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大哥,你往榆林跑呀

为了好好教训崇祯,同时狠狠大抢一笔,此次入关的兵马,为历史之最。

十月初,皇太极召集蒙古八旗聚集,同时征发汉军八旗。

由于宁远和锦州已经归于满清,皇太极下令汉军聚集锦州,蒙古军集合于宁远。

到十一月时,三万蒙古八旗,四万汉军八旗,火器营汉军一万,加三万满清人,全军十一万,再次入关。

皇太极这次集合这么多兵马也有一个打算,若再遇到丁毅,必与他决死一战,决不再退缩。

因为他有了个想法,国内粮食这么缺,他们现在兵马这么多,不如与丁毅决一死战,消耗点蒙古人和汉军,缓解下粮食压力。

不得不说,皇太极很有想法,且做了两手准备。

遇不到丁毅的兵马最好,能多抢一点,万一要是遇到了,就往死里打。

历史上这次指挥是阿巴泰和图尔格,兵分两路,左路军从界岭口(河北秦皇岛市抚宁县)毁边墙而入,右路军从雁门关黄崖口攻破长城入关。

但现在情况全改变了,皇太极出兵仔细研究过。

界岭口抚宁县,在蓟镇防区,现在驻守蓟镇的,正是丁毅部下大将徐敷奏。

徐敷奏参与了松锦之战,也是唯一给清兵重创的明军,这次肯定不能从那走。

而且历史上清兵是往山东打,甚至最远都打到后世江苏连云港了,但现在皇太极知道,山东济南和临清有丁毅的兵马,去不得。

于是他改变路线,

还是想尽量先抢点东西再说。

全军从雁门关黄崖口攻破长城入关,进来之后再兵分两路,左路由阿济格率领,让他们分出一部去假装打蓟镇,吸引徐敷奏,主力往下继续横扫京城附近,皇太极给他们目标,最远到山东德州,不要深入,以防丁毅兵马回击。

右路军由图尔格率领,分出一部往西假装攻打大同,吸引丁毅的注意,主力一直往下,从顺德,大名这条他们曾经走过的老路往下,然后进山东兖州,从山东再进徐州邳州到后世江苏地盘上去抢一笔。

这次路线因为要防丁毅,所以规划比原历史短了点,没有打到连云港。

皇太极给的任务是速战速走,抢到就走,尽量不要打坚城,一天打不下立马转移,他们全是骑兵,就算丁毅的兵从后面追来,也只会和上次入关一样,很难追上他们。

十一月,清兵再次入关,震动京师,崇祯赶紧下令天下兵马入卫京师。

但和历史上一样,四周无人响应,大伙都紧闭城门,只想守好自己的地盘,明军号称调集四十万大军,却无一支兵马出战。

这也让丁毅的部下们,彻底看到明朝的无能和明军的腐烂。

十二月,徐敷奏接到命令入卫京师,他带兵驻守蓟州,然后按兵不动,每天对着城外放炮,天天上报斩杀清兵多少。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明军在和清兵连场大战。

其实清兵出关的路线就在蓟镇边上,徐敷奏愿意的话,随时可以堵住清兵。

但丁毅没有命令过来,而且就凭他的兵马堵清兵,没有其他明军来帮忙,肯定要死伤惨重,他当然不动。

十二月七日,临清王卫忠接到入关命令,他带兵移驻德州,然后同样按兵不同。

他这往德州一移,等于又给清兵腾挪了空间,清兵原本不愿从临清走,不想碰丁毅的兵马。

因为王卫忠移驻德州,清兵浩浩荡荡直接从临清城外通过,但也没有攻打临清城。

因为上次他们打过,同样没打下来,这次换了丁毅的人,他们自然更不愿意打。

十二月八日,驻守天津的沈世魁也带兵往北,移驻通州。

他算是明军各部中跑到距离京师最近的一部,把崇祯给激动的,还是有忠臣的啊。

但没多久,接连赶来无数总兵,刘泽清,唐通,周遇吉,黄得功,全部聚集在通州,数万兵马挤在里面,无人敢出兵,而原历史上,这边也是如此,明军数万人马聚集通州,连一箭都没有射出去,一骑没有派出去,可见这时明朝已经畏惧满清到了什么地步。

大伙就眼睁睁看着清兵在境内肆虐。

清兵入关的时候,丁毅在干啥呢?

丁毅在逮借口搞榆林姜氏兄弟和左光先。

图尔格的右路军从黄崖口入关后,昌平总兵唐通的兵马云集在昌平一动不动,等清兵走后,又跑到通州,还是一动不动。

图尔格先带兵横扫密云县四周,抓到的人畜直接先送出关,然后再破怀柔。

唐通这伙很怕死,把昌平镇所有兵马聚集在昌平保护自己,且城门紧闭一个难民也不放。

清兵到处横扫,其他地方几乎无人防守,先破密云,再破怀柔,三破顺义,如无人之境。

图尔格打破顺义之后,绕过京师不攻,沿途狂抢,然后往南,进入良山,房山,再涿州,图尔格打涿州半天未下,立马兵分两路,其中一路为汉军两千,蒙军一千,由弟弟伊尔登率领经过易州,打紫荆关(保定总兵驻地)末下,立刻往大同境内的广昌县而去。

伊尔登所率三千全是精锐骑兵,其中有松锦战役投降的两千辽东铁骑,一千蒙古骑兵。

他们的目的就是在骚扰大同,牵制丁毅的兵力。

进入大同之后,他们马不停蹄,一路往西,不打一城,不攻一堡,专门到门跑,摧毁粮田,火烧民屋,想把丁毅的兵马钉在大同。

十二月八日丁毅接到入卫京师的命令,但很快又接到伊尔登进入大同的消息。

当时京师的传令人还在,丁毅无奈道:“满清建奴已经杀入我大同,本镇职责所在,必要先灭了这部人马才是。”

京使无言以对。

因为一路上他经过各地,召集各路总兵入关,大伙的答复千篇一律,先要保护好当地百姓,有守土之职。

因为每次入关后,崇祯都要砍一批文臣武将,常用的理由就是败兵、失土之责。

要么吃败仗,要么丢城镇,反正只要犯了这两事,就算不死在满清手上,也要死在崇祯手上。

打发掉京使后,丁毅就开始调兵遣将。

伊尔登进入山西后,一路往西,从广昌到灵丘,然后浑源,应州,马邑、朔州,简直就和进来旅游似的。

丁毅的哨骑完全追不上他们的步伐,跟在他们屁鼓后面追都来不及。

丁毅一看就知道皇太极打大同是假,想拖住他的兵马是真。

这正合了丁毅的心愿,顺带给了他机会。

他让周光宝带三千骑兵,严雄带三千步骑(步兵骑马),六千兵马在后面跟着追。

一路把伊尔登往榆林赶。

这下两人是王八对绿豆对上眼了,伊尔登的目的就是牵着丁毅的兵马走,丁毅的目的就是把他赶向榆林。

两支兵马一前一后,在山西境内到处跑。

但这伊尔登不上路子,开始尽在大同,太原、汾州几个府跑来跑去,后面周光宝和严雄追的急死,就差派个哨骑告诉他:大哥,你给我往陕西榆林跑呀,离我们很近啊。

双方追跑了两个月,还在山西境内。

伊尔登闲时就对着众将大笑,说丁毅也不过如此,还说他最善用兵,老子带着三千骑兵,在他地盘到处纵横。

更提到当年岳托三千精骑在朝鲜被丁毅包饺子,惨败而回,言外之意,他伊尔登牛逼的不行。

现在岳托死了,他怎么说都行,众将只能附合。

周光宝在和伊尔登玩追逐游戏时,另两路清兵主力已杀入明国腹地。

明朝当时关内外并建昌平、保定两总督,又有永平、顺天、保定、密云、天津五巡抚。山海、蓟镇、中协、西协、昌平、通州、天津、保定八总兵,守军可谓星罗棋布,无地不防,但多无战心,且事权反不一。

警报一到,崇祯急征诸镇入援,各镇却都按兵不动,清兵如无之境,分道南向,河间以南多失守。

所谓屋漏偏运连雨天,崇祯已经被满清扰的心力憔悴,突然又传来农民军声势大振。

崇祯十五年(1642)闰十一月十四日李自成率诸将,连营五百里,进攻汝宁,总兵虎大威中弹而死,城被攻破。前总督侍郎杨文岳、兵备佥事王世琮、知府付汝为等俱死。时河南郡邑残破,朝廷不再设官,百姓多结寨自保。各寨或降义军,成受朝命,又互相吞并。

这什么意思?河南已经彻底乱了,朝廷都不再设官,因为去一个死一个,没人愿意去,现在也没人去的了。

明廷已经彻底失去对河南的控制,当地老百姓只能结寨自堡。

这些寨,有的还能听命朝廷,有的就投降农民军,还有相互攻伐,吞占。

总之这时的河南已经大乱,在部份地区属于无政府状态。

但这还没完。

崇祯十五年(1642)十二月初四日,李自成攻陷襄阳。

原本左良玉在朱仙镇战败后,就退驻襄阳,李自成这时乘胜攻井左良玉至白马渡,左良玉一看大事不妙,赶紧移营于南岸,守浅洲。

但李自成四十万兵马不给他缓气的机会,立马组织渡河,左良玉这混蛋一看,不行啊,赶紧跑,稍微打了下,果然不敌,然后拔营而逃,往武昌去。

李自成渡过白马渡,遂长驱进至襄阳,这时襄阳官吏都已逃走,李自成轻松占据襄阳。

元朝时,襄阳可是抵挡元军六年的,要再往前点算,可以算守了三十八年,如此重镇,在左良玉手上坚持了四天就失陷。

李自成一进襄阳,手下谋士宋献策和牛金星、顾君恩、杨永裕等,还有武将王卫国、刘宗敏、李岩等纷纷过来劝他。

宋献策先说,我观河南到处残破,朝廷无官,百姓结寨,是无主之地,咱们打了这么多年,该占领一块地盘,依为根基,凝聚人心。

牛金星更直接一点,闯王竖旗吧,不竖旗,如何聚人心?大伙兄弟跟着你干,不就是想做开国功臣吗?

武将也纷纷相劝,更加来劲。

李自成终于在这时有了占地为王,进而攻取天下的心思。

之前他造反是为了争口气,为了弄口吃的,为了活命,谁知道现在这事业越干越大,越干越大,连李自成自己也没想到会变成今天这样。

当然了,他更没想到明朝会腐败成这个样子。

即然如此,明失其鹿,当由我逐之。

李自成很快决定,把襄阳改为襄京,举起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旗,自任大元帅,并于河南、湖广占领区设置地方政权,将之前所占领的各州县都改名、设置官吏进行管辖。

李自成还命人修理襄王王宫,并且设立官职,自称“倡义大元帅”,为一品,并依次设立权将军、制将军、果毅、威武等将军名号,一共九等。地方则设立防御使、府尹、州牧、县尹,中央则设立六政府(相当于明清的六部)侍郎、郎中、从事等诸百官,还宣布“三年不征,一民不杀。”以拢络民心,未来大顺政权的雏形隐然显现。

为了确定下一步的战略方针,李自成和部下进行了商讨,形成了著名的“襄阳决策。

原本历史上时,在商讨战略方针的时候,李自成的部下一共提出了三个方案供李自成选择,但这次却有了改变。

十二月下旬,李自成召集文武百官议事,商讨下步战略决策。

首先牛金星提出“先取河北, 从河北直走京师”的大胆方案,牛金星说的也有理有据,他说,当年靖难之役,朱棣就是直取京师,不再乎一城一池的得失,大军直接压到京师就可以。

此时明廷在河南已经基本失去控制,从襄阳到河南几乎全在李自成兵锋控制下,一路可到河北,然后直达京师。

按牛金星的意见,最快一个月,就能兵临京师城下。

但他的意见马上被人反驳,人家朱棣打下京师能当皇帝,因为他本身姓朱,咱们就是这么快打下京师,崇祯可以往江南退啊,万一短时间打不下,被人断了后路,包了饺子怎么办?

------题外话------

大伙不要急啊,最近进度加快,大明朝快要完蛋了。

第803章 定安南第642章 失地之罪第962章 吞自己家的钱?第75章 代都司第592章 我也是你的第662章 大事不妙第374章 当世最好的牧场第520章 重炮之威第456章 不是我们无能第356章 只能支持丁毅第267章 金州绞肉机(2)第1009章 大奸臣第888章 天生有反骨第272章 金州绞肉机(7)第4章 白甲多格第48章 年不负第202章 平户松蒲,控地里第715章 他们的好日子到头了第95章 粮战(中)第878章 暴利惊人第141章 论打仗,我丁毅从来没输过第96章 粮战(下)第540章 落水第1章 开局就是死亡难度第438章 就知道拍马屁第380章 速战速决第184章 用间和反间第288章 东江人不骗东江人第641章 他欠老子一个人情第293章 没多少豪强还活着了第982章 皇帝会同意的第861章 刁难第594章 终于赚钱了第465章 又是个祖大寿第620章 追魂夺命剑第477章 定是这无耻之徒想出来的第92章 你和她们不一样第294章 姓丁的看上咱们的马了第537章 共同的敌人第500章 对于野蛮,只有更野蛮。第7章 那股明军,我必杀之第800章 随便选第440章 必然来攻第27章 丁大人长命岁第763章 骑兵对骑兵第368章 海沧船第168章 养敌自重第668章 生生不息第121章 想让狗吃话,要给骨头吃第28章 鲁密铳第277章 死一般的寂静第854章 东南攻略第590章 不管他们有没有这么干第722章 八大皇商第704章 明军胆小第650章 多谢丁总兵发银第544章 重创第350章 凋的樱花第946章 被逼上贼船第406章 上次也是白天呐第400章 济州大后方第658章 好戏连场第998章 脸皮厚第107章 花钱如流水第630章 用丁毅的法子攻城第786章 宫内改革第649章 吞并第361章 大明朝很小的第207章 信号弹第377章 一战而下第420章 这算旅顺精兵?第203章 意外第759章 卧龙凤雏第887章 如何赚钱?第845章 过河拆桥第600章 谁是主子?第37章 铜墙铁壁(4)第595章 以牙还牙第121章 想让狗吃话,要给骨头吃第296章 祖宽要马第537章 共同的敌人第423章 还是我大金厉害?第226章 船分二路第871章 办事难第138章 蛋盾第501章 熟悉的名字第985章 赚钱小能手第457章 欲哭无泪哈齐索第171章 都是历史名人第492章 税收四成第671章 流水线造船第12章 除了血战,别无选择第800章 随便选第293章 没多少豪强还活着了第786章 宫内改革第578章 不好,真是明军第596章 增兵八千第361章 大明朝很小的第907章 要面子还是要命第881章 对权势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