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工业先驱

石油分馏能得到各种油和气。

特别汽油,煤油等,按丁毅要求,储存都要千万小心,会爆炸的,所以全部藏在山的另一面,且有重兵把守。

“现在有多少汽油和煤油了?”丁毅喜滋滋的问朱向阳。

“一百多桶吧, 不是很多。”朱向阳道:“分离的有点慢,我们正准备造新的分离室,扩大产量。”

“倒也不用太快,慢慢来,这东西现在用的不多。”丁毅笑道。

他这边让工匠用木做桶,外面包裹铁皮, 一桶约200斤重,大概150升不到吧。

这玩意造成百人敌, 万人敌和爆炸弹就厉害了, 或配上抛石机,一烧起来停不下,比以前的火油强太多。

当下丁毅决定,回去的时候,带五十桶汽油回旅顺。

看过分馏室后,丁毅决定叫上米托,还带着几个波斯的工匠,一起回到台南城。

当晚丁毅先请他们好好吃了一顿,表示感谢,这让米托更觉的明国丁将军很尊重他。

丁毅又很热情的问他,还有什么需要不?要女人吗?住的习惯的吗,吃的习惯的吗?钱够用吗?

米托一一表示拒绝,他说啥也不要,只想好好帮丁将军做事。

丁毅不动声色的观察,他发现米托的眼中有时会短暂的失神, 似乎在回忆的过去的事情,他的眼中, 有不甘心,有不服气。

这是个有故事的人,丁毅再想想波斯商人阿维这么全力支持他,心中越加认定,这个米托是个有很多故事的人。

吃过饭后,丁毅带他和几名工匠一起,来到一个院子里。

院里里已经聚集了很多工匠,都是大员最出色的工匠,还有很多外国人也在,包括波耳和他的炊肉锅。

“丁将军,丁将军。”场中工匠们纷纷打着招呼。

波耳正盯着院子中间的石台看,上面放着他的炊肉锅,并且有人在烧煤加热中。

“波耳。”赵大山大声叫道。

波耳赶紧跑过来,他在这住了一段时间,

开始不适应,慢慢发现很不错,这边的人很尊重他,还支持他搞研究, 又包吃包住,波耳已经慢慢喜欢上这里了, 关键这里据说天气很好, 冬天不是太冷。

“赵将军。”波耳一脸疑惑:“今天怎么这么多人?”

“这是我们主公,拥有百万臣民,控弦之士十万的丁大人。”赵大山道。

随着翻译的话,波耳脸色露出震惊之色,必敬在欧洲,此时一个国王也未必有一百万臣民加十万兵马。

“拜见丁大人。”波耳也没跪,学着明人抱了抱拳。

“这个锅是你发明的?”丁毅笑道。

“当然。”波耳无比骄傲。

“你叫他炊锅?”

“有什么问题?”波耳奇怪道,我这是用来烧菜的,不叫炊锅叫什么?

“在我家乡,这个叫压力锅,或者高压锅。”丁毅不动声色的道。

“什么?”波耳先是一愣,接着大怒:“不可能,这是我发明的,全世界没有第二个台?”

丁毅继续道:“那你知道你这锅子有什么特点吗?”

波耳马上道:“加热很快,煮肉很快。”

丁毅摇头,笑道:“准确来说,压力锅通过液体在较高气压下沸点会提升这一物理现象,对水施加压力,使水可以达到较高温度而不沸腾,从而加快炖煮食物的效率,用它可以将被蒸煮的食物加热到100℃以上,在高海拔地区,利用压力锅可避免水沸点降低而不易煮熟食物的问题。”

“如果你是物学家就会明白,我们正常烧水,烧开后沸腾时,正好一百度,并且温度不可能再升高。”

“而压力锅可以加热到一百度以上,且不会让水沸腾。”

“他的优点在于省时及节能,缺点在于不正确操作或有瑕疵时,有可能会爆炸造成伤害。”

“哦,该死的上帝。”波耳满脸震惊。

他当然不是物理学家,但在意大利时,他遇到过一个物理学家杜比克。

当时杜比克就很奇怪,因为煮肉很烂,证明水温极高,而水温这么高,居然没有沸腾。

现在想想,结合丁毅所说的话,波耳马上就知道,眼前的明人丁毅,是个行家。

“丁大人你居然懂这个?”波耳一脸不可思议,然后脸上露出怀疑之色:“不可能啊,不可能啊,我以为是我第一个造出来的?”

“是你第一个造出来的,你不用怀疑。”丁毅笑道:“我们家乡只是有人提出概念,并没有亲手造出来。”

“就是嘛。”波耳转而又开心起来。

众人正在说话时,扑扑扑,压力锅开始发现声响,金属锅盖也震动起来。

四周的工匠们纷纷后退,一脸震惊之色。

米托也奇怪的看过去。

“别慌,是热气要冒出来,一会打开时,千万要小心。”波耳道。

“那叫蒸汽。”丁毅笑道:“蒸汽有很强大的动力,如果能运用起来,会有不可思议的力量。”

历史上第一台蒸汽机,正是在高压锅的原理上发明出来,所以丁毅今天召集了大员所有最出色的工匠,包括所谓的各类科学家。

当然,过去一年多大员收到的科学家,次品太多,目前看来,只有这波耳是真正有用的。

“蒸汽?”波耳脸露恍然之色:“听起来很果然很形象。”

“蒸汽的力量很大,远远超过我们的想像。”丁毅这时问问时间,也差不多了。

“你们看着啊。”他找来一副厚厚的手套,慢慢打开炊锅两边的搭扣。

“丁大人,要放气。”波耳赶紧提醒。

但丁毅没有放,直接找开搭扣,然后火速后退。

“砰”蒸汽瞬间把锅盖打的冲天而起。

“哇”四周一片惊叫声。

谷嬞

赵大山等人则瞪圆了眼睛,一脸崇拜看着丁毅。

丁毅接着转身向四周,大声道:“蒸汽可以为我们所用,只要配上锅炉,再加上活塞运功,用木头,煤,或者天然气,石渍都可以做热源,以蒸汽刚才的膨胀推动活塞运动,可以制造无比强大的机械。”

“谁愿意往这个方向研究的,可以加入到波耳的团队。”

“只要研究出蒸汽机,每个重赏一万两黄金。”

丁毅每说一句,四周有人用各国语言说一句。

说到最后,哇,现场无数人惊叫。

连米托的脸上,也露出感兴趣的表情。

他想到丁毅把他叫过来,不由问:“丁将军,我也能参加吗?”

丁毅笑道:“你那边已经有熟练工可以接替你,你如果有兴趣,当然可以参加。”

“我很有兴趣,对这个所谓的蒸汽机。”米托道:“而且我不要黄金,就是喜欢做这些事。”

“欢迎你加入波耳的团队。”丁毅大笑。

这时就发现明朝工匠和外国工匠的区别,大明朝的工匠们基本无人站出来,虽然黄金很好,但他们完全不懂,很多人一脸茫然,都没听明白丁毅刚才说的什么。

克鲁斯送来的十个人里,正好有个物理学家叫麦克,他当场表态,他也要加入。

一个荷兰打铳工匠也表示要加入。

丁毅又等了会,最后终于有个明人工匠站了出来。

这工匠很年轻,才二十岁,正是丁毅在旅顺自己培养的。

旅顺的小学中学大学是一条龙培养,出来的学生,能骑马,能打铳,能射箭,大学分专业。

这个叫叶阿土的辽民青年在大学里学的是造炮,被分配到大员,负责维修,因为这边暂时不造炮。

他表示他也要参与,因在丁毅的学校里,也有简单物理学科,叶阿土很有兴趣。

于是,由波耳,麦克,米托,叶阿土,费蒂尔,三个欧洲人,一个波斯人,一个明人,五人组成的蒸汽机研究组正式在大员成立了。

后世称他们为工业革命的先躯和领头人。

шшш☢ t t k a n☢ ℃o

五人组成立后,丁毅立马把他们带到一个房间里。

这里有他提前画好的蒸汽机大概样子。

当然,他对里面结构一无所知,只知道大概的模样。

但他可以给这些人提供有效的信息。

用加热锅炉产成蒸气,需要各种阀门,还有气缸,通过蒸汽膨胀推动活塞运动,从而产生强大的力量。

丁毅特别指出,他可以安装在船上,会让船的速度极大提高,超过风帆动力。

五人组来自四个国家,丁毅专门配备了翻译,好在大员这边就是翻译多,更别说这边的学校还在外语。

丁毅知道,来自四个不同国家的人在一起做事,肯定很难,或许很多年都不会有结果,但他至少已经领先了世界其他人一步。

最后他很认真的道:“相信我,蒸汽机的发明,将改变整个人类世界。”

“如果你们有幸参与其中,并能创造历史,我敢肯定,那怕几千年之后,你们的名字,都将永远被世人所怀念。”

------

崇祯十年(1637)九月二十七日,丁毅还在大员的时候,李自成、王卫国、过天星等围攻汉中府城(今南郑县)。

明廷急令洪承畴来救,李等人立刻撤围向西南走。二十八日,闯王等攻克宁羌州(今陕西宁强县)。十月初二日,自成与过天星、混天王等九部分三路,分别由七盘关、阳平关、梨树口入川。初四日,自成等入关。初八日,破昭化。十二日,攻剑州。十四日,自成等又三分其军,分别往攻绵州(今绵阳)、盐亭、江油。十六日,自成等兵围成都,七日不下乃去,连下川中三十余州县,四川糜烂,崇祯焦头烂额。

而丁毅这次到大员没呆太久,大概呆了一个月不到就走了。

这一月里他基本巡视到大员所有被他占领的地方,然后查漏补弱,看看有什么做的不好的指出来。

最后鉴于大员水师暂时没什么仗打,丁毅示意许尔显和皮鲁特,可以组织部份水师运送白糖往吕宋那边,包括后世马来西亚等地跑商,赚钱的同时,打探消息。

因为这时的马来西亚分裂成很多国家,丁毅不能让自己对周边的势力一无所知。

他九月份到大员,十一月底带了石油回到旅顺,中间还去了趟松江,见了徐夫人。

必竟徐家现在是他们主要的盟友,也不能长期不理徐夫人。

回到旅顺后,丁毅基本就是旅顺和皮岛两地跑,偶尔会去登州一趟。

他的几个基地到处都在发展,旅顺这边种了更多的红薯土豆,还有玉米,大豆。

济州岛那边也是,种了大量红薯和土豆。

崇祯十年天气很不好,多地失收欠收,农民们生活的更加艰难,跟着造反的越来越多。

丁毅好在有朝鲜支持一部份,自己存粮也够,加上大量播种的红薯土豆,还有他几乎胜过全大明的专业种田,使的他的地盘几乎没受到多大影响。

不但如此,在崇祯十年秋收后,丁毅还派人到济南卖了一批粮,大赚一笔。

因为济南的粮价,当时涨到了一石二两五钱。

此后丁毅继续低头发展,专注练兵,囤田,打造兵甲。

很快进入崇祯十一年。

这一年丁毅这边都没什么动静,但大明官军和农民军打的火热朝天。

崇祯也一直很有耐心, 居然没有调动丁毅兵马。

因为去年四月,明朝兵部尚书、内阁大学士杨嗣昌策划了“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围剿战略。

他建议增兵12万,其中步兵74000人,马兵36000人,并增加饷银280万两,采取均输、溢地、寄监学生事例、驿递四个途径。于是崇祯帝在他的建议下先后向民众加派剿饷和练饷,他也想证明给丁毅等地方军头看看,朕不用你们的兵马,也可以自己练出精兵。

这次加派,自然又搞百姓苦不堪言。

杨嗣昌所提的三点纲领,都是为了实现他“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围剿计划来服务的。这一计划的执行依靠的是五省总督洪承畴和五省总理王家桢的配合,洪承畴已在围剿农民军的过程中颇建功勋,但王家桢被杨嗣昌认为是个庸才,不堪此任,于是杨嗣昌经密友礼部侍郎姚明恭的介绍,向崇祯帝推荐了两广总督熊文灿接替五省总理。

事实证明这个推荐是个绝对的错误,因为熊文灿出了名的喜欢招安,郑芝龙就是在他手上被招安的,郑芝龙的成功,这让熊文灿很喜欢这招。

第68章 人,还是要当官的第915章 开价贵第953章 你们不冤第61章 攻伐明国第895章 啤酒生意第889章 如此的太祖?第231章 负心多是读书人第774章 都有妙用第488章 普特斯曼的交易第304章 速破登州第682章 颤抖和匍匐第644章 真是黑心第702章 不可抵挡第496章 收放自如第704章 明军胆小第714章 移镇大同第497章 原居民第677章 留芳世,传诵年第769章 皇帝不好当第715章 他们的好日子到头了第293章 没多少豪强还活着了第258章 惨烈的大凌河第131章 无价之宝第472章 另开财源第577章 天助我大清第680章 义愤填膺第898章 假仁假义大干太祖第940章 命是自己的第772章 稳步替换第39章 铜墙铁壁(6)第765章 定陕西第910章 屋漏偏遇下雨天第580章 最喜欢这么干第368章 海沧船第940章 命是自己的第782章 不缺钱,很缺粮第324章 各取所需第129章 人才济济大明帝国第832章 格杀当场第904章 都是自私的第840章 纵掠三天第224章 大汗圣明第259章 点火和弹簧第185章 赚笔大的第727章 正义也许会迟倒,但决不会缺席第968章 卖地啊第73章 针锋相对第552章 换炮和最强大肚社第655章 愿为丁大人效死第75章 代都司第724章 镇北伯第611章 大发战争财第28章 鲁密铳第334章 决战樱花之国(8)第850章 太上,下知有之第365章 鸡蛋案第298章 丁毅是俺亲兄弟啊第551章 巨额赏金第68章 人,还是要当官的第222章 兀突三错第923章 尘封的秘密第926章 合作第271章 金州绞肉机(6)第900章 开始营业第488章 普特斯曼的交易第398章 搞定战马第668章 生生不息第81章 钱不够第1002章 找准靠山第677章 留芳世,传诵年第1014章 出国了第512章 猛将鳌拜第869章 一定得好好干下去第556章 石油专家米托第882章 你想造反是不是第406章 上次也是白天呐第294章 姓丁的看上咱们的马了第334章 决战樱花之国(8)第25章 战前准备第414章 你会后悔的第94章 粮战(上)第651章 与民争利第332章 决战樱花之国(6)第692章 还没打就跑第189章 将来,他会是我们的大敌第223章 都不要脸第384章 明军铳兵真烂第407章 全要了第425章 大金之耻辱第299章 蚁附登州第653章 商税之威第927章 撸羊毛第530章 超高的产量第470章 避免崩溃第787章 离谱的采购价第957章 丁毅相亲第570章 亚洲无敌战舰第978章 不要侮辱我人格第659章 善待工匠第593章 世子失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