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远方来信

大家早上好,求一下月票啊!

宋庆研究文学的事情,在年关将近的时候开始不胫而走,不胫而走这个词其实用的并不准确,因为确确实实是宋虎说出去的,自从宋庆晚上总要写到很晚,老宋千户心中的自豪感便开始爆棚。

徐州这地方虽然好武,但文贵武贱乃是大明朝的整体基调,虽说在这里没人会看不起练武的,但如果家中出现一个读书人,那依然是光宗耀祖了不得的事情,宋庆虽说年纪不小,正经读书已经晚了,指望他考什么秀才举人的完全不现实,可识文断字能够写点东西,那也是有希望成为儒将啊,没人觉得韩当周泰之类的比周瑜陆逊更牛逼,原因就因为后两个是儒将,是正经识文断字还能吟诗作赋的,所以人家地位就是高,这跟打胜仗之类的都没关系,就是个心态问题。

如今他宋虎的儿子也要朝这方面发展了,他又怎能不兴奋莫名,自从确定这件事情之后,老宋千户逛茶楼的时候越来越多了,而且都是拉着手下那几个老弟兄一起去,没事便给他们讲宋庆昨日又在屋内写了一个时辰,那字看着比从前又齐整不少云云,老兄弟们都是看着宋庆长大的,完全就当成自家的孩子,见宋虎如此兴奋,自然也都跟着吹捧。

茶楼跟酒店青楼类似,都是城里面传播消息最为快速的地方,宋虎本身是大人物。宋庆是个比他老子名气和实力更大的,加上又是武夫学文这种事情,没几日便传的沸沸扬扬,而且还以相信居多,不少人都觉得宋千户真要做儒将了。

原因很简单,宋虎自己就是认字的,勉强也能写几个,宋庆识字自然是有来路的,说家学渊博肯定属于扯淡,但至少他识文断字很有可能。虽然从来都没正经写过。但狗营很多人是见过的,因此这件事作证的人很多。

这样说起来的话,那宋庆练字的事情就很有可能了,大伙儿都知道这琴棋书画都是想通的。虽然说这其实是扯淡。可在古代人眼中。就应该是一回事,宋庆既然能设计出那么好看的衣服来,定然是会画画的。因此练字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消息传了几日之后,不少人都对这个起了兴趣,普通百姓还都是闲聊佐酒之用,可在有心人看来,这却是个跟宋千户套交情的机会,但分人写字或绘画,那都是希望得到大众认可的,宋千户那也是正经的名利之人,而且毫不掩饰,作风豪放的很,只要自己表现出诚意来,千户大人应该可以明白心意的,因此不知从谁开始,这上门求字络绎不绝起来。

这些上门的倒也不为什么大事,大多数都是买卖在宋庆管辖范围之内,想要求个平安之类,虽说宋千户没怎么收过平安银子,狗营的军纪也很严格,拿人家水果的事情几乎没有,可谁又知道这种情况能够维持多久,哪怕宋庆真的不会这么干,但买卖终究也在人家地盘里做着,能够早些在千户大人这边留个印象,总归不会是坏事,无非就是求个心安而已。

再就是一些大风牌的代售店铺,因为这牌子如今卖得太好,宋庆又弄了个专卖店,很多货都直接拉到那边去卖,他们这些之前能够赚不少的,如今生意愈发清淡起来,也想买上几幅宋千户的书法,给自家店铺创收。

最初时候,宋庆还不太在意,只以为是大伙儿图个热闹而已,真给人家写过几张,他的字虽说不算特别好,但因为习武的缘故,手上人命又多,写出来自有一番威势,因此勉强倒是能看,拿出去虽说不长脸吧,却也不会丢面子。

而且最初过来那几个都是小户,所谓求书法的润笔,也不过几两银子,他也没太当回事,可这几个得了书法之后,立刻就抖了起来,逢人便说这字帖不但能辟邪,还能保佑发财,那些没得到的可都紧张起来,天知道这是不是千户大人放出来的信号,发财之类的倒没人指望,可辟邪确实是真的,若是没有这个东西,不定哪天就会有大兵上门闹事……

有了这个心思,上门求字的开始逐渐增多,最初几天还只是几个人,被宋虎随手打发出去了,到后来发展到十几人,几十人,甚至在宋家门口排起了长队,人人都想得到一副宋千户的墨宝。

老宋家多少代也没正经出过读书人,宋虎也没见过这等场面,更何况他一个粗人,对这种文化圈的事情有种本能的自卑,浑然忘却究竟是谁把事情搞得满城皆知,干脆也不管了,每日早早出门操练队伍,全都留给宋庆解决。

宋庆毕竟比老爹鸡贼多了,没多久便琢磨明白,赶上这天又有不少人上门,在家吃过早饭,笑着将爹娘送出门去,对门口众人说道:“本官是为了写些东西,先前那几家求字的,不过是给街坊邻居们凑个热闹而已,各位不必来求我的什么书法,踏实做生意便是,自己开买卖的自不必说,只要你不违法,我自然不会寻你的不是,你们买卖都开在我的地盘上,我那里人流也多,手下各处店铺也能跟着沾光,不必来求什么字,宋某做事什么规矩,大家也都是知道的,若是想要收什么平安银子敛财,直接跟你们去说,谁家又敢不给,何必弄出这么个名目来,你们说是也不是?”

这话说的倒是实在,不少人都是尴尬,可仔细想想宋庆为人做事,好像还真就是这么个做派,不少人琢磨一阵。心里还真就信了,可若是这么离开,岂不是坐实了这件事情,也显得自家太不懂规矩,因此都是站在那里尴尬的笑,却是谁都没有先挪动步子,宋庆实在有些不耐烦,摆了副凶相道:“若是还有谁非要买我这墨宝的,以后每天都要来买一副,定价五两银子。往后本官什么都不做了。天天都给你们写大字!”

众人顿时慌了,赶忙打躬的打躬,作揖的作揖,片刻之后全都作鸟兽撒。宋庆抬眼看看那几个没走的。大多是代售点的掌柜或是东家。从前也算是合作伙伴,如今自家衣服卖得好了,自然也不好把人家一脚踢开。多少总要留些情面,谁知道将来会不会再用得上,便笑道:“你们几个的事情我都知道,我这边东西卖得太好,存货实在不多,你们还不如专门给我提供布料,或者弄个分店什么的,分店的事情丁魁那头已经在张罗了,哪怕你们觉得州城没得赚,也可以到周围的县城去开个小的嘛,邳州那边也是要开的,想做也可以入股,宋某这生意刚开张时候,没少得各位的帮衬,如今生意好了,自然也不会忘了诸位,大家有什么事情都去找丁魁和赵满熊聊聊,肯定会有办法的。”

连说带哄,宋庆总算是将人都打发走了,心里头也开始犯起了嘀咕,往后这家里头的事情,包括自己的一些私生活,以及各类习惯等等,都必须要有个保密措施了,如今他俨然是个徐州风向标,只要做出点事情来传出去,保证就会有一大帮人瞎琢磨,若是琢磨对了自然好说,可若是琢磨错了,今天这种情况肯定还会重演,甚至会出现更加严重的后果。

有鉴于此,保密措施必须要实行了,虽说这么干显得有些脱离群众,不过自己如今这个位份,也真心没办法离群众太近了,徐州这边还好,虽说也有人看他不顺眼,但基本都没什么力量,有力量的则全都斩草除根,周老爷全家都在几月前被砍头了,杨大人在即将离任之际,总算还是把这件事做完,其余人自然没什么可担心的。

可若是离开徐州,去到个陌生的地方,甚至已经不算陌生的邳州,他都不敢保证有没有人会对他下手,因此往后还是多留个心眼,总归是不能让这类事情再出现了,否则不知道还会有什么连锁反应。

接下来的日子,宋庆继续平常的生活,白天带队操练,晚上跟家写稿,没事领着人跟附近土匪搞搞军事演习,就连过年都没什么变化,又是几个月过去,各项买卖做的都还不错,狗营的战力显然也更上了一个档次,日子过得倒是也还算实心惬意,似乎一切全都很顺利,可就在这个时候,却出现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他收到了一封信。

送信的是个骑士,看上去就是训练有素,武艺不错的那种,而且将信送去狗营之后,就专门等着宋庆回来,看不到人连口水都不肯喝,这素质也确实是很令人称道了,狗营军纪本来就严,自然对这类人非常亲近。

不过收到信之后,大伙儿似乎瞬间全都悟了,感情宋大人练字除了要做儒将之外,还要跟人家通信往来,倒也是物尽其用,便都是一副了然于胸的心态,觉得自己又得知了什么大人物的秘辛,平常跟朋友闲聊的时候,又有新内容可以爆料了,哪怕是卫所的不少兵士都是这个心态,唯独宋庆自己非常疑惑,他疑惑的地方在于,自己为什么会收到一封信。

来到这个时代之后,宋庆还是头一次收到信,上辈子上高中时因为网络还不发达,倒是专门找过几个笔友,与人家往来通信,有那么一段时间甚至沉溺其中,天天去学校传达室看有没有自己的信寄来,如今回了这靠通信传递信息的大明朝,这么长时间了还真没有遇到过一次,因此他对这封信的来历非常感兴趣,并且隐隐有几分朦胧期待。

这种朦胧期待,自然是觉得信很有可能是李婧儿姑娘寄来的,说不定是姑娘半年不见,对自己颇为思念,因此羞羞答答的写了这封信来,想到上面可能隐约表达的情意,宋庆就觉得自己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仿佛回到了自己读初一那一年,头一次喜欢上了班里的一位女同学,当时自己甚至都不知道这叫做恋爱,只觉得生活如此煎熬,却又分外美好。

可当他见到送信人,亲手拿到信的时候,所有的朦胧和爱意都在一瞬间被无情打碎了,来信的倒是跟他关系比较亲密,但却不是李婧儿姑娘,而是他那位在京城结下交情,后来的结拜三哥,关宁军著名青年将领,白马银枪吴三桂……

这位三哥宋庆自然是有印象的,而且印象比起大哥魏勇,二哥田英都要深刻的多,毕竟这人名气太大,某些不知道崇祯和李自成的可能都知道他,遗臭万年真心不是说说而已,宋庆想忘记都难。

可他实在没有想到,这位三哥能大老远给他写封信,看意思还是派手下亲兵送过来的,那位亲兵也很有素质,来了连口水都没喝就走人了,回信的时候必然要好生夸奖一番,好歹让人家回去也能受个赏。

吴三桂这封信很多,足足写了快二十页纸,让宋庆怀疑这厮是不是也想做什么儒将,打算从文事上头跟自己比比看,这信绝大多数内容都只是些寻常问候,无非是京城一别,兄弟多日不见,甚是思念云云。

不过能够在这个时代,收到这么一封充满了关怀,热情洋溢的信件,宋庆还是很高兴的,哪怕这人未来很有可能是个大汉奸,但好歹如今还是抵抗后金的好汉,又是自己结拜兄长,能够想着给自己写封信来,足见其还是很有心的。

要知道结拜之后,宋庆自己都没当回事,当时也只是胡乱磕个头罢了,回了徐州诸事缠身,哪里还能记得当日在京城还结拜了三个兄弟,可吴三桂同样也是忙人,还能想到这一点,哪怕就是有意为之,也能看出他很会做人。

人家这么会做人,宋庆当然不会等闲处之,一面看着信,一面开始打点腹稿,准备也回一封同样充满热情的。

但当他打开最后几页来,仔细看上几行之后,立刻将其他心思都抛之脑后,因为信上内容叫他忽然想起来,有件影响力不亚于入卫京师,重要程度甚至要超过的大事件,已经紧锣密鼓的拉开了帷幕。

那就是大凌河之战。(未完待续……)

第462章 会师第125章 沥血(二)第101章 士气第146章 皇帝临城(二)第4章 百户第333章 攻城第68章 筹划第348章 抓人第83章 招兵买马第355章 杨管事第84章 各路人物第15章 适应第194章 新的开始第145章 皇帝临城(一)第267章 大战多铎(上)第411章 想当战兵第197章 对台下(4)第129章 霹雳第301章 公主第334章 魂兮第53章 准备工作第55章 帖子(上)第21章 三成第308章 田英第305章 回乡第139章 突袭(上)第450章 围而不打第289章 重返大凌河第67章 沛县第279章 鏖战松锦(四)第42章 大战(下)第333章 攻城第143章 大战再起(二)第410章 邱老虎第253章 东虏来袭第21章 三成第221章 密议第311章 莱州第416章 车轮战第212章 大战第124章 沥血(一)第408章 谈不拢就打第469章 被追击的文宣队(上)第17章 发财第71章 要报仇第107章 安定门(上)第124章 沥血(一)第44章 城南第188章 离京之前第447章 徐州好第114章 周遇吉第319章 再败九成第128章 雷霆第266章 兄弟相见第196章 对台(中)第250章 转身经年第141章 擒拿第79章 升迁(上)第185章 钱财迷人眼第310章 宋庆的进军第64章 密谋(上)第465章 猛击第274章 城池拉锯(三)第220章 割地赔款第396章 闯字旗第385章 那人是谁?第204章 事情闹大了(上)第154章 旗风猎猎(四)第421章 官兵大队第133章 溃兵第148章 乌云压顶(一)第330章 回转第403章 对阵第223章 断其羽翼(上)第36章 联络(下)第168章 扫荡北直隶(上)第160章 再聚第371章 烽火扬州路(下)第402章 遭遇第316章 汇合第87章 数月第52章 澡堂子第211章 果然是邳州卫第19章 吴老黑第65章 密谋(下)第377章 魏国公府第202章 大买卖(上)第32章 势力图(下)第299章 面圣(上)第156章 收兵第422章 叔侄第322章 克敌(上)第384章 远方的人第291章 血战大凌河(一)第157章 父与子第85章 徐州义勇第313章 交锋(下)第270章 对撼(上)第81章 那是我爹第208章 报复下(3)