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钢铁产量冠绝全明

“明末之席卷天下 ()”

所以丁毅这边最关键是多造炉,和多用工人,不能出现以前工匠们等钢和铁的情况。

所以在长生岛西侧,这两年李忠义准备建二十座大鉴炉,可以同时炼铁160万斤,丁毅更为他配备了近一万人的各种工人队伍,相当庞大。

当然, 他们没有这么多铁同时炼,但炉多,同时开工的多,可以保证源源不断的熟铁和钢产出。

丁毅到长生岛时,正好看到李忠义带着工人们在炼钢。

只见工人炼钢时,先把没有经过锻打的熟铁放到炉内,鼓风加热。两分钟后, 用火钳钳住生铁的一端斜放在炉口内,继续鼓风,使炉内温度不断升高。

当炉温升到1300℃左右的时候,斜搁在炉口内的生铁的一端开始熔化,开始不断地滴铁水,这时,炼钢工人便用大铁钳钳住生铁在炉外的一端,左右移动,使铁水均匀地淋到熟铁上。

同时,不停地翻动熟铁,使熟铁各部分都能均匀地吸收铁水。淋完两次后,便把熟铁夹到铁砧上锻打。去除杂质,就得到了需要的钢坯,俗称“钢团”。

长生岛的二十座大鉴炉,此时有十座专门在炼熟铁。

另十座专门炼钢。

源源不断的熟铁和生铁被运到炼钢这边,又产出大量的钢, 再运到匠作局。

岛上工人如云,来往频繁, 从而保证匠作局的工匠们,有用不完的钢和铁。

丁毅看了会炼钢,便问李忠义:“现在咱们,每月能产多少钢和铁?”

炼钢铁的速度,当然要看丁毅运来铁矿的速度,和工人多少。

以前是宋飞,后来改成佛朗,并新组水师6营,专跑旅顺和日本石见银山路线。

基本是看季节,每年大概跑五到八次。

一个次可运铁矿少则二十万斤,多则三四十万斤。(日本的铁矿质量每1.7-2斤左右,能练一斤生铁,比大员的赤铁矿差了些)

另外阮思青的水师在跑商时,会从明国其他地方也运来铁料,但他大部份都是运来的生铁。

李忠义这边,猪岛加长生岛等几个岛加起来,平均一个月可以练十五万斤左右生铁。

加上阮思青的收购,丁毅全年能有生铁两百万斤左右。

听起来数目庞大,但炼到熟铁,再打造铁甲,长枪,船厂要用的,余下的还要炼成钢,又要耗时间,最后再打造和炮。

“每年产钢二十万斤左右吧。”李忠义最后无奈道。

平均每生产钢600斤不到,只能做六十根燧发枪。

但丁毅部其他用钢的地方也很多,包括船上,机械,刀枪,最终用在制枪上的,估计只够做二十根,而丁毅现在优先鲁密铳。

这也是他为什么燧发枪制造缓慢的原因。

李忠义摊摊手:“还是人手不够,锻打成钢的熟手工匠不足,这步是需要一个个工匠去亲手完成的。”

炼铁容易,成钢难。

丁毅现在各岛的仓库里,生铁熟铁堆积如山,他自己都没数,估计这七八年已经囤结了有百万斤以上。

用都用不完,而钢却远远不够,此时若赵大山在,肯定要兴奋的告诉他赶紧做铁锅卖,或许就可以消耗掉一批铁料。

所以这边还是要更多的工匠和大鉴炉。

“大人这几年建学校,培养工匠,也为我们增加了好多人手,如果仅靠外面寻找,拉人,不知何时才有现在的规模。”李忠义这时其实很自豪的,丁毅的这边的匠作局,经营的很好,并且只会越来越好。

眼下丁毅所有的地盘加起来,估计工匠和熟练工人已经要达到万人了。

这是很不容易的成就。

看他们出产生铁的产量就知道。

明朝永乐初年,全国生铁产量是1800万斤,丁毅现在仅靠东江一地,抵的上永乐朝九分之一,能不骄傲吗。

当而明朝生铁产量最高的应该是嘉靖了吧,当时仅广东一省全年生铁产量就达到2700万斤,全国加起来,肯定都上亿了。

之后就好像开始衰退,到了现在崇祯年间,流民遍地,除了广东江南,到处混乱,不知道全国产量还有没有5000万斤。

丁毅这边现在铁产量多,所以造了大量的铁炮,鸟铳,往朝鲜和日本卖,这也是他目前赚钱的大头来处。

长生岛的二十座大鉴炉,目前建成和运行的有十二座,即将建好的有四座,还有四座已经选好地址。

等全部二十座大鉴炉建成,丁毅产铁的速度又会增加。

而产钢的速度,就要看工匠有多少了。

工匠越多,产钢就越快。

丁毅看完之后,顺便四处走走,路上拦着一些工人,和百姓问了问。

这边能称之为工人的,都会些基本操作,比如汲者,铸铁,司炉等,这些人每月有工钱, 通常干十天休息一天,如果中间有事可请假,但会扣一点工钱。

如果休息天不休息,可以抵扣其他休息天,若全年无休,则发加班工钱。

丁毅刚成立匠作局时,很多工人都整天加班,几乎全年无休,这七八下来,工人们在当地深根,有的娶妻生子,有晋升工匠,生活越来越好,也开始十天休息一天。

丁毅基本每次上各岛,都要问问各工人工匠,住的还好吗?吃的好吗?有克扣工钱吗?

所以很多工人都认识丁毅。

今天他拦住一个工人,看起来才二十岁左右,很是年轻。

“这位是咱们皮岛丁大人。”随从中有人提醒那青年。

青年大喜:“拜见丁大人,丁大人长命百岁。”

“。。”丁毅。

后来丁毅才知道,青年叫徐巍,十岁就和父亲一起从皮岛来到旅顺,当年是阮思青过去买来的第一批辽民。

他父亲是铁匠,所以把他也带了过来。

但过来后没几年就病死了。

徐巍被旅顺抚养长大,也学会了父亲的手艺,打铁,很感谢旅顺和丁大人。

但他过去考核升匠几次不成,一直还是工人。

这次见到丁毅,他赶紧问:“丁大人,我能不能去学校学习一下?”

原来丁毅的学校是没有年龄限制的,随着丁毅地盘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又分成小学,中学大学,学生年纪要求也来了,现在学校最低七八岁,最高不能超过十八岁。

因为这个年纪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是比较强的。

徐巍过了年纪,几次申请都没被批。

第1006章 够狠第416章 一踏糊涂第826章 肥个人,亏王国第328章 决战樱花之国(2)第6章 砍头第252章 夺门之战第752章 让他们勇气尽丧第613章 大员省第63章 公款吃喝第526章 全是我的第895章 啤酒生意第94章 粮战(上)第979章 这些人不好惹第631章 惨绝人寰第936章 宅心仁厚第635章 就用大炮教训明人第928章 这小子够黑啊第892章 把他踢出去第722章 八大皇商第805章 只此一次,下不为例第31章 天大的好机会第734章 皇太极死,孙传庭疯第649章 吞并第253章 攻占第500章 对于野蛮,只有更野蛮。第285章 木制引信炸弹第592章 我也是你的第191章 咱俩的信用第603章 美梦难真第668章 生生不息第2章 战略撤退第266章 金州绞肉机(1)第843章 十万广西兵第507章 联姻第577章 天助我大清第879章 大干第一案第905章 低俗第136章 大战将临第382章 好好教训他们第55章 为将者,当不和第703章 收复故土第562章 恶贼李永芳第288章 东江人不骗东江人第990章 乖老婆第363章 送礼是门大学问第303章 安全第一第802章 暂时先做着这皇帝罢第208章 赚钱了第830章 读书人的不满第85章 收获满满第830章 读书人的不满第184章 用间和反间第139章 惊天动地的跋扈第173章 必须干了这个王八蛋第976章 我就说丁老板是好人第113章 以后,必将是大炮和火器的天下第997章 再次晋升第873章 远远不如皇上第152章 再与丁毅一决死战第364章 干件大事第587章 是在下一盘大棋啊第13章 奋战第237章 还有王法吗?第214章 长生天不长生第656章 跋扈第64章 军威震荡第313章 清除豪强第153章 打特娘的第815章 聪明着呢第264章 守住咱们的家第793章 膛线和米涅弹第733章 只手遮天第18章 没有人比我更强烈第423章 还是我大金厉害?第234章 最伟岸的身影第610章 嫂嫂你有事就直说吧第785章 不愿回去第97章 学堂和药局第569章 钢铁产量冠绝全明第959章 讲不讲规矩?第333章 决战樱花之国(7)第61章 攻伐明国第1004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563章 恶有恶报第424章 有种你们出来打第671章 流水线造船第552章 换炮和最强大肚社第61章 攻伐明国第626章 难得单挑第160章 历史的偏差第581章 清兵和傻子似的第420章 这算旅顺精兵?第737章 碾压第996章 你不背谁背第591章 只有比他们更凶第165章 上当了?第437章 粗制滥造第902章 四倍利润第226章 船分二路第419章 工匠被你抢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