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失地之罪

恋上你看书网,明末之席卷天下

这些年清兵和丁毅打仗输出阴影。

看到明军来了,多尔衮也心生恐惧之意。

因为就算他知道明军只来五百,也未必想再打下去。

明军又来新生力量,反抗只会越来越强。

打的越久,对他们越不利,不如直接撤退保存实力。

多尔衮是痛快的跑了,可留下几十万明人百姓和两千多大车,在丁毅的兵马到了,俱被丁毅所截。

此次入关,清兵先是败给丁毅,接着在济南大胜,但最后忙了大半年的结果,有九成被丁毅拦截下来。

丁毅自然不客气,立马安排兵马,将这三十多万人畜和近百万两白银两千多车财物全送到登州,而大量的人口,一部被送往大员,一部被送往济州。

这次入关,几乎是次惨败的入关,也是清兵几次入关以来,损失最大的一次。

多尔衮从滨州进入天津庆云县,大概知道这样回去不好,而且估计明军丁毅部不可能再追上来,以丁毅的德性,肯定要护住那些人口和财富。

所以他又大胆的沿路抢掠,从庆云到沧州,再到河间州,再到保定。

清兵又绕了一个大圈子,把这些地方再抢了一遍,在丁毅身上受的气,全发作在其他明军各部身上。

这次入关比原历史上更长。

大概又到了四月初才最后离开。

离开时,又抢了三万多人畜,四百多车财物,好歹也算没有空手而回。

二月一日天黑时,丁毅带着近万骑兵才来到清水泊。

现场之惨烈让他动容。

王卫忠和徐敷奏俱受重伤,差点都死在现场。

徐敷奏的三千兵马几乎打光了,一下子变成光杆司令。

现场很多人叫着要追清兵。

但丁毅马上摇头否定。

他们本身有一大半是步兵,好不容易骑着马赶到现场已经不容易,再去追清兵,万一被伏击了可不妙。

而且他的目的已经达到,此战用惨烈的牺牲,加上和清兵巨鹿附近一役,他前后截留了几十万人畜和上百万财富。

仅各种大车就二千多辆。

大明朝几府几十州县的财富,都到了丁毅手上。

当务之急,是处置战利器,安抚伤员。

没多久,有千总张其栋单独求见丁毅,说出孔有德所说的话。

丁毅微微一喜,孔有德这是终于决定下注了。

有了孔有德这张牌,将来有机会一战灭了满清。

那现在再追清兵,完全没有必要。

袁有才这时又道:“咱们收集鲁必铳,最少有一半被清兵带走了,6磅野战炮,也被带走两门。”

丁毅不动声色:“无妨,我们还有燧发枪,而且,有时候汉军强了,未必是坏事。”

众人深以为然,大伙以为丁大人的意思是:汉军强了,满清就要忌惮。

这次清兵入关,从山东北返至天津卫,渡运河东归。到四月初九,清军从青山口出关,退回辽东。

是役,清军入关达七个月,深入二千里,攻占一府、三州、五十五县,二关;杀明总督二、守备以上将吏百余人;俘获人畜四十六万余、黄金加白银百余万两。

大明王朝又一次损失惨重。

但大部份人口和财富最后都到了丁毅手上,清兵其实也是损失惨重,等于忙了大半年,替丁毅白干了。

丁毅事后统计,总共得到人畜四十一万,黄金两万多两,白银一百二十万两,其他各种物资两千多车。

此战之后,大明朝的威严再次荡然无存,崇祯的脸都被满清打肿了。

他当然急于板回点颜面,同时秋后算帐。

明廷于卢象升战死后八天,让孙传庭为兵部侍朗接替卢象升督援军,同时征召洪承畴入卫京师。

但卢象升的兵马死的死逃的逃,孙传庭号称总督实际上手上没多少兵马。

一月十二日,崇祯又令孙传庭为保定总督,负责保安,山东,河南军务,当时清兵已经攻下济南,并在山东境内到处抢掠。

明军各部按兵不动,只有王卫忠和徐敷奏的兵马和清兵血战了一场。

到清兵四月初出关,明军只有孙传庭坚持不轻出、严守备、伺机攻的既定御敌方略,在东安,武清等地阻击清兵,取得一些小胜。

这还是因为当时多尔衮急着逃离山东,不愿与他缠纠的原因。

三月,翰林院修撰吴伟业奏陈时政:今日阽危至极,皇上当下哀痛之诏,悯人罪己,思咎惧灾,吊死恤忠,赏功禁暴,使父老子弟,悲愤同仇,人心勃然,战气自倍。临清,只系一州,贾人千金购士,辄用破贼。今以京师之大,公候贵戚之盛,皇上召之便殿,忠义激励,共捐家财以募死士,更出空头告身数百道,悬犒有功,使入敌营,烧其辎重,毒其水草。臣以为敌气已惰,陛下威灵四畅,敌必逃遁。但敌去之后,方劳圣虑。今日之计,急遣知兵大臣选九边锐卒,再益以川浙兵各数千人,预防今秋。然后大更法制、选将备边,严肃武试、积粟足食。

这段话的前面很有意思,吴伟业是说临清在这次的清兵入境中守的很好。

临清是山东总兵刘泽清的地盘和驻地。

清兵入关时,崇祯派人再次传令让刘泽清入卫京师,然后在清兵兵锋进山东时,让他援兵济南,结果刘泽清说自己从马上摔下来,身体不好,不能走。

后来清兵围攻临清,临清的商人们纷纷出钱,共捐助了五千多两黄金,折白银四万多两给守军。

刘泽清的兵马士气大振,守的挺好,没被攻破。

吴伟业就说了,一个小小的临清都能这么干,咱们京师这么多勋贵,这么多有钱人,大伙你捐一点,我捐一点,那怕千万两军费都能捐出来。

历史证明吴伟业这话真没说错,后来李自成打到京师,无人肯出钱,李自成进来之后,随便弄弄就是七千多万。

谷祠

但吴伟业这话简直就是捅马蜂窝了,立刻遭满朝文武口诛笔伐。

说啥呢说啥呢,谁有钱啊?商人们下作无耻,都是奸商当然有钱,咱们都是大明勋贵,有啥钱啊,你吴伟业是不是很有钱?你的钱那来的?

原历史上就因为这次奏陈时政,他被当成过街老鼠,群臣怒骂,没多久发配到南京国子监去了,第二年他就索性辞官,李自成占京师后,他又出来到南明干了两个月,然后一看南明的马士英和阮大铖也不是东西,干了两个月又辞职了。

清兵入关后,大概感觉他倒是个忠臣,而且又是个名士,所以拼命让他出来干,又有他母亲督促,他晚节不保,又投了清朝。但吴伟业内心对自己的屈节仕清极为歉疚,痛悔无绪,常借诗词.以写哀。顺治十三年底,以丁忧南还,从此不复出仕。

总体来说,吴伟业还算马马虎虎。

这次吴伟业更惨,刚说让勋贵们捐钱,立马被骂的狗血淋头。

崇祯皇帝的国丈,嘉定伯周奎几乎是跳出来指着吴伟业破口大骂。

骂着骂着还不解气,冲上去一把抓住吴伟业的头发,往地上一甩。

吴伟业顿时扑通一声,摔倒在地。

很多文武大臣称势冲上去,你一脚我一脚,可谓斯文全无。

崇祯七窍生烟,又羞又怒,好不容易喝住群臣,又在群臣进言下,下旨让吴伟业回家反省。

得了,这次吴伟业连到南京的机会都没有,直接回家。

吴伟业也不客气,起来后抹了抹脸上的血,他原本就不想干了,当天就辞官回家。

他在家里也没啥事啊,于是考虑要不要回老家。

他是江苏太仓人,所以想了想后,打算回老家隐居不出,专心写诗词。

这天他没事去街上买酒,正好遇到酒楼有人说故事。

说书人绘声绘色,说这次入关,东江镇丁毅部又是大败清兵,杀死无数,还阵斩建奴贝勒岳托。

吴伟业听的很奇怪,因为这些军情,大明朝廷上从来听不到。

然后他发现,京城很多地方都有说书人在说这些事,但很多人说了不到两三天就会被锦衣卫赶走,喝令不许胡说。

这还是骆养性给丁毅面子,不然全部要把这些人抓起来再说。

吴伟业听了几天后,京城再也没人说这些事,他想了想后,更收拾一番,往山东去了。

----

四月初清兵出关,孙传庭上疏指责关宁总监高起潜麾下的祖宽要对济南失守负责,得罪了高起潜。

因为朝廷当时让祖宽去援,但祖宽的兵马走了一半就不走了,停在原地,一直到济南失守也没去。

清兵出关后,孙传庭多次请求面见崇祯帝,但不仅高起潜与他不和,兵部尚书杨嗣昌也怕孙传庭“夺席”,遂屡屡阻挠,孙传庭便在通州待命。

四月二十三日,孙传庭得感冒竟致耳聋,于是上疏请辞保定总督,并举荐杨文岳替代。

崇祯帝不见他就算了,还认为孙传庭使性子,我不见你,你就推诿责任是吧,下旨要求他继续负责练兵,并命兵部派人核实。

兵部过来核实属实后,回报崇祯,崇祯这才将他革职,可这二货皇帝居然半信半疑,又派御史杨一俊再去核实。

你说这崇祯奇不奇葩,兵部杨嗣昌说卢象升是战败逃走,他信了,也不派御史去查,说孙传庭耳聋了,他不信,还要去查,他就这么对大明最后的两个能臣和忠臣。

孙传庭收到旨意,逐移驻易州,等待再次查勘,此时又有保定府学教谕尹三聘告发孙传庭,称孙传庭乱抓百姓。

杨一俊再次核实孙传庭病情属实,并将尹三聘的告状称为“泄愤”而不受理。崇祯帝在杨嗣昌、高起潜等的影响下,已失去理智,得到杨一俊的回报后坚称孙传庭称病“显属欺罔”,并认为杨一俊在包庇他,遂将孙传庭和杨一俊两人一并革职,派锦衣卫将孙传庭逮捕入狱,时为崇祯十二年七月二十三日。

此至,清兵入关没多久,大明最后一个名臣孙传庭被崇祯关了起来,并且一关就是三年。

因为此次入关大明朝损失惨重,济南重城被破,藩王被杀,数万明军阵亡,崇祯在战后立马开始清算。

崇祯十二年四月,他以失地之罪,一次斩杀了蓟镇总监邓希诏、分监孙茂霖,顺天巡抚陈祖苞、保定巡抚张其平、山东巡抚颜继祖,蓟镇总兵吴国俊、陈国威,援剿总兵祖宽、李重镇等三十六名重要官员。

特别此次斩杀祖宽,进一步让祖大寿对崇祯感觉到了失望。

这时就看出客军总兵的不好和主军总兵的好处。

前面说过,大明有主军总兵和客军总兵之分。

像山东总兵刘泽清和祖大寿等,驻守临清,锦州等地,有地盘有驻地,能囤田收钱,可以养大量的私兵家丁,地位稳固。

祖宽是援剿总兵,临时组建,专门去各地打农民军,没地盘没囤田,粮饷全靠朝廷供给,和流寇差不多。

崇祯为捕杀祖宽, 下旨召到他济南,以救死抚伤,重建济南为理由。

祖宽一听这是好事啊,兴冲冲的带了几十个家丁就赶去了。

他的大量兵马都被安置在济南城外。

他前脚离开大营,后脚朝廷就有圣旨到了他的大营,把他的兵马全部调归其他总兵所有。

因为是客军,大伙跟谁都一样,自然没话说。

当时同样的命令也到了临清刘泽清手上,刘泽清多狡滑啊,还是说自己腿伤没好,派了个参将过去,自己继续守着临清。

他任山东总兵多年,驻守临清,挟空四周各县,商人们进出各县城,都要向他交钱,有钱有地盘,养了大量家丁,只要他不走,朝廷是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

于是等祖宽一到济南,就被抓起来了,然后就被崇祯砍了头。

祖宽虽然在此战中出工不出力,但曾经也是立下好多战功,崇祯说杀就杀了,实在让辽东诸将们寒心。

但相比这些人,有部明军却在这次清兵入关中表现不俗,无论是丁毅的兵马还是王卫忠徐敷奏,都是立下大功,阵斩清兵数千,可谓大明有史以来的大胜之一。

其中仅女真首级就达一千多,更有贝勒岳托在内。

但因岳托有天花,朝廷拒不承认他的首级。

可是,对朝廷来说,这次立下大功的,都是原东江镇一系,就连徐敷奏也是东江镇出身。

如何封赏实在是让崇祯头痛。

第215章 割麦子第839章 京都之战第481章 我愿捐一百万石第952章 吃苍蝇第944章 嘴挺凶第392章 江华岛之盟第121章 想让狗吃话,要给骨头吃第82章 洗脑第126章 二种方法第228章 一万年第405章 规矩多第80章 初俱雏形第241章 堆积如山的物资第88章 回收饷银第219章 鬼知道这坑有多长第959章 讲不讲规矩?第395章 我信你个鬼的第703章 收复故土第317章 三十万人口第910章 屋漏偏遇下雨天第330章 决战樱花之国(4)第761章 就地征兵第665章 欺负人第367章 划时代的产品第738章 没法打,快走。第771章 不讲理的办法第554章 咱们明朝,礼仪之邦第182章 吃相太难看第540章 落水第585章 困兽第523章 建奴也挖坑第175章 混乱第618章 请调皮岛兵马来援第733章 只手遮天第428章 知府寇化第269章 金州绞肉机(4)第287章 老徐也有演技第340章 决战樱花之国(14)第968章 卖地啊第220章 震惊和害怕第656章 跋扈第368章 海沧船第812章 为何要反对?第770章 临时班子第247章 以彼之道,还之彼身第770章 临时班子第350章 凋的樱花第527章 真正的领主是丁毅第540章 落水第623章 自己人也抢第933章 新事业第602章 离心离德第200章 刘邦与项羽第231章 负心多是读书人第898章 假仁假义大干太祖第153章 打特娘的第257章 来的及时第421章 各自安好第682章 颤抖和匍匐第91章 登州办事处第644章 真是黑心第980章 天王老子也帮不了你第201章 我真不是海王第353章 暴富第947章 快递业务第822章 都是聪明人第728章 崇祯的痛点第824章 非要晚上教?第697章 天不助我大清第805章 只此一次,下不为例第824章 非要晚上教?第857章 考核第529章 道德败坏第951章 辽东F4第339章 决战樱花之国(13)第837章 因粮与敌第528章 功高盖主第476章 收税小能手第100章 大盾第205章 郑大哥是可以讲道理的第8章 打仗其实很简单第207章 信号弹第873章 远远不如皇上第855章 九部联盟第824章 非要晚上教?第374章 6磅野战炮第324章 说的好听第264章 守住咱们的家第637章 对捅第982章 皇帝会同意的第969章 给处分?第867章 欧洲的新商路第155章 血战南关口(中)第262章 吴桥兵变第340章 决战樱花之国(14)第598章 一百零二这么贵?第750章 炮齐发第849章 雷酸贡和纺织机第655章 愿为丁大人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