应,五根木头换匹马?大赚啊。但丁毅也有要求,让朝鲜自己送货上门,送到旅顺。李倧想了想,也答应了,还是觉的赚。

第79章 丁毅挑兵第69章 渣男第635章 就用大炮教训明人第156章 血战南关口(下)第425章 大金之耻辱第870章 五十年计划第72章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第619章 第一次野战第275章 金州绞肉机(10)第548章 里送人头第285章 木制引信炸弹第363章 送礼是门大学问第873章 远远不如皇上第358章 开支万第670章 更好的造船方法第2章 战略撤退第324章 各取所需第331章 决战樱花之国(5)第247章 以彼之道,还之彼身第699章 和朝廷对着干第170章 干票大的第822章 都是聪明人第950章 逆转第735章 投靠东江镇?第351章 永不回明第255章 不战而下第613章 大员省第215章 割麦子第562章 恶贼李永芳第144章 鞑子是纸老虎第676章 最贵的棋子第648章 吃相太难看第652章 不见棺材不落泪第332章 决战樱花之国(6)第915章 开价贵第846章 最安全的爵位第444章 哨骑对哨骑第19章 决不妥协第465章 又是个祖大寿第317章 三十万人口第24章 大明好男儿第151章 最毒绝户计第553章 布局东南第1008章 抓住机会第136章 大战将临第447章 六百门火炮第129章 人才济济大明帝国第251章 城头压制第557章 只有利益能和丁毅交流第94章 粮战(上)第169章 他想杀我?第523章 全是我的第758章 不能寒了功臣的心第848章 北伐和子弹第160章 历史的偏差第447章 六百门火炮第457章 欲哭无泪哈齐索第482章 凶狠的田川氏第923章 尘封的秘密第23章 血战到底,升官发财第133章 遇到对手了?第715章 他们的好日子到头了第389章 大获全胜第450章 疯狂的炮击第684章 报应来的快第597章 自给自足第387章 骑战第993章 朱小姐的报复第862章 会不会太快?第812章 为何要反对?第603章 美梦难真第453章 必能灭了丁毅第107章 花钱如流水第421章 各自安好第159章 丁毅会做人第640章 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第435章 我丁毅,问心无愧第700章 一路烧过去第349章 一冲即溃第226章 船分二路第648章 吃相太难看第32章 鞑子来了第529章 道德败坏第803章 定安南第569章 钢铁产量冠绝全明第466章 筑城第915章 开价贵第851章 皇帝这几个意思?第171章 都是历史名人第246章 丁老鼠第341章 决战樱花之国(15)第917章 震撼人心的创作第881章 对权势的渴望第659章 善待工匠第350章 凋的樱花第473章 税收之争第700章 一路烧过去第132章 挺牛的第439章 北沟城第5章 你们信不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