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囤兵都这么精锐?

城头上好多大明文武在,太原总兵谢志良也在。

看到这幕,他也是相当无语。

不久前他带着五千多兵马来大同投丁毅时,也是被丁毅用这借口,先放刀箭,再轮流进城。

然后就被全收编了。

现在他连家丁都没有。

要知道谢志良的太原总兵,和王承胤的宣大总兵都有上万兵马,被谢志良带出来的五千兵马,和王承胤带出来的四千人,都勉强算是精锐。

这下等于丁毅又得到九千精锐。

他也是老套路,进来后,先把王承胤控制起来,再解散其家丁,重新编入各部,第二天就开始操练新兵。

受不了苦的,贬为囤兵,不听纪律的,皆斩。

七天杀了两百多人,包括几十名家丁。

其余的人在拿到饷银后,很快都老老实实。

丁毅还发现王承胤没带银子,因为上次和王承胤一起抄范家,王承胤分了几十万银,一问才知道王承胤把银子埋在地底,打算打完仗后,再回去取。

这银子,以后当然是归丁毅的了。

此时,丁毅在大同的兵马,已经达到两万五千人。

丁毅两万多人在大同按兵不动,加紧训练,囤种粮田,静观其变。

三月十八日,丁毅召集诸将开会。

同时派出四百骑兵,每人双马,分四路离开大同镇。

他们每路一百骑兵,俱带双马,主要是现在兵慌马乱,人多才安全。

“遇贼兵不可恋战,尽快脱离。”丁毅道。

众人答应,他们的战马都是当时大明境内最好的,只要想跑,除非敌人前面埋伏,阻截,不然是不可能追上他们的。

“二百骑往蓟镇,天津,召徐敷奏到沈世魁天津集合,两军合二为一,由沈世魁指挥,等李自成攻破京师后,静观其变,我会尽快带兵赶到,如果我还没到,李自成却派兵来攻,先送降表,稳住李自成。”

“若骗不住,则先退向沧州,守沧州一线。”

“诺。”

“二百骑往山东,召集山东张其栋部,王卫忠部,杨端部,方多台部,陈洪国部,朱胜部。”

“驻守德州,由王卫忠统领。”

丁毅不急着灭李自成,一是等他破京师,二是等他在京师弄到七千万银后,丁毅再下手。

此战为一举打破李自成,丁毅将调动,徐敷奏一万两千人,沈世魁八千人,山东各部两万人,加上丁毅自己的两万五千人马,共六万五千兵马。

后面,还将从旅顺调兵过来,此时,争征八方,席卷天下的任务,已经正式启动了。

但具体怎么打,

丁毅还是要等,看后面如何变化。

如果发展和原历史上一样,李自成和满清先打起来,则更好。

但丁毅估计,这次满清可能入不了关,因为自己这股势力在,吴三桂想投降可能会好好考虑下。

他给各部下的命令是,若李自成压迫,则先假降。

四百骑兵很快冲出大同,往山东和天津方向而去。

这批骑兵刚走,邓光铁就带着一百精骑从代州过来,还带来闯王的檄文和手令,求见丁毅。

丁毅很快打开城门,亲自带着大量的军将在城门下迎接。

“拜见闯王特使,拜见邓大将军。”丁毅满脸陪笑,小心翼翼,当头就拜。

丁毅诸将都纷纷磕头,拜倒。

邓光铁骑在马背,高高在上的看着丁毅老老实实的跪在地上,心中更是豪气万千,忍不住哈哈大笑:“丁总兵快请起,当年一别,十余年未见啦。”

他跳下马来,装模作样扶起丁毅,表情相当得意。

当年他和王卫国战败,被丁毅俘虏,曾经也和王卫国一样,跪在丁毅面前,瑟瑟发抖。

如今,时过境迁,现在的丁毅,却要跪在他的面前,恭恭敬敬。

人生最得意的事,莫过于此。

王大哥说的没错,闯王大势已成,谁也挡不住的。

邓光铁带来闯王手令,要丁毅立刻出兵,劝降王承胤,若不降,则攻之。

不料丁毅道,我早就收降了王承胤,等义军一到就举大旗响迎。

邓光铁大喜,当下故意升帐,要号令各军,丁毅欣然同意。

邓光铁把自己带来的一百人,分别提为千总,下放各部,丁毅毫无意见。

至此邓光铁知道丁毅真降,马上修书快马加鞭送回太原。

等他的信使到了太原才知道,李自成都没等他信使来报,认定丁毅会降,已经带兵越过山西,进入北直隶了。

驻守太原的李岩可不客气,马上下令,让丁毅移镇榆林,攻打榆林明军。

因为这时榆林袁宗弟兵败的消息传来,李岩以为袁宗弟被姜让打败了,所以让丁毅挥军去打榆林。

信使又跑回大同,来回传信,丁毅接到信后,立马决定起兵,挥师西进,攻打榆林。

此时,信使跑来跑去,已经拖到了四月。

-------

早在三月二十二日,蓟镇的徐敷奏就得到了丁毅的信使,他二话没说,尽起全军,其中战兵一万五,囤兵及家属两万八,四万三千多人,同时开拔,往天津去。

之所以要移走囤兵,是因为他的后面有吴三桂的兵马。

吴三桂和唐通同时得到召令入卫京师,唐通都接到命令,到了京师封了伯,吴三桂才慢慢吞吞走到秦皇岛附近。

原历史他是故意走的慢,这次他当然也是故意走的慢,而且想走快也没用。

因为这次有徐敷奏的兵马在蓟镇,正好挡在他前面。

吴三桂在想,你徐的兵都不动,我为什么要动?自然走了好久,都没到京师。

徐敷奏现在把所有战兵和囤兵全撤走,终于让出了通道。

但吴三桂还是走的很慢,四月初李自成兵临京师城下时,吴三桂刚到抚宁。

抚宁这边是徐敷奏各营驻守之地,囤兵在这里囤了数万亩田,此时四月,麦田青青翠绿,长势一片良好。

吴三桂进入蓟镇范围后,已经不止一次看到这样的麦田,他大为震惊,没想到徐敷奏的兵马在蓟镇囤田这么好。

但徐敷奏全军退向天津,他不知道徐敷奏是几个意思,看到徐敷奏尽起大军离开,他以为徐也去入卫京师了。

到了抚宁后,吴三桂决定暂停前行,派人追向徐敷奏,邀其一同进京。

他的信使在梁城所追上徐的兵马,信使也吓了一跳,只见前面无边无际全是人马,还有各种大车,满载着无数粮食和各种资源,这画面简直和清兵入关,抢了东西似的。

前来传信的是吴三桂镇标右营游击傅文元。

傅文元骑在马上,站在一处高地,看着源源不断的大车通过,无数囤兵拖家带口,一脸不可思议。

徐敷奏的囤兵有很多都有家属,这会他们推着大车,或牵着马车,满载着物资往天津去,所有人脸上都好像很高兴,不时谈笑风声,毫无紧张和恐惧之色。

因为徐敷奏之前说过,全军移往天津,今年的夏粮不收税,所以他们虽然种了麦子,也不定能收到,但不用交税。

徐还说,若将来打回来,也不收夏粮的税。

至于秋粮,徐保证,一定会回来。

所以大伙都很放心,这些年跟着徐敷奏,跟着丁大人,蓟镇上下吃饱穿暖,每年还有旅顺的大船运来各种物资,所有人都很满意现在的生活。

只是贼军将至,大伙先避一下,也没什么问题。

“你们有没有发现,他们都好像很高兴的样子。”傅文元对身边几骑道。

众人都神色严肃的点了点头。

大明朝这个时候,那有这么多开心的事,到处兵灾天祸,就是他们山海关的兵马出来,一路上也是怨声载道,各部都不情愿。

“蓟镇怎么这么多兵马?”有把总傅天德奇怪的问。

他们追上了徐敷奏的后队,往前数里,全是囤兵,一路看过来,最少一两万。

关键所有人气色不错,精壮也多,老人和妇人小孩只占三分之一不到。

“我看不像营兵,倒像是囤兵。”有人道。

“不会吧。”诸军将不敢相信。

“这些人没兵器啊,好像是囤兵。”

“车上都有,你们看看。”有人眼尖,看出他们推的大车上,都会有刀和长枪,甚至盾牌。

徐敷奏的囤兵,也按旅顺标配,从第二年开始,年年训练一两个月,然后会配刀和长枪。

“去问问就是。”傅文元骑马下坡地,来到队伍边上。

长长的队伍中,徐的人都在奇怪的看他们,因为明显不是徐的兵马,但大家也不怕他们,也不理他们。

傅文元看到一个精壮大汉,身上还穿着棉甲,只是那棉甲有些破旧,好像是从战场上拣来的一样。

“你们是徐总兵的兵马吗,这是哪营的?”

精壮大汉愣了下,咧嘴笑了:“俺倒想当徐总兵的兵呢,俺只是个囤兵。”

“。。”傅文元倒吸口冷气,看向四周:“你们都是囤兵?”

“都是。”大汉用手指了指:“营兵在前面。”

几人面面相觑,因为他们刚才一路过来,囤兵们井然有序,精气神也不错,看起来和他们关宁军差不多。

关键所有人看起来都吃的很好,身体也不差。

有些囤兵和明军,面黄饥瘦,骨瘦如柴,一眼就看出来了。

“特娘的,徐敷奏疯了,这都是我们的好苗子。”傅天德大叫。

这些囤兵里的精壮,在他们眼里,个个都能当关宁铁骑,如果选兵,全能选中。

这样的人居然不是战兵,那徐敷奏手上都是什么兵?

“走,前面去看看。”傅文元当即决定,再往前,追徐敷奏的战兵。

但没等他们快马加鞭,前面突然传来轰隆的马蹄声。

一波骑兵大概有五百骑,狂奔而来。

众人赶紧站住,只见那数百骑兵,旗甲鲜明,战马高猛,疾速如风,飞快逼近。

等近后再看,他们人人穿崭新的铁甲,铁甲与其他明军不一样,通体黑金色,在阳光下泛着夺目的黑光。

黑压压的一片金属乌云压制,给他们迎面带来一股压抑的气息。

“吁”对面何太平慢慢减速,来到傅文元身前。

“来者何人?”

傅文元等人好一会才回过省来,实在是对方的兵甲和战马太过压迫,把他们关宁铁骑都比下去了。

傅文元等人都是关宁铁骑的老兵,骑战多年。

但现在看对方的战马,每匹都比他们关宁的都精良,身上的铁甲同样比他们多而精良,再看对方的精气神,简直是可以称之为精锐中的精锐,个个眼光犀利,身上一股凶悍之气。

“兄弟是关宁军傅元文,奉我们吴总爷之命,求见徐总爷。”傅文元语气非常客气。

来之前,他们关宁军是从来看不起天下各镇的明军的,现在看到何太平,已经深深被震憾。

当然了,这时在他们心中,还是以为这波精锐是徐敷奏的心腹家丁才是。

“徐总兵没空。”何太平直接道:“有什么事可和我说,我是蓟镇参将何太平。”

“原来是何参将。”傅文元赶紧抱了抱拳,顺势从马上跳下来。

对方穿着清一式的铁甲,他也看不出官职高低,这会知道是参将, 当然赶紧下马。

何太平还是在马上,居高临下,表情不是很好。

吴三桂就是丁毅下一个要招降和打击的目标,他当然不会客气。

傅文元说明来意,想约徐敷奏一起入卫京师。

何太平哈哈大笑:“咱们徐总兵,没有收到朝廷召令入卫京师,朝廷让咱们去山东,不知为何。”

他也是信口开河,徐敷奏都接到朝廷十几次急报了,就是不动。

傅文元目瞪口呆,显然不敢相信。

他愣了下,下意识道:“贼兵已经进入山西,不日怕入北直隶,徐总兵去山东何干?”

“从山东绕到北直隶贼兵屁鼓后面,狠狠的打他们。”何太平胡说八道。

但好像听起来有点道理。

傅文元无奈,再问,能否求见徐总爷。

何太平道,那你自己去前面追,徐总兵应该到天津了。

傅文元想了想,一咬牙,决定往前面找。

他向何太平告辞,上马,驾,带着几个家将,快马往前飞奔。

何太平哈哈大笑,也不管他们,扬长而去。

第221章 最可怕的声音第395章 我信你个鬼的第69章 渣男第32章 鞑子来了第761章 就地征兵第216 章 很难开口第1010章 我说拣铅笔你信不信第412章 更加的憎恨第326章 打鬼子去第189章 将来,他会是我们的大敌第957章 丁毅相亲第314章 奉巡抚之命令第903章 绝世神书第599章 巨炮第829章 仁德的第一次科举第466章 筑城第623章 自己人也抢第226章 船分二路第223章 都不要脸第867章 欧洲的新商路第669章 兵力翻二番第162章 再次扩兵第773章 官员士绅,一体纳粮第116章 必须二选一第885章 彻底的失败第91章 登州办事处第983章 自投罗网第121章 想让狗吃话,要给骨头吃第262章 吴桥兵变第105章 合作第383章 不能打太痛第576章 死守南汉山第1013章 狗改不了第695章 徐的兵马真是强第197章 望远镜和加农炮第215章 割麦子第655章 愿为丁大人效死第678章 不忍加诛和大明的仁义第279章 没有坑?第467章 还是觉的赚第543章 不要命的打法第111章 冲阵第509章 传言有误第49章 期待第441章 阿巴泰不服第909章 江湖事江湖了第321章 灾民如流第72章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第300章 一万二不贵第163章 铸炮第878章 暴利惊人第185章 赚笔大的第962章 吞自己家的钱?第712章 议和之争第996章 你不背谁背第653章 商税之威第564章 英雄盖世第681章 老套路,偷袭第481章 我愿捐一百万石第249章 丁老鼠送死而已第729章 吃相不要太难看第991章 你别动第131章 无价之宝第767章 拥兵万第472章 另开财源第685章 抛石机显威第432章 崇祯的妙招第850章 太上,下知有之第60章 应有的惩罚第78章 震憾第504章 势如破竹第545章 只有上帝能救西勒第659章 善待工匠第668章 生生不息第45章 这是屠杀啊第373章 小旋风第567章 第一个总代理第298章 丁毅是俺亲兄弟啊第427章 连升二级第613章 大员省第476章 收税小能手第227章 就怕他们不喜欢钱第665章 欺负人第384章 明军铳兵真烂第105章 合作第988章 你会后悔的第988章 你会后悔的第86章 不简单第398章 搞定战马第986章 利润惊人第998章 脸皮厚第1011章 猛龙不过江第992章 暂时借用第227章 就怕他们不喜欢钱第145章 剌猬一般第113章 以后,必将是大炮和火器的天下第517章 自己人也打第668章 生生不息第254章 谁之姓?第247章 以彼之道,还之彼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